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瀆拆遷前。餘先生舊房在紅圈處。
拆遷後的橫瀆。
餘先生的新房。
溫州網訊 10月1日,市民餘先生住進了剛剛裝修好的新房,原本60平米的破舊房子變成如今110多平米的新房,一家人笑逐顏開。而隨著我市開展「大拆大整」行動以來,許多位於老城區的危舊房被拆除,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而更多的市民將會像餘先生一樣住上新房子。
拆了60多平米舊房住上110平米新房連二胎都排上計劃了
近日,市區拆遷戶餘先生搬進了市區江濱路上110平米的新家,和之前在橫瀆被拆遷的60平米的老房子相比,房子幾乎大了整整一倍。餘先生表示,去年5月籤訂安置協議,由於急需住房,他選擇了貨幣安置,去年9月份就拿到100多萬的拆遷貨幣補償款,隨後他按揭了一部分房貸,在市區江濱路購買了現在的房子。
「以前的房子只有2室一廳,特別是有了孩子後,就感覺住起來很擁擠,而且沒有儲藏室,家裡許多雜物只能堆在房間的角落,再怎麼整理,家裡也顯得亂糟糟的。所以啊,老鼠蟑螂時常出沒,平時都不好意思請朋友來做客。」餘先生很實在地表示,去年恰好遇到了「大拆大整」這股東風,現在的新家是3室2廳,已經入住半個月,最大的變化就是上幼兒園的女兒高興壞了,以前喜歡住爺爺奶奶家的她,最近都吵著要回家住。
「以前住房條件差,根本沒有考慮生二胎。現在就算生了二胎也不用擔心住不下了。」餘先生表示,目前兩夫妻已經將二胎計劃提上日程,而他們買的新房就距離餘先生父母家不遠,這樣不僅可以常去看看父母,父母也可以來幫忙接送孩子,彼此之間有個照應。
退休老師成「最佳拆遷戶」多次幫忙勸說「釘子戶」
去年,永嘉甌北清水埠2號地塊正式啟動城中村改造,在短短幾個月裡,就與地塊內的1000多戶拆遷戶達成了拆遷協議。清水埠城中村2號地塊副指揮、第一攻堅組組長陳敏策說:「這個地塊是所有拆遷項目中最順利的一個地塊。」這其中一位名叫李建國的退休老教師,讓陳敏策印象深刻。「如果所有的拆遷戶都有他這樣的境界和思想,那我們的拆遷工作就一點難度都沒有了。」
去年8月底,67歲李建國得知自己家位於清水埠的老房子需要拆遷,他第一時間帶上所有手續,去了拆遷辦公室。「他的所有手續清清爽爽,一應俱全,根本不需要補辦任何手續,而且不像一般的拆遷戶,他的姿態非常高,表示拆遷的面積就按照產權證上的數字來,其他歷史違建等他明確表示不需要再進行認定,這讓我們十分意外。」陳敏策表示,在自己籤訂了協議後,李建國老師又多次自願趕到拆遷現場,目地就是為了勸說個別「釘子戶」籤訂拆遷安置協議。
近日,記者也採訪了「最佳拆遷戶」李建國老師。「我一直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對於國家的政策法規很關注。一有新的房產政策出來,該辦該補的手續,我都會第一時間辦理,因此我家的拆遷材料和資料都是最齊全,所以也最早籤訂了拆遷安置協議。」李老師表示,其間他聽說有10多戶原來的街坊鄰居因為拆遷的面積以及安置的費用和拆遷辦談不攏,不配合拆遷。「我就去他們家裡做工作,一切按照政策來,有些手續不全的面積,也是當時他們自己沒有在規定時間進行申報和辦理,這是我們拆遷戶自己的責任,不能怨政府,我告訴他們拆遷是好事,無論哪一種補償都比現在住的破房子划算。」經過李建國老師的勸說,這十幾戶問題拆遷戶最終在拆遷安置協議上簽了字。
「大拆大整」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完成整村籤約72個
去年10月份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把「大拆大整」行動作為首要的中心工作,下達軍令狀、製作作戰圖、倒排時間表,以破竹之勢推進「大拆大整」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近日,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截至10月18日,按照「當年籤約,當年騰空,當年拆除,當年建設」的要求,2017年全市列入攻堅計劃的81個行政村3.1萬戶,已完成籤約46465戶、騰空35915戶、拆除19516戶,其中完成整村籤約72個,整村拆除23個。據初步統計,市區將累計拆出將近10000畝的城中村土地。有一部分地塊除了採用一些臨時性處理措施之外,具體怎麼使用尚在謀劃之中,下一步要抓緊謀劃拆后土地利用,高水平推進「大建大美」,突出抓好城市規劃修編。
近期,市政府還專門召集國土、規劃、住建等相關部門,就中央綠軸片區8個組合出讓地塊、濱江商務區桃花島片區出讓地塊的相關建設標準進行了研究,分別在整體建築風格、立面材質顏色、外立面造價、裝修造價、景觀造價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溫州拆遷進度表
2017年全市列入攻堅計劃的81個行政村3.1萬戶
已完成籤約46465戶、騰空35915戶、拆除19516戶
其中完成整村籤約72個,整村拆除23個
市區列入攻堅計劃的55個村2.4萬戶
已完成籤約39051戶、騰空29443戶、拆除13479戶
其中完成整村籤約49個,整村拆除5個
來源:溫州商報
記者:黃偉張晨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