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院士尹楨邦:讓浙大成為全球「先導者」

2020-12-06 浙江大學


當我還小的時候,我覺得70歲已經是個老爺爺了,但到浙大後,我感覺自己仍然非常年輕。」一頭黑髮、一身西裝,尹楨邦教授開懷暢談在浙大的工作生活,不時笑眯了眼。2017年1月,韓國科學技術院、韓國國家工程院雙院院士尹楨邦(Chung-Bang YUN)加盟浙大,成為浙大建築工程學院的全職兼任教授。

尹楨邦曾在韓國、美國有過多年的求學及工作經歷,來浙大前已是韓國國家成就獎獲得者、結構工程領域的世界權威專家。結緣浙大,是他人生中的新階段。「我很開心能夠來到浙大,希望能在這裡做更多工作。」

跨越國界的「智慧之路」

來到浙大的第一門功課,便是要摸清家底。尹楨邦戴上眼鏡向記者講述,浙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科及綜合實力的QS世界大學排名。「我來浙大的目標就是要將浙大土木工程推向世界。」

來到浙大僅僅兩個月,尹楨邦便邀請中美日韓名校教授開展「第一屆中美日韓土木工程世界一流大學發展論壇」,之後又舉辦「第一屆『ZHITU』五校聯盟土木工程新進展系列學術研討會」。「ZHITU」即五所大學的英文縮寫:浙江大學(ZJU)、香港理工大學(HK PolyU)、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IUC)、東京大學(UT)和韓國蔚山科技大學(UNIST)。

「ZHITU」研討會的臺前幕後常常能看到尹楨邦忙碌的身影。準備階段,他與團隊多次開會商討,最終敲定研討會議程及邀請嘉賓,並別具匠心設計出代表五校標誌的五邊形會議LOGO。「ZHITU中文讀音『智途』,也就是智慧之路的意思,我們希望藉此促進五校在土木工程領域的教育、科研和交流項目等方面的深入合作。」

會議召開之日,尹楨邦頻繁出入會場內外,不僅主持會議、發表學術演講、與嘉賓暢談未來規劃,更是常常在會務桌旁俯下身來,摘下眼鏡,仔細核對議程進展和與會人員信息,對每個細節都要求盡善盡美。

推進國際化不僅僅是學術交流與合作,更要有人才的培養與流動。尹楨邦積極鼓勵學生「走出去」,用自己的資源為學生搭建起國際交流平臺。如作為建工學院Go Global國際視野拓展計劃的第一期帶隊老師,尹楨邦帶領8名本科生和4名研究生飛赴韓國,參觀訪問了自己曾求學或任職過的三所韓國頂尖大學,令參與師生受益匪淺。

尹楨邦正如一位「工程師」,他不僅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土木工程師,更是溝通連結浙大與世界、搭建跨越國界橋梁的工程師。「要想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科研能力固然重要,領導力也必不可少。」尹楨邦欣喜地看到,如今浙江大學接收更多的留學生,也開設了更多的英文課程,這意味著浙大的國際化水平更進一步。「當今時代,浙大要從『追隨者』成為『先導者』,培養浙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科的全球領導力。」

近年來,建築工程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建設和海外智力引進,特別是以「高峰學科建設」為契機,通過各類人才項目,依託111引智基地等平臺積極引進海外優秀才俊,聘任海外知名教授擔任學科名譽教授、兼任教授等職務,學院目前在聘全職外籍教師3人(其中院士1人),全職兼任外籍教師3人(其中院士2人),講座教授2人,兼職、兼任外籍教師25人,榮譽教授4人,客座教授7人。

教學注重學科交叉

尹楨邦在浙大開設兩門研究生課程「結構動力學與地震工程」「智能結構技術」,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全英文授課的方法與跨學科的視野。

「一開始我們感到有些吃力,因為聽懂那些英文術語就很是不易了。」八周的課程安排十分緊張,但學生們不言放棄,努力提升自己,緊跟課程。研究生課堂只有十人左右,小班教學保證了老師和學生的充分交流。「浙大有非常好的學生,」尹楨邦對學生讚不絕口,「他們英文非常好,平時學習也十分勤奮——年輕人潛力無限。」

跨學科的開放視野在教學與科研中尤為重要。平時尹楨邦要求學生們重視數學,多花時間鞏固自己的數學基礎,因為數學與土木工程密不可分。在教學實踐中,尹楨邦鼓勵學生開拓視野,將土木工程與機械、計算機等其他學科聯繫起來。尹楨邦生動幽默地提醒:「有學生一頭埋在孤立的學科中,對其他學科大吼『別來煩我!』——這種態度是絕對不可取的。」

「我們謀求發展不能依賴他人,尤其是我們要成為全球的領導者。」尹楨邦向學生強調要著眼未來。要關注未來5年、10年甚至20年的發展方向,即便有時會不被世人理解甚至遭受異樣眼光——但時間會證明一切。「我告訴學生,要把眼界放得更長遠,看向未來十年的發展。我們不能準確預測未來,但我們可以為未來做足準備。」

回憶起自己的求學經歷,尹楨邦感慨道,曾經在韓國讀大學時沒有獎學金,學生不得不分出學習的精力去謀求生計,「兩相對比,浙大的學生更為幸福。」在美國留學期間,尹楨邦每天刻苦學習到凌晨三四點,教室清潔工都調侃道:「這個時間仍然工作的只有你和我。」尹楨邦早年艱苦求學的經歷對現在的學生仍有借鑑意義。

和藹體貼的師長朋友

在學生們的眼中,尹楨邦是一位隨和親切的師長,更是一個關懷體貼的朋友。

現今尹楨邦與建工學院其他教授共同指導多名研究生。對於學生的論文,他不僅針對文章結構提出建議,還耐心仔細地修改文中的語言錯誤,令學生感到關懷備至又懷有一絲羞愧,下一次的寫作中也會自覺注意此類問題。有時學生與尹楨邦之間發生學術爭論,他也會和顏悅色親切交流,若學生最終說服了他,他還會虛心向學生表示感謝。

生活中的尹楨邦和藹可親,體貼細心。他常與同事學生聚餐,寒暑假從韓國回來時還會給學生帶小禮物。有一次,一位學生得了膽結石住進醫院,尹楨邦得知消息後寬慰她好好休息。學生沒有想到的是,之後尹楨邦每天都發微信關心問候:「你有沒有好一點?」有時隔了一天沒有回覆,尹楨邦還會打電話給她的師妹,請求她代自己看望生病的學生。

「浙江大學有優秀的同事、優秀的學生,我非常榮幸能來到浙大,結識他們。」尹楨邦對他身邊所有的人都懷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尹楨邦工作日一般都與同事、學生一起吃飯,只有周末才有空與妻子共進晚餐。

「中國與韓國之間文化差異很少,文字也非常相近。我在浙大很快就適應了,現在生活得很快樂。」雖然日常習慣英文交流,尹楨邦來到浙大便開始學習漢語,買來漢語教材擠時間學習,自己的學生反倒成了「老師」,每周上兩次課堅持了近一年。「我不太會說漢語,但大部分漢字我都認識。」

尹楨邦說孔子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就這樣,他一步步融入浙大生活,助推學科國際化建設。

(文 / 孟世穎 實習生  柯溢能)

相關焦點

  • 他擁有8個院士頭銜,在浙大校史上,地位僅次於竺可楨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浙江大學老校長路甬祥,他擁有8個院士頭銜、18個博士學位,1988年到1995年擔任浙大校長,在任期間,提出增加「創新」為校訓。有師生評價,路甬祥老校長在浙大校史上的地位,僅次於竺可楨老校長。
  • 「人民英雄」陳薇院士回浙大啦
    11月27日,浙江大學化工系1988屆校友、「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陳薇少將回到浙大,參加將軍報告會系列活動並作專題講演。校黨委書記任少波會見陳薇校友,並向她贈送本科期間成績單作為紀念。
  • 看浙大擘畫全球開放發展藍圖
    校長吳朝暉指出,高校全球開放發展能力是教育開環、創新開放和文化開源的能力,已經成為高校的五大核心發展能力之一。學校要勇擔時代使命,深刻理解服務國家教育對外開放的新要求,全面迎接競相搶佔全球發展優勢的新趨勢,主動彰顯浙大推進全球開放發展的新作為,不斷提升對外合作交流核心能力。如何開闢新境界、如何提升新能力?浙江大學可謂是全校總動員,師生共出力。
  • 首位獲普外科「院士」頭銜的內地醫師 原來在浙大一院
    左起:香港外科醫學院院長賴寶山,浙大一院徐小波院士,香港外科醫學院副院長黎卓先。    照片由徐小波提供。「通過考試,對徐小波來說,是成為一名真正具有國際認證的專科醫師;對浙大一院來說,則意味著醫院專科醫師培訓之路真正接軌國際了。」浙大一院教學部主任蔣國平說。3天4站考試,考醫術更考綜合能力如果你覺得這場資格考試只是停留在做做選擇題、答答填空題的層面上,那就真的是太小看它的難度了。「經常是模擬臨床場景,提出開放式問題。
  • 浙大與韓國科學技術院籤約合作
    浙大與韓國科學技術院籤約合作 2019-12-11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大城市學院挖來院士當專家,曾獲杭州市百億資金支持
    近日,浙大城市學院官宣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腦與腦機融合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浙江大學醫藥學部主任、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院長段樹民教授加盟該校,並將領銜籌建浙大城市學院腦與認知研究院。據浙大城市學院稱這是該校人才匯聚計劃的裡程碑,也為發揮浙江大學優勢加強城市學院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探索了新路。據高校數據哥調查發現這是民辦院校首次聘請院士作為學校學科領頭人,可以說是開創了民辦院校人師資引進的新高度。浙大城市學院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 浙大楊衛院士帶你走進星辰大海
    浙大楊衛院士帶你走進星辰大海 2020-04-25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土生土長」的浙大教授任其龍:從萬米長跑冠軍到新晉院士
    不久前,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增選院士名單,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任其龍榜上有名。11月25日,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看望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任其龍教授,向他表示祝賀,並轉交了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的賀信。
  • 浙大人工智慧大咖直播來了!
    成為廣大考生和家長熱切關注的問題就在今晚19:00浙江大學高招會客廳·師說浙大第二期教育部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專家組工作組組長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吳飛教授將為大家一一解答主講嘉賓介紹吳飛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
  • 浙大寧理校長楊德仁院士獲何梁何利獎
    浙江高校僅2人獲獎,其中,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校長楊德仁院士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半導體材料研究所所長,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校長楊德仁長期從事半導體矽材料的研究,包括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矽材料
  • 浙大最美教授胡海嵐,研發的藥物可能改變三億人命運,卻落選院士
    今年的兩院院士增選已經落下帷幕,已經89歲高齡的諾獎得主屠呦呦教授和年輕女科學家顏寧作為備受矚目的優秀科研工作者,雙雙未能成功入列;除此之外,剛剛獲得國際腦研究組織頒發的IBRO-Kemali國際獎、被稱為「世界抑鬱症救星」、身為國際神經領域頂尖科研人才、被寄予高期望的浙大最美女神教授胡海嵐也遺憾落選,更是令人深感遺憾。
  • 浙大城市學院獲100億支持,院士加盟,博士引進,分數越來越高?
    從去年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轉設成公辦浙大城市學院後,好消息一直不斷,先是杭州市10年100億的資金支持,和浙江大學聯合建成一所綜合 型全國百強大學和全國前十強一流應用型大學,這是獨立學院轉設發展最好之一了;而後又是段樹民院士加盟
  •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Ronald Kerry ROWE博士受聘浙大名譽教授
    7月4日上午,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女王大學教授Ronald Kerry ROWE受聘為浙江大學名譽教授。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周谷平致歡迎辭,並為Ronald Kerry ROWE頒發名譽教授聘書,佩戴浙大校徽。
  • 嘉興學院首次成功全職引進韓國工程院院士
    近日,韓國工程院(NAEK)洪淳亨院士合作籤約儀式在嘉興學院舉行。嘉興學院校長盛頌恩、嘉興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千頌出席,嘉興學院副校長周亞新主持儀式。嘉興學院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材料與紡織工程學院教師代表參加儀式。
  • 2015新增兩院院士名單公布 浙大4位在職教授入選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2月07日訊(記者 吳俏婧)12月7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浙江大學物理學系教授羅民興、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楊樹鋒、建築工程學院教授陳雲敏3位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陳純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目前,浙大教師中共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8人。
  • 運用「雙聘院士」引才:國內兩高校各收穫重磅人才加盟
    澎湃新聞 浙大城市學院今年早些時候轉設成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近日吸引到一名院士加盟。
  • 李蘭娟院士貢獻巨大,因為她不是科學家
    李蘭娟院士這次貢獻特別大,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她不是科學家,她最強的能力是政治敏銳性,以及決策果斷,更多的像個政治人物,李蘭娟早牢在浙大一院工作,的確是傳染病學專家,但後來從政,做衛生廳長那麼多年,怎麼可能再做科學家呢?
  • 「深耕厚植,放眼全球」,浙大管理學院開創國際化發展新局面|40年...
    浙大管理學院早在2009年通過AMBA國際認證,成為中國大陸首家獲得國際權威認證的商學院。2012年4月浙大管理學院首次通過EQUIS國際認證,並於2015年完成EQUIS再認證,取得最高級別的五年期認證資格。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浙大管理學院還順利通過了AACSB國際認證。至此,浙大管理學院成功將商學院三大國際認證全部收入囊中。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學院院士Michael Levitt來浙大了!
    嗯,四月的微風吹進浙大,會讓學子們感到絲絲甜蜜清爽;嘿,四月的浙大迎來了諾貝爾得主Michael Levitt,又會颳起怎樣的頭腦風暴呢?4月13日下午,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Levitt受聘浙江大學,加盟定量生物中心,並為現場師生帶來了題為《多尺度計算生物學的發展歷史與展望》的學術講座。校長吳朝暉致辭,並為Michael Levitt佩戴浙江大學校徽。副校長張宏建出席聘任儀式。
  • 浙大副書記鄭強:學術成果堪比高福院士,卻常遭人質疑譁眾取寵
    浙大副書記鄭強:學術成果堪比高福院士,卻常遭人質疑譁眾取寵 五年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和中國青年報社聯合主辦了評選「學生喜愛的大學校長」的活動。在這場完全由學生評選、頒獎的活動中,時任貴州大學校長的鄭強入選並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