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是何意?為何古人會有這般覺悟?

2021-01-09 大咖說史

一、不良的生活習慣——熬夜晚睡

現如今,越來越多人處於亞健康的狀態,身體的各個器官逐漸開始鬧脾氣。你會在睡前玩手機,不知不覺就玩到第二天的凌晨,卻始終不肯停止嗎?你會在放假的時候癱在家看電視、玩遊戲,一步未曾踏出房門嗎?你會經常點外賣嗎?哪怕知道外賣特別危害健康。

其實,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中的小事,卻在一點一滴地侵蝕著人們的健康。生活習慣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一個人的人生是否能夠健康。

有人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據說90後青年普遍都比較晚睡,且大部分人都知道熬夜的危害。

他們為了與熬夜相抗衡,又是敷面膜、又是泡養生茶,甚至有人每天都往嘴裡塞各種類型的保健品膠囊,其實這些都是在自欺欺人。

圖片:熬夜敷面膜劇照

有人表示由於工作原因,自己根本沒辦法保證正常的作息時間,畢竟有些工作需要白班夜班兩班倒,比如工廠的員工,上夜班對他們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他們也知道夜班對身體的危害很大,但為了生活,不得不堅持下去。

再如娛樂圈裡的明星,他們常常因為拍戲或者趕通告而熬夜,養成了晚睡的生物鐘,等到休息日時,自己想早睡也睡不著,便會陷入無盡的懊悔之中。緊接著,他們就會買大量的補品、保健品服用,外加昂貴的化妝品塗在臉上,只求個心安,其實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了。

據調查,在城市裡,有20%左右的人的睡眠時間不超過6小時,他們通常在半夜十二點後睡覺,早上六點之前就要爬起來上班。可見,熬夜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尤其是90後,普遍睡眠質量低下,很少可以一次性入睡,通常都要輾轉反側才能睡著。

圖片來源於網絡:輾轉反側才能睡著

那人們晚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有專家專門做過調查研究,表示有90%以上的人在睡前一定會對包括手機在內的電子產品「戀戀不捨」,尤其是在6.18或者雙11狂歡購物節的時候,大量的「剁手黨」緊守著手機等待時機搶奪商品。

專家還表示,長期熬夜輕則會導致記憶力短暫性衰退以及注意力渙散,重則會導致身體的各大系統發生病變。因此,專家建議每天儘量不要在11點過後睡覺,因為11點到凌晨1點之間是肝臟的排毒時間,倘若沒有將毒素完全排除,則會導致肝功能紊亂。

那麼如何將晚睡的壞習慣改正呢?專家表示一定要限制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如果玩手機或者看視頻上癮,必須強迫自己在晚上10點之前關掉包括手機在內的所有電子產品,讓自己養成到點就睡的生物鐘。

若是因為工作加班而晚睡,就要進行自我反思,做好時間規劃,統籌安排工作,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倘若晚睡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那麼就要遵循醫生的囑咐慢慢調整睡覺的時間,最開始先提早半小時睡,過幾天後提早一兩個小時睡,以此類推,直到養成早睡的習慣。

圖片來源於網絡:熬夜看手機

二、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

除了熬夜之外,還有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我們每天都可以從新聞報導上看到有人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而得上絕症,或是因為長期熬夜而猝死。

其實,古人早在幾百年前就通過俗語來給我們警示,告誡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一下這句俗語。

這句俗語表面上的意思是,勸誡人們在半夜的時候不要過分貪戀男女之事,也不可過分迷戀美食,簡單來說,就是不要過分縱慾。

圖片:過分迷戀美食劇照

在古代社會,人們的生活還是非常有規律的,尤其是農民,他們除了每天下地耕種之外,就是回家做飯、吃飯和休息,極少有娛樂的時間,偶爾有高興的事才會聚在一起喝幾杯小酒,大多數時候還是幹完活就回家的。

而大家都知道古代沒有電燈,只能用蠟燭、油燈來照明,如果長期使用這些照明工具,一年半載下來也是一個巨大的開銷,因此古人為了節省照明的費用,很早就爬床睡覺,也為了第二天去地裡幹活養精蓄銳。

不過,以上的場景僅僅發生在底層的勞動人民的生活中,對於那些有錢的地主和官員來說,他們的生活根本不會如此枯燥,而是繽紛多彩的。這些人大多生活在鬧市,在沒有宵禁的朝代,這些上層階級的「夜生活」不亞於當代青年。

圖片:上層階級的「夜生活」劇照

古代的夜市張燈結彩,非常熱鬧,許多大小商販出來擺攤開店、買賣商品,而商品的種類也很繁多,比如精美的手工藝品、美味的小吃糕點、生活日用品等等。

很多家庭晚上吃完飯後就會到夜市來溜達,順便買些實用的東西回去。除了商品的買賣,夜市還會經常舉辦各種活動,比如元宵節會舉辦猜燈謎有獎活動,熱鬧非凡。

此外,夜市的場所也令人眼花繚亂,比如看戲的戲臺,或者聽說書的小隔間,還有喝酒品茶的瓦子,不過大家最熟悉的一定是電視劇裡常常出現的煙花之地——青樓。

青樓的生意一到晚上就格外火爆,因為很多老爺公子、達官顯貴結束了一天疲憊的工作,想要在晚上好好放鬆一下,於是便來到此處尋花問柳了。

這些人往往一來就不大想回去,通常要過一夜才戀戀不捨地離開,而他們在這一夜究竟做了什麼事,想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圖片:晚上到青樓的男子們劇照

通常這些人的生活作息習慣極為不規律,這才有類似於「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俗語的誕生,主要是用來規勸人們不要過分縱慾,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因為在夜晚,人們的身體都處於休息的狀態,各大器官都在排毒,如果強行讓它們運作,就會導致器官過度疲勞,甚至受到損傷,而人的身體也會變得更加疲憊,精神萎靡。

再加上這些人在熬夜的同時,也不控制自己的情慾和口腹之慾,這對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不是簡單靠休息就能夠恢復的,需要長期的休養生息和藥物輔助才可以恢復成原樣。

圖片:深夜還不控制自己的情慾劇照

往往這個時候,古代的富貴人家就會利用補品來保養身子,他們會在大半夜喝下一大壺藥膳,表面上是為了平衡熬夜帶來的傷害,實際上給身體帶來了更重的負擔,讓身體承受了多方的壓力,不僅不能治癒小病小災,還有可能埋下大病的禍端,在中老年時期疾病纏身,最後撒手人寰。

因此,古人用「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來告誡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身體,遵循自然規律,一定要早睡早起。如果不小心熬了夜,要及時補救,千萬不可以養成熬夜的壞習慣,以免釀成大禍患。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古人這麼說是啥意思?
    民間俗語:"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如今還適用嗎?在中國古代,俗語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在當時使用俗語的人非常多,俗語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易懂。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不貪一更食,不戀三更色",那麼古人想通過這則俗語傳達什麼樣的意思呢?要知道在古代鐘錶還沒有問世,所以人們對時間的判斷能力還相對較弱,當時時間的計量單位還不是小時,而是"更"。
  • 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三更色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我們會經常聽到有老人說各種俗語,農村老話包含了許許多多的生活經驗,蘊藏著古人非凡的智慧。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的時間觀念和計時方法古代如何計時?先說說過去「更」的時間。
  • 農村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通常是老祖宗們的經驗累積和智慧彰顯,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樸實的道理,同樣也屬於中華文化。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易於理解,就是說:人啊,在三更時分就不要貪戀美色;在一更時分就不要再吃東西;在五更時分就不要再生氣動怒。
  •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什麼意思?老祖宗給的忠告
    有這樣一句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句話顯然是老祖宗在我們的生活在為我們總結的經驗,這告訴了我們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第一句話,"不貪三更色"這句話意思很明顯,不要對三更的一些歡愉之事貪心。三更是古代用的對時間的劃分,是指從半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個時候。
  • 農村俗語「走大路有水,走小路有鬼」是何意?說的有道理?
    農村俗語「走大路有水,走小路有鬼」是何意?說的有道理?俗語作為我國民間經典文化,長久以來就被人們廣為流傳,並且別具一格的文化形態,又讓它與其他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如同唐詩宋詞這般高雅的文學,可以帶你領略唐宋風採,探尋史海鉤沉,而俗語在簡潔明了的話語間,給我們描繪了世俗的人文情懷,雖然文學造詣無法同日而語,但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卻始終未從改變,時至今日,每當讀起這些經典俗語,依然讓人感慨萬千!而俗語的魅力皆源於此,寥寥數字,就能讓人領悟許多道理。
  • 為什麼古人常說「莫食戌時飯,莫戀子時妻」?後面還有一句
    眾所周知,我們古代給我們留下不少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古代老人的生活經驗總結,所以很有生活智慧,因此很多老人都喜歡給自己子孫講述這些俗語,還有句話就是說「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近來就聽說了這樣一句俗語「莫食戌時飯,莫戀子時妻」,看起來好像是關於日常生活的,那麼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
  • 民間俗語「人貪三樣,一生白忙」,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好比「酒香不怕巷子深」、「芝麻開花節節高」等等無不包涵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祈願,雖然俗語的字數都很少,但字字珠璣,句句肺腑。都是古人總結的為人處世的智慧,尤其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對古人的智慧加以理解和運用。就好比軍事家研究《孫子》,哲學家研究《老子》等等。能夠流傳下的肯定不會都是糟粕,我們應當看到其中的精華,這樣對於了解自身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正是因為古人發現,如果不對人的欲望做出適當的克制,任由欲望不斷的膨脹,那麼最終會害人害己,為了避免這一點,才需要克制自己無盡的欲望,而民間自然也有類似的說法,只不過更加直白罷了。03其實,這句俗語後面還有一句「少食壯火,自取其禍」,這句話很好理解,主要是說年少時候如果食用補品太多的話,往往會有很多的禍害。
  • 老祖宗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人不妨看看
    老祖宗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何意?男人不妨看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是人類歷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俗語的前半句意思是不在早晨五點至七點的時間內喝酒,這個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這個時候人們剛剛睡醒起床,經過一夜的休息,身體的血液在各個部位都十分充盈,等起床後血液會開始調整起來,向大腦流通。如果這個時候喝了酒就十分容易上頭,影響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和身體健康。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古人的養生之道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古人的養生之道俗語在中國古代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在當時人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而老祖宗們為了能夠將生活中的很多經驗習俗傳遞給更多的人,就漸漸地出現了俗語。相比於一些成語,也許俗語不夠華麗,但是俗語往往更加簡明扼要,其背後蘊藏的哲理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這則俗語叫做"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這則俗語算得上是老祖宗們的忠告了,在那個年代年輕人們無不奉行這一準則。那麼這則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古人云:「吃飯大汗,一生白幹」老祖宗這句經典俗語是什麼意思?
    01「不聽老人言,必有棲惶淚。」——明·袁白賓《楚江情》農村中至今還流傳著一些古人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並不複雜,基本上都是大白話,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道理,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知道俗語背後道理的人其實並不多。農村的俗語五花八門,這些俗語的內容也包羅萬象,大多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比如老祖宗留下的這兩句俗語,就讓人受益終身。古人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養生。
  • 古人講「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後半句更經典,道出人間百味
    真正的愛好者,他們會買專門的漁具,魚食,去專門的釣魚地點去釣魚,而這些東西價格都非常的高。最主要的是,這些東西太過於浪費時間。在這個時間就是金錢的社會大多數人都是疲於奔命的上班族,很少有人能夠真正有空閒時間靜下心來去享受自己的愛好。所以真正有時間去釣魚溜鳥的人,一般都是我們眼中的成功人士,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去享受人生。
  • 古人說:「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道出為人處世的道理
    古人說:「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道出為人處世的道理、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幾千年的沉澱,勤勞又智慧的老祖先在日常的生活中,用他們的所經歷過的,所走過的,所得到的教訓,融匯成了一句句具有教育意義的俗語。
  • 「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是否有道理?
    文/玉濁清「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是否有道理?很多農村都有俗語的流傳,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對這些俗語都不會陌生,並且這也是老農們經常說出口的所謂的知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很多人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都覺得這是一句具有迷信色彩的俗語,根本就不值得相信,因為一個人的命運並不是出生日期能夠決定的,而是靠後期的運氣以及努力。但是農民們沒有那麼高的覺悟,他們大多都會從身邊這些人的成就身上來總結經驗,從而編制了一個又一個簡短有趣的俗語,這句話也是如此。
  • 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但是來說有一些貪酒的人,他們根本不把先人的守則當回事,喝完一杯還想喝第二杯,喝完第二杯還想喝第三杯,直到喝到自己不省人事為止。一旦喝醉,就有可能發生一些想不到的事情,有些人會鬧事;有些人會打架;有些人會撒潑,反正就是不管不顧了。在現實生活中,因為過量喝酒而導致疾病,甚至去世的比比皆是。過量飲酒很容易引起「三高」,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三樣?古人經驗之談
    引言古人認為生活中這三樣東西借了,家裡面會敗亡。究竟是哪三樣東西呢?尋常居家過日子,尤其是在農村,朝鄰居借東西是很常見的事情。畢竟鄰裡和諧最重要,尤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大家都互相幫助,有困難一起解決,鄰裡關係也很融洽。但是再融洽的鄰裡之間也不會借這三樣東西,具體是哪三樣呢?第一、嬰兒床古人覺得家族中,子孫後代的繁衍非常重要。當時無論普通百姓還是富人家庭都希望子孫越多越好。
  • 俗語「男對凸有毛,女對凹有膘」,何意?男凸女凹狀態最完美!
    人生有四大喜事,分別為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而後面兩喜更加意味著成家立業、事業有成。自古以來都講究「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在外忙事業打天下,女人在家相夫教子安夫心,可謂是異常完美,而古時民間流傳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男對凸有毛,女對凹有膘」,非常精準的闡述了男女的生活狀態,那麼這句俗語是何意?有何道理?適用於當代嗎?且聽我一一道來。
  • 古代俗語:「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
    古代俗語:「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我們古代有不少很有意思的話,這些話都是幾代人智慧的結晶,概括了人會遇到的各種事情,也有的話是教人做人的道理,所以非常值得一讀。自明朝後,那些比較有意思的俗語就被記載在了《增廣賢文》這本書裡,後來這本書經過明清兩代的修訂,已經越來越全了,其中不少句子我們都非常熟悉。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句「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很多人可能聽過這句,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下面就給大家解釋下。這兩句話後面其實還有兩句,原句則是:「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
  • 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何講究?
    而這些文化經過歷史的沉澱,更加的有韻味。我們的老祖宗通過一些社會實踐以及經驗總結,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俗語。這些俗語都非常的簡單,但這些簡單的話語背後,卻蘊含了非常多的道理。比如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有何講究?桌上不擺三盤菜我們先來看什麼叫做桌上不擺三盤菜,為什麼不能在桌上擺三盤菜呢?主要因為我國過去有一些非常傳統的封建習俗。
  • 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還有後半句,古人的話警醒世人
    俗語、民諺自底層興起,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伴隨著平民百姓的生產生活壯大、沉澱、發光,至今日儼然成了傳統文化的門面之一。它們包含生活警句、人生哲理,涉及方方面面,措辭雖不精緻,卻發人深省。有俗語云:「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釣魚、玩鳥起源極早,到今天似乎還被人稱作「雅事」,殊不知其中卻暗藏殺機,喜歡這兩項娛樂的朋友要注意了,人生愛好將直接決定了你生活的質量。古語說「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其實後面還有兩句,古人的經驗之談警醒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