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美垂直賽道切入大健康領域 百邦醫訊推出騰勻平臺

2021-01-09 全景網

  作為消費醫療的典型行業之一,醫美行業在國內發展迅速。此前艾瑞預測顯示,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1700多億元。

  但缺少規範化標準,仍然是制約醫美行業繼續前行的瓶頸。同時2020年在疫情的衝擊之下,醫美行業愈發動蕩,很多優秀企業也陷入困局。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預測顯示,2020年預計行業增長規模僅為5.7%,遠低於2019年18%的行業增速。

  面對這樣的情形,百邦醫訊在12月10日正式推出旗下產品「全球產業鏈共享貿易平臺——騰勻」。百邦醫訊董事長李林鴿表示,騰勻上線後,一方面希望通過整合權威的、有公信力的行業頂尖資源,協助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實現行業規範化;另一方面則希望能夠通過騰勻平臺,助力企業突破眼下困局,藉助網際網路風口以及平臺的影響力,幫助大家共同發展。

  從醫美垂直賽道切入大健康領域

  李林鴿出身於傳媒世家,從廣院(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原本也打算從事傳媒工作。但在電視臺實習期間,她因負責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網絡教育項目接觸到了醫療領域。實習結束後,她正式加入該協會,負責學術交流與醫學教育培訓工作。

  十餘年的醫療行業從業經驗,讓李林鴿逐漸萌生將醫療與傳媒結合創業的想法,於是在2018年創辦了百邦醫訊。據了解,百邦醫訊最開始的定位是醫療新媒體科技創新平臺,其研發的第一款網際網路產品為「醫領」。按照最初的設想,這是一款具有專業性、可讀性的醫療新聞媒體。

  隨著市場環境的發展變化,李林鴿逐漸意識到:如果只是滿足行業人士閱讀信息的需求,而沒有形成交互,平臺本身的價值並沒有那麼大,在盈利性上也面臨難題。於是,團隊設法轉型,從大健康細分的醫美行業切入,在「醫領」基礎上開發出了現在的「騰勻」。

  李林鴿對記者解釋稱,雖然市面上已經有了新氧、更美這些網際網路醫美品牌,但他們主要面向C端,解決個人的美護和皮膚問題。騰勻則是面向B端的全球產業鏈共享貿易平臺,平臺上匯聚了醫美廠家、美容機構、醫院專家、人才技師,他們可以在平臺上交流專業的醫美資訊和新技術。同時,廠家和美容院也可以在平臺上,進行供應鏈採購交易。

  「目前來看,醫美行業並沒有專業性的新聞平臺,受眾的資訊來源主要是公眾號、小視頻、主播直播等,非常瑣碎且缺乏專業度。我們希望做垂直賽道具有專業性的APP,讓行業專家能夠發聲。同時,騰勻也能夠為行業上下遊產業鏈帶來交易價值。」李林鴿說。

  另外,在李林鴿看來,目前國內很多醫美核心技術已經達到世界級水平。但在前沿性技術方面,歐美、日韓仍具有領先性。團隊也希望通過騰勻平臺,將這些最新技術引入中國市場。

  啟動融資並不斷自我造血

  除了針對B端的騰勻,百邦醫訊還打造了面向C端的電商小程序——鴿秀。由團隊篩選來自全球各地的廠家,在鴿秀上面向C端進行醫美產品銷售。「我們在篩選時,首先,要選擇在各國本身有一定的知名度,得到本地用戶認可的產品。第二,這些產品也要符合進入中國的標準化流程。」李林鴿說。

  在百邦醫訊創業兩年多來,天使輪啟動資金達到千萬級,主要來自李林鴿及創始核心團隊。目前,公司正陸續接洽一些投資方,計劃進行A輪融資。李林鴿表示,公司的估值在10億元左右,從目前的運營及未來發展目標來看,更傾向於引入懂產業的產業投資方。

  在啟動融資的同時,百邦醫訊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造血能力。李林鴿表示,公司前兩年主要是做技術研發和打基礎,明年平臺運營走入正軌後,預計會帶來不錯的收入,明年的營收將達到千萬級別。據了解,百邦醫訊的收入來源主要為兩部分,一是醫美行業學術會議、交流論壇等帶來的贊助收入。二是騰勻及鴿秀平臺進行交易後,帶來的佣金收入。

  「80後到這個年齡段普遍是求安穩,但我還是希望放手一搏,所以從原單位辭職全身心投入到創業中。」李林鴿說。團隊希望在大健康行業成就一番事業,但大家也清楚明白,實現盈利是公司生存的基礎。對百邦醫訊來說,由於每年春節是醫美行業旺季,在明年春節後不久,預計公司能夠實現單月的盈虧平衡。

相關焦點

  • 百邦醫訊牽手華夏龍脈開創全球產業鏈新格局
    2020年席捲世界範圍的新冠疫情,給整個醫美行業帶來巨大打擊為實現困境中破局,11月30日,北京百邦醫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林鴿(左二)攜旗下產品騰勻APP與華夏龍脈集團董事局主席林姜來(右二)在北京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百邦醫訊總經理李泊霖(左一)、健康中國2030全國健康產業管理高峰論壇組委會秘書長許友恩(右一)共同出席了此次籤約儀式。
  • 強強聯合|百邦醫訊與世界醫療美容協會助力中國醫美探索新未來
    匯聚行業專家,探索醫美未來  本次學術大會中國區年會由世界醫療美容交流協會(GMAEA)牽頭、協會中國區總部(百邦醫訊)主辦,將邀請全球36個國家醫療美容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前沿學者,以及多家資深投融資機構
  • 85後博士創業 瞄準脂肪醫美垂直領域
    時代在不停演變,小切口的專門機構在深入完善,不斷崛起的垂直領域,精耕細琢讓成都這座醫美活躍之地,有了新的方向,再一次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打造差異化競爭 吸脂塑形成新寵2018年10月,第一家專注吸脂塑形的怡脂醫美機構落戶成都武侯區。據了解,這家怡脂門店,開業三個月即實現了盈利,並於半年後達到了顧客的飽和狀態。
  • 網際網路健康這條賽道,百度健康做得怎麼樣?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年初開始,百度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動作也重回大眾視野。無論是在疫情期間推出抗疫舉措,還是為用戶提供從健康科普到就診的一站式服務等動作,百度健康可謂吸引了眾多目光。 但是,面對網際網路健康賽道的諸多問題,以及日趨激烈的競爭,百度健康是否還有機會?如果有,機會有多大?
  • 愛美客:醫美產品賽道佼佼者
    作為我國醫美產品領域的巨頭,愛美客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愛美客,股票代碼:300896)今日在深交所掛牌,正式登陸A股資本市場。我國醫美行業目前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發展前景廣闊。作為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愛美客競爭優勢突出,未來必將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 夾縫中求生存,瑞麗醫美還好嗎?
    此次交表的瑞麗醫美也會講出令人信服的故事嗎?往下看。 賽道好≠前景好 嚴謹的分析要從賽道講起。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首先無疑是看賽道。垃圾賽道例如石油能源,即便是龍頭企業也不能碰。問君能有幾多愁,滿倉打新中石油。
  • 連續增收不增利的新氧醫美,還能走多遠?
    近年來,醫美行業火熱,醫美平臺新氧也水漲船高,率先赴美上市,成為券商投行積極研究的對象。如果說解決行業痛點是驅動新氧創立的動機,那麼行業規模和前景則讓新氧看到了醫美行業有利可圖。而新氧恰介入交易的程度太淺,再加上醫美消費的決策長、交易頻次低、風險高,以及這個行業的信任危機要比其他行業更突出。除了自身難以突破瓶頸期,外部競爭也在加劇。不僅是美團,包括阿里、京東在內的巨大流量池已經進入這個垂直賽道。
  • CB Insights公布全球數字健康150強,中國數字健康平臺微醫蟬聯榜首
    來自中國杭州的數字健康企業微醫,繼去年奪得榜首後,今年再度蟬聯榜單公開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公司。據了解,早在2017年,CB Insights就將微醫列為中國第一醫療科技角獸。 CB Insights全球數字健康150強榜單作為全球範圍內首個「數字健康」概念榜單,是全球公認的數字健康領域最具權威性的榜單。
  • 當美團遇上雙11,給千億醫美市場帶來更大想像空間
    2020年的雙11顯得格外特殊,這是後疫情時期社會範圍內最大的一次全民消費節,與往年相比,今年醫美消費節啟動得尤其早,天貓、京東等平臺紛紛拉長時間戰線,一方面最大限度的釋放消費者消費潛力,另一方面對於大、中小型商家企業來講,都能有更多的空間抓住生意機會。垂直類醫美平臺新氧、更美等也啟動了平臺雙11購物節營銷。
  • 疫情加速消費決策線上化,新氧科技CEO金星堅信垂直平臺價值
    6月15日,新氧科技CEO金星在「CEO面對面」廣州站上表示,將在新氧顧委會機制下,攜手機構回歸醫療本質,共建一個更加開放透明的行業新生態,促進醫美行業健康化、規範化運行。日前,艾瑞諮詢發布了最新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亂象行業白皮書》,根據中整協統計,醫美非法從業者人數至少在10萬以上;據艾瑞報告估算,2019年中國醫美從業醫師數量38343名,合規醫師僅佔行業 28%。
  • 手握全球最強玻尿酸組合,被忽略的醫美賽道「第四巨頭」正在爆發!
    除了行業的盈利能力冠絕A股外,其集「消費+醫療+瞄準女性高消費群體」於一身的屬性也受到了市場資金青睞,從下方三大醫美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就能夠按看出:賽道標的股價集體表現強勁的背後,反饋的是賽道的價值含量,「強需求+高壁壘」則是檢驗這一價值含量的黃金指標。
  • 玻尿酸:醫美中的茅臺,一門百億級的顏值生意
    眼下,在醫療領域,很難找到第二個如玻尿酸在資本市場一樣繁榮的細分行業,由於醫美玻尿酸注射產品毛利率高達90%,玻尿酸也被稱為是醫美中的茅臺。動脈網統計了國內的玻尿酸註冊證情況,統計發現我國共有26家企業獲得玻尿酸產品註冊證。
  • 以好醫生+重問診切入,搜狗系小鹿醫館能否在中醫領域站穩?
    進入2016年以來,中醫領域受資本熱捧的現象尤為明顯。此前,36氪已經報導過固生堂、君和堂、甘草醫生、六度中醫等中醫項目,小鹿醫館也是其中之一。2016年3月剛上線的小鹿醫館,已在2016年5月完成了來自晨興資本和IDG資本的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與其他中醫項目相比,小鹿醫館最大的差異化在於其從重問診切入。
  • 新氧上市衝擊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平臺角色潛力可觀「顏值經濟」迎來...
    新氧也成為醫美網際網路行業內率先推出日記分享功能的平臺,這為新氧平臺日後的發展,積攢了大量的高粘度用戶。新氧科技招股書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新氧通過社交媒體網絡和特定的媒體平臺傳播的豐富媒體內容,平均每月有超過2.4億的觀看量。在用戶參與度方面,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調研,2018年新氧手機app佔線上醫美服務手機app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的84.1%。
  • 醫美議題的時代新解是什麼?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片面,從 47 秒的視頻來看,可能更想傳遞的是在醫美需求如此旺盛的今天,如何幫助父母了解正規醫美,不在醫美消費上樹立子女和父母之間的對立。歸根結底,從這些爭議和討論之中能看出來,目前社會對於醫美相關的議題還有著很多不同的見解和看法,在公共輿論場上也沒能形成足夠廣泛的共識。
  • "碰瓷"明星、案例造假 大平臺衝擊下更美能否"美"下去
    但較低的滲透率並不意味著醫美不為大眾所接受,根據新氧大數據2018年的調研報告,有36.9%的用戶表示自己願意接受微調,24.3%的人持欣賞態度,但只有4.9%的人願意嘗試手術類項目。  這意味著在國內,願意接受高客單價手術項目的人群佔比仍較小,醫美平臺需要做的,就是培養市場。而更美的公眾號,做的就是這類事情。
  • 【獵雲早報】華為推出伺服器晶片組;消息稱雲集微店即將赴美IPO...
    旗下視頻+開放平臺「植入易」、「Video易」服務於各大製片方、視頻平臺方,是視頻垂直領域訪問流量最大、活躍用戶數最高、覆蓋資源內容最多的開放性平臺。智雲健康完成1億美元C輪系列融資慢病大數據企業智雲健康(原掌上糖醫)宣布獲得1億美元C輪系列融資,其中C1輪資方為LB資本 IDG和美年大健康,C2輪由中金資本和中電健康產業基金聯合領投,天士力、中國平安、三星資本跟投。
  • 醫渡科技在香港掛牌上市,「綠色醫療」初心持續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截至目前,醫渡科技已經形成了三大業務板塊:大數據平臺和解決方案、生命科學解決方案以及健康管理平臺和解決方案。三大板塊的客戶數量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6月30日,大數據平臺和解決方案、生命科學解決方案的活躍客戶數目分別為87家和86家,而去年同期則分別為62家和47家。
  • 天貓、京東曬雙十一成績單 體檢和醫美成健康消費兩大熱詞
    根據公布的數據,幾大電商的交易額一次次被刷新,天貓銷售額僅1小時3分59秒就突破了1000億元,下午14時21分突破2000億元;京東方面,下午14時37分全球好物節累計下單金額超1794億元。 消費狂歡之下,雙十一的健康消費有哪些趨勢?從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已公布的數據來看,體檢和醫美是兩大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