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9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月5日,我市一則案例被生態環境部作為典型示範推廣。案例與陽煤集團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有關。這家多次進入市生態環境局處罰名單的企業,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把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20年6月19日,一輛「VOCs走航監測車」在陽煤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馳行。VOCs是揮發性有機物的英文縮寫——夏季是臭氧的高發期,而VOCs恰是臭氧形成的重要前體物。監測車表面看就是一臺普通的汽車,卻是揮發性有機物的「偵察兵」。內部搭載的檢測儀響應速度為毫秒級,在行駛過程中可對苯類、烷烴類、烯烴類等幾百種有機汙染物進行分析和快速檢測,並根據監測出的汙染物總濃度描繪汙染地圖,直觀地提供區域及企業汙染物排放情況,從而全面、快速地鎖定重點汙染源。
為期兩日的監測數據不容樂觀:陽煤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周邊一帶VOCs瞬時濃度值在7805.3μg/m3至19881μg/m3之間,遠遠偏離這一區域135μg/m3的均值濃度,主要汙染物為苯、甲基環戊烷。
2020年6月24日,省生態環境廳對該公司環境問題「掛牌督辦」。
督辦之日,市生態環境局立即成立督導幫扶組,其中包括5名專家。「5人均是有機化工領域的專家,更知曉陽煤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哪些地方容易出問題。」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李吉生表示。市生態環境局清徐分局也派出工作組,駐廠現場指導。
幫助企業整改,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查清楚漏氣點。為此,需要把該公司46850個點位「全面體檢」一遍。為確保漏氣隱患排查到位,並督促企業整改,督導幫扶組引入第三方監測機構。省生態環境廳對陽煤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的督辦期限為6月24日至8月24日。在確保問題全部查清並整改到位的前提下,督導幫扶工作只能跟時間賽跑。查清46850個點位,更容不得一點馬虎——靠揮發性有機物檢漏儀一個點位一個點位監測,一天下來,也不過排查1000餘個點位——未發現漏氣點掛綠牌,發現漏氣點掛紅牌,發現疑似漏氣點掛黃牌,然後再查一遍……對於發現的156個洩漏點,陽煤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做到發現一個,修復一個。
對公司100多臺套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設施,督導幫扶組全部排查了一遍。
針對原料運輸、儲存、輸送、使用等各個環節,專家組一一「挑刺」,市生態環境局清徐分局派專人,每天檢查公司灑水抑塵等環保工作,全程跟蹤整改,並嚴格禁止公司在高溫時間段(10:00~16:00)揮發性有機物料的裝卸車作業……在生態環境部門的督促下,陽煤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認真梳理問題,有效排查管理短板,嚴格對照整改要求逐一落實。
「由於人事變動較為頻繁,陽煤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在治汙上沒有建立起長效機制,罰單多了,便對執法部門的處罰有些習以為常了。」一知情執法人員表示。通過走航監測車幫助企業發現問題,駐廠監管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生態環境部門變「懲」與「罰」為「防」與「督」,在治汙難題上幫企業出謀劃策,這一轉變讓陽煤太原化工新材料公司意識到環保長效管理的重要性,開始變「要我環保」為「我要環保」。2020年8月初,該公司在廠界加裝了7套揮發性有機物(VOCs)監測預警監控體系,並開展溯源分析。
經督導幫扶組現場檢查、查看監測報告、同意初步驗收後,市生態環境部門提出摘牌申請。經複查驗收,2020年9月3日,省生態環境廳解除了對該公司的「掛牌督辦」。
「變『罰』為『幫』,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並非是對被監督者一味的遷就,而是生態環境執法理念的轉變和執法素質的提高。」有專家點評說。
近期熱點
用詩詞報站!太原這名公交司機火了!太原市人員密集場所嚴格防控!河北及赤峰、臨沂方向客車停發!記者:任曉明
原標題:《變「罰」為「幫」!陽煤太化新材料公司被解除「掛牌督辦」背後的故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