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凱文編譯】法國裡昂機場10月5日啟用一個名為「莫娜」(Mona)的試驗系統,用人臉識別技術來全程協助旅客,縮短辦理登機手續的等待時間。
據法新社報導,裡昂機場的控股權目前掌握在萬喜集團(Vinci)手中,該集團機場業務總裁諾特巴爾(Nicolas Notebaert)稱:「我們對機場登機手續不太滿意的一點,是排隊太長了,這是由於讀取文件(身份證和機票等)的複雜性所限」。而這項系統開始試運行後,「(旅客)從出家門到登機,裡昂機場是唯一一個將人臉識別運用於全程的機場」,將提供「儘可能最愉悅」的體驗。
要享受「莫娜」系統提供的這項免費服務,旅客首先需要通過手機應用程式或者機場的自助儀器上開設一個帳戶,並上傳自己的照片。有了這個帳戶,乘客就可以進入一項專門流程,只要在機場的生物識別儀器上「刷臉」,相關安檢門就可以自動打開,供旅客通行。
該系統試行期為一年,隨後將逐漸擴展到萬喜集團運行或合作的各地機場,據稱平均可為每位乘客節省半小時時間。諾特巴爾表示,這套系統中的數據不會儲存,因為「(數據)保護顯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當旅客所乘坐的航班起飛後,相關個人信息數據將自動刪除。他還表示,莫娜系統此後的更新發展,將受到法國全國信息和自由委員會(Cnil)的監管。
據稱莫娜系統的成本為「數十萬歐元」,它將首先用在法荷航旗下的泛航公司(Transavia)和葡萄牙航空(TAP)飛往波爾圖和裡斯本的航班。裡昂機場是
法國第三大機場,開闢飛往130多個目的地的航班。該機場被萬喜集團用作新技術的試驗機場,去年還試用了一個名為Stan的機器人自動泊車系統,由法國初創公司Stanley Robotics開發,可以為旅客提供自動泊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