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警首試電子望遠鏡監控客流 360°旋轉識別1公裡內人臉

2021-01-07 東方網

圖片說明:今年五一長假期間,上海鐵路警方首次在虹橋高鐵站候車大廳南北制高點安裝了2臺電子望遠鏡。

  昨天是「五一」小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這個節假日高速公路小型客車免費通行的最後一天,各條高速公路也都迎來了一波返程高峰。

  記者從上海市路政局獲悉,三天小長假,高速公路的流量超過330萬輛次,部分射線高速流量持續增長。

  此外,節日期間,上海鐵路局累計發送旅客超過840萬人次。

  高速:

  5月1日客流量創新高

  昨天上午,部分市民提前返滬,本市高速公路也提前迎來了一波返程車流。昨天10時,G60 滬昆高速市區方向大蒸港橋施工區域擁堵5公裡;10時20分,G50滬渝高速市區方向徐涇出口至外環立交、延安高架虹橋樞紐擁堵。至16時,這兩條高速公路的車流量仍然較大。

  而昨天13時過後,返程高峰全面到來。其中,G40滬陝高速市區方向陳海收費站入口至長江隧道、崇啟大橋(83K至80K),G2京滬高速市區方向江橋出口、外環立交至祁連山路,G50滬渝高速市區方向朱楓立交、徐涇出口至外環立交,G60滬昆高速市區方向大蒸港橋施工區域,S4滬金高速市區方向大葉至奉浦大橋等路段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擁堵。

  「從車流量來看,今天的返程車流較為平穩,部分市民錯峰提前返程效果明顯。」上海市路政局有關負責人昨天下午表示,18時以後,各路段通行情況開始逐步恢復。截至20時發稿,除G40滬陝高速長江隧橋車流量仍較大以外,其餘路段均基本恢復正常。據統計,昨天(5月3日0時-20時),本市高速公路網總流量為97.02萬輛次,其中小客車流量為86.24萬輛次,入滬29.8萬輛次,出滬19.95萬輛次;城市快速路流量為171.45萬輛次。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市民出遊需求持續高漲,高速公路網流量再創新高。節前一天(4月30日),部分市民提前出行,高速公路網全天流量達到119.83萬輛次。5月1日,高速公路全天流量達到130.79萬輛次,創下歷史新高;5月2日,雖然天氣不佳,但全天流量也達到102.86萬輛次。假期三天(5月1日0時至5月3日20時),高速公路流量為330.67萬輛次,全路網交通流量高位運行。

  從流量數據分析,G40滬陝高速崇明方向、G15瀋海高速江蘇方向、G60滬昆高速浙江方向等部分射線高速流量持續增長,顯示市民出行方向相對集中。從返程車流量來看,昨天的返程車流較為平穩,說明市民提前錯峰返程意識明顯增強。

  鐵路:

  2臺電子望遠鏡助陣

  據上海鐵路局介紹,該局昨日迎來返程客流高峰,發送旅客將超過210萬人次。從4月30日至5月3日,鐵路「五一」小長假4天,上海鐵路局累計發送旅客超過840萬人次。5月1日勞動節當天,該局發送旅客256.1萬人次,創單日客流歷史最高紀錄,其中發送短途客流212.9萬人次,較去年同比增加26.2萬人次。

  上海鐵路局介紹,「五一」期間,長三角地區短線遊市場火熱,行經各大旅遊城市的列車客流劇增,熱線方向、熱線車次車票緊俏。客流主要集中在京滬、滬寧、滬杭、杭甬、杭長、甬臺溫、寧杭、合寧、合武、合蚌等高鐵沿線旅遊城市和車站。

  5月份,上海鐵路局將迎來旅客出遊高峰,特別是雙休日該局管內滬寧、滬杭、京滬和沿海鐵路沿線各站旅客出行將高度集中。為方便旅客出行,該局將採取實行周末運行圖、開行周末旅遊專列、加掛熱門方向車廂等措施,為旅客出行提供方便。

  此外,今年「五一」長假期間,上海鐵路警方首次在虹橋高鐵站候車大廳南北制高點安裝了2臺電子望遠鏡。

  據警方介紹,該望遠鏡可以360度旋轉,清晰地看到一公裡內人的臉部或衣著特徵,並通過手機利用無線網絡實時將畫面傳輸到各級指揮部。

  此次安裝的電子望遠鏡為警方全面掌握客流和治安情況,及時處置突發事件起到了技術保障作用。

相關焦點

  • 上海虹橋火車站制高點裝2臺電子望遠鏡:能看清1公裡內人臉
    上海虹橋火車站制高點裝2臺電子望遠鏡:能看清1公裡內人臉 澎湃新聞記者 何穎晗 2015-05-04 09:58 來源
  • AI人臉識別抓拍比對監控系統
    1人臉識別監控系統宣傳短片時長58秒2錄像機全新UI界面,兼容任何攝像機支持跨網段和智能秒連3在線入侵實時彈窗報警信號突然中斷立刻報警4多人臉實時同時抓拍實時預覽抓圖快速人臉入庫黑白名單「刪、改、查」5VIP識別迎賓推送
  • 人臉識別布控系統方案,讓視頻監控變得更加智能
    其次攝像機數量大於監視器數量,並非採用1:1方式,輪巡顯示、多畫面小圖像的方式,很可能錯過異常現象,聽任事態發展。另外監視與錄像分開,不能留住瞬間畫面或者快速抽調錄像,輔助分析。最後,目前錄像內容,僅供事後參考,對於異常情況或者突發事故如果發生,損失和影響將無法挽回,屬於被動監控。
  • 人臉識別錄入比對「白名單」僅需1秒
    原標題:人臉識別錄入比對「白名單」僅需1秒   智能化視頻監控系統和人臉識別技術等將運用到第十三屆全運會安保及賽事服務等環節。來自中新生態城的科技企業華慧視科技憑藉清華大學人臉識別技術脫穎而出,成為第十三屆全運會的人臉識別模塊服務企業。目前,該系統已開始在全運村村委會、運動員村、媒體村正式運行。
  • 人臉識別賽道再添新玩家:360 正式發布五款人臉識別終端產品,主打...
    4 月 15 日,360 公司召開人臉識別新品雲端發布會,宣布「亮劍」人臉識別科技領域,主打「安全牌」,推出了由 360 城市安全集團視覺科技打造的 5 款人臉識別終端硬體產品、5 套人臉識別管理軟體,以及 5 大智慧解決方案。
  • 每周AI應用精選:虹膜識別解決方案;基於深度學習人臉識別方案等
    方案1:虹膜識別解決方案解決方案簡介:虹膜識別技術是基於眼睛中的虹膜進行身份精準識別,應用於對身份認證安全強需求或高度保密需求的場所。出入境管理應用於乘客通關,校園管理用於確認學校的學生以及員工的身份,虹膜識別系統鑑定難民的身份,醫療保健體系來保證個人信息隱私以及安全,企業、銀行門禁系統、虹膜信息晶片嵌入電子護照,電腦系統的安全登陸,移動終端的解鎖加密,以及線上支付和行動支付的身份認證需求。
  • 我國人臉識別上市公司匯總
    隨著國內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項目的深入發展,城市監控的高畫質化進一步得到普及,攝像機數量大規模增長,使得人臉識別在數據的採集上阻礙大大減小,提升了人臉識別的質量與應用領域。在人臉識別的應用場景中,面部解鎖、上班打卡、機場安檢等一些場景被不斷嘗試,其中網際網路金融成為人臉識別最重要的應用場景。
  • 人臉識別測溫儀的出現 讓人體溫度檢測變得更加高效和準確
    人臉識別測溫儀的出現,讓人體溫度檢測變得更加高效和準確。綜合來看,將熱成像精確測溫技術與可見光人臉識別技術結合後,人臉識別精準測溫儀可以自動排除幹擾人體測溫的因素,只針對人臉額部測溫,並實時將溫度疊加顯示在真彩人臉影像上,做到人臉和溫度即時可見。與此同時,AI人臉識別測溫儀每秒並發檢測16張人臉,定員551人的列車只需34.44秒就能測完,這就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
  • 人臉識別真的安全嗎?關於人臉識別技術發展的瞻望
    日前,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蘇光大教授就算法、系統、標準、應用四方面深度講解了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態勢。深度學習被認為是新世紀十大突破性技術之首,在人工智慧領域佔有極高地位,它不僅應用於人臉識別,還廣泛應用於指紋識別、語音識別、文字識別等,識別準確率相當高,達到99.7%,深度學習作為一項具有突破性進展技術,把人工智慧提升至一個新的高度。
  • 人臉識別的「囚徒困境」
    2017年人臉識別行業融資堪稱瘋狂,好像一場龍爭虎鬥的比賽,無論是行業裡的傳統老兵,還是迅速催生的人臉識別四個小獨角獸們,都讓人眼花繚亂。火熱現象背後,對於很多由算法驅動的人臉識別公司的商業模式有待探索。「行業內的創業公司,幾乎沒有誰在賺錢,大家基本上都在虧錢。」
  • 應用層下的人臉識別(三):人臉比對
    這兩個特性使人臉1:n能迅速落地於公安追捕逃犯,但時其難度要遠高於人臉1:1 。(其通常會受到光照變化、人臉姿態的影響——比如側臉、低頭、逆光現象,會大大提升人臉漏報率。)人臉1:n中「n」的大小(人臉庫照片的數量)會影響人臉識別的準確率和比對速度,所以比對人臉庫規模會設置的相對較小。3.
  • 人臉識別特徵介紹以及難題概括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人臉識別特徵有哪些?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有哪些難題存在呢?人臉識別特徵介紹1、幾何特徵,這是從面部點之間的距離和比率作為特徵,識別速度快,需要內存比較小,對於光照敏感度降低。2、基於模型特徵,這是根據不同特徵狀態所具備的概率不同來提取人臉圖像特徵。
  • 探討人臉識別支付在AFC系統的應用
    本文根據人臉識別技術特點及AFC系統使用要求,主要從地鐵過閘和購票兩個環節,來談一下人臉識別技術的解決方案。人臉識別過閘  人臉識別技術在流程上主要包括人臉圖像採集及檢測、人臉圖像預處理、人臉圖像特徵提取以及匹配與識別4個步驟,識別模式有1∶1和1∶N兩種模式。  在1∶1模式下的人臉識別支付過閘,其實相對較為簡單。
  •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與實現方式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與實現方式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9-02-05 11:16:00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臉」也將成為數據的一部分,人臉識別如何實現?
  • 人臉識別、虹膜識別驚豔東北大學,全國首個自動監考上線
    這種自動監考系統不僅全程答題在計算機上完成,徹底實現了無紙化考試,而且融合了當前最先進的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可謂是智慧校園「殺手級」黑科技了。同時也是天誠盛業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技術在構建智慧校園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 最近火爆的3D人臉識別,你想要了解的都在這
    fNUesmc人臉識別技術的難點雖然人臉識別技術經歷了較長的研究階段,但至今還是被認為是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中較為困難的研究課題之一,其原因在於:fNUesmc1、背景環境的複雜多樣fNUesmc在進行人臉識別前需要先對監控場景中的人臉進行定位,即人臉檢測。人臉檢測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人臉識別性能。
  • 實時旋轉魯棒人臉檢測算法
    在人臉識別領域,由於真實場景的複雜多變,受人體姿態和取景角度的影響,採集到的人臉圖像,時常會存在平面內旋轉角度不確定等問題,這為人臉檢測以及基於人臉的視覺任務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下面將為大家介紹如何利用級聯矯正網絡,來實現實時、旋轉自適應的人臉檢測。
  • 基於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技術全解
    其中,人臉檢測與識別當前圖像處理、模式識別和計算機視覺內的一個熱門研究課題, 也是目前生物特徵識別中最受人們關注的一個分支。(徵求意見稿)》,給人臉識別普及打開了門縫;其後,《安全防範視頻監控人臉識別系統技術要求》、《信息安全技術網絡人臉識別認證系統安全技術要求》等法律法規,為人臉識別在金融、安防、醫療等領域的普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掃清了政策障礙。
  • COVID大流行推動人臉識別技術應用
    打開APP COVID大流行推動人臉識別技術應用 51CTO 發表於 2021-01-07 15:55:58 在全球範圍內,人工智慧和各種監控技術正逐步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的武器
  • 海康威視螢石360度無線WIFI監控攝像頭
    【ZOL甘肅站行情】海康威視螢石C6CN/C6C/C6HC/XP1雲臺360度手機無線WIFI監控攝像頭雙向雲臺,靈活轉動,實現360°大範圍看護。夜間紅外燈亮度將根據環境自動調節,環境過暗情況下夜視效果自動增強,近距離監控時,自動降低紅外燈亮度,防止過曝,更貼心保障夜間攝像機視頻畫面的清斷穩定。夜視距離最遠可達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