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運算放大器實現低電壓大電流的電源轉換

2020-12-02 電子產品世界

採用LDO來實現PC主板要求的低電壓大電流電源具有很大的難度,而採用PWM電路需要採用較多的元件,PCB佔位面積較大。本文通過分析當前主板設計要求和PWM電路的特點,提出了採用運算放大器實現低電壓大電流的設計思路和方法。

INTEL晶片組和CPU要求電源的電壓越來越低,而電流卻越來越大,主板設計工程師不僅要很好地解決晶片之間互連產生的信號完整性和EMI等高速信號設計問題,還必須解決電源問題。電源是主板的動力源,在實際的產品調試過程中所出現的很多問題都直接與電源相關。

在我們的新項目中使用了INTEL新的晶片組和CPU,和以往不同的是,前端系統總線(FSB)將使用獨立的終端(termination)電源,需要系統提供最大為6A的1.2V電源。其核心邏輯(core logic)和HUB LINK也將最大消耗7A×1.5V的功耗。在以往的做法中會直接使用LDO來實現低電壓小電流的轉換,然而,在這麼大的電流情況下很難找到合適的LDO來實現電源轉換。


PWM電路分析

對於低電壓大電流的情況一般會用PWM的方式來實現電源轉換,因此最開始的設計採用PWM來實現1.2V和1.5V電源的轉換,均採用單相。採用合適的PWM控制器可以直接控制兩路電源的輸出,電路如圖1所示,這種拓撲結構在主板上應用廣泛,從CPU的電源供電到DDR的電源和終端供電都是通過該方式實現的。這是一種很成熟的電源轉換方式,可以很可靠地實現低電壓大電流的轉換。

在這種轉換結構中,MOSFET工作在飽和和截止兩個區,上端MOSFET的功耗主要由導通功耗和開關功耗兩部分構成,下端MOSFET可以實現零壓差的轉換,功耗主要由導通功耗決定,即MOSFET上的功耗主要由Rds(on)和Qg決定,由於現在的MOSFET工藝水平的進步,可以做到Rds(on)和Qg都比較小,因此MOSFET功耗產生的熱量可以比較好地解決,必要時可以並聯兩個MOSFET來減小其散熱。為了讓輸出電壓紋波比較小,通常會在這裡用到比較大的電感和大容值電容。這種電路結構的特點是簡單成熟,元件的選擇範圍寬,功率器件散熱問題可以比較好地解決。這種方式的缺點是使用的元件比較多,每一相至少需要兩個MOSFET和一個電感,元件佔用面積很大。在上述的電路中預估元件所佔用的面積約為16平方釐米。

目前主板上的元件密度已經越來越高,從而可以使價值密度也提高。本項目規格為兩顆CPU的標準ATX主板,INTEL最新CPU的設計指導建議每顆CPU的電源將單獨由4相供給,2顆CPU共8相。四條DDRII內存,6條PCI/PCI-X/PCI EXPRESS插槽,主板上部CPU附近的元件擺放具有一定難度,當把主要部件擺放好了後,發現已經沒有足夠的空間擺放轉換1.5V和1.2V所需要的四顆MOSFET、兩個大電感和一個PWM控制器,還必須要在電源輸出端擺放幾顆大容值的電解電容。

運算放大器實現電源轉換

在這種情況下決定採用運算放大器的功率放大來實現電源的轉換,其電路如圖2所示。電路中採用了運算放大器LM358,其內部封裝了兩顆完全獨立的運算放大器,可以工作在單端電源供電或者雙電源供電,工作帶寬為1MHz,並帶溫度補償。MOSFET採用FDS6690A,為TO-252封裝,MOSFET將工作在飽和區和線性區。

該項目中使用了DDRII技術,其工作電壓為1.8V,有別於DDRI的2.5V,並且不再需要提供額外的DDR終端電源。當整個系統插滿4條DDRII模塊全速工作時將最大需要30A@1.8V的電流。加大1.8V的電源供給使其達到40A的供給能力,可以直接將1.8V提供給1.2V和1.5V轉換的電源。從1.8V轉換到1.2V和1.5V的低壓差特點使得線性低電壓大電流轉換成為可能。

如果採用該轉換方式,僅僅用一顆LM358、兩顆MOSFET以及一些大容值輸出電容就可實現兩個獨立電源轉換,元件的數量減少一半,可以很好地解決擺放空間不夠的問題,其整體的PCB佔用面積只有8平方釐米,只相當於採用PWM方式所佔用面積的一半。

電路仿真

首先將通過PSPICE建立模型來仿真電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設計錯誤。在這裡仿真6A/1.2V的輸出工作情況。如前所述,在該電路中轉換電流源1.8V會和DDRII消耗的電源共用。設計中1.8V通過兩相PWM輸出,其切換頻率為200kHz,建立的電源模型:1.8+0.2sin(t×2π×1000k)(DDRII電源規範的範圍為1.7~1.8v)。選擇MOSFET



FDS6690A,可以從網際網路得到其PSPICE模型,晶片組和CPU不提供PSPICE模型,根據電流變化參數,建立簡單負載模型,其阻抗在最大阻抗和最小阻抗中高速變化以模擬最壞的緩衝器切換情況。系統要求最大的電流為6A,此時近似的最小負載阻值為1.2/6=0.2Ω。考慮到參考電壓通過系統3.3V分壓得到,建立參考電壓的模型:1.2+0.12sin(t×2π×5000k)。對於輸出端的電容補償,使用共計1000uF容值電容,其等效串聯電感ESL為10nH,等效串聯電阻ESR為30mΩ。建立圖3中的仿真模型(圖中負載模型沒有給出)。

通過仿真,可以得出輸入輸出電壓以及MOSFET上功耗的波形和負載上電流波形。

從以上的仿真結果可以看出輸出電壓變化範圍為1.15V~1.25V,MOSFET上功耗變化範圍為0.4W~4.75W。平均功耗已經超過了2W,該MOSFET最小熱阻為45℃/W。如此大功耗產生的熱將不能夠有效散發,熱的積累將可能把MOSFET燒毀。通過分析,決定在MOSFET漏端串接大功率小阻值電阻,讓一部分功耗消耗在電阻上,見圖4。

同樣做相應的電壓輸出、MOSFET和電阻上的功耗仿真。仿真的結果是輸出的電壓紋波將增大,造成增大的原因為漏端電阻的加入相當於增加了電源的內阻。儘管如此,輸出電壓值仍然在1.15V~1.25V內變化。此時可以看到MOSFET上的功耗已經顯著減小,平均功耗小於1.5W,此時電阻上的功耗也為1.5W左右。MOSFET的工作溫度將小於90℃,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PCB佔用面積和MOSFET發熱問題。

通過對上面這種方式的仿真分析,可以得出該方式的優點為元件少、電路更加簡單、輸出穩定,但是該電路工作在線性工作區,功率器件上的發熱量會比較大,而且其發熱是連續的而非PWM方式的間歇發熱,因此解決散熱問題成了該方式的最主要問題。簡單的PSPICE模型為新設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通過仿真可以在設計階段解決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縮短新產品調試和上市時間。


相關焦點

  • 低電壓、恆定增益、Rail-to-RailCMOS運算放大器設計
    預計未來十年集成電路的電源電壓將降至1.5V,甚至更低。 形成這種發展趨勢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隨著集成製作工藝的發展,器件的特徵尺寸將逐漸減小,相同工作電壓下小尺寸器件所承受的電場將逐漸增高,器件工作的安全性要求迫使工作電壓必須相應降低,而電路集成規模或集成密度逐步增大的事實,導致大功耗、大發熱量的晶片出現,同樣要求採用降低電源電壓來降低功耗。
  • 運算放大器的偏置電壓設置技巧分享
    有的網 友建議用參考電壓源,理由是精度高,此外還能提供較低的交流旁路,有的網友建議用電阻,理由是成本低而且方便,對此,張世龍沒有特別指出用何種方式,只是 強調雙電源」   一、運算放大器的偏置設置   在雙電源運放在接成單電源電路時,工程師在偏置電壓的設置方面會遇到一些兩難選擇,比如作為偏置的直流電壓是用電阻分壓好還是接參考電壓源好?
  • 運算放大器輸入與輸出電壓範圍
    某些類型的運算放大器就採用了這樣的設計,這些放大器通常採用單電源系統專用的設計。 輸入共模電壓範圍 在輸入端,適用於VIN的共模範圍也有兩個供電軌相關限制,即高電平(接近+VS)和低電平(接近–VS)。高電平時,範圍可達共模上限+VS – VCM(HI)(最大正值)。
  • 在4–20mA電流環中如何使用高壓、大電流驅動運算放大器
    在4–20mA電流環中如何使用高壓、大電流驅動運算放大器本文討論在過程控制工業應用中如何利用高壓、大電流驅動運算放大器將電壓信號轉換為±20mA或4–20mA電流信號。以MAX9943運算放大器為例,給出了試驗說明和測試結果。
  • 電流反饋運算放大器及RF有什麼作用
    電流反饋非常適合用於高速信號,因為它沒有基礎增益帶寬積的限制,同時也由於其固有的線性度。電流反饋運算放大器的帶寬略微受到增益的約束,但不像電壓反饋器件那麼嚴重。再者,壓擺率並非受到內部偏置電流的限制,而是受到電晶體自身速度的限制。這樣在給定偏置電流的條件下可以使用更快的壓擺率,而不必採用正反饋或其它壓擺率提升技術。   電流反饋運算放大器有一個輸入緩衝器,而不是一個差分線對。
  • 運算放大器的類型有哪些
    它們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集成運算放大器。  2.高阻型運算放大器  這類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特點是差模輸入阻抗非常高,輸入偏置電流非常小,一般rid>1GΩ~1TΩ,IB為幾皮安到幾十皮安。實現這些指標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場效應管高輸入阻抗的特點,用場效應管組成運算放大器的差分輸入級。用FET作輸入級,不僅輸入阻抗高,輸入偏置電流低,而且具有高速、寬帶和低噪聲等優點,但輸入失調電壓較大。
  • 運算放大器中如何放大倍數的電路單元
    反轉放大器和非反轉放大器如下圖: 一般可將運放簡單地視為:具有一個信號輸出埠(Out)和同相、反相兩個高阻抗輸入端的高增益直接耦合電壓放大單元,因此可採用運放製作同相、反相及差分放大器。 運放的供電方式分雙電源供電與單電源供電兩種。對於雙電源供電運放,其輸出可在零電壓兩側變化,在差動輸入電壓為零時輸出也可置零。採用單電源供電的運放,輸出在電源與地之間的某一範圍變化。
  • 高速電流反饋運算放大器
    如前所述,電路概念雖然出現在數十年之前,但要充分發揮這種架構的優勢,需要採用現代高速互補雙極性工藝。眾所周知,在雙極型電晶體電路中,在所有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電流的切換速度快於電壓。這構成了非飽和發射極耦合邏輯(ECL)和電流輸出DAC等器件的基礎。在電流開關節點維持低阻抗有助於降低雜散電容的影響,這是高速運行狀態下最大的危害因素之一。電流鏡很好地展示了如何在最少量的延遲下實現電流開關。
  • 運算放大器TS321和電壓比較器TS391的工作原理及應
    它們的功耗低,體積小,能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節省電路板面積,降低產品成本。關鍵詞:超小型;運算放大器;電壓比較器;TS321;TS391 從1963年Robert J.(Bob) Widlar設計出第一片公認的單片集成運算放大器μA702開始,運算放大器的發展,經歷了從通用運算放大器到低失調、低噪聲、高增益的高精度專用運算放大器的歷程。這期間324作為一款通用的運算放大器,由於其具有極高的易用性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運算放大器裡面是什麼
    3.高阻型運算放大器:特點是差模輸入阻抗非常高,輸入偏置電流非常小,一般rid>1GΩ~1TΩ,IB為幾皮安到幾十皮安。實現這些指標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場效應管高輸入阻抗的特點,用場效應管組成運算放大器的差分輸入級。
  • 運算放大器工作原理及誤差分析
    為了便於初學者選用,本文對集成模擬運算放大器採用工藝分類法和功能/性能分類分類法等兩種分類方法,便於讀者理解,可能與通常的分類方法有所不同。1.1.根據製造工藝分類 根據製造工藝,目前在使用中的集成模擬運算放大器可以分為標準矽工藝運算放大器、在標準矽工藝中加入了結型場效應管工藝的運算放大器、在標準矽工藝中加入了MOS工藝的運算放大器。
  • 通過運算放大器真的能實現ppm精度嗎?
    許多運算放大器的某些誤差在ppm量級,但沒有個運算放大器的所有誤差都達到了ppm量級。例如,斬波放大器可提供ppm級的失調電壓、直流線性度和低頻噪聲,但它們的輸入偏置電流和頻率線性度存在問題。雙極性放大器具有低寬帶噪聲和良好的線性度,但其輸入電流仍可能導致內部電路誤差(對於內部電路,我們將使用「應用」一詞)。MOS放大器具有出色的偏置電流,但通常在低頻噪聲和線性度領域存在缺陷。
  • 用於Sigma-Delta調製器的低電壓跨導運算放大器
    摘要:跨導運算放大器是模擬電路中的重要模塊,其性能往往會決定整個系統的效果。這裡設計了一種適用於高階單環Sigma-Delta調製器的全差分摺疊式共源共柵跨導運算放大器。該跨導運算放大器採用經典的摺疊式共源共柵結構。帶有一個開關電容共模反饋電路。
  • 單電源運算放大器的偏置應該怎樣設計
    其次,運算放大器驅動大電流負載時電源經常不穩定,除非電源有很好的調節能力,或有很好的旁路,否則大的電壓波動將回饋到電源線路上。運算放大器的正輸入端的參考點將直接偏離Vs/2,這些信號將直接流入放大器的正輸入端。
  • 低壓運算放大器通過自舉以實現高壓信號和電源工作的應用
    摘 要:展示了一種讓低壓運算放大器緩衝器有效自舉成高壓緩衝器的方法:採用一款具有出色輸入特性的運算放大器,並進一步提高其性能,使其電壓範圍、增益精度、壓擺率和失真性能均優於原來的運算放大器。您可以採用具有出色輸入特性的運算放大器,並進一步提高其性能,使其電壓範圍、增益精度、壓擺率和失真性能均優於原來的運算放大器。  我曾設計過一個精密電壓表的輸入,需要一個亞皮安輸入單位增益放大器/緩衝器,其低頻噪聲小於1 μV p-p,失調電壓低至大約100 μV,非線性誤差小於1×10 -6 。
  • 使用合適的高電壓運算放大器安全、高效地控制和放大高電壓
    此類運算放大器與常規的運算放大器有所不同,因為它們必須滿足非阻性(感性或容性)負載的壓擺率要求,需要精確調節的電源,而且一旦電壓超過 60 V,設計人員就會面臨嚴格的穩壓要求。此外,根據應用的不同,可能還會出現大電流,導致熱管理問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市面上售有基於特殊工藝的標準單片式和混合式高電壓運算放大器。
  • 基於精密超低功耗放大器的電源電壓的高端電流檢測方法
    基於精密超低功耗放大器的電源電壓的高端電流檢測方法 Catherine Chang 發表於 2017-11-29 15:45:01   簡介
  • 通過採用CMOS求和比較器實現開關電源電流PWM控制
    2 開關電源電流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原理簡介 開關電源的工作過程相當容易理解,在線性電源中,讓功率電晶體工作在線性模式,與線性電源不同的是,PWM開關電源是讓功率電晶體工作在導通和關斷的狀態,在這兩種狀態中,加在功率電晶體上的伏-安乘積是很小的(在導通時,電壓低,電流大;關斷時,電壓高,電流小)/功率器件上的伏安乘積就是功率半導體器件上所產生的損耗。
  • 模擬工程師電路設計指導手冊:運算放大器①
    (減法器)電路⑤兩級運算放大器儀表放大器電路⑥三級運算放大器儀表放大器電路⑦積分器電路⑧微分器電路⑨電流感應跨阻放大器電路輸出擺幅可至 GND 電路的單電源低側單向電流檢測解決方案單電源、低側、單向電流檢測電路低側雙向電流檢測電路
  • 選擇適合MEMS麥克風前置放大應用的運算放大器(二)
    運算放大器可以採用單電源將V-接地或者採用雙極性電源將V+和V-分別設置為等值的正負值(例如±15 V)。需要選擇合適的電源電壓以保證運算放大器的輸出不對給定的電源軌削波。ADMP504的峰值輸出電壓為0.25 Vrms。當ADMP504連接至增益為20 dB(10×增益)的前置放大器,其峰值輸出電壓為2.5 Vrms,即7.0 VP-P。因此,該電路需要至少7.0 V電源電壓或±3.5的軌到軌輸出運算放大器。如果運算放大器輸出不是軌到軌,則電源電壓需要更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