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上市衝擊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平臺角色潛力可觀「顏值經濟」迎來...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每經編輯:祝裕

在經歷了包括經緯中國、騰訊在內的諸多資本巨頭參與的8輪融資後,新氧科技(交易代碼:SY)正式於5月2日登陸納斯達克。正如新氧科技創始人兼CEO金星在上市儀式致辭中所言,「隨著這一旅程的展開,我們將面臨新的挑戰,也將獲得新的回饋。」

據悉,公司以每股13.80美元價格,共計次發行130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或1000萬股A類普通股(15%超額配售權),募集資金約1.8億美元。按照發行價計算,新氧科技市值約為13.8億美元。

作為網際網路醫美服務平臺龍頭企業,新氧科技近三年營收規模實現了跨級式增長。公司總營收從2016年0.49億元先躍升至2017年的2.59億元,增速高達428%,2018年總營收進一步增長138%至6.17億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顏值經濟」的爆發式發展。

資深醫療投資人士肖恩對此評價,「新氧所處的產業鏈環節是平臺角色,這個環節的發展潛力巨大」。他認為,新氧科技把機構、醫生和用戶的滲透率進一步提高,解決供需多邊的信息透明問題,同時加強整體的運營能力,可以預見未來的增長速度要高於產業鏈中的其他環節。

社區價值曾被投資人追捧

對於愛美群體來說,新氧並不陌生。2013年3月,新氧科技在北京成立,同年7月新氧主站上線。

新氧將自己定位成「網際網路醫美服務平臺」,彼時線下醫美機構正在飛速發展,大部分消費者首次接觸醫美項目都是通過線下渠道。而新氧主打在線一站式醫美服務平臺,幫助其用戶發現、評估及預約醫美服務。

2014年1月,新氧獲A輪融資,投資方為經緯中國。此外,經緯中國還在新氧此後在B輪、D輪、E輪融資中持續跟投。

據經緯中國合伙人王華東介紹,投資新氧的核心邏輯是看重其社區的價值,因為醫美消費是一個重度的決策的過程,社區的價值減少了消費者對陌生領域的認知難度,能夠讓消費者做消費決策的時候不要被誤導,真實性的點評和美麗日記可以給到用戶真實的建議和決策參考。

王華東所提到的美麗日記,是新氧科技在2014年5月上線的產品。新氧也成為醫美網際網路行業內率先推出日記分享功能的平臺,這為新氧平臺日後的發展,積攢了大量的高粘度用戶。

新氧科技招股書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新氧通過社交媒體網絡和特定的媒體平臺傳播的豐富媒體內容,平均每月有超過2.4億的觀看量。

在用戶參與度方面,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調研,2018年新氧手機app佔線上醫美服務手機app用戶每日使用總時長的84.1%。

「每個美麗日記的背後都是醫療機構、醫生、項目和消費者,更多維度、立體的參與方通過社區會構建出結構化的資料庫,成為顆粒度更細的點評系統。而一但建立起結構化的資料庫+社區點評體系,新氧就可以築起足夠強的壁壘。」王華東介紹。

2014年至2018年,5年時間內新氧科技共獲得8輪融資(D輪後追加了一次D+輪,C輪前有preC輪)。投資方包括經緯中國、摯信資本、騰訊,中俄投資基金以及中銀國際控股等單位,累計融資十多億元人民幣。在此期間的2016年,新氧還成為了騰訊雙百重點孵化項目。

「騰訊雙百計劃作為騰訊針對早期網際網路產品的孵化計劃,重點關注各個高潛力行業中的投資機會。而醫美是伴隨消費升級而成長起來的行業,獨立的網際網路平臺能夠打破各個決策環節的信息壁壘,能夠為用戶提供價值,提升用戶消費體驗,因此我們一直在關注和投入。」騰訊投資孵化中心總監張沁晨認為。

張沁晨介紹,他對新氧的看法是優秀的創始人正帶著頂尖的團隊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持續看好新氧產業深耕的能力」。

深耕極速增長的醫美市場

新氧科技創辦的6年裡,中國醫美市場迎來了飛速發展。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醫美服務行業總收入規模達到1217億元,2014年至2018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6%,預計行業收入規模到2023年將達到3601億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進一步提高至24.2%。

而伴隨著行業的快速增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飛速發展的醫美服務市場之一。2017年中國醫美服務市場規模排名全球第二,在2021年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美服務市場。這意味著新氧至少在未來5年內仍將處於行業爆發的風口。

截至2018年底,新氧的業務覆蓋中國超過300個城市,吸引近6000家認證醫美機構供用戶選擇,包括醫院、門診部、診所、齒科等。平臺上有超200萬篇美麗日記,為用戶提供決策輔助資訊。

據新氧科技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公司近三年營收規模實現跨級式增長,其總營收從2016年0.49億元先躍升至2017年的2.59億元,增速高達428%;2018年總營收進一步增長138%至6.17億元(約合8980萬美元)。淨利潤方面,作為一家成立僅6年的創業公司,新氧科技2018年實現淨利潤5508萬元,同比大幅增長220%。

而在2019年第一季度,新氧科技延續此前業績增長的良好勢頭,實現營收2.0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1.8%。公司同期實現淨利潤為4590萬元,同比提高49.9%。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九個季度,新氧的營收保持了持續的季度環比與同比增長。

高速業績增長的背後是新氧科技市場領導者地位及創新型業務模式在做穩固支撐。

2018年10月,弗若斯特沙利文調查報告指出,新氧科技業務模式使其在受眾觸達、用戶參與度、促成的交易總額和信賴度等方面均處於市場領先地位,並且有著極高的用戶參與度。

移動端月活躍用戶數量(MAU),從2018年第一季度的108萬增長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193萬,增幅高達78.7%。付費用戶數也從2018年第一季度的6.89萬增長至2019年第一季度的12.73萬,增幅高達84.9%。

隨之而來的是,平臺上的付費醫療機構數量從2018年一季度的1966家增長37.4%至2019年一季度的2701家;支付信息服務費的醫療機構數量從2018年一季度的784家增長136.4%至2019年一季度的1853家;促成的醫美服務交易額從2018年一季度的4.12億元增長68.4%至2019年一季度的6.94億元。

赴日醫美一站式服務提供商宜採,於2018年底開始與新氧建立合作。「今年同比去年,宜採所有數據增長了1.5倍。宜採公眾號的粉絲增長了10倍。在整個CRM的搭建上,新氧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宜採CEO汪千晴表示。

「新氧的上市給資本寒冬下的醫美行業注入一針強心針,讓從業者看到醫美行業真的是個朝陽行業,醫美領域的企業可以上市。」汪千晴評價合作夥伴新氧科技上市。

助力醫美行業規範化發展

新氧的上市,在眾多醫美行業從業者看來,有著促進國內醫美行業持續規範化發展的積極作用。「我們希望構建一個讓各方獲益的規則,跟隨產業一起成長,成為產業的基礎設施。」金星表示。

儘管國內醫美行業一直處在高增長狀態,但外界一直有觀點認為,醫美屬於暴利行業。而當部分機構打出「零元脫毛」、「百元玻尿酸」等營銷手段時,消費者在心中似乎更加鑿實了醫美行業的暴利之說。

美業垂直新媒體《美業觀察》創始人周鬱認為,「這幾年因為醫美機構的價格大戰,使得大眾有個錯覺,那就是醫美已經相當平民化。但是實際上,我們認為技術驅動的醫美至少應該還是輕奢級消費,企業擁有合理的價格和利潤,才是能為消費者提供持續有效、安全服務的基礎。」周鬱呼籲醫美頭部機構停止在各種營銷渠道的同質化惡性價格戰,保護產業理性健康發展。

而汪千晴表示認為,未來醫美消費的價格會往更透明的方向發展。

但對於網際網路醫美服務平臺的新氧科技來說,將如何幫助消費者接觸到更加透明的醫美服務呢?

「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們一方面能夠幫助其找到正規、合法的醫院,另一方面我們有醫美日記、醫美百科等產品,使得消費者可以在去醫美機構之前做做功課進行自主選擇,而不像過去所用產品、設備等完全由諮詢師做推銷。」2018年6月,金星曾在接受德勤訪談中表示。

據悉,在醫美整形機構的信息上,新氧把醫美機構的經營牌照、操作案例、從事的項目、價格等大量信息上傳,形成透明的信息庫;在團隊員工選擇上不斷提高醫學背景員工的比例,來對社區內容把關,審核醫生醫院資質、針劑假體等產品是否國內備案、原廠認證等。

在上市後,新氧表示將會繼續專注於加強平臺信息和服務的可信度、透明度以及專業度,並積極主動地部署人工智慧及其他創新技術,持續增強品牌認知度及拓寬用戶獲取渠道,拓展至其他消費醫療領域並觸達新的用戶群體。

吸脂塑形專科醫院怡脂創始人兼CEO許美邦認為,隨著中國醫美產業的發展,醫美民營醫院數量的增加,競爭越來越激烈。「新氧等網際網路平臺推動的信息透明化,推動流量來源的變遷,助推了行業洗牌」,許美邦談到。

「新氧在美國上市,這相當於中國醫美行業在海外的一個大PR,會讓國際上更多人注意到中國醫美市場,從而吸引更多的資源流入。」周鬱介紹。

參與新氧歷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泰合資本管理合伙人郭如意認為,新氧的上市「會激活產業鏈上下遊,包括醫療器械、藥商,服務機構,從業者,甚至創業者,增強他們對醫美行業的信心和看到未來」。他認為,「這將是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未來希望新氧從早期解決信息不對稱、解決流量問題的階段,發展為為醫生、醫院、用戶提供更深層次的附加值的服務型企業,帶領這個行業回歸到理性的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許美邦表達了自己對新氧上市後的期待。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醫美議題的時代新解是什麼?
    01 從一條廣告說起前段時間「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新氧的一條廣告片引起了公眾討論。廣告中一位父親和女兒對坐,互相看著對方一言不發,父親在沉默良久之後只說了一個字,「行」,女兒也終於露出了笑臉。中國的人口基數和經濟發展程度決定了,醫美行業在未來 5~10 年內,都會保持相當可觀的增長速度,這是一個基本事實。其次是從供給端來看,佔據目前市場過半收入的手術型醫美項目,仍然需要很高的執業門檻。
  • 連續增收不增利的新氧醫美,還能走多遠?
    近年來,醫美行業火熱,醫美平臺新氧也水漲船高,率先赴美上市,成為券商投行積極研究的對象。同樣的套路,不同的新氧2013年,一個叫金星的人冒了出來,他披上了「變革者」的外衣,向資本市場和大眾消費者大談「用網際網路改造醫美」,他認為醫美行業的信息不對稱,可以用網際網路解決。新氧起步的打法,和莆田系的套路沒有太多區別。他籠絡了一批在北京的韓國留學生,將韓國人寫的整形日記,經過翻譯和加工後搬運到新氧上。
  • 2020三季報:新氧跌慘,淨利潤驟降!醫美概念不行了?
    更受矚目的則是這兩年廣告轟炸頻繁,比如去年赴美上市的新氧。這隻「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第一股」發展如何,價值空間多大,備受關注。根據艾瑞統計,預計三年後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將會迎來高峰,2023年醫美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115億元。 醫美如此的錢景,也提升不了新氧的股價。究其原因,可能因為現階段來看,新氧的天花板有點低。
  • 醫美行業發生新變化,新氧是如何踏準節拍的?
    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是如何擔負起醫美復甦重任的?醫美是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行業,目前仍未能復甦到此前水平。一些從業者和行業分析師人士,都在討論醫美行業未來。而我們透過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新氧的2020第三季度財報,或許能夠找到部分答案。
  • 新氧App再曝刷單造假:醫美代運營費用一年18萬 疑仍銷售違規藥品
    近日,多家媒體報導稱,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氧科技」)旗下「新氧App」 仍存在刷單造假、銷售違規藥品等現象。時間財經搜索淘寶網發現,目前在該平臺上仍存在大量的「醫美託管」商戶。彼時新氧科技回應稱,報導中提及的涉嫌出售違禁藥品的機構,雖未將藥品在新氧上架,但新氧平臺仍對涉事機構進行了下架,並將配合監管部門的後續處理。對報導中提到的有公司提供虛假日記代寫服務,新氧稱其內部調查小組已對相關帳號和日記進行了封禁。針對醫美日記,新氧將上線人臉識別技術,進一步提昇平臺審核能力。新氧科技自2013年底成立以來,一直備受資本青睞。
  • 填平醫美亂象坑?新氧綠寶石榜單「三重價值」賦能醫美好醫生
    近日,Fastdata披露了《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美行業發展分析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網際網路醫美市場快速發展,網際網路醫美活躍用戶持續恢復性增長,僅2020年9月,每天就有約30萬人通過新氧獲取醫美資訊、分享醫美經驗。與此同時,2019年中國醫美行業實際從業醫師數量38343名,但非法從業者人數至少在10萬以上。
  • 小鎮青年金星三次整容新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019年5月2日,「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新氧在納斯達克上市。新氧未來如何保持「新氧」?近日,新氧創始人、董事會主席、CEO金星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採訪,成為《專訪董事長·第一季》第三期主角。在我們採訪他本人那天,金星穿著一身灰色毛衣,白色襯衣從領口精確地露出來,十分考究。
  • 3家上市,醫美頭部資產稀缺,企業尋求實在的業務增長和利潤曲線 |...
    易凱資本是一家擁有近20年歷史的中國領先的新經濟投行,聚焦全球TMT、消費和健康三大行業。易凱資本在醫美領域先後服務過聯合麗格以及華韓醫美等領先企業。展望醫美產業,易凱資本劉澤淵告訴動脈網醫美中遊產業存在的新增長線和變量,對此進行了總結:  第一,下沉新市場。
  • 3家上市,醫美頭部資產稀缺,企業尋求實在的業務增長和利潤曲線
    2019年,醫美產業幾家明星企業上市,給醫美產業注入一針強心劑。美東時間5月2日,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氧)登陸納斯達克。易凱資本是一家擁有近20年歷史的中國領先的新經濟投行,聚焦全球TMT、消費和健康三大行業。易凱資本在醫美領域先後服務過聯合麗格以及華韓醫美等領先企業。展望醫美產業,易凱資本劉澤淵告訴動脈網醫美中遊產業存在的新增長線和變量,對此進行了總結:第一,下沉新市場。
  • 新氧美股上市?破發?被做空!一個並不怎麼美妙的計劃!
    2、儘管金星曾公開表示,新氧財務狀況良好,現金儲備充足,並不急於上市。但顯然,對於投資機構而言,「收割期」到了!3、新氧上市恐怕是其背後資本方早就設計好的套路,畢竟從一開始就是美元基金投資,新氧的VIE架構應是早先就為經緯中國所勾畫過的。E輪其實就是上市前的「收官輪」了。4、新氧藉助網際網路在醫美領域的產業化布局,也曾不斷遭受外界和媒體的各種質疑。
  • 顏值即正義?醫美前你必須要知道的事!
    畢業、過年、相親、結婚、產後,迎接每個重要的人生階段,醫美都逐漸成了Plan B+甚至是Plan A。《QuestMobile2019顏值經濟洞察報告》中顯示,截止到2019年第三季度,醫美行業MAU(月活躍用戶量)突破1000萬。而這一數字在2019年年初為700萬,在2018年年初僅為250萬。
  • 「全球AR全息第一股」微美全息概念大熱 新股開啟申購
    「全球AR全息第一股」微美全息概念大熱 新股開啟申購 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時間:2020-07-16 10:29:45 預計在美IPO中發行400萬ADS,初步預計募資5000萬美元。目前全球境外市場和國內A股市場尚無100%經營全息業務的上市公司,WIMI微美全息此次赴海外上市,意味著其將成為全球AR全息第一股,並以更快的步伐加快推動這一AR全息技術在國內外的開展。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富途,已面向散戶投資者開放微美全息官方獨家美股新股申購通道,幫助投資者便捷「打新」微美。
  • 醫美界「諾貝爾獎」終於揭曉 讓好醫生展翅「飛翔」
    在疫情爆發近一年之時,"醫療"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高頻熱詞,而受衝擊最嚴重的"線下服務業"正在努力走出陰影。其中,兼具"線下服務"與"醫療"雙重屬性的醫美行業率先吹響復甦號角。12月19日,以"蓄勢"為主題的2020第六屆新氧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以下簡稱"新氧盛典")成功舉辦,回顧2020年行業發展,展望2021年趨勢方向。
  • 顏值即正義?蘇寧環球疑因涉醫美概念連續漲停,市值增21億
    最終實現「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目標,成為中國醫美行業的絕對領導者。但目前來看,公司離這一目標相去甚遠。事實上,多份投資者調研記錄顯示,2018年之後,公司醫美機構數目就沒再增加,在醫美行業的投入似乎已停止。2019年5月6日的投資者活動調研中,蘇寧環球表示,對於醫美產業,已根據產業發展現狀及市場競爭態勢進行了調整整頓。
  • 醫療科技巨頭微醫舉牌易聯眾 巨頭紛紛涉水網際網路醫療
    舉牌合計斥資約1.76億元根據公告披露,1月10日,微醫集團以自有資金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方式增持上市公司50萬股股份,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0.116%,交易價格區間8.197元/股至8.350元/股。本次交易前的6個月內,微醫以每股8.18元的價格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受讓微醫投資持有的易聯眾2100萬股。
  • 新氧CEO金星:中國醫美市場未來還有6倍增長空間
    中國網財經8月9日訊(記者 段思琦) 《新氧2018年醫美行業白皮書》發布會昨日在京舉行,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秘書長朱美如、新氧CEO金星、著名整形達人吳曉辰等出席發布會。新氧CEO金星稱,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整體規模超過2245億人民幣的規模,我們對照未來,至少有6倍的成長空間.
  • 夾縫中求生存,瑞麗醫美還好嗎?
    作者 | Leo 來源 | 格隆匯新股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顏值經濟在中國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哪家姑娘出門不化妝呢
  • "碰瓷"明星、案例造假 大平臺衝擊下更美能否"美"下去
    醫美作為一種重決策消費,其居高不下的獲客成本一直都是行業痛點,專業醫美平臺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入駐機構的獲客成本壓力,但從行業頭部企業新氧最新一季的財報來看,平臺自身的營銷費用約佔營業費用的63%。作為行業老二的更美,其營銷壓力可想而知。  營銷費用對利潤的擠壓,迫使醫美機構積極尋求成本更加低廉的獲客方式,而在這一過程中,線上醫美平臺上的案例造假也應運而生。
  • 玻尿酸:醫美中的茅臺,一門百億級的顏值生意
    2020年的雙十一剛剛開始,今年屯醫美產品成為一種剛需,萬千人對於顏值的追求,讓醫美的滲透率越來越高,撐起了玻尿酸上市企業的百億市值。也讓玻尿酸這個一支原料成本不超過30元的產品成為資本市場的造富神話。
  • 當美團遇上雙11,給千億醫美市場帶來更大想像空間
    醫美行業內參導讀:當網際網路平臺和消費造節雙重賦能醫美,其對於醫美行業的意義早就就不再僅限於幫機構拉新拓客了。據德勤發布的最新國內醫美市場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增幅預計將縮水至11.6%,相較於2019年22.2%的市場規模增速,直降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