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特徵介紹以及難題概括

2021-01-15 千家智客

導讀

科技的發展,人臉識別技術正廣泛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也在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方便。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人臉識別特徵有哪些?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有哪些難題存在呢?

科技的發展,人臉識別技術正廣泛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也在逐漸改變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方便。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人臉識別特徵有哪些?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有哪些難題存在呢?

人臉識別特徵介紹

1、幾何特徵,這是從面部點之間的距離和比率作為特徵,識別速度快,需要內存比較小,對於光照敏感度降低。

2、基於模型特徵,這是根據不同特徵狀態所具備的概率不同來提取人臉圖像特徵。

3、基於統計特徵,就是將人臉圖像視為隨機向量,並用統計方法辨別不同人臉特徵模式,比較典型的有特徵臉、獨立成分分析、奇異值分解等。

4、基於神經網絡特徵,這是利用很多的神經單元對人臉圖像特徵進行聯想存儲和記憶,根據不同神經單元狀態的概率實現對人臉圖像準確識別。

難題概括

1、光照問題,光照變化是影響人臉識別性能的關鍵因素,對於這個問題的解決程度關係著人臉識別應用進程的成敗。因為人臉的3D結構,光照投射出的陰影會加強或減弱原有的人臉特徵。特別是在晚上,可能是因為光線不足造成的面部陰影,會導致識別率的下降,使得人臉識別系統難以滿足應用需求。

2、姿態問題,人臉識別是依據人的面部表象特徵來進行識別,如何識別由姿態引起的面部變化是這項技術的難點之一。姿態問題關聯到頭部在三維垂直坐標系中繞三個軸的旋轉造成的面部變化,垂直於圖像平面的兩個方向的深度旋轉會造成面部信息的部分缺失,使得姿態問題成為人臉識別的一個技術難題。

3、表情問題,面部幅度較大的哭、笑、憤怒等表情變化也會影響著人臉識別的準確率。但現在,不管是張嘴還是做一些誇張的表情,計算機可以通過三維建模和姿態表情校正的方法來把它糾正。

4、遮擋問題,這個問題是對於沒有在配合情況下的人臉圖像採集,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監控環境下,被監控對象都會帶著眼鏡、帽子等飾物,使得被採集出來的人臉圖像可能不完整,從而影響後面的特徵提取與識別,還有可能導致人臉檢測算法的失效。

5、年齡變化,每一個人都會隨著年齡的變化,從少年變成青年,變成老年,容貌也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識別率的下降。而對於不同的年齡段,人臉識別算法的識別率也不同。

6、人臉相似性,因為不同個體之間的區別不大,所有的人臉的結構都相似,有可能人臉器官的結構外形也是相似的。這樣的特點對於利用人臉進行定位是有利的,但利用人臉來分別人類個體是不利的。

7、動態識別,這是在非配合性的人臉識別情況下,運動會可能導致面部圖像模糊或攝像頭對焦不正確,這樣也會影響到人臉識別的準確率。例如在地鐵、高速公路卡口、邊檢等安保和監控識別的使用中,這個問題比較明顯。

8、人臉防偽,偽造人臉圖像進行識別是比較常見的欺騙手段,是通過建立一個三維模型,或者是一些表情的嫁接進行偽造識別。但隨著人臉防偽技術的完善、3D人臉識別技術、攝像頭等智能計算視覺技術的引入,偽造人臉圖像進行識別的準確率大大的降低。

9、圖像質量問題,因為人臉圖像的來源有可能是多種多樣的,而且由於採集設備的不同,得到的人臉圖像質量也會不用,而對於低解析度、噪聲大、質量差的人臉圖像如何進行有效的人臉識別是需要要關注的問題。而對於高解析度圖像的人臉識別算法的影響也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10、樣本缺乏,基於統計學習的人臉識別算法是現在人臉識別中的主流算法,但統計學習方法要很多的訓練。因為人臉圖像在高維空間中的分布是一個不規則的流形分布,可以得到的樣本只是對人臉圖像空間中的很小部分的採樣,如何解決小樣本下的統計學習問題,這需要近一步的研究。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臉識別技術會有更多的應用方向,它的安全問題也會逐漸被重視。更多關於人臉識別資訊,人臉識別產品,人臉識別技術,請關注暢視智能。

 

相關焦點

  • 人臉識別技術介紹和表情識別最新研究
    作者:夏初來源:公眾號|計算機視覺工坊(系投稿)一、人臉識別技術介紹人臉識別作為一種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具有非侵擾性、非接觸性、友好性和便捷性等優點。早在二十世紀初期,人臉識別已經出現,於二十世紀中期,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人臉識別真正進入應用階段是在90年代後期。人臉識別屬於人臉匹配的領域,人臉匹配的方法主要包括特徵表示和相似性度量。人臉識別通用的流程主要包括人臉檢測、人臉裁剪、人臉校正、特徵提取和人臉識別。人臉檢測是從獲取的圖像中去除幹擾,提取人臉信息,獲取人臉圖像位置,檢測的成功率主要受圖像質量,光線強弱和遮擋等因素影響。
  • 人臉識別真的安全嗎?關於人臉識別技術發展的瞻望
    「內核」算法「人臉識別是一種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認證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該技術的發展主要是依靠深度學習、三維人臉識別、超低解析度人臉三個方面,」蘇教授介紹道。「中國在這塊的優勢相當明顯,我國擁有二代身份證以及視頻監控的雄厚社會資源,中國的人臉識別應用走在了世界前列。
  • 近紅外解光照難題 人臉識別前景廣闊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   人臉識別技術的特點   人臉識別技術與其他人體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相比較,有其獨特的優點。
  • Curvelet變換用於人臉特徵提取與識別
    人臉檢測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模式,人臉面部特徵提取及識別成為當前計算機圖像處理相關學科的一個極具挑戰的課題。而基於Carvelet變換的人臉特徵提取及識別的意義在於Curvelet繼承了小波分析優良的空域和頻域局部特性,是又一個新的圖像多尺度兒何分析工其,其相對於小波的優勢在於更加適合描述圖像的幾何特徵,因此也更適合人臉特徵提取及識別分析。。
  • 人臉識別開發技巧揭秘
    虹軟視覺開放平臺推出的「從零學習人臉識別」技術公開課第七期——《人臉識別應用方案(PC和設備端)》對此做了詳細闡述(完整課程可搜索「從零學習人臉識別」),將主要從人臉追蹤、雙目活體對齊、圖像質量檢測和特徵值提取技巧等進行系統性介紹。
  • 常見的四種人臉識別場景
    ,也是目前人們能夠感知到的人工智慧產品,人臉識別它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目前我們能夠在購物、安檢、出行、入駐、金融等領域看到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比如說人臉識別道閘、人臉識別門禁、人證對比接等。
  • 應用層下的人臉識別(三):人臉比對
    本文作者根據多年人臉識別項目經驗,總結了人臉識別技術在安防、商業領域應用及產品設計細節,匯總成應用層下的人臉識別系列文章。本文為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介紹人臉比對相關內容。全文圍繞人類比對類型、人臉比對要素展開介紹。
  • 關於faceID——近紅外人臉識別技術的分析介紹
    打開APP 關於faceID——近紅外人臉識別技術的分析介紹 發表於 2019-08-23 11:07:37 人臉識別是生物特徵識別領域中最常用的一種模態,近年來在公共安全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生物識別市場正處在快速增長當中。 全球生物識別市場結構中,指紋識別份額達到58%,人臉識別的份額為18%,緊隨其後的是新興的虹膜識別,份額為7%,此外還有與指紋識別類似的掌紋識別,以及聲紋識別和靜脈識別等。各個生物特徵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在產業化進程中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以及每類生物特徵的代表性企業有哪些,今天的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述。
  • 什麼是人臉識別?你真的了解人臉識別技術嗎?
    由於人工智慧的發展,近年來,基於海量數據的人臉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火車、地鐵通道、人臉通道、微郵服務、一些工作人員測繪設施等都是人臉識別技術的特殊應用。要了解人臉識別保護個人信息的難點,首先要了解人臉識別技術被廣泛應用的原因及其適用範圍,這樣才能對人臉識別技術保護個人信息進行法律監督。
  • 生物識別技術四大種類介紹(人臉、指紋、虹膜、聲紋)
    打開APP 生物識別技術四大種類介紹(人臉、指紋、虹膜、聲紋) 賽迪智庫 發表於 2020-07-24 16:26:50   隨著網際網路
  • 人臉識別技術理論
    、判斷及識別;除此之外,還符合視覺特性:「以貌識人」的特性,以及操作簡單、結果直觀、隱蔽性好等特點。人臉識別系統主要包括四個組成部分,分別為:人臉圖像採集及檢測、人臉圖像預處理、人臉圖像特徵提取以及匹配與識別。人臉圖像採集及檢測人臉圖像採集:不同的人臉圖像都能通過攝像鏡頭採集下來,比如靜態圖像、動態圖像、不同的位置、不同表情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採集。
  • 不同的人臉識別算法解析
    導讀 在人臉識別領域,有一些比較經典的算法,例如特徵臉法(Eigenface)、局部二值模式法、Fisherface等,不過在這裡選擇了一個目前應用比較廣泛且流行的方法作為示例
  • 人臉識別 有溫度更要守法度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近日,備受關注的「人臉識別第一案」一審公開宣判——杭州市民郭兵訴杭州野生動物世界一案中,法院判決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刪除其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第一案」的落槌,再度激起對人臉識別等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安全話題的討論。
  • 什麼是SeetaFace開源人臉識別引擎?
    SeetaFace人臉識別引擎包括了搭建一套全自動人臉識別系統所需的三個核心模塊,即:人臉檢測模塊(SeetaFace Detection)、面部特徵點定位模塊(SeetaFace Alignment)以及人臉特徵提取與比對模塊 (SeetaFace Identification
  • 在人臉識別的「統治」陰影之下……
    人臉及圖像上參照點之間的距離也會被自動計算,用於和照片作比較,以此確定被識別者的身份。然而,考慮到圖像與照片資料庫的廣泛性,我們所遇到的障礙是,如何從資料庫中提取出一個小的記錄集,以便其中一個圖像記錄可以用來與照片進行配對。布萊索認為,最大的困難來自於人的頭部位置、面部表情以及年齡的易變性。
  • 人臉識別行業分析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通常採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人臉識別系統主要包括四個組成部分,分別為人臉圖像採集及檢測、人臉識別預處理、人臉圖像特徵提取以及匹配與識別。人臉識別與其它生物識別技術相比,優勢在於非接觸性、非侵擾性、硬體基礎完善、可拓展性。
  • 基於多個特徵分塊貝葉斯分類器融合策略的人臉識別方法
    基於奇異值特徵的人臉識別方法是由 Hong[1][4]首先提出來的。該方法將人臉特徵分為視覺特徵、統計特徵、變換係數特徵以及代數特徵四類,代數特徵反映了圖像的本質屬性。因為圖像本身的灰度分布描述了圖像的內在信息,故可以將圖像作為矩陣看待,進行各種代數和矩陣變換後提取的代數特徵是人臉的表徵。
  •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與工程實踐(10個月人臉識別領域實戰總結)
    「把人臉區域從圖片中摳出來,然後拿摳出來的人臉跟事先註冊的人臉進行比較」,沒錯,就是這樣,說起來簡單,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這裡又有兩個新的問題:一是,「怎樣判斷圖片中是有沒有人臉?」,「怎樣知道人臉在圖片中的具體位置呢」,這是人臉檢測要解決的問題,人臉檢測告訴我們圖像中是否有人臉以及人臉的具體位置坐標。二是,「我們怎樣比較兩個人臉是不是同一個人呢?」
  • 人臉識別核心算法及技術解析
    1、在檢測到人臉並定位面部關鍵特徵點之後,主要的人臉區域就可以被裁剪出來,經過預處理之後,饋入後端的識別算法。識別算法要完成人臉特徵的提取,並與庫存的已知人臉進行比對,完成最終的分類。  問題:  人臉描述是人臉識別的核心問題之一,人臉識別的研究實踐表明:在人臉三維形狀信息難以準確獲取的條件下,從圖像數據中提取多方向、多尺度的Gabor特徵是一種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