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公安邊防官兵救助的雪豹。李德模、李康強攝
日前,新疆公安邊防總隊阿克蘇公安邊防支隊塔格拉克邊防派出所官兵在溫宿縣塔格拉克牧場臺蘭河煤礦附近巡邏時,發現一隻受傷落水的雪豹躺在水壩欄杆中。隨後,邊防官兵和轄區群眾立即救其上岸,簡單處理傷口後,將其移交到了當地林業局。這是自2013年11月以來,新疆邊防官兵第二次遇到雪豹。常年研究雪豹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鳴羨慕地說:「雖然我研究了多年雪豹,但在自然環境裡看到雪豹的機會幾乎沒有,他們比我幸運。」
雪豹,國際瀕危的貓科物種,由於其終年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它僅分布在中國及相鄰的11個國家,種群數量為3500隻至7000隻。雪豹種群密度非常低,山區平均每100平方公裡不到1隻。一項數據顯示,在中國,雪豹的數量甚至比大熊貓還少。
新疆:雪豹活動頻繁
「當我們趕到時,它已經筋疲力盡。」參與救援的塔格拉克邊防派出所警官何智敏說。雪豹落水的地方正好在水電站水閘的最下端,離上方的平臺有3米多高。要救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邊防官兵與阿克蘇地區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處、森林公安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商量決定,從3米多高的平臺上拋下漁網,然後將雪豹拉上來。
「我們用棍子碰了它,它似乎有點害怕,爪子緊緊抓住鐵欄杆。我們只能試探性用棍子推它,用了十多分鐘才把它推到事先鋪好的漁網裡。」何智敏說,隨後八九個人合力把它拉了上來。
馬鳴說,雪豹一般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裡,很少出現在海拔較低的地方。阿克蘇溫宿縣境內有一個託木爾峰國家綜合自然保護區,它是新疆雪豹最集中的區域。每年4、5月份,它們會尋找新的領地或尋找配偶,他推測:「這隻雪豹可能是遷徙或覓食過程中迷路了。」
近幾年來,新疆多次發現了雪豹的足跡。2013年11月3日,正在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別珍套山深處拍攝野生動物的一名攝影愛好者拍攝到了中國首張高清雪豹捕食照。2012年4月11日,新疆公安邊防總隊阿克蘇公安邊防支隊博孜墩邊防派出所官兵在溫宿縣博孜墩牧場吾斯塘博依村和荒地村之間的草場中發現一隻雪豹幼崽躺在草叢中。
數量:至今還是謎
近年來,雪豹的足跡在新疆不斷地出現,是不是預示著雪豹的數量在增多?
「我在野外也沒有見過,但新疆的確有野生雪豹,而且還拍攝到了照片。」馬鳴說,2005年10月他曾率領一支由中國、美國、英國、蒙古、印度等六國科學家組成的聯合考察組,在天山主峰託木爾峰地區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雪豹野外考察。考察隊架設了36臺紅外線自動照相機,其中在託木爾峰地區的闊克奇谷附近架設的第38號相機,在一天夜裡拍攝到了雪豹活動的照片。
2009年2月15日,阿克蘇地區林業局首次對天山國際狩獵場內野生動物資源狀況進行調查。共發現野生動物700多隻。據阿克蘇地區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吐爾遜·吐啦克介紹,林業局人員除了發現北山羊、鵝喉羚等野生動物外,還發現了很多雪豹的足跡,說明這個地區的雪豹資源比較豐富,是全國也是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馬鳴稱,新疆的雪豹數量在全國佔60%左右,主要分布在崑崙山、帕米爾高原、天山及阿勒泰山區雪線附近。
在新疆約17萬平方公裡的棲息地上,現存雪豹數量到底有多少,目前還是一個謎。
拯救:刻不容緩
雪豹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所以一直是人狩獵和捕殺的對象。特別是因其有固定的活動路線,偷獵者在其必經之路埋下鐵夾就可將其捕獲,導致其種群瀕危。同時,巖羊數量下降也給雪豹這個靠捕食巖羊生存的種群造成了災難。
馬鳴介紹,目前雪豹面臨的主要威脅有四個,第一是棲息地遭到破壞;第二是報復性獵殺,放牧者認為雪豹是羊群損失的主要原因,有時甚至使用毒藥毒殺;第三是出於經濟價值的非法捕殺,雪豹不僅有漂亮珍貴的毛皮,它的某些部位還可入藥;第四是缺乏保護意識。
雪豹早已被列入國際瀕危野生動物紅皮書,在我國也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鳴說:「希望不要因為人類的錯誤,讓這樣一種神秘而美麗的動物從我們的身邊消失。」
馬鳴說,這次邊防官兵遇到野外覓食的雪豹非常可喜,但也不能表明雪豹的生存環境得到改善,雪豹的數量估計依然是在減少的狀態。現在雪豹的生存空間仍然被壓縮,因開採礦山、棲息地越來越少,依然存在的盜獵現象,導致雪豹的生存繁衍生息依然不樂觀。「希望我們的政府部門、林業部門多關心關心這個物種,不要讓雪豹這個物種在我們眼皮底下消失。」
馬鳴還說,去年紅其拉甫邊防檢查站官兵拍攝的雪豹照片剛好是在中巴之間的邊境線上,這一點說明,保護雪豹一定要多個國家聯合起來齊心協力去做,這樣才能把雪豹保護好。
為了保護雪豹這一重要的珍惜品種,近年我國相繼在有雪豹分布的地區建立和籌建了一批自然保護區。如:新疆塔什庫爾幹自然保護區,對保護和科學研究雪豹起了推動作用。另外,目前國際上正在聯合實施一個保護雪豹行動計劃,期待使雪豹得到很好的保護,進而能夠保護整個高山地區的動物區系和生態系統。(本報記者 王 瑟 本報通訊員 李德模 李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