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子豪)烏魯木齊航空有這樣一個「與時間賽跑」的崗位,看似簡單卻關乎旅客和機組人員的出行體驗,他們需要為機上餐食做好前端保障工作,這個崗位即是——配餐調度席,每位配餐調度員匯聚成強大的調配力量,「核對每日航班動態、及時調整餐食和機供品」是他們的日常工作。
徐嘉良於2019年1月入職烏魯木齊航空客艙服務部供應管理中心,職務是機供與配餐專員,同時也是公司配餐調度員之一。作為配餐調度員,為切實保障公司航班安全平穩運營,徐嘉良需要實時監控每個航班的餐食和機供品,保證餐食和機供品按時按量保障到機。面對臨時性的飛行計劃,他需及時與領導及其它保障單位進行溝通協調,儘快制定臨時配餐計劃並確保正常保障。這個不被旅客熟知的崗位實則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挑戰,考驗著配餐調度員的靈活調配能力。
清晰明了的調度指令,準確無誤的加減餐食,經過1年多的歷練,徐嘉良已然成為配餐調度席的一名骨幹。在一次保障UQ2513烏魯木齊至海口的航班過程中,飛機原計劃8:50起飛,因天氣原因延誤至10:50之後。此前,餐食調度席為機組配備的是機組點心餐,根據延誤具體情況及相關規定,可以為機組更換為機組正餐。貼心認真的徐嘉良主動與當班機組聯繫,就是否更換餐食徵詢意見,機組為他的主動服務、時刻掛心而感動,一名乘務員表示:「我非常願意在徐嘉良值班的時候飛航班,因為他總能在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第一時間通知我們,也會想方設法地為我們解決問題,他對工作充滿幹勁,是我們可以能夠依靠的身後英雄。」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生活節奏。徐嘉良主動請纓,於3月初正式返崗,因保障人員有限,配餐調度席實行24小時工作機制,從早10點接班到次日早10點,他始終在崗位上奔波忙碌著。「烏航配餐調度徐嘉良,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溫和親切的聲音在很多個夜晚響在機組人員的耳畔。徐嘉良是機組人員身後的保障兵,他細緻耐心地處理著電腦中的動態和數據,竭盡全力協調保障每一個航班、每一班機組、每一位旅客和機組人員,將熱氣騰騰的美食有條不紊地送至大家面前。
3月25日晚21點,配餐調度席突然接到公司通知,次日需保障新疆援鄂醫療隊返疆包機。但此時新疆航食生產部門已下班休息,無法正常保障當班機組餐食。時間緊、任務重,心急如焚的徐嘉良想到次日其它早出港航班上有已配備好的機組早餐,他立刻請示領導,緊接著跟次日早出港航班機組人員逐一進行電話溝通,問詢是否有機組人員不需要配備機組餐食。30分鐘,20餘通電話,經過徐嘉良誠懇的溝通解釋,最終有10名機組人員自願放棄機組餐食。隨後,徐嘉良立即聯繫新疆航食調度席,將需調換的機組餐食進行了詳細說明,並再三囑咐務必正常保障援鄂醫療隊返疆包機航班。在大家的緊密配合下,終於解決了包機機組的餐食問題。
凌晨3點左右,徐嘉良得知公司次日要贈予新疆援鄂醫療隊飛機模型作為紀念品,他立刻去基地庫房搬運飛機模型,並仔細清點數量,趕在航機車進場之前送到航班上。於他而言,這些都是分內之事,每一次的緊急工作都是一次挑戰,圓滿完成工作後的成就感讓他充滿動力。
8月,徐嘉良毅然加入新民路愛心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身著防護服的他承擔起為居民購買生活物資、監測體溫的職責。徐嘉良常常汗流浹背地奔波在志願服務的路上,他時刻不忘自己的職責,並認為:「能為防疫出力,再苦再累都值。」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徐嘉良堅信:「事不在大小,只要肯做,就會有所收穫。」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即是他的人生信條。
民航業內有許多看似平凡、實則不平凡的職工,他們站在乘務員、飛行員等一線保障人員身後,用恪守職責、勇於擔當的責任精神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徐嘉良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