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大選前一天,一顆小行星可能將撞擊地球
10月18日,美國知名天文學家尼爾·德格拉斯·泰森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文稱,一顆直徑約2米、有冰箱大小的小行星可能在11月2日,也就是美國大選的前一天撞擊地球。尼爾·德格拉斯·泰森推文,圖源:推特據尼爾的推文表示,這個小行星目前的行進速度大約是4萬公裡每小時以上,不過由於其體積太小,很可能並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損害。
-
天文小科普:什麼是小行星?
天文小科普:什麼是小行星?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太空飛行器繞小行星貝努(Bennu)進入軌道,並使貝努(Bennu)成為有史以來由太空飛行器軌道飛行的最小物體。小行星圍繞著太陽運行,是一個巖石遍布、沒有空氣的世界,但是由於體積太小不能被稱為行星。主小行星帶是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巨大的環形物,數萬顆這樣的小行星聚集在其中。
-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水(水星)晶(金星)球(地球),火(火星)木(木星)土(土星),天(天王星)海(海王星)冥(冥王星-已降級為矮行星)"這是老師編的順口溜,然後還讓我們記住兩個小行星帶,一個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為的是防止火星之火燃燒木星之木,另一個小行星帶(後來改為'柯伊伯帶')在冥王星外圍。
-
小行星帶
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大家的印象肯定非常深刻!不僅是因為形容小行星帶的各種圖片,也因為很多科幻片中對於闖入小行星帶的飛船的特效,更是讓人記憶深刻!而《太空旅客》中的小行星撞擊特效更製作得令人倍感科幻!也許以上兩個感覺已經佔據了大家對小行星帶的全部概念.....認為小行星帶就是這樣一種存在!
-
飛船穿過密密麻麻的小行星帶時,有碰撞危險嗎?
在火星與木星的軌道之間,有百萬顆以上的小行星,這裡是小行星熱鬧的大家園,我們稱它為小行星帶。
-
為什麼只有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小行星帶
在這八大行星之間,為什麼偏偏只有火星與木星之間會出現這樣的小行星帶呢?同時木星引力場帶動了相當數量的小行星,導致小行星帶內的天體無法聚集起來,它們之間相互撞擊,天體也越來越小,分布越來越均勻形成了,如今的小行星帶,所以從太陽系形成至今,這裡仍然還都只是一些小天體,最大的天體就是被列入矮行星的穀神星了,直徑超過了900公裡,其質量達到了整個小行星帶天體的1/3左右。
-
小行星帶是怎麼形成的?
,並且由於萬有引力的作用,造成了這些小行星帶無法形成行星,小行星帶有十幾萬顆小行星,其中最大的有三顆,分別是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直徑超過四百公裡,其餘的小行星比較小。通過長期的科學研究表明,對於小行星帶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論述: 一:根據小行星的形狀判斷,小行星帶的形成是經過高溫融合形成的,但是這種融合和其他行星不同,比如地球,地球在形成過程中的融合過程是以萬有引力為主導作用,但是小行星帶中的行星是由外部力量起決定性作用。
-
太空採礦時代已開啟,小行星帶是目標,小行星帶的相關事實
小行星帶大致位於火星和木星這兩個行星的軌道之間,這個區域存在大多數小行星。一些小行星在近地空間中運行,有也會因為重力影響而偏離小行星帶進入外太陽系。整個小行星帶質量的大約一半由小行星穀神星,灶神星,智神星和健神星組成。灶神星,智神星和健神星的平均直徑超過400公裡,穀神星的平均直徑為950公裡。在這個地帶中的所有小行星中,穀神星是唯一被歸類為矮行星的小行星。
-
小行星帶內的重要發現——「高爾夫球小行星」
1802年,德國天文學家海因裡希·奧爾伯斯發現了一顆他認為是主小行星帶內的行星。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文學家們把這具行星命名為雅典娜,這是希臘戰士女神雅典娜的名字。隨後,科學家在主帶中發現了更多的小行星。而雅典娜也被重新歸類為大型小行星,成為該主帶中僅次於穀神星和灶神星的第三大小行星。
-
「純愛」最新推薦:溫馨ABO文!「我這顆小行星,只圍繞你轉動」
歡迎關注最新推文菌,不定期推送好看的小說喔!今天推文菌帶來了三本溫馨ABO文:《小行星》、《B裝O》》、《日落大道》。大家如果有想看的文,歡迎通過評論反饋給我們喲!《小行星》BY微風幾許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侵權,立刪小短評:
-
隕石的故鄉之小行星帶
它們是有地球以外的太陽系其他天體,如小行星、行星、大的衛星或彗星等分裂後產生的碎塊形成的,包含著大量太陽系天體形成和演化的信息。從現在採集到的隕石來看,大部分隕石來源於小行星帶。通過碰撞和引力作用。有些固體顆粒會進入地球軌道。
-
知名專家科普來襲——帶你正確認識「蝙蝠和貉」(文末有福利)
知名專家科普來襲——帶你正確認識「蝙蝠和貉」(文末有福利) 2020-08-27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地球的環,小行星帶
最外圈是木星軌道,中間是小行星帶 大約45億年前,在太陽星雲的溫暖的內部區域緩慢冷卻形成的星子快速匯聚周圍的小右 塊和金屬塊而成為類地行星。因此,火 星和木星之間的區域裡沒有形成一顆大行星,而是有了巖石和金屬質地的小行星散布的盤或帶—主小行星帶。 天文學家估計主帶中可能有超過100萬個直徑大於1公裡的小行星。到目前為止,其中超過50萬個小行星的軌道、位置及其特徵是已知的,包括兩個最大的小行星穀神星和灶神星。這兩顆小行星,再加上智神星和婚神星,佔到主帶小行星總質量的一半以上。
-
「推文」五本沙雕星際文,強推《有朝一日刀在手》,輕鬆搞怪!
應該是無CP文,感覺不到男主的存在,前期女主大開金手指,一路升級打怪看著很帶感,後面還會涉及到宇宙情懷什麼的,文筆流暢主線清晰,未完結很肥可看。「推文」五本星際甜寵文,在星際種田養男神,溫馨有趣且治癒!
-
推書貼:末世文精品——全球進化
-
探索太陽系的神秘地帶——小行星帶
小行星帶小行星帶小行星是巖質天體,尺寸不一,小的直徑只有幾毫米,大的可達到幾千米。小行星遍布整個太陽系,不過主要還是集中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些碎片從此以後就停留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軌道上,形成了小行星帶。如今,小行星帶分布稀疏,主小行星帶的總質量僅為月球的4%。太陽系的這部分地區充滿了各種碰撞,大多數小行星都是大的天體撞毀後形成的碎片。穀神星
-
最新發現:太陽衝擊波,是造成小行星脫離小行星帶的原因
科學家們通過天文望遠鏡,已經準確地確定這些隕石的來源,主要是分布在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上,據估計,位於小行星主環帶上的各類小行星,達到數萬億顆之多。通常情況下,這些小行星主環帶上的小行星,都在各自的軌道上正常運行,極少出現脫離軌道,進入其他行星軌道上。但為何會有這麼多的隕石墜落事件呢?
-
赤戟網文推書單第152期
赤戟的網文推書單-第152期每期發書三本,詳細點評,每周一到兩更。赤戟詳評:科普娛樂並重的法蘭西渣男歷史後宮文作者是幸運的蘇拉(《鷹揚拜佔庭》)在有毒的馬甲,當時作者在起點寫《大唐官》,被404後,跑到審核相對寬鬆的有毒,把小說後續部分寫完本,如果有《大唐官》的書友,可以去有毒看後續部分,名字叫《大唐宦》,去年我做歷史文盤點的時候以為作者人品不好爛尾跑路,結果後來書友留言才知道這段內情,給人品堅挺的作者點個讚~
-
小行星帶總質量相當於一顆多大的星球?
因為:小行星帶的寬度接近2億3000萬公裡,從寬度上看,它就不可能存在於水星到金星、金星到地球以及地球到火星之間,因為小行星帶的寬度遠超過了這些星球之間的距離,而火星到木星之間的寬度則達5億多公裡,足夠放下小行星帶了。這麼多小行星能夠被凝聚在小行星帶中,除了太陽的引力作用以外,木星的引力起著更大的作用。小行星帶的位置本該是有一顆行星的。
-
冥王星:134340號小行星?
文/鄭永春冥王星和柯伊伯帶的發現過程十分艱難,是象徵人類探索精神的重要事件之一。自1846年,海王星被首次發現以來,科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新的海外行星(即海王星外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