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雞樅菌栽培,有哪些關鍵栽培技術,種植前景如何?

2021-01-09 以文溫暖三農

雞樅菌喜歡吃的人很多 ,他的生長形態也讓人喜歡。雞樅菌又名傘把菇(四川)、雞肉絲菇(臺灣、福建)、雞腳菇、白蟻菰、豆雞菇(廣東)、雞棕、雞菌、蟻雞樅等。雞樅菌的得名據《本草綱目》記載:「謂之雞樅,言其味似雞也。」

一、種類和形態特徵

雞樅在真菌分類上為擔子菌綱,傘菌目,口蘑科,雞樅菌屬(蟻巢菌屬)。該屬在國外文獻記載已達到28種。目前我國已知的約有14種(雲南就有12種),常見的雞樅菌有小果雞樅菌、小白蟻傘、柱狀雞樅(柱狀白蟻傘)、粗柄雞樅、黑火把雞樅菌、盾尖雞樅菌等。

雞樅菌的特點是與土棲白蟻有一定的共生關係,有白蟻巢的地方才能有雞樅,是我國著名野生食用菌之一,現有少量人工栽培,暢銷國內外市場,因其珍稀十分昂貴。

雞樅菌主要分布於亞、非兩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廣泛分布於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雞樅分青皮雞樅、黑皮雞樅和蒜頭雞樅,前兩者食味最好,後者質量最佳。雞樅肉質細嫩、潔白如玉,味似雞肉,鮮香可口。

二、生態習性

野生雞樅菌的自然發生地主要是在針闊葉等林地中,此地具有大量的腐爛植物的殘體(即腐殖質),可為雞樅菌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碳氮源和各種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

在自然條件下,雞樅菌的生長發育離不開白蟻和白蟻巢。雞樅菌與白蟻共生的白蟻巢,是雞樅菌與大白蟻亞科白蟻群昆蟲構建的一個完美的共生生態系統。

白蟻的作用一方面是傳播雞樅菌的擔孢子,取食雞樅菌的菌絲體,從而傳播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另一方面雞樅菌菌絲體的生長發育需要白蟻的分泌物,離開了白蟻的分泌物,雞樅菌就難以生存。

兩者互惠互利,共棲於同一生境,群體都得到持續生存和發展,這也造成了雞樅菌對生長條件的特殊要求。

三、生長條件

◆溫度

溫度是雞樅菌生長極為重要的環境條件。雞樅菌在熱帶、亞熱帶的地下蟻巢內生長發育,雞樅菌孢子萌發、菌絲生長、原基分化的溫度範圍為12℃~24℃,而且有恆定的需溫要求。蟻巢內的溫度一般穩定在19℃~25℃,最高不超過28℃,最低為15℃,最適溫度為10℃~20℃,低於8℃或高於30℃,菌絲生長基本停止甚至死亡。子實體形成和生長發育溫度為25℃~30℃,最適溫度為25℃~28℃,低於10℃或高於35℃子實體停止生長和出菇,晝夜溫差5℃左右最合適。

◆溼度

菌圃的含水量與土壤類型、氣候條件、白蟻的活動密切相關。菌絲生長的培養料含水量為65%~70%,低於60%或高於75%,菌絲生長明顯受阻,空氣相對溼度以80%左右為宜。

雞樅菌子實體生長發育期需要充足水分,出菇期相對溼度應保持在90%左右,如果溼度低於80%,菇蕾不易形成。子實體生長階段,空氣溼度可降至85%,有利菇體的正常發育。開傘時期相對溼度須在95%以上,否則造成子實體菇柄中空、乾癟、菇蓋破裂等不良現象產生,降低商品價值。

◆空氣

蟻巢內二氧化碳濃度高達5%~10%,比正常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出數十倍。因此形成了雞樅菌是食菌類中少數能耐高濃度二氧化碳的菌類之一。

但充足的氧氣有利子實體生長,可長出菇蓋肥厚,菇柄粗壯的子實體。人工栽培時,在原基形成和發育期間,需加強通風,每天2~3次,保證空氣新鮮、氧氣充足,以利多出菇出好菇。

◆光照

長期的地下生活造成了雞樅菌對黑暗條件的完全適應。在沒有光線的地下菌圃中,不僅菌絲能正常生長,而且子實體也能順利形成。相反,在光照下,不論是對孢子萌發、菌絲生長,還是原基分化、菇蕾形成及子實體生長發育都不利。

人工栽培時,菌絲生長階段不需光線,子實體發育階段,需要較明顯的散射光,缺少光照子實體發育困難,並造成菇柄長、菇蓋大、廢菇率高。

◆酸鹼度

菌絲生長的適宜pH為4.0~5.0,這樣的pH不利於細菌和其他雜菌特別是炭角菌的生長,可保證雞樅菌菌絲的優勢地位。

◆母種製作

①配方。

在白螞蟻巢浸出液1000毫升(取白蟻巢土250克,於1000毫升水中浸泡48小時或煮沸5分鐘後濾取汁)

②接種培養

按無菌操作要求,接入購買的母種或採用組織(菌褶)分離法,將組織塊貼附於試管斜面的培養基上,在高於25℃~27℃條件下培養,30天左右菌絲長滿斜面,即為雞樅菌母種。

◆原種和栽培種製作

(1)培養基配方

闊葉樹落葉40%,木屑35%,米糠20%,過磷酸鈣、白糖、石膏粉各1%,草木灰2%。

以上配方中均加水120%, pH自然。

(2)培養基配製

將培養基拌勻後裝入瓶(袋),常壓滅菌後備用。

(3)接種、培養

在無菌條件下按常規接種,置25℃的溫室培養,經25~30天,菌絲長滿瓶(袋),即為原種和栽培種。

四、常規栽培技術

◆栽培季節

應根據雞樅菌生長對溫度的要求和當地氣候規律而定,一般可安排2~3月春播和8~9秋播。

◆場地選擇與要求

雞樅菌與其他多數菇耳一樣,可進行室內床架式栽培和室外空閒大田及林果園中陽畦栽培。

室內栽培時菇房應具有通氣、控溫等條件,菇房四壁、床架要清潔衛生,投料播種前要滅菌消毒。

室外栽培可選用排灌方便、土質肥沃、疏鬆的空閒大田或林果園中空行地作栽培場地。播種前,先要翻整土地,作成25釐米高,1.2米寬,龜背形的畦床,並用多菌靈溶液或石灰粉對床面進行滅菌消毒。

◆栽培料配方

木屑、樹葉、松枝條70%,麩皮(或米糠)25%,石膏粉2%,白糖1.5%,石灰粉1.5%,白蟻巢土3%,水110%~120%。

◆裝袋、滅菌、接種

任選上述配方一種,拌勻後裝入17釐米×45釐米大小的聚丙烯塑膠袋中,按常規滅菌、接種,於23℃~25℃的培養室內發菌,經45~50天培養,菌絲即可長滿菌袋。

◆發菌期的管理

主要是調控好溫度。春季培養時,自然溫度低,菌袋可碼放3~5層,3~5天內翻堆一次,以利發菌均勻一致。秋季培養時,因自然氣溫較高,一般只碼2~3層。播種5~7天內,要經常檢查料溫,如料溫超過35℃,要加強通風降溫,並將堆碼的菌袋散開單放,以防高溫燒菌。經45~50天的培養,菌絲即可長滿菌袋。

◆脫袋出菇

當菌袋壁出現米粒大小的釘狀原基時,移至菇房或陽畦脫袋出菇。室內栽培時,接種後的菌袋可擺放在床架上培養和脫袋出菇。

陽畦栽培時,將培養好的菌袋運至栽培場地,脫袋後臥放於畦床上,菌棒間距2釐米,畦底最好鋪3釐米左右厚的粗砂,以利通氣和排水。菌袋放好後,上蓋一薄層溼稻草(春季栽培時,要加蓋薄膜),以利保溫保溼,促進發菌。

室外栽培也可採用淺坑式溝床栽培方法,即在已整理的畦床上挖10釐米深,50釐米寬的淺溝,將菌棒臥放排列於溝中,菌棒間距2釐米,上蓋一薄層溼稻草,其上再覆一層2釐米厚的細土(細土可利用菜園土,也可由砂壤土、腐質土和炭渣等混合配製),使溝與地面基本齊平。覆土含水量要保持在75%左右,以利菌絲爬土和扭結出菇。

◆出菇期間的管理

(1)室內床架栽培時,出菇期間,一要加強通風換氣,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30分鐘左右,以保持菇房空氣新鮮和有充足的氧氣供應。二是噴水保溼,天氣乾燥時,每天噴水2~3次,菇蕾期不要直接噴在菇體上,以向菇房空間和四壁噴水為宜。保持菇房空氣溼度達85%~90%。

(2)室外大田陽畦栽培時,要搭遮陽棚,以防陽光直射和雨淋。遮陽棚可用竹稈或較端直的樹枝與稻草等紮成寬1.5~2米,高50~80釐米的棚塊,然後兩塊相對排放於畦面上即可。

空氣應流通,但要注意保溼。出菇期間,可在畦床四周的排水溝中灌水以提高空氣溼度,也可噴水保溼,保持相對溼度在90%~95%,以利正常出菇。實踐證明,子實體形成初期,如相對溼度低於80%,則菇蕾難以形成;子實體生長階段,相對溼度下降至85%,有利菇體正常發育,開傘時則需空氣溼度在95%以上。

◆病蟲防治

夏秋栽培的雞樅菌,因氣溫較高,易發生病蟲危害,尤以蟲害為甚。

主要害蟲是蛞蝓,該蟲對雞樅菌的菌蓋、菌根、菌褶均喜咬食,不僅影響子實體的生長發育,嚴重時還會導致菇體死亡。

【防治方法】

少量發生時,可用鑷子一隻只夾起,然後集中殺滅。危害嚴重時,可在栽培場地四周及畦溝噴灑百蟲靈或殺蟲粉進行殺滅。

◆採收與加工

(1)採收

當雞樅菌的菌蓋長到4釐米左右,柄長2~3釐米剛要伸直尚未開裂時,即可採收。採收前停止噴水一天,以防鮮銷貯存時黴爛。採摘時用手握菌柄基部,用小刀在膨大的柄下沿削斷,向上拔起即可。細長的假根可留在土中以利再出菇。

(2)加工

雞樅菌採收後,除鮮銷外也可進行幹制和鹽漬加工。現將有關方法介紹如下。

①幹雞樅菌的加工

將採收的鮮雞樅菌除淨泥土,按個體大小分別攤在草蓆等物體上,置乾燥通風處,經過晾曬脫去水分,即成幹雞樅菌。但晾曬之前切不可用水洗,否則在晾曬過程中會發生腐敗現象。可將菌蓋和菌柄剪開,置陽光下曬至將要幹時,再用木炭或電熱加溫至55℃~60℃烘乾。幹制的雞樅菌用塑膠袋密封包裝,置乾燥通風處可長期保存,亦可運出銷售。

②鹽漬雞樅菌的加工

將採收的鮮雞樅菌洗淨瀝乾,放入加熱溶解冷卻的鹽水中浸泡20分鐘,撈起後按每100千克鮮菇加24千克食鹽的比例裝缸醃製,缸底先鋪一層鹽,然後裝一層菇撒一層鹽,裝滿後灌入冷鹽水至缸面,再按100千克菇加100克檸檬酸,浸泡7天後翻缸1次,以後每隔3~5天再翻缸1次。經15天左右醃製,即可起缸裝桶待銷。

③炸雞樅油。

這是市場銷售較多,而且銷售較好的一種加工方式,把雞樅放在好的菜籽油裡煎炸以後,色香俱全。

五、種植前景。

雞樅菌的營養豐富。據分析測定,每100克幹品雞樅含蛋白質28.8克(菌絲體幹品中蛋白質含量高達42.7%),碳水化合物42.7克,鈣23毫克,磷750毫克,維生素B21.2毫克,尼克酸642毫克。蛋白質中含有胺基酸20多種,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含量齊全。該菌兼具脆、嫩、鮮、香、甜等風味,是榮譽古今的菌類珍品。

雞樅菌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也是我國傳統的藥用真菌之一。雞樅菌具有極為重要的開發價值。

日常,我們這裡的野生的雞樅菌價格在100元至150元每公斤之間,價格比其他的菌類要稍高一些。

總結

我認為隨著雞樅菌栽培技術的提高,掌握了以上的栽培方式,科學的進行種植,是能栽培出美味的雞樅菌,而且有定的種植前景。

相關焦點

  • 羊肚菌如何進行常規栽培,要掌握哪些種植技術,種植前景如何
    木材、松針、麥芽、蘋果及殼鬥科植物的提取液,對羊肚菌的生長有促進作用。人工栽培時注意調配好培養基中的有關營養成分,即可滿足生長要求。◆溫度菌絲在3℃~28℃均能生長,最適18℃~22℃,低於3℃停止生長,高於28℃停止生長或死亡。
  • 種植小葉黃楊利潤如何?小葉黃楊樹栽培技術
    小葉黃楊的綠化價值很高,市場需求量大,因此種植該品種的苗圃也比較多。那麼,種植小葉黃楊利潤如何?小葉黃楊樹栽培技術有哪些?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一、種植小葉黃楊利潤如何?小葉黃楊是常見綠化苗木,現在我國南北方都有專門培育小葉黃楊的苗圃,苗子的規格有小苗、中型苗、大規格苗子,小葉黃楊小苗一畝地的種植量是非常大的,小苗一般是成片種植,中間不留空地,一畝地的種植量有上萬棵,甚至幾萬棵,小苗的利潤大概有幾千元。
  • 黑木耳如何栽培,如何製作培養基,栽培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
    黑木耳如何栽培,如何製作培養基,栽培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黑木耳屬於菌類生物的,素有人體垃圾清潔劑的稱號,常吃黑木耳可以清除血液中的垃圾和重金屬,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材,口感方面非常爽脆,引得很多消費者都非常喜歡,所以種植黑木耳是一條不錯的農業發展之路,下面就為大家講解一下如何栽培黑木耳,如何製作培養基和生產管理過程中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 在種植諸葛菜時,如何進行播種操作,以及栽培管理
    文/一夜西風共白頭【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在種植諸葛菜時,如何進行播種操作,以及栽培管理諸葛菜的播種可在園田直播或苗床育苗,園田直播可在播種前進行整地。夏季作物收穫後及時深耕,隨即粑平打碎,以利保墒。
  • 羊肚菌如何栽培能高產?掌握羊肚菌大田栽培的關鍵技術
    為便於廣大種植戶種好羊肚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羊肚菌大田栽培的關鍵技術吧!一、菌種選擇目前被成功馴化的羊肚菌品種約有9個,在衢州地區種植前,要選擇種源和種性明確,且經過2年以上生產試驗,適應當地生態氣候條件的高產、優質品種,如六妹羊肚菌等。
  • 在進行人工種植豬肚菇時,有哪些核心技術,種植前景如何?
    一、豬肚菇的市場種植前景。豬肚菇營養豐富,據分析其蛋白質含量比香菇、金針菇稍高。豬肚菇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大洋洲等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的廣東、福建、湖南、海南、浙江和雲南等省也有分布。豬肚菇生長條件粗放,適用原料廣泛,且在夏季出菇,對於解決食用菌生產淡季和調節市場供應很有意義,具有廣闊的開發應用前景。現已能商品化生產,鮮菇價格12~18元/千克,深受歡迎,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
  • 栽培基質使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椰糠基質種植引言對於基質栽培模式來講,基質是給作物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以及可以起到保水、保肥的重要作用。基質另外的作用就是可以幫種植人員更好的管理與提高種植效率,提高作物是生產品質與產量。▲椰糠立體栽培模式基質選型的基本原則在基質栽培模式是最接近於傳統的土壤種植模式,但基質並不是土。
  • 金葉榆的栽培管理關鍵技術
    金葉榆的栽培管理關鍵技術金葉榆是白榆變種,屬於榆科榆屬,葉片呈金黃色,擁有良好的質感,色澤豔麗,葉片相較於普通的白榆葉片稍短。金葉榆具有較強的枝條萌生力,通常當枝條生長出10幾片葉時,枝條腋芽會重新萌發出新枝。
  • 花椰菜如何實現高產栽培?花椰菜高產栽培管理技術,有這3大點!
    花椰菜別名菜花、花菜、花甘藍、洋花菜、球花甘藍,有白、綠兩種。綠色的叫西蘭花、青花菜,十字花科蕓薹屬,是一種全球普遍栽培的重要蔬菜之一,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花椰菜春秋兩茬,均進行育苗栽培。那麼它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要點,有哪些呢?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 人工栽培天麻有哪些要求?要注意哪些地方?
    但是野生天麻資源有限,還需我們積極發展人工栽培。那麼,人工栽培天麻該如何著手?需要注意哪些地方?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天麻是野生的好?還是人工栽培的好?人工培育的天麻是否跟野生的有一樣的療效?人工栽培天麻,現在不光有箱窖式的栽培,還有野外山區栽培。有條件的地方,一般都會選擇在野外林間進行培育,儘量讓其自然生長。這樣能夠讓天麻的品質跟純野生的相似,售賣的價格也會更接近純野生天麻。第一次進行天麻的人工栽培,多大規模為宜?
  • 三農:如何種植和栽培堅果樹
    導語:見過的味道很好,雖然相比來說價格比較昂貴,但是依然阻擋不了人們對它的喜愛,我們要如何種植和栽培堅果樹呢?Ed Laivo知道並且喜歡堅果樹,他有很多最愛,非常適合大大小小的家庭花園。儘管他的果園是核桃高密度種植的一個很好的例子,但在家庭環境中,核桃需要一個大院子來種植和獲得最佳產量。但與許多堅果樹不同的是,探戈不需要兩棵,大多數核桃是自結果實的。不要計劃在它們附近或下面種植任何東西,大多數植物在它們下面長得不好,首先它們阻擋光線,另一方面,核桃的根和堅果的外殼隱藏著一種叫做核桃酮的化學物質,它能阻止植物生長。
  • 白芨種植基地白芨的栽培技術免費提供
    杭州中澤宜康生態種植有限公司專業培育蘭科植物及種植,野生白芨,鐵皮石斛,金線蓮,靈芝,重樓的採集及研究。公司通過與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浙江中藥研究所、浙江農林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致力於白芨、鐵皮石斛、金線蓮,靈芝,蘭花等名貴、稀缺經濟植物的選育、種植、深加工技術的研發及科技成果技術轉化工作。
  • 西紅柿高產栽培技術有哪些?
    西紅柿高產栽培技術有哪些?西紅柿的果肉鮮美,營養豐富,食用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直接生吃,熟吃、加工製成番茄醬、汁食用。在小編生活的皖北地區,採取的是傳統的栽培方式,露地春西紅柿利用無霜期實現西紅柿的春茬栽培。通過相關的技術可以達到提早播種提早上市的目的,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 豆角好吃經濟效益高,掌握栽培四大要素是關鍵
    豆角種植效益遠高於大田作物,在這個注重質量的時代,種出優質的豆角才能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如何種出好的豆角,掌握栽培的四大要素是關鍵。菜豆,又名豆角、四季豆、芸豆、豇豆、長豇豆。嫩莢和幹豆均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豆角喜溫暖,不耐高溫和霜凍,生長溫度適宜15-25度,結莢溫度適宜20-25度,高溫會影響豆角的口感,豆角的獨特口感也是消費者喜愛的關鍵。
  • 花椰菜怎麼種植產量高,如何培養壯苗栽培,管理技術介紹
    花椰菜是一種很受喜愛的大葉蔬菜,這種蔬菜在秋季和冬季種植,喜歡充分的光照和溫暖的氣候,不喜乾旱,適合在十五度左右的環境下生存。一般在六月份的時候進行播種,特別是早熟品種,可以在秋季上市,這種品種也是目前最歡迎的一類,能夠填補秋季的上市空白,那麼花椰菜如何種植可以達到高產呢?
  • 紅松的栽培與管理技術探析
    近年來,我國的紅松籽的市場行情越來越好,所以,人們也擴大了紅松種植的規模。如何對紅松進行有效的栽培與管理,這是紅松種植人員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因此,對紅松的栽培管理技術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紅松的栽培管理   1.1 選擇良種   良好的種子才能栽培出質量較好的紅松苗木,因此,在進行紅松栽培時,需要選擇良種壯苗,紅松嫁接苗結實較早。
  • 種植小葉黃楊利潤如何?前景怎麼樣?
    小葉黃楊的綠化價值很高,市場需求量大,因此種植該品種的苗圃也比較多。種植小葉黃楊的利潤如何?前景怎麼樣?01 種植小葉黃楊利潤如何?小葉黃楊是常見綠化苗木,現在我國南北方都有專門培育小葉黃楊的苗圃,苗子的規格有小苗、中型苗、大規格苗子,小葉黃楊小苗一畝地的種植量是非常大的,小苗一般是成片種植,中間不留空地,一畝地的種植量有上萬棵,甚至幾萬棵,小苗的利潤大概有幾千元。
  • 靈芝代料栽培常用培養基配方有哪些?靈芝栽培技術有何要點?
    由於天然靈芝有限,目前大部分靈芝都是人工栽培。那靈芝是如何栽培出來的呢?靈芝的栽培方式有短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兩種模式,代料栽培又分為瓶栽和袋栽兩種方式。目前,我國靈芝的栽培以袋栽(代料栽培)為主。靈芝代料栽培常用培養基配方如下:(1)雜木屑73%、麩皮25%、蔗糖1%、石膏粉1%、水適量。
  • 廣玉蘭栽培管理技術(一)
    喜肥沃潤溼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乾燥及石灰質土,土壤乾燥則生長變慢且葉易變黃,在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和鹼性土上也生長不良,廣玉蘭對各種自然災害均有較強的抵抗力,也能抗煙塵、抗風,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是淨化空氣、保護環境的良好園林綠化樹種。近年來,長江以北地區不斷引進,但移栽成活率及越冬存活率都不高。但是如果栽培得當,技術措施好,能提高移栽成活率,增強廣玉蘭的抗性,同時提高越冬存活率。
  • 設施甜櫻桃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設施甜櫻桃高效栽培關鍵技術李桂雲等泰安市天寶街道辦事處甜櫻桃栽培區位於徂徠山南麓,該地域土質疏鬆,地下水位低,土壤透氣和排水良好,露地甜櫻桃栽培有悠久歷史;為提高甜櫻桃產量和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在天寶甜櫻桃種植合作社進行了設施甜櫻桃栽培技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