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太陽系的神秘地帶——小行星帶

2021-01-22 科學情報館
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

小行星是巖質天體,尺寸不一,小的直徑只有幾毫米,大的可達到幾千米。小行星遍布整個太陽系,不過主要還是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小行星環繞太陽運動的方向和行星一樣,因此有時也被稱為「小號行星」。不過,只有那些體積質量相當大的行星,才有足夠的引力使自己稱為規則的球形。

在太陽系形成早期,小行星的數量比現在龐大。圍繞太陽做圓周軌道運動的過程中,它們相互碰撞,有時通過引力結合到一起,形成更大的天體。有些註定要稱為今天的類地行星,而有些靠近木星軌道的則受到其強大引力影響,激烈碰撞,裂成碎片。這些碎片從此以後就停留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軌道上,形成了小行星帶。

如今,小行星帶分布稀疏,主小行星帶的總質量僅為月球的4%。太陽系的這部分地區充滿了各種碰撞,大多數小行星都是大的天體撞毀後形成的碎片。

穀神星

穀神星

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是穀神星,直徑達950千米,因呈球形而被歸為矮行星。

灶神星

灶神星

小行星帶中,質量第二大的小行星就是灶神星,它的自轉周期5.3小時,直徑525千米,表面遍布撞擊坑,濺射出的殘片掉落到地球上就形成了1200多塊隕石。因為體積很大,灶神星能在熱輻射的作用下完全熔化,具有分離的巖質地幔和金屬內核。

小行星的演化

小行星帶碰撞

當一顆小行星積聚到足夠達,內部的放射性元素衰變所釋放的能量會導致其熔化。隨後,熔化的物質按重力大小分離開。諸如鐵這樣質量達的成分下沉形成地核,而質量較輕的巖石礦物則在地表成為地幔和地殼。一顆小行星在與其他小行星碰撞的過程中會不斷演化。體積小的,在碰撞後碎裂,形成新的小行星;體積大的則會粉碎體積小的,碎石四散,剩下的部分在引力的作用下,相互吸引,再次慢慢聚集形成一個鬆散的碎石堆。

相關焦點

  • 小行星帶,一片神秘又充滿奇蹟的世界,能為人類帶來什麼?
    在50億年前,整個太陽系是一片混沌。各種天體,各種星際塵埃,在太陽系的各個角落裡亂竄。直到過了10億年之後,在強勁的太陽風的吹拂下,才形成了我們現在的八大行星為主的平穩的系統。而先前那些小行星和星際塵埃,像秋風掃落葉一樣,被掃到了太陽系的邊緣。那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柯伊伯帶。
  • 太陽系外圍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隱藏了哪些奧秘?宇宙未解之謎!
    因為,我們目前連我們所在的太陽系,有什麼樣的奧秘都沒有弄清楚,就更不要說是太陽系以外的銀河系了!我們的太陽系與宇宙相比,那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的!以前的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後來人們把冥王星給去掉了,現在就只有八大行星了。但是,除了八大行星,我們也是沒有完全弄明白的。然而在太陽系的邊緣地帶,神秘的柯伊伯帶又到底隱藏了哪一些奧秘呢?
  • 太陽系的小秘密:為什麼火星與木星之間會有一圈小行星帶呢?
    小行星帶與太陽之間的內側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四顆巖石星球,而在外側則分布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顆氣態行星。這樣就使小行星帶的存在就有了一定的神秘色彩,就像一條神奇的分界線。小行星帶距離太陽大約為2.17~3.64天文單位(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是一個天文單位,可作為參考)的宇宙空間內,此處小行星帶的小行星數量非常之多,太陽系中98.5%的小行星都是在此發現的。具體的行星數量大約在50萬顆以上,被發現的已有編號的小行星就有120437顆。
  • 太陽系的秘密:為什麼火星與木星之間會有一圈小行星帶呢?
    太陽系中在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有一處小行星非常密集的區域,就像圍繞著太陽的星環一樣。小行星帶與太陽之間的內側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四顆巖石星球,而在外側則分布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顆氣態行星。這樣就使小行星帶的存在就有了一定的神秘色彩,就像一條神奇的分界線。
  • 太空採礦時代已開啟,小行星帶是目標,小行星帶的相關事實
    小行星帶大致位於火星和木星這兩個行星的軌道之間,這個區域存在大多數小行星。一些小行星在近地空間中運行,有也會因為重力影響而偏離小行星帶進入外太陽系。整個小行星帶質量的大約一半由小行星穀神星,灶神星,智神星和健神星組成。灶神星,智神星和健神星的平均直徑超過400公裡,穀神星的平均直徑為950公裡。在這個地帶中的所有小行星中,穀神星是唯一被歸類為矮行星的小行星。
  • 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巨大而神秘的保護罩,它是什麼東西?
    引言: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面,地球上除了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生命存在,比如說動物,植物,魚類等等,地球能夠誕生生命,其實和太陽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最大的就是太陽,如果沒有太陽,那麼太陽系也不可能形成,就是因為太陽的出現,所以太陽系才有了現在的樣子,人類走出地球之後就不斷的探索太陽系的奧秘,經過多年的探索,人類發現太陽系真的是很大,而且太陽系的邊緣有一個巨大而神秘的保護罩
  • 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是太陽系的保護圈,還是隔絕人類的界限?
    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是太陽系的保護圈,還是隔絕人類的界限?引言你知道嗎?太陽系的邊界是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要知道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在宇宙環境中不過是一個極小的區域,人類所在的宇宙中,有著太多未知的奧秘等待著人們一探究竟。
  • 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是太陽系的保護圈,還是隔絕人類的界限?
    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是太陽系的保護圈,還是隔絕人類的界限?引言你知道嗎?太陽系的邊界是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要知道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在宇宙環境中不過是一個極小的區域,人類所在的宇宙中,有著太多未知的奧秘等待著人們一探究竟。
  • 太陽系的「柯伊伯帶」是什麼,為何如此神秘?來看看科學家的解釋
    該觀點認為,在海王星外有著一片類似於小行星帶的區域,這裡聚集著大量的天體,比如小行星,彗星等等。果不其然,在1992年的時候,有天文學家講究在這片區域發現了一顆小行星,從而證實了柯伊伯帶的存在,而冥王星也是柯伊伯帶中的一員,它也算得上是人類在柯伊伯帶中發現的首顆天體。
  • 雖然沒有找到神秘的「第五行星」,人類卻發現了璀璨的小行星帶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很早之前就為人熟知,可是,對於其他行星的探索卻一直停滯不前。小行星帶的「冷知識」那麼小行星帶到底有多神奇呢?太陽系天體最密集的地方,98.5%的小行星都是在這裡被發現的。
  • 為什麼太陽系那麼多小行星
    《十萬個為什麼之遨遊宇宙》系列內容由「科學維他命」獨家原創,用語言、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帶你認識地球,了解星星,探索宇宙,每天幾分鐘有趣有料的知識,幫你成為科學小達人。為什麼太陽系那麼多小行星關鍵詞1:小行星帶的發現關鍵詞2:小行星帶的分類關鍵詞3:小行星會撞地球嗎自從1766年提丟斯-波得定則發現以後,很多天文學家相信,在火星與木星之間,與太陽距離2.8
  • 瑪雅文明從天而降, 小行星帶橫空出世, 千萬年前太陽系曾有一場大變故
    我們知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個小行星帶,裡邊有成千上萬顆小行星繞太陽公轉,並且總有一些「心懷不軌」的小行星,似乎對太陽系充滿了「仇恨」,時不時地脫離公轉軌道,在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上製造駭人聽聞的大爆炸、大毀滅。
  • 每日科學探索: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結界,它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每日科學探索,很高興與大家一起探索宇宙當中的奧秘。今天小編跟大家討論的是: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結界,它是什麼?曾經在之前的時候,科學家還認為說過了冥王系就已經出了太陽系了,是不斷經過發現之後,太陽系的外圍竟然還有柯伊伯帶,過了柯伊伯帶,還有奧爾特星雲,它把太陽系包圍在裡邊,所以,我們的太陽系直徑範圍應該要超過一光年。
  • 太陽系「柯伊伯帶」究竟是什麼?天文學家發現相互「糾纏的星球」
    2001年8月,太空人用最先進的望遠鏡在柯伊伯帶搜尋行星形成過程中留下的碎片,柯伊伯帶是太陽系遙遠邊緣的廣闊空間,科學家們在太空中觀察這些天體,試圖描繪出行星系統的演化,他們跟蹤了一個被稱為2001QW322的小物體,將它的坐標輸入望遠鏡控制系統,望遠鏡旋轉指向天空的那一部分,他們得到了一個圖像
  • 月球也在太陽系的宜居地帶,為什麼沒有生命?
    我們抬頭就可以看到月球,人類第一個探索的星球也是月球。月球是地球的一顆天然衛星,和地球又是相互依存的存在,距離地球還比較近,而且更很幸運的是月球與地球一樣都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按理說,月球應該和地球一樣,會有生命的存在,但是經過科學家們的不斷探索研究,發現月球相對於地球來說卻是一片冷清,那為何月球沒有孕育出生命呢?
  • 一顆矮行星大小的神秘小行星潛伏在我們的太陽系中
    太陽系的某個地方有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它向地球投擲了一塊大石頭。 這顆神秘太空巖石的證據來自2008年在蘇丹空爆炸的一顆鑽石流星。
  • 太陽系最神秘的區域:柯伊伯帶,形成原因至今未明
    我們都知道地球所處的太陽系也只不過是宇宙環境之中的一個極小的區域而已,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環境之中,有著太多未知的奧秘等待著人類去探索。2019年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新視野號宇宙飛船在元旦凌晨飛過被稱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柯伊伯帶掌握著理解太陽系起源的關鍵。
  • 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充滿神秘色彩,隱藏著許多未知星球
    冥王星截至目前,天文學家們記錄在冊的已經達到1000多顆神秘天體。說起來,它更像一個巨型的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已有12萬餘顆小行星被統計,按照估計總數量可能達到了50萬餘顆,其中著名的矮行星有穀神星直徑約950公裡大小)。目前推測這些小型天體都是由原始的星雲形成,由於它們不足以形成一顆巨大的行星,無法產生相應磁場及清空自身軌道,所以就變成了今天的局面。
  • 太陽系的圍牆柯伊伯帶,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前兩年已經有消息傳出,「旅行者」系列陸續飛出了太陽系。然而科學家們表示,準確來說,它們仍然在太陽系的範圍之內,飛躍柯伊伯帶是它們面臨的一個巨大的難題。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柯伊伯帶是太陽系邊緣的小行星帶,約有成千上萬顆小型天體分布在此,保留著太陽系最初的信息。
  • 科普推文 | 小行星帶
    關於形成的原因,比較普遍的觀點是在太陽系形成初期,由於某種原因,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這個空擋地帶未能積聚形成一顆大行星,結果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    被認同的行星形成理論是太陽星雲假說,認為星雲中構成太陽和行星的材料,塵埃和氣體,因為重力陷縮而生成旋轉的盤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