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發現!巨大行星繞著小7倍死星公轉 詭異畫面曝光

2020-09-17 ETtoday新聞雲

陳妙津 /綜合報導

印象中恆星系統都是由行星圍繞著巨大中心公轉,但近日卻有科學家發現,有顆巨大的行星圍繞著一顆俗稱「死星」的白矮星進行高速運轉,白矮星的體積僅比地球大一點,更比周圍環繞它的行星小上7倍,詭異的畫面堪稱奇觀。

美國太空總署(NASA)指出,科學家在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任務中,發現氣體行星WD 1586b及其圍繞運轉的白矮星WD 1856+534,其公轉速度之快比水星繞太陽快60倍以上,且白矮星WD 1856+534體積僅比地球大40%,比起氣體行星WD 1586b小7倍。

奇特的景象讓科學家嘆為觀止,因為白矮星的形成是低質量恆星膨脹為紅巨星後,電子簡併壓無法抵抗引力坍縮,使內部核心達到點燃碳氧元素的溫度,星體引此發生超新星爆炸,將外殼拋出,損失80%的質量,期間拉扯所有鄰近軌道的星體直至變成碎屑,因此科學家通常認為,白矮星周圍不會有圍繞的行星存在。

▲圍繞白矮星運轉的巨大行星。(圖/取自NASA)

不過科學家觀察後發現,氣體行星WD 1586b以較短較圓的軌道圍繞著白矮星WD 1856+534運行,推測在早期恆星階段時,氣體行星位在當前位置至少50倍遠的位置,因此倖免於被拉扯成碎屑的命運,最終在與其他行星的相互引力作用下,逐漸被拉近,演變圍繞著白矮星運行。

據觀測,WD 1586b很可能是顆不超過木星14倍大小的行星,且以相似情況下實驗,白矮星WD 1856周圍運轉的行星表面很可能有水及二氧化碳,具備讓生命生存的條件,未來將進一步研究,目前這些研究成果則被發表於權威期刊《自然》雜誌中。康乃爾大學卡爾.薩根研究所所長卡爾騰格(Kaltenegger)表示,這些成果顯示宇宙中能維持有利生命生存的時間,比過去預期還要長,周圍還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行星並不繞著太陽公轉,宇宙隱藏的規律和數學原理可以推演!
    在沒有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發現之前,日心學說早已經確立,但萬有引力定律發現後,可以利用牛頓萬有用引力定律來計算和確定行星軌道,這樣,萬有引力定律成為解說行星繞太陽公轉的原因。這樣,萬有引力定律被引入了日心學說,並認為:太陽是太陽系的引力中心和質量中心,所有行星在太陽引力作用下,繞著太陽公轉,形成穩定的太陽系。
  • 比三體星更詭異的三體系統,星雲嚴重扭曲,可能還隱藏著行星
    在這個系統中,一共有三顆恆星,還有一顆行星。在三顆恆星不穩定的運轉下,三體行星的氣候也不斷發生著戲劇性的變化。在宇宙中,由三顆恆星組成的三合星系統並不非常罕見。最近,科學家們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介紹了獵戶座中的一個三體系統,它遠比劉慈欣所描述的世界要更加詭異,甚至是科學家此前從未見過的。
  • 科學家發現最小流浪行星:或藏有外星生命
    關於外星生命一直是科學家們不斷探索的課題,近日一顆新發現的流浪行星為探索外星生命帶來新希望。 據外媒報導,波蘭華沙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差不多的「流浪行星」正在銀河系飄蕩,該星球還有可能隱匿著外星生命。
  • 為什麼行星的自轉方向不一樣?
    這兩個行星沿順時針(或逆行)旋轉,而所有其他行星沿逆時針方向旋轉。金星上的一天比地球上的一天長得多。金星完成自轉需要243天,但公轉需要224.7天。這意味著在金星上的一天要長於一年!從這個理論中自然產生的下一個問題是:是什麼使行星翻轉了?這些行星表面上巨大的隕石坑的表明,在它們形成的初期,巨大的質量可能與行星相撞。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巨大行星 一年僅有18小時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巨大行星 一年僅有18小時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熱而類似木星的系外行星,其公轉軌道周期極短,在這個巨大的氣體世界中,一年僅意味著18個小時。英國華威大學的物理學家詹姆斯·麥考馬克說:「我們很高興地宣布NGTS-10b的發現,這是一種軌道周期極短的行星,大小類似於木星,所繞著公轉的恆星與我們的太陽相差無幾。」要注意的是,從理論上講,這樣的行星最容易被發現,因為它們會穿過自己繞轉天體的圓面。這名科學家說:「但事實證明它們極其罕見。
  • 地球繞著太陽轉周期一年,那太陽圍繞什麼轉?公轉周期又是多久?
    地球繞著太陽轉周期一年,那太陽圍繞什麼轉?公轉周期又是多久?銀河系具有巨大的盤面結構,由明亮密集的核心、兩條主要的旋臂和兩條未形成的旋臂組成,旋臂相距4500光年。在銀河系中,恆星是基本單位,每一個銀河系中大約有數千億顆恆星,而太陽就是其中之一,位於距銀河系中心大約2.5光年的位置,並且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繞著銀河系公轉,其公轉一周需要經歷地球上的2.25~2.5億年,即被稱之為1個宇宙年。不過一個宇宙年可是非常漫長的,因此人類幾乎感覺不到太陽其實也是在圍繞著銀河系進行公轉的。
  • 解碼行星地球公轉軌道近日點、遠日點蠕動漂移
    然而,現代精密天文觀測發現,二者並非重合不變,而是逐漸漂移遠離。6月21日並非地球公轉軌道的遠日點,實際的遠日點為7月4日前後(靠近下一個節氣,小暑),意即過了7月4日後才會開始真正的晝短夜長。 同樣的,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並非地球公轉軌道的近日點,實際的近日點為1月4日前後(靠近下一個節氣,小寒),過了該日才會開啟真正的晝長夜短。
  • 為什麼太陽系的行星基本都在相同平面上公轉?
    太陽系中的已知八大行星並非在完全相同的一個平面上繞著太陽旋轉,例如,水星的公轉軌道與太陽赤道的夾角約為3.4度,而天王星的約為6.5度。但行星的公轉軌道之間的夾角很小,可以認為它們大致運行在相同的平面上。至於原因,這與太陽系的形成方式有關。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會繞著銀河系轉嗎?轉一圈要幾年?
    我們都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公轉周期為365.24219天,也就是一年。太陽系包括太陽、8大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地球)、近500個衛星、超過1200000個小行星以及矮行星和彗星。
  • 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大家都知道,但它為何會公轉?真是上帝推了一把?
    其實地球為什麼不會墜入太陽這個問題挺容易解釋的,也許用中學物理就能解釋清楚,甚至可以用遊樂場的設施來輔助理解,但地球為什麼會繞著太陽轉確實是個難題,牛頓曾經認為是「上帝推了它一把」,真是「上帝」動手了?
  •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會產生什麼變化
    >太陽系巨人」,木星有著巨大的質量和龐大的體積,它的質量是太陽系中其它7顆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體積為地球的1316倍。7.海王星:風暴行星海王星也叫「風暴行星」,它表面的風暴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猛烈的,速度達到每小時1000千米,這樣的風暴可以把一輛卡車吹得無影無蹤。
  •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會產生什麼變化
    4.木星:我個頭最大八大行星中,木星的個頭最大,常被稱為「太陽系巨人」,木星有著巨大的質量和龐大的體積,它的質量是太陽系中其它7顆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體積為地球的1316倍7.海王星:風暴行星海王星也叫「風暴行星」,它表面的風暴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猛烈的,速度達到每小時1000千米,這樣的風暴可以把一輛卡車吹得無影無蹤。
  • 行星「大爆炸」:克卜勒宣布發現715顆新行星!
    圖片來源:NASA(文/Phil Plait)在2月26日召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參與克卜勒項目的天文學家宣布了一系列堪稱重大的新發現: 他們在300顆恆星周圍,確認了715顆新的外星行星。 這些行星中有95%個頭比海王星小。 大約100顆新行星,大小與地球相當! 有4顆新行星,位於各自恆星的宜居帶內。
  • 行星也可直接繞著黑洞轉
    行星繞著恆星轉,恆星繞著星系中心轉,星系中心盤踞著一個神秘的龐然大物——超大質量黑洞。這是我們關於宇宙等級結構的一個常識。但非得這樣嗎?不!行星也可以越過恆星這一級,直接形成於星系中心附近,並繞著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轉。天文學家以前也曾提出行星可以圍繞較小的黑洞運行,不過這些黑洞是由恆星坍縮演化而來的,之前行星本來就繞著這些恆星轉,所以這種觀點不算稀奇。而對於行星能否繞著動輒是太陽質量數百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轉,他們卻知之甚少。最近,一個日本研究小組將行星形成模型應用於超大質量黑洞,想看看會發生什麼。
  • 大發現!科學家發現一顆巨大的行星在死星的屍體附近運行
    我們現在可能有直接的證據表明,行星能夠安然無恙地生存下來,而這正是導致它們的主星死亡的原因。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顆完整的巨型行星圍繞著一顆被稱為白矮星的超高密度恆星屍體旋轉的跡象。這顆被稱為wd1856的白矮星是距離地球約80光年的三星系統的一部分。
  • 質量是木星的11倍,公轉周期1.5萬年,這樣的行星第一次見
    這就要求系外行星相對比較靠近宿主恆星,才能產生明顯的效應被我觀測到,以至於那些軌道比較小的系外行星更容易被發現。最近,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一顆距離宿主恆星非常遙遠的系外行星。它和宿主恆星如此之遠,以至於要花掉整整15000年,才能公轉一圈!這也是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軌道半長軸如此驚人的行星。
  • 太陽系繞著銀河系運動,那麼銀河系又是如何運動的哪?
    宇宙中的所有天體看起來貌似都有自己所屬的系統,整個太陽系的核心就是太陽,太陽的質量佔據了整個恆星系的99.85%,所有天體都在繞著太陽公轉,包括八大行星、小行星帶、矮行星、柯伊伯帶天體、奧爾特雲天體等。
  • 宇宙中的5顆神秘又詭異的行星,超出想像,有些至今都沒有答案!
    宇宙中的5顆神秘又詭異的行星,超出想像,有些至今都沒有答案!1、GJ 504b更令人驚訝的是,它的軌道半徑居然是木星的9倍!質量也是木星的4倍。我們都知道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而GJ 504b居然比木星大這麼多,儘管距離宿主恆星那麼遠,但是GJ 504b的表明溫度仍然高達237攝氏度,到目前科學家們也無法解釋這到底是什麼原因。2、PSR J1719-1438 b
  • NASA在1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宜生命生存的行星
    就在2020年1月7日,美國天文學會在火奴魯魯召開了第235次會議,宣布經過其名為「苔絲(TESS)」行星搜索任務,發現了第一顆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TOI 700d。這顆恆星位於一顆距離地球100光年的恆星——TOI 700上,並繞著其公轉。這顆恆星的質量和大小都遠不如太陽。其質量只有太陽的40%,表面溫度只有太陽的50%.
  • 地球不是繞著太陽轉?八大行星和太陽,繞著一個看不見的點旋轉
    相信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聽起來似乎沒有問題,但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的一項研究表明,雖然是太陽創造了太陽系,但太陽系裡的所有天體都在繞著一個看不見的點在轉,包括太陽也是。  感覺是不是有點懵?地球不繞太陽轉,那繞什麼轉?太陽系的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