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黃埔區魚珠版塊非常火熱。
今年10月,廣州日報科技文化中心項目在魚珠正式舉行開工儀式,此前,南方智媒、魚珠灣創新中心、保利魚珠港項目、廣州華南港航國際服務中心等重點項目也在該處紛紛落地,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後備軍」。
而今年下半年,隨著宜家搬家,距離黃埔魚珠只有一河之隔,每逢周末人潮湧動。周邊M·LIVE天地與居然之家旗艦店也成為最新的潮流地帶。可以說,魚珠正成為一個崛起的商業中心,成為老黃埔經濟活力的一抹亮色。
「城市東進、珠江口北上,兩股商流在這裡集聚!未來,廣州商貿的核心區將東移至黃埔區。」日前在,魚珠街舉辦「商圈發展論壇」上,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廣東財經大學商貿流通研究院院長王先慶表示,黃埔區魚珠到紅山再到文衝這一帶商圈,必定要結合現代發展趨勢布局,發展引入新業態,形成高端產業鏈。
專家建議:魚珠商圈要引入網紅直播等新業態
在以《廣州國際商貿創新走廊與黃埔區的新機遇》為題演講時,王先慶表示,廣州商業重心的東移與廣州城市發展軸的東移基本上重合,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商圈的成長性看,基本上反映出廣州城市演變的主脈。
作為《黃埔區商業網點規劃(2020-2030)》研究者之一,王先慶對黃埔臨港經濟區特別是魚珠商圈的未來發展,給出一些建議。比如引入小程序電商、無人零售、無人貨架、網際網路家裝、在線直播等全新業態;融入生活化、定製化的商品定製時代;開展買全球與賣全球的全球商貿;藉助網紅直播、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區塊鏈數字經濟創新應用模式,提升用戶體驗;融入科技元素髮展商貿業……
對此,魚珠正以四治和九項重點工作為中心,牢牢把握黃埔區委區府「四區四中心」定位,高標準建設魚珠灣總部聚集區,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強化服務意識,形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努力實現「黨建+灣區+經濟」三翼齊飛。
清理「散亂汙」,為商圈建設騰挪一片新天地
「砰砰砰」,11月25日,在5臺鉤機大臂強有力的鉤擊之下,位於茅崗路粵景倉成功清拆。30多家涉汙企業被清理,27000平方米的違法建設被依法拆除,釋放城市發展空間23000平方米。
為了騰出城市發展空間,魚珠街打出「關停取締一批、整合搬遷一批、整治提升一批」的「組合拳」,以治違、治水、治汙工作助推魚珠提質升級,從而實現藍天碧水淨土的目標,推動珠江魚珠岸線企業轉型升級、發展郵輪產業、煥發老港口新活力。
「治汙企、拆違建就是要動真格,精準調研,精準施策,精細施工,讓企業主和老百姓滿意,就是工作標準。」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形成共識。
未履行審批手續鋼富城列入違建重點整治對象。當時,位於魚珠木材市場的福林木業因發展需要,在一橋之隔的黃埔東路建起了木材加工場。同時,福林木業將原加工廠升級改造,形成了以木業為主的建築材料綜合市場,臨時建設鋼富城也隨之誕生。而臨時建設必須按照規定每兩年進行一次報備審批後方可延期使用。
魚珠街多次邀請區國資委、區河長辦、城管局、區法制辦專業人士現場辦公,解答涉違、涉水、涉汙法律問題,提升法律意識,化解工作矛盾。執法隊啟動程序,對鋼富城違法建設啟動立案程序,立案查處。駐隊黃律師全程把控案宗處理情況,使得鋼富城歷史違法建設證據固定、引用法典等工作高效運行。與此同時,街道充分論證,與供電供水部門形成合力,街道按照「分批遷拆、各個擊破、以促全殲」的清拆方案,籤訂搬遷一戶,跟蹤拆除一處,最終36家涉汙、違建面積9800餘平方米的商鋪被依法拆除,騰地12000平方米的發展空間。
據介紹,魚珠街對散亂汙企業開展「全覆蓋、無遺漏」全面排查整治工作,共整治關停取締類企業138家,均已完成整治,整治率100%。共排查出整治提升「散亂汙」企業11家,其中工業企業共1家,居民企業共10家,均已完成整治,整治率100%;整治提升「散亂汙」企業(場所)7家,其中工業企業2家,已完成整治;居民企業(場所)共5家,均已完成整治,整治率100%。
讓集體物業、群眾利益得到最大化
讓集體物業、群眾利益最大化和拆遷徵地統籌布局,魚珠街實現了雙贏。
為加快推進集體物業徵收工作,實現社區集體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按照2012年籤訂的《茅崗路以西城中村改造利益分配協議》實施,滯後於現階段拆遷政策,集體物業和群眾利益受損。
在街道的支持下,茅崗經聯社和合作夥伴多次舉行談判,再次組織評估,雙方一致同意對2012年籤訂的《茅崗路以西利益分配協議》重新籤訂兩份補充協議,刪除滯後的不合理條款;「集體物業清退第三方所產生的費用由經濟社承擔」修訂為由開發商全部承擔,為集體爭取超5個億經濟利益,群眾分紅大大提高。
截至12月3日,81宗集體物業全部籤約,釋放26萬平方米的發展空間,塘口南不在城中村改造範圍內107畝土地也籤訂收儲意向,護林路機械谷226畝土地順利收儲,政府主導的魚珠舊城更新改造項目籤約率72.3%,舊村改造塘口片籤約率81.8%、西華片籤約率99.7%,茅崗城中村西華片改造已有9棟回遷房喜封金頂。
「春節前後可搖號分房,屬於我們的美好生活即將降臨……。」等待回遷的西華片村民彭叔激動地說
拆除違法建設騰地,助推城市升級,魚珠嘗到頭啖湯。
已成為黃埔地標性建築的廣州華南港航國際服務中心,原來是幾個散亂汙倉庫和20多家餐飲、網吧和潤滑油門店的臨時建築,幾年前經過城管立案、規劃定性,法律宣傳一舉拆除後,整合原來的港航服務部辦公大樓所在地,一座佔地面積15060平方米、建築面積97975平方米、高達51層的建築群,屹立在黃埔西南大門,港航二期和保利魚珠港項目樓宇群之交相輝映,未來商圈雛形已顯。
如今,魚珠四橫四縱交通便利,新黃埔八橫八縱路網發達。高速鐵路、廣深臨江高速以及地鐵5號線和13號線在魚珠交匯貫通,廣東魚珠物流基地、卓志物流嘉利碼頭將鋼筋、木材、飲料等物資材料從水路直通四海五洲,升級改造後的盛蘭電商,將網上購物發往全國各地,廣州華南港航國際服務中心和郵輪碼頭建成後,出國旅遊將來可乘坐遊輪直接從魚珠出發,暢遊世界各地……
「來魚珠創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在商圈發展論壇,企業對魚珠未來信心滿滿。
城市更新更快,城市品質更優,城市環境更美,未來「金鳳凰」將會接二連三向魚珠飛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何瑞琪 通訊員 餘巨瀾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何瑞琪 通訊員 餘巨瀾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