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給孩子看電視,會近視」、「不要給孩子玩手機,會近視」、「不要給孩子看電腦、會近視」……螢屏&近視,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嚴防死堵的關卡。
但是,在一個呼籲編程進入小學課堂、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世界的時代,兒童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越來越多。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因為過早地使用了電子顯示產品,我國6-15歲兒童和青少年的近視率已達46.64%,100個孩子中,46個需要佩戴眼鏡。
電子屏幕對眼睛的傷害,主要來自於輻射、藍光。尤其是能力強、波長端的「藍光」,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引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萎縮甚至死亡,光敏感細胞的死亡將會導致視力下降。
兒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觀看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眼部肌肉長時間收縮得不到緩解,與此同時藍光直接照到眼睛的黃斑部位,正處於眼睛發育階段的兒童,眼睛很容易受到傷害,且不可修復。
關於藍光可以簡單科普一下。我們日常生活裡所見白光其實都是由紅、黃、藍等可見光組成。紅光波長600-700nm,黃光波長500-600nm,藍光波長400-500nm。波長越短,能量越高,穿透力就越強。所以我們感覺刺眼的往往就是波長短、頻段高的藍光。它會透過角膜,晶狀體,和玻璃體,最後到達視網膜,長期接觸熒幕藍光,會加速視覺疲勞。
而且在平時的各種LED發光顯示設備中,白光LED需要通過藍光LED+螢光粉調出白色,更成了藍光的重災區。廠家為了讓顯示設備「看上去很亮」,就讓LED發出更多的藍光。因為發出的藍光越多色溫也就顯得越高,讓人感覺更亮,冷光LED就成了最佳選擇。既節約了成本,又「看上去很亮」。
面對幾乎無處不在的有害藍光,家長該如何保護孩子的眼睛?束手無策嗎?
當然不是。
目前,規避有害藍光對人眼傷害的有效路徑主要有兩條:
第一是通過軟體調節,使藍光減到最少,虛擬的不會增加成本;第二是在屏幕上貼膜遮蔽藍光,這樣也可以通過一定效果遮擋藍光。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都能起到防藍光的作用,但是也損害了畫面感,所以畫質不是偏黃就是偏紅。
前面我們說到了,有害藍光的波長集中在450nm處。所以最好的方法,還需要從「根本」上來改進。
前不久全新發布的樂融Letv超5系列,採用「淨藍」技術,通過合理的調整波長的技術改變LED的形式,使真正的藍光功能既能夠防護兒童眼睛。「淨藍」技術針對背光LED晶片的藍光主波長峰值,從普通的447.5~450nm偏移至457.5~460nm之間,從根源上減低短波長藍光傷害,讓長時間觀影不致疲勞和傷眼。
有人擔心,一旦對短波藍光實施攔截,會不會造成電視畫面偏色的情況?比如,當電視表現大海、藍天這樣的場景時,畫面會不會偏黃、偏暗?
必須承認,這樣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很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孩子在看電視時打開「護眼模式」,會發現電視畫面變黃,色彩失真相當明顯。
下面這張照片很好地展示了「淨藍」技術的應用對電視畫面影響甚微。但是,通過軟體防藍光的方式,會對電視畫面造成較為明顯的影響。
樂融「淨藍」技術更得到德國萊茵TüV、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三大權威機構健康護眼認證。
除了主打防藍光不傷眼之外,樂融Letv將「快樂+健康+融洽=家庭美好生活」的美好期望,視為品牌的戰略目標,以「淨藍」技術為核心,率先走進了「電視+健康」領域。
此外,樂融Letv還具有超高的性價比和誘惑力:新一代A73架構Mstar6A848專業電視晶片,支持2G+16G大存儲;支持HDR10高動態範圍格式、搭配了MEMC運動估計和運動補償技術,無論是遊戲,還是超清4K視頻,都遊刃有餘;配合真全面屏設計,超窄邊框下是「更大視野」的嚮往。
你願意多花幾百塊錢購買健康護眼的電視,還是為省幾百塊錢繼續讓眼睛遭受傷害?相信大多數人的選擇是後者,尤其那些擁有孩子的父母。
太陽發射的藍光比顯示設備高出很多,但是真正直視太陽光的人有多少呢?眼睛接受的基本都是反射光線,但屏幕光線就是實打實的照射入眼睛的。而且隨著青少年兒童近視患病率的增加,藍光問題肯定還將提上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