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取土發現窖藏青銅器,專家清點完後笑彎了腰,癱坐在地上

2020-12-03 送歷史個救生圈

中國考古界有句話叫:「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陝西。」陝西自古就是帝王建都之地,歷史上曾有九個大一統王朝,留下了79座帝王陵墓。所以陝西地面出土文物的概率也是相當之高。今天,咱們就來介紹一批從陝西農村出土的文物。

2003年1月的一天,陝西省眉縣楊家村的五位村民正在村北磚廠的北崖取土。下午4時許,一位叫王拉乾的村民意外拿洋鎬砸出一個拳頭大小的黑洞。他往裡一望,發現一片青光。王拉乾當時就感覺下面是一座墓葬,冒著青光的是棺材。他讓同行的人觀看裡面詭異的場景,王明賢認真端詳了會兒後興奮的說:「我看裡面的東西有點像電視上放的青銅器,而且數量多得很,咱們要不要把它拿走?」

當時很多人都動了心,但想到1985年村裡發生的一件事又放棄了這個念頭。85年時,楊家村也出土過青銅編鐘,很多人都前去哄搶、藏匿,被國家發現後又收了回去。情節惡劣的還被送進了監獄。想到此處,他們便決定通知當地的文物部門。五人用石頭將洞口重新堵上,然後派離家最近的王寧賢回家打電話。

寶雞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在接到電話後,叮囑他們一定要保護好現場,考古隊馬上就到。下午六時許,考古隊趕到了發掘現場。專家們通過經驗判斷,這是一個完整的青銅窖藏,完全沒有被盜的痕跡。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青銅器的影子。大鼎套小鼎,銅鬲擠在鼎中間。粗略估計,都有幾十件。一些專家興奮的說:「估計能拉一輛大卡車」。

由於青銅器數量較多,考古隊向上做了匯報。並聯繫了當地的電視臺和公安武警尋求幫助。在大家齊心協力的幫助下,考古隊終於把27件文物運上了車。文物局的各級領導均向楊家村的村民表示感謝,並承諾一定會對保護文物有功的人進行獎勵。

晚上10點半,車隊抵達縣文化館,並將文物一一登記入庫。雖時間已經很晚了,但大家還是難以抑制興奮的心情。經過專家們的統計,此次發掘的青銅器共27件,分別是銅鼎12件,銅鬲9件,匜、盤、盂、盉各一件。而最難能可貴的是,這27件上都刻有文字,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當時文化館的文物組長就笑彎了腰,癱坐在地上。後來經過專家們的鑑定,這批文物也確實價值不菲,創下了8項中國考古之最。

相關焦點

  • 一鋤頭挖出3000年窖藏,出土103件青銅器,專家鑑定後驚喜若狂
    這年頭出土的窖藏文物確實還是蠻多的,雖然古代窖藏比不上什麼古墓,但是文物的數量可能不少並不比古墓中發現的少哦,比如大名鼎鼎的何家村窖藏、彭州窖藏、陝西楊家村窖藏等等,這些窖藏中都曾發現震撼國內的考古發現。
  • 陝西莊白村民田裡挖出青銅器,考古隊趕到大喜:一鋤頭挖出周朝!
    現在在陝西境內的周原遺址,分布著大量的青銅器窖藏,新中國成立以前,有很多的村落都發現了一些零零散散的青銅器窖藏。就這樣好多的青銅器流落到了民間,有的甚至流落到了國外,甚至有些失去了蹤影。新中國成立以後,陝西省寶雞市莊白村的一個村民,無意間在田裡一鋤頭,碰到了一個青銅器。
  • 1個拳頭大小的黑洞,居然藏著27件青銅器,專家:上交獎勵一壺油
    近幾十年來,寶雞真的是挖出了太多的青銅器,其中不少都是老百姓意外挖掘出來,其中1955年、1985年和2003年這三次真的是挖出了太多的青銅器,特別是2003年的那一次,5個村民意外發現一黑洞,結果幫助考古隊挖出27件青銅器,還一舉創下了8項中國考古之最。
  • 陝西一村民後院取土 挖出12件2500年前青銅器(圖)
    寶雞高新區千河鎮魏家崖村農民魏炳祥,在自家後院取土時,發現12個「土疙瘩」。清理發現,竟是12件精美的青銅器。  挖掘機鏟土崖挖出幾個「寶物」  「一鏟子下去,倒出的土裡好像就是個青銅片。」昨日,回想起挖出「寶物」的過程,魏炳祥仍很激動。
  • 山東一土坡終年寸草不生,村民挖出大量青銅器,下面有商周大墓
    在山東青州市有個小山村叫蘇埠屯,山村的外面還有個小土山叫東埠嶺,面積也還算是很大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山真的是終年寸草不生,沒有任何的植物,一點生機都沒有,雖然有許多的專家前來進行調查,取土化驗,但是沒有得出任何的答案,反正山上也種不出活物,因此東埠嶺就變成了村民們專門用來取土的地方。
  • 河南工人取土挖出青銅器,20塊賣給廢品站,追回後價值20億成國寶
    河南工人取土挖出青銅器,20塊賣給廢品站,追回後價值20億成國寶我們都知道,很多著名的國寶級別文物,都是在無意之間出土的,這些文物都在某種意義上像是一串失落的項鍊,能給我們熟知的歷史增添很多新的東西,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愛記載的民族,在古代保存文獻當中,留下文字記載最多的三種語言,分別是漢語
  • 這些青銅器,向我們展示了遠去的古蜀時代的樣貌……
    25米處取土燒磚時,又發現一個大陶缸,缸內裝有類似於1959年發現的青銅器19件,其中大型器物有4件,有疊、戈、鉞、戟。當時考古學家將這批青銅器的下埋時間推定在西周末期或春秋前期,並認為是古蜀歷史上杜宇與鱉靈鬥爭失敗後退隱西山時下埋的。 這兩批珍貴文物,目前被收藏在四川省博物館;其中數件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曾應邀在北京故宮展出,引起許多專家關注。
  • 河南村民蓋新房意外發現2個銅罐,專家:是文物,如今價值30億
    古時的青銅器,被稱為金器,或金器。我們國家歷史悠久的青銅器,早在馬家窯文化時期就有,最精美的器物是在商周時期產生的。這時的青銅器,樣式繁多,圖案繁複華麗。直到春秋末期,由於冶煉技術的發展,鐵器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戰場上,銅製品逐漸減少。
  • 專家挖掘國王墓,土的顏色卻變得不對勁,青銅器上1個字揭開謎題
    專家挖掘國王墓,土的顏色卻變得不對勁,青銅器上1個字揭開謎題。2003年的時候,有農民在河南省發現了一座古墓,隨後農民通知了當地的考古專家。當時在這座墓裡,專家們發現了很多十分具有研究價值的陪葬品,其中包括很多青銅器,珍貴無比。當時出土的一系列陪葬品,有很多都是國家一級文物。
  • 河北元氏縣村民耕田,挖出文物青銅器,專家:讓警方協助保護現場
    考古專家在元氏縣考察時,根據村民提供的線索發現了書上未曾記載的一個古國,還發現了許多貴重的文物,這對於考古界而言是一個重大的發現。當地的老一輩人說西張村的霸王崗曾是項羽排兵布陣之地。許多年前,西張村的村民張新愛在霸王崗耕地,卻挖出來幾件外形獨特的青銅器,張新愛偷偷的將這幾件東西帶回家,仔細觀察後發現上面刻有一些獨特的文字。
  • 小夥搖到「特殊」車牌,看起來沒啥,一讀眾人笑彎了腰:這咋好意思掛?
    小夥搖到「特殊」車牌,看起來沒啥,一讀眾人笑彎了腰:這咋好意思掛? 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日前,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了三億臺,是一個妥妥的汽車使用大國,並且隨趨勢可見,汽車的數量只增不減。在大多數人購買到愛車之後就會著手於辦理各種手續,其中給愛車上牌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
  • 青銅器上的西周史
    「宅茲」意為定居,「居中國治天下」的思想源起於周,後為歷代王朝所承繼。如何理解「宅茲中國」四個字呢?商朝滅亡前,周文王臨終前向太子姬發公布了一項無關家產的政治遺囑——將「中」授予姬發,把周王朝興盛寄身「天命」中,希望周朝子孫世代位於中心地位。此後周公營建洛邑為都城,是為成周。洛邑所在的地方,被認為是與天的中央對應的大地中央。
  • 發現時,這件青銅器碎成了3000多塊,修復後,它驚豔了全世界!
    秦始皇陵,自從被發現以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考古精英,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原的皇帝死後秘密的發掘。在19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其中一座陪葬坑中發現了大量的青銅碎片。 這些青銅碎片形態各異,有著不同的狀態。即便是毫無考古經驗的人,也能輕易看出馬頭、馬腿等組件。
  • 人類的物質文明,中國古代青銅器,如何真偽鑑別
    商代後期矢壺4.範土顏色的辨別:範土通常有紅、灰兩色,黑色的範土未見。若見到黑色範土,一般是存在翻砂跡象。因為,在翻砂時,泥土中要放入適量的石墨和有機物,這些物質經過碳化後就會呈現黑色。絕大部分傳世或出土的青銅器,不少尚保存著範土,有的在比較明顯的地方,如簋、壺、卣的圈足等會留有少量的痕跡。
  • 村民種樹挖出一頭大象,專家趕來後勸其上交,國內唯一非常珍貴
    先秦以前的青銅器非常珍貴,對於任何一個博物館來說,都稱得上是「鎮館之寶」級別的文物。很多人在博物館參觀青銅器時,會發現青銅器的造型大多都比較誇張,特別是動物類的青銅器,造型更是非常的奇特别致。如果不看介紹的話,很難看青銅器的原型是何種動物,例如婦好墓中出土的「鴞尊」,它的造型就非常的有特點,非常富有想像力。
  • 明朝出土怪異青銅器,揭開用途專家震驚了:原來古人這麼超前
    然而在1979年3月出土的文物裡,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件形狀極其怪異的青銅器,經過一番研究,才發現這居然是古人使用的蒸鍋1979年3月,考古學家們在江蘇省發現一處遺址。 在將遺址中的文物清點好運出來時,專家們發現了一件造型極其怪異的青銅器。這個青銅器高約四五十公分,上半部分是一個釜,也就是鍋,但在他的下部居然還連著一個更大的圓形物件,足足比釜大出一倍,兩側還用吊鏈吊著。
  • 金沙遺址出土古代象牙,專家研究後說:當時大象和現代大象不一樣
    因為陶器造型怪異,所以工人們都懷疑是文物,於是就立即電話聯繫了成都博物館,並讓他們安排專家過來勘察。考古專家們經過發掘,確定村民們發現的是一處商周文化遺址,距今約3000多年,並將其命名的「金沙遺址」。
  • 山西發現西漢銅器,年代不合理,且出現在了「錯誤」的位置
    在1970年右玉縣又發現了一件商代青銅器,它開口大敞平沿狹窄,腹身還刻著4個獸頭,其間有許多紋飾帶;出土後考古專家認定它,乃是殷商時期的青銅器,而奇怪的地方,也是與上述那件筒形胡傅溫酒樽一樣,年代不合理,也出現在了「錯誤的地方」;事實上河南「二裡崗」殷墟一期,青銅器代表的殷商文化,在擴張傳播階段,最北部只到達了山西忻州,與河北張家口一帶,到了二期、四期時,山西僅存東南一小片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