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8 10:59 |樂清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在長豐村北繁豐路,村民老鄭140多平方米的兩間老房,已被拆成一片廢墟。看著灰得發黑的瓦片散亂在斷壁殘垣上,老鄭並不見傷心,反而顯得高興。
這片違章拆完後,停在紙面兩年之久、附近居民所期盼的長豐村老村改造項目將會推進。這片位於柳市鎮龍崗山隧道與柳翁東路之間的城中村,將會以新的面貌示人。
11月24日至25日,柳市鎮組織一千餘人次,對智廣、長豐、象山三村總計近8萬平方米的違章建築進行拆除。其中,智廣村違章建築以「四無」企業為主,長豐村則涉及「四無」企業、危舊房與舊市場,而象山村是沿河違章建築、多用途出租房。兩日連拆近8萬平方米,如此大體量的拆違如何推進,拆遷中的權益怎麼保障,拆後的空間將怎樣利用?日前,記者來到柳市探訪。
方案做足做細
11月24日9時30分許,柳市鎮綜合執法中隊隊長李國良來到智廣村拆違現場,了解了拆違情況,見一切進展順利,又布置了一些工作。10時許,他開著車,帶了幾個負責安保的人,來到了長豐村。
「明天就要拆了,要去現場看看,做拆違方案。」
在長豐村北繁豐路燃氣站停下,執法中隊負責這一片區的黃建敏已在現場。「現在有幾個在動了,但不多。看,邊上那家企業已經在騰空了。」順著黃建敏的手指看去,燃氣站與菜市場旁的一家企業門口停著一輛貨車,兩名工人正從裡面搬東西出來。
「早上智廣拆得差不多了,工人都在休息,下午叫幾十人來幫他們一起搬吧。」李國良看了看現場,與幾名負責人商討了明天的拆違方案。
柳市鎮的拆違方案是做得很厚、很細,至少十餘頁,包括分組、應急手冊、現場衛星圖、分區圖等。
「第一次做方案,是誼山村拆違,至少去了三趟,一個星期才做出來。」李國良說,現在幹拆違久了,方案都是相通的,情況也基本能掌握。
「不論是李鎮(柳市鎮副鎮長李大成)還是李隊(李國良),他們都很實幹,盯著方案,盯著面積大幹特幹,業務水平也很高。」常與他們共事的市保安服務公司有關負責人邵明旭如是評價。
11時,北繁豐路、長豐老村,十餘名柳市應急分隊隊員身穿黑色制服,逐戶下達拆違的最後通知。一旁,執法中隊的黃建敏,又繞了一圈,在為明天的拆違行動做準備。
城中村改造提速
11月25日8時,北繁豐路、長豐老村,4臺挖掘機已分別就位,現場將分4個區域同時進行拆除。騰空完畢的先拆,未騰空的,由工作人員幫忙騰空,現場亂中有序,警戒線內僅有挖掘機作業,安保人員守住路口,不讓行人誤入。
在北繁豐路上,有一燃氣站,房屋也是違法建築裡面存放著許多氣瓶。在長豐村人的口中,這燃氣站被稱為「煤氣彈」,稱呼裡無不透露著村民對此煤氣站的擔憂。
「萬一發生爆炸,這老村裡這麼多人,多危險啊。現在一起拆了,大家也安心。」長豐村村民鄭元才說。
雖然鄭元才在這片區域有兩間老房子,一年出租收入有2萬餘元,但他對於拆遷,卻是支持。
「拆了好,舊城能改造,還有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下來,整個村都會有新發展。到時候我們就成了『拆遷富』了。」鄭元才特別強調,不是一戶人家的「戶」,是富裕的「富」。
原來,早在去年9月25日,長豐村村兩委就向樂清市三改一拆辦公室提交了一份名為《關於要求老村改造的申請報告》,希望通過老村改造解決人多地少、環境衛生差、青年住宅難等問題。獲市三改一拆辦批准,被列入城中村改造計劃。
根據長豐村實際情況,計劃一期改造總用地面積26.47畝,其中長豐村已有存量建設用地16.591畝,還缺少9.879畝建設用地指標。
今年9月1日,長豐村村兩委就城中村改造用地指標,向柳市鎮政府提出申請,要求幫助解決。拆遷前夕,樂清市有關部門已批准該申請。
在長豐村拆違現場,柳市鎮黨委書記包光許要求長豐村村兩委儘快拿出具體的城中村改造方案,使其早日推進;其次,加強拆後管理,在城中村改造項目尚未進場前,可以考慮用作臨時停車場使用,不得出現佔道經營、垃圾傾倒等情況。
淘汰舊菜場
在長豐老村拆違現場內,還有一菜市場,是城管的一個疏導點。之前,長豐村環城東路、北繁豐路附近佔道經營現象比較嚴重。2005年,柳市鎮大力整治佔道經營現象,將附近的攤販疏導到長豐老村內一處空地上,使其規模化,也便於管理。
這菜市場,由一個個鋼結構與泡沫夾芯板組成的遮雨棚構成。棚下,一輛三輪車上放塊木板,便是一個攤位。在菜市場旁,燃氣站後面的白牆上,一條內容是 「大力開展就市場整治提升搬遷專項行動」的橫幅,非常顯眼,落款為柳市鎮黨委、政府。
柳市鎮宣傳辦工作人員介紹,「大拆大整」專項行動以來,柳市鎮158個村,每村至少掛了三條有關「大拆大整」的橫幅,全鎮共掛了714條「大拆大整」橫幅,充分營造了「大拆大整」的輿論氛圍。
11月25日10時許,長豐老村菜市場是一片繁忙景象。這次不是來買菜的人流,而是這處「十一歲」的舊菜場終將迎來淘汰。
工人們先把頂上的泡沫夾芯板拆下,用氣割槍切割鋼結構,再用榔頭分離鋼結構,現場「噹噹」聲不絕於耳,隨處可見爬在遮雨棚頂上幹切割的工人。稍遠處,一臺挖掘機的機械臂不斷拆除著舊房子;一處工廠門口,企業主帶人不停地往貨車上搬東西。
「拆完後,你們村裡人怎麼買菜?」
「離這500米,就是長虹菜市場,可以去那買。」長豐村村委會主任鄭華光說。
當天17時,現場已拆除完畢。至此,年滿「十一歲」的舊菜場終被淘汰。
80餘間佔河違建倒下
沿北繁豐路一直走,過東來橋,便是象山村龍岐河旁。11月25日,此處也在拆違,對象是沿岸建築面積近1萬平方米的違章建築、危舊房。
這片違建房屋位於龍井路一側,南起龍翔橋,經東來橋,北至月渡橋,共80多間。房屋大多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佔用河道搭建,用作出租,影響了河道洩洪還存在著消防隱患。
柳市鎮11月17日下發拆違通知書,要求各租戶及時騰空房屋,11月22日對這片違章建築進行斷電。
拆違當天,現場警戒線拉起,2臺挖掘機從河岸兩頭分別運作,隨著挖掘機機械臂重重砸下,藍色鐵皮棚砰然落地,一間間違章建築被夷為平地。
「龍岐河是我們柳市一條主幹河道。拆除之後,我們首先要把河岸的駁坎做好。再做好河岸的綠化和美化。」柳市鎮黨委副書記方建永說。
「今天拆違,村民幾乎都說拆得好,因為這條路太窄了。」柳市鎮東城社區黨委書記童朝陽說,在駁坎、綠化的基礎上,他們還想拓寬道路。
104國道往長虹走,從龍崗山隧道出來,橫在前面的河是龍岐河,橫在前面的路便是龍井路。
龍崗山隧道的擁堵已被多數柳市人所知。龍井路龍翔橋與月渡橋這一段,道路狹小、只能容一輛轎車通行。而在道路旁的院子裡,不時可以看見一輛輛轎車停放。可見此處通行需求較大。
廢墟中孕育希望
11月25日14時,智廣村將軍橋旁,這裡總建築面積近2萬的違章建築於昨日全部拆除完畢。(本報11月25日一版曾報導)
現場,一家噴塑廠的王姓負責人,帶了一名收購廢鐵的一同來看他的廠房。「這廠房搭了七八萬(元),流水線花了十幾萬(元),現在拆了賣廢鐵就只有九千塊錢。」王姓負責人說,他在兩年前建了這個廠房,到最近生意並不景氣。現在拆了也好。
兩年前,智廣南路與將軍橋通車,這片違章建築群連上了104國道,迎來了新發展。「36家違建廠房,約一半是建了很多年了的,另一半是通車後搭起來的。」智廣村黨支部書記餘獻良告訴記者,廠房一半以上都是當地人在使用。現在拆除後,村民關心的是這塊土地如何再利用。
柳市鎮政府初步打算,這片土地將建二手車交易市場。
15時,長豐村東來橋旁,兩名村婦與一名村民聊著正在進行的拆違。
「這拆完了之後怎麼用啊?」「說是要改造,把這片發展起來。」「要發展啊,那就好。」「拆了之後怎麼辦」一直是人們關心的重點。為此,柳市鎮已有很多典型的案例走在前面,如方鬥巖小微園、蘇呂小微園、七裡港樂商回歸創業園等。拆除違章,拆出新空間,解決制約發展的土地要素問題。
11月25日17時許,天色漸暗,華燈初上,長豐村虎嘯路、環城東路、北繁豐路交匯口,一如往常,車水馬龍。與以往不同的是,從前的夜市排檔帳篷、廠房、菜場等,都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廢墟。然而,廢墟中卻孕育著發展,城中村、危舊房、舊廠區改造即將步步推進……拆出發展空間,改出美麗家園的夢想正照進這片熱土的現實中。
當天,象山村沿河違章拆除過半、長豐村違章建築基本拆除。未拆除的建築,將於本周內拆除。拆違現場的建築垃圾在業主處理完畢後,將於一周內清運。
14803019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