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又獲聯合國大獎 該獎項旨在獎勵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傑出生命...

2020-11-29 北晚新視覺網

新華社巴黎10月22日電(記者 胡雪)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2日公布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獲獎名單,共3人獲獎,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屠呦呦。

屠呦呦在工作中 新華社翻拍

該獎項旨在獎勵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傑出生命科學研究,研究主體可以是個人或機構。今年是該獎項的第五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公告中說,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因其在寄生蟲疾病方面的研究獲獎。她發現的全新抗瘧疾藥物青蒿素在20世紀80年代治癒了很多中國病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將基於青蒿素的複合療法作為一線抗瘧治療方案,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使非洲瘧疾致死率下降66%,5歲以下兒童患瘧疾死亡率下降71%。

公告說,來自美國的凱託·洛朗森教授由於在生物材料再生工程的臨床應用、幹細胞科學等方面的創新工作獲獎。另一名獲獎者是來自愛爾蘭的凱文·麥圭根教授,他研發的太陽能消毒技術幫助非洲和亞洲等地的人們獲得了乾淨飲用水。

頒獎儀式將於2020年2月在位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非洲聯盟總部舉行。

延伸閱讀

屠呦呦

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員,藥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在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學習。 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後曾接受中醫培訓兩年半,並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200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期間前後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藥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2011年9月,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5月,入選福布斯中國科技50女性榜單。

來源 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百度百科

流程編輯 TF003

相關焦點

  • 屠呦呦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
    屠呦呦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2日公布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獲獎名單,共3人獲獎,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屠呦呦。該獎項旨在獎勵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傑出生命科學研究,研究主體可以是個人或機構。今年是該獎項的第五屆。
  • 屠呦呦又獲獎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獎的屠呦呦再獲國際大獎!
    2019年10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獲獎名單,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屠呦呦,因在寄生蟲疾病方面的研究獲獎。昨天,屠呦呦又獲獎了。摘取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屠呦呦再獲國際大獎!據悉,這是該獎項第五次頒發,其旨在獎勵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傑出生命科學研究,研究主體可以是個人或機構。屠呦呦發現的全新抗瘧疾藥物青蒿素在20世紀80年代治癒了很多中國病人。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屠呦呦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2)
    新華社照片,阿迪斯阿貝巴,2020年2月11日(國際)(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屠呦呦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2月10日,在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非盟總部,現場播放屠呦呦的視頻致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0日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非盟總部舉行頒獎儀式,授予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等三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該獎旨在獎勵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傑出生命科學研究,屠呦呦因其在寄生蟲疾病方面的研究獲得這一獎項。由於身體原因,屠呦呦無法親自到場領獎,由劉豫錫大使代為領獎。
  • 屠呦呦獲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
    新華社巴黎10月22日電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2日公布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獲獎名單,共3人獲獎,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屠呦呦。該獎項旨在獎勵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傑出生命科學研究,研究主體可以是個人或機構。今年是該獎項的第五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公告中說,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因其在寄生蟲疾病方面的研究獲獎。她發現的全新抗瘧疾藥物青蒿素在20世紀80年代治癒了很多中國病人。
  • 為什麼屠呦呦被網友稱為「國家之光」、中國「居裡夫人」?
    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獲獎名單,共3人獲獎,其中就包括來自中國的屠呦呦。在此之前,很多人了解對屠呦呦教授的最初認知僅來自於諾貝爾獎。是的,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同時也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她也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 BBC:屠呦呦無疑是史上最偉大科學家之一
    10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獲獎名單揭曉,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獎。中國日報網10月23日電(胡雨濛)10月22日,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UNESCO-Equatorial Guinea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Research in the Life Sciences)獲獎名單,共3人獲獎,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屠呦呦。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屠呦呦頒發生命科學研究獎
    人民網阿迪斯阿貝巴2月10日電 (記者 萬宇)當地時間2月10日,非洲聯盟峰會期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赤道幾內亞政府在非盟總部向屠呦呦等三位科學家頒發生命科學研究獎。 這項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的獎勵對象是為改善人類生活質量做出顯著貢獻的個人或機構,此次為第五次頒獎,另外兩名獲獎者為來自美國的生物醫學專家加圖·洛朗森和愛爾蘭醫學物理學專家凱文·麥奎根,三位獲獎者將平分35萬美元獎金。
  • 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 系首位獲得諾獎科學類獎項中國人
    Campbell、Satoshi ōmura、屠呦呦(Youyou Tu)獲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據悉,屠呦呦是首位獲得諾獎科學類獎項中國人。  拉斯克獎是美國最有聲望的生物醫學獎,也是世界上最有聲望的大獎之一,是僅次於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大獎。屠呦呦獲得的拉斯克臨床醫學獎是中國生物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級大獎。  拉斯克獎設有四個獎項:基礎醫學獎、臨床醫學獎、公共服務獎和特殊貢獻獎。
  • 這5位,是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有中學生物通實習時的老師!
    3月24日,第十八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女科學家獎(18th Annual L』Oréal-UNESCO For Women in Science Awards)頒獎典禮在巴黎舉行,5名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傑出成果的科學家獲得這一榮譽,每人將獲得10萬歐元的獎勵。
  • "中國諾貝爾"揭曉, 盧煜明獲生命科學大獎
    未來科學大獎未來科學大獎共設立「生命科學大獎」和「物質科學大獎」兩個獎項,獎金各為100萬美元,以表彰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被稱為中國的諾貝爾獎。獲獎者可以是個人或者團隊,原則上每個獎項不超過5名獲獎者。知社學術圈通過大數據分析,昨天預測最有希望榮獲大獎的七位科學家,有生命科學大獎的袁隆平、屠呦呦、和施一公,以及物質科學大獎的薛其坤、趙忠賢、潘建偉、和王貽芳。今天,薛其坤教授果然獲獎!
  • 中國女律師獲諾貝爾替代獎,這個獎項有什麼不同?
    2019年「生活方式楷模獎」四位獲獎者,左二為郭建梅律師 據訊妹了解,該獎項旨在表彰致力於解決全球問題的人。那麼這位律師做了什麼呢?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砒霜治療白血病發現者獲生命科學獎
    張亭棟也因為此發現而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美國杜邦科學技術創新獎、中國專利優秀獎、國際發明專利獎、葛蘭素史克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等獎項。而在現場連線王振義教授時,他謙虛地表示,很高興自己的工作能獲得認可,但希望未來有更多做出傑出成績的年輕科學家能受到未來科學大獎的鼓勵。
  • 4名科學家獲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 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其中,張亭棟、王振義憑藉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共獲「生命科學獎」。獲獎評語稱,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曾是最兇險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他們的工作使APL治癒率達到90%。
  • 「科學」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獲生命科學獎
    「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院士獲「物質科學獎」,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生命科學獎」授予張亭棟、王振義,旨在獎勵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
  • 副省長拿下科學大獎,獲百萬美元獎金!團隊發現新型納米結構
    9月6日,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名單正式公布,共4人獲獎。張亭棟和王振義獲得「生命科學獎」,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該獎項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2009年獲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0年獲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RS Fellow;2011年獲德國洪堡研究獎。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上,「物質科學獎」獲獎評語介紹,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領域中最核心的科學問題之一。
  • 4名科學家獲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 單項獎金達100萬美元
    中新社北京9月6日電 (記者 張素)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4名科學家上榜。其中,張亭棟、王振義憑藉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共獲「生命科學獎」。獲獎評語稱,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曾是最兇險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他們的工作使APL治癒率達到90%。委員會將「物質科學獎」頒給盧柯。
  • 趙忠賢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分別以超導和青蒿素為顯著成就
    一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屠呦呦,15個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的第一完成人為女性,多個獲獎團隊中的一半成員為女性……1+15+50%=國家科學技術獎勵隊伍中的「花木蘭」,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史上最強大的女性力量。這些獎勵成果既有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重大項目,也有致力於改善民生的科技創新。
  • 謝毅獲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本報訊(通訊員曾皓  記者王磊)近日,第十七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頒獎典禮在法國巴黎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謝毅憑藉利用納米固體化學原理尋找新型能源材料,發現二維超薄半導體在提升光電、熱電轉換效率方面的工作,榮獲本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 中國版諾獎 |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在北京嘉瑞文化中心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獲得生命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世界級科學大獎,於2016 年創立,每個獎項的獎金為 100 萬美元。大獎強調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完成、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不論其國籍、性別和年齡,旨在推動突破性基礎科學研究,表彰優秀科學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促進科學事業發展。
  • 彭實戈院士獲未來科學大獎,山大人表示:不多不多,也就獲獎4次
    9月6日上午,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得主公布,山東大學彭實戈院士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素有「中國諾獎」之稱,這是山大人第4次獲得該獎項。2010年,該基地班正式命名為「彭實戈班」,是一個培養跨學科交叉型金融人才的校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相關新聞:未來科學大獎上的山大人彭實戈獲得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是山大人第四次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