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雞樅半人工種植方法

2021-01-09 國寶社會論

對於生活在農村裡的小夥伴來說對於雞樅菇並不陌生,相信有很多小夥伴的炎炎夏日都是在雞樅菇陪伴度過的吧,當然我也不例外,每當盛夏下完暴雨之後總能在深山中找到許多雞樅菇,要說起雞樅菇,就不得不提到「五月端午,雞樅拱土」這句話了,相信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很多小夥伴都聽說過這句話,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五月端午的時候,野生的雞樅菇就會破土而出。

雞樅菇是什麼

雞樅菇也叫雞樅菌,傘把菇等等,屬於四大名菌之一,在當地我們都喜歡叫它「雞絲菇」,為什麼叫它「雞絲菇」呢?因為長成熟了的雞樅菇根部用手掰開,裡面的菇肉就跟蛛絲一樣,所以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

雞樅種植的前景和價值

食用價值

雞樅菇的口感及佳,總結成四個字就是鮮,甜,香,脆,雞樅菇不止味道鮮美還有健胃和健脾等功效,並且還含有人體所需的5種胺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是老人及小孩補身體不可多得的天然佳餚之一。野生的雞樅菌是採摘一朵就少一朵,所以有些人肯花高價,只為品嘗一下這來自大自然饋贈的美食,現在市面上的野生雞樅菇價格都在80以上,價格還有上浮的趨勢。

藥用價值

肯定這裡有很多小夥伴不理解了,雞樅菇除了炒,炸,煲湯,居然還能有藥用價值,其實雞樅菇體內含有能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成分且還有能降低糖尿病的功效。

雞樅人工培育的方法

要說雞樅菇的種植,這裡就先科普下雞樅菇和白蟻的共生關係,是因為白蟻分泌出酸性物質和土壤中的酸性結合之後產生的一種菌袍,菌袍的生長靠的是白蟻的分泌物,所以每朵雞樅菌的下方都是一個白蟻窩,如果要想雞樅菇更美味並且長勢好,我建議使用半自然半人工的方法進行種植。

一、選擇種植地

由於雞樅菇都是生在在竹林,樹林中,所以種植地也儘量選擇這裡,種植地要鋪設好水管,保持溼潤並且不能積水,選擇養殖地的時候也要觀察土壤是否符合要求,這裡的要求土壤必須是酸性土壤,這裡可能有人不懂什麼是酸性土壤,PH值小於7的就屬於酸性土壤。

二、繁殖白蟻

明明寫雞樅菇,為什麼要說白蟻呢,其實要種植雞樅菇,白蟻是關鍵,白蟻和雞樅屬於共生體系,這裡建議直接去野外挖白蟻巢穴來埋在養殖地了,因為人工繁殖太麻煩,而且白蟻巢到處都有,這裡建議埋白蟻巢的深度在1.5米左右,間隔1米。

三、菌袍的半人工培育

大家都知道,雞樅菇的菌袍目前為止還不能做到人工培育,所以這裡的菌袍可以選擇半天然和半人工培育的方法產出,自然生長的菌袍產生要具備黑翅土白蟻巢,森林,酸性土壤,還有足夠的水分這些因素,只要滿足了這些條件,菌袍的產生機率就達到了70%,所以這些因素就要人工來完成,上面說的方法如果照做,那麼對於培育菌袍就沒有什麼問題了,菌袍的產生一般需要2個月左右,這裡培育建議在每年的2-3月就可以人工培育,首次培育要困難和麻煩一點,由於雞樅菇不是只生長一年,所以以後的日子就會輕鬆很多。

四、雞樅菇的生長

雞樅菇喜歡在高溫多雨的環境下生長,正好夏季符合要求,可以自然降雨讓雞樅菇生長,也可以實行人為「降雨」,這裡的人為「降雨」指的是在炎炎夏日使用提前鋪設好的水管進行人工「降雨」,基本上只要夠熱和水分夠充足,第二天早上起床就能看到雞樅菇的破土。

種植雞樅的風險及解決辦法

一、要做好養殖地的清潔工作,要保證養殖地不要受到任何汙染,這樣對雞樅菇的生長很有利。

二、雞樅菇長出來以後要注意防蟲害,要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這裡不建議打農藥,建議使用物理方法來滅蟲。

三、雞樅菇露頭的時候可以讓它保持日曬,但是一旦開傘了之後就要做好防曬工作。

四、在採摘雞樅菇的過程中不能傷害到白蟻巢,這裡不建議深挖,要保證來年還能有雞樅就不能深挖。

多餘的雞樅如何保存呢?

一、 可以在雞樅菇剛開傘的時候採摘,使用保鮮膜密封,放進冷藏庫裡,但是這個方法也是不持久的,一般能放10天左右。

二、採摘的雞樅菇晾乾水分,使其成為乾貨,這樣保存時間久,但是味道可能會和新鮮的有點差異。

總結

創業有風險,種植需謹慎, 做種植業都是有風險的,如果不能承擔其風險,就不建議入這一行,畢竟不是人人都適合做種植業,世界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付出和收穫往往成正比的,我只是喜歡把我知道的分享給你們,最後祝你們生活愉快,早起找到屬於自己的賺錢之道,可能這裡會有人說,什麼雞樅菇不能人工種植啊,當然,沒試過怎麼知道不行?

相關焦點

  • 它能否人工種植?
    護禽大隊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雞樅菌的種植問題!確切的說,雞樅菌是很難以被人工培植出來的,也就是人工可培養,但品質口味很難比得上野生的。說到這個問題就要說一下關於雞樅菌的生長環境和條件。雞樅與其它菌類不同,需要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以生長。
  • 有白蟻的地方才有這美味食材,年產2000噸,人工種植難度大
    有白蟻的地方才有這美味食材,年產2000噸,人工種植難度大以前在農村裡,經常會和老媽去山上採蘑菇,在溫暖的季節,一場雨過後,蘑菇很快就長來了。有時候蘑菇很多,可以採很多,基本都吃不完,所以每次吃多少就採多少。
  • 這種菌和白蟻共生,1斤可賣200多,人工種植後白菜價都沒人買
    而搭配燉雞的蘑菇種類就比較多了,類型也是非常豐富,每個地方生長的菌種不同,可以用來做菜的菌菇也是千姿百態,而有一種菌菇更是被稱為菌菇中的「菌王」,不僅營養價值高,味道也是非常美味,這種菌和白蟻共生,野生的1斤可賣200多塊,人工種植後白菜價卻都沒人買。這種菌菇,其實就是赫赫有名的雞樅菌。
  • 剷除白蟻黑惡勢力還是保護雞樅小鮮肉?扎心的雞樅菌美食歷程
    一方面它無法人為進行栽培種植,全靠山民一步步的丈量著大山,辛苦萬分的用竹簍背出來。單靠採集本就無法滿足全國吃貨的胃口,更悲催的還是我國大宗出口的商品,每年都能換回不少外匯;另一方面,有白蟻窩才可能有雞樅,白蟻窩的興盛也決定了雞樅的興盛。它極其特殊的生長環境隨著白蟻窩的萎縮也必將越來越少。所以,當山民費勁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找到幾朵的時候,你能說它不難能可貴嗎?
  • 農村傳統的土豆種植方法,你知道嗎?真正綠色的產品
    導語:農村傳統的土豆種植方法,你知道嗎?真正綠色的產品土豆我們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愛吃,不管是用來做菜,還是用來當主食,都是非常的好吃的。一道酸醋土豆絲是小吳的最愛。土豆在小吳家鄉湖南新化叫「洋芋頭」,洋芋頭也是農村人常種的一蔬菜,因為它不僅好吃,而且是種植起來也是非常的簡單好種的。可能有很多的朋友不了解土豆的種植方法,小吳為大家分享我們家鄉最古老最傳統的土豆種植方法,用這種方法種植出來的土豆是真正綠色的食品。
  • 如何進行雞樅菌栽培,有哪些關鍵栽培技術,種植前景如何?
    目前我國已知的約有14種(雲南就有12種),常見的雞樅菌有小果雞樅菌、小白蟻傘、柱狀雞樅(柱狀白蟻傘)、粗柄雞樅、黑火把雞樅菌、盾尖雞樅菌等。雞樅菌的特點是與土棲白蟻有一定的共生關係,有白蟻巢的地方才能有雞樅,是我國著名野生食用菌之一,現有少量人工栽培,暢銷國內外市場,因其珍稀十分昂貴。雞樅菌主要分布於亞、非兩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 它是「菌中之冠」,只有山裡人才能找到,人工栽培要先養白蟻
    在農村生活的人,總是能品嘗到很多野味,單單是野菜就有很多種,除了野菜之外,還有野生的菌類。菌類營養價值高,天然野生的就更加難得了,只有地地道道的農民,才能經常品嘗到野生的美味。常見的菌類植物就有木耳、銀耳、香菇、平菇等,在眾多的菌類植物中,誰才是稱得上是「菌中之王」呢?
  • 農村的一種黑色菌子,有「肉」的味道,殊不知價錢很高,如今80元一斤
    接下來在村裡面,人們便開始採集野生的黑皮雞樅菌馴化培育試圖進行人工栽培,最後也對雞樅菌馴化成功了,並開始人工培育。目前在全國很多地方都能見到黑皮雞樅菌的身影,該基地的農場主叫周生文是一家黑皮雞樅菌栽培基地的負責人,栽培黑皮雞樅菌已經六七年了,經驗豐富。他想到人工栽培黑皮雞樅菌呢,主要是因為他的珍貴,所以非常稀少。
  • 樅菌號稱「菌中王子」,為何它與「雞樅」比較卻不是同一個檔次
    如今,已經到了七月下旬,恰逢到了雞樅菌生長的時間點,在此就給大家解釋一下,我前期撿的樅菌到底有沒有價值?它和現在這個時候所生長的雞樅菌是不是同一個品質?雞樅菌又分白雞樅、黑雞樅、灰雞樅,它們外觀上都差不多,菌杆成實芯順絲狀,傘蓋猶如雨傘,傘蓋頂部尖起。雞樅菌它的生長環境必須是和白螞蟻共生,也就是說,只有白螞蟻窩的地方,它才能生長,這也是為什麼雞樅菌無法被人工栽培的主要原因。也正由於這個習性,雞樅菌在同一個地方每一年都會生長。
  • 行業技術 | 新農村汙水處理「良方」——厭氧池+人工溼地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 編者按:近年來,農村汙染治理、生態環境保護及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受到國家和各級政府的重視。本期將結合南雄新農村案例,給大家介紹一種契合農村的、維護方便、運營費用低的生態汙水處理工藝(厭氧池+人工溼地)。
  • 農村大媽用竹筒種植的淮山薯,這方法真的很巧妙,輕鬆就可以拔出
    生活在農村裡,人們很多時候吃到的食物都是不需要去到市場上購買,因為人們可以自己種植出來,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屬於自家的田地,除了農田人們還可以將老房子後院被利用起來。人們可以在這些土地上種植許多的農作物,很多時候這些農作物在種植的時候都是直接給種植的地裡。
  • 蛹蟲草的種植方法,這三個條件很重要
    那麼蛹蟲草如何種植?蛹蟲草種植需要滿足的三個條件:菌種:種植蛹蟲草要用優良的菌種,要選擇純度高、無雜菌老化的、感染力強,有較強生命力的品種。蠶蛹:人工優選天然冬蟲夏草菌用蠶蛹。環境:環境最關鍵的是溫度。菌絲生長繁殖適宜溫度是5~32℃,最適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為宜。
  • 一種「草莓」,農村山裡很多,一斤20元,為何沒多少農民種植?
    導讀:一種「草莓」,農村山裡很多,一斤20元,為何沒多少農民種植?在以前的農村裡,生活條件不好,基本上沒什麼錢買零食給孩子們吃,因此野果就成了很多農村朋友童年時常吃的零食,比如樹泡、拐棗、野地瓜、天黑黑、桑葚等。隨著如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農民們也有錢了,可以給孩子們買各種各樣的零食了,因此現在的農村孩子大多都不會再把野果當零食吃了。
  • 婆婆丁,又名蒲公英,它的人工種植方法原來是這樣
    在農村長有很多野菜,這些野菜的營養要高於常看到的蔬菜。因為農村很容易就找到,所以農村的人沒有把這些野菜當成特殊物品,但是在城市就不一樣了,買一斤要花費不少錢。野菜的種類有很多,今天要介紹一種大家比較熟悉的品種,它叫做婆婆丁,相信一些人吃過它。
  • 野菜那麼好,為啥沒推廣人工種植?網友:還不是因為不如茄子白菜
    時過境遷,如今這些野菜反而成為香餑餑,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仿佛大家都在想著挖野菜,吃野味,之前有個新聞報導說,城裡人在公園裡四處找野菜吃,暫且不說城裡人,就連農村人也在四處找野菜吃。這些白蒿也只能在農家吃到了,城裡怕是買不到,這讓人不僅產生疑問:農村有很多野菜,有些非常好吃,在城裡也很有市場,為啥就是沒推廣人工種植呢?為此我問了一位搞蔬菜種植的朋友,這位朋友說了4點。
  • 農村小夥回鄉種植菊花,給農村帶來新機遇,值得稱讚!
    據方老闆說,他今年種了100多畝菊花,全部都是用規範化種植和老舊的管理方法來的,也採用以前的自然生長的方法,不使用農藥和激素,使它正常成熟。我搞種植不管是不是掙錢,但是農民朋友的工作錢一定不能拖欠,口袋裡沒錢,我就算借錢,也不能虧了大家。
  • 在農村種植什麼最賺錢?這4種中藥材是極佳選擇,年收入可觀
    我們都知道在農村,農民除了種植莊稼以外還會種植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說水果,藥材,那到底在農村種植什麼最賺錢呢?小編今天介紹的這4種中藥材是極佳選擇,年收入可觀!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中藥材分別是什麼,長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