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航空馬俊飛:堅守崗位職責,永葆先鋒本色

2020-11-09 烏魯木齊航空

(通訊員 馬欣雨)「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在平凡的生活中,用心做好每一件不平凡的小事。」這是烏魯木齊航空乘務員馬俊飛的一段誠懇自述。馬俊飛是烏魯木齊航空客艙服務部的一名乘務督導,同時也是一名有著10年黨齡的乘務員。

2011年8月,馬俊飛通過層層選拔進入了海南航空,成為一名乘務員,自此開始逐夢藍天之旅。在崗期間,他曾獲得「優秀乘務長」、「優秀客艙管理獎」、「年度安全衛士」等榮譽,同時為海南航空榮膺SKYTRAX獎項相關工作做出了貢獻。七年後,懷揣著對家鄉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勇往直前的夢想,馬俊飛於2018年6月入職烏魯木齊航空,成為了烏魯木齊航空大家庭中的一員。

提起馬俊飛,其他乘務員對他的印象是「陽光溫暖」、「盡職盡責」、「善解人意的中隊長」······他在工作中恪盡職守、一絲不苟,在生活中平易近人、溫和大方,同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俊飛哥」。截至目前,馬俊飛已安全飛行8700小時。

敢於擔當,主動作為

2020年因新冠疫情而變得特殊,無數民航人勇往直前、敢於擔當,為保障航班正常運行貢獻了力量。2月10日,馬俊飛主動向所屬部門領導請纓留守基地,協助保障航班安全生產運行。他深知,自己身兼乘務督導和共產黨員雙重身份,此時正是自己勇擔重任、爭做表率的時候,他要發揮標杆力量,不僅要保障航班運行,還要給乘務員帶去正能量和信心。馬俊飛每日認真細緻做好疫情監測、預警工作,細心統計基地乘務員的體溫情況,及時提示乘務員做好消毒防護工作,協調各部門有序開展工作,合力保障航班正常運行。這一次,馬俊飛在基地堅守了32天,共執行航班11餘次。

7月15日,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烏魯木齊再次按下「暫停鍵」,為維持正常生產運行秩序,烏魯木齊航空第一時間調整航線網絡布局,轉場至蘭州、鄭州。7月16日,馬俊飛再次請纓前往鄭州外站負責乘務員管理和後續航班運行相關工作。到達鄭州後,馬俊飛主要負責鄭州外站近40位乘務員日常管理,包括組織開展外站安全提升培訓、乘務員外站安全防範、疫情防控等。積極組織開展了各項乘務員業務學習,例如《外站運行風險防範》、《乘務員顛簸安全培訓》等,強調在外站飛行也需將安全知識銘記在心。

馬俊飛還會在業餘時間組織乘務員們開展文體活動,他了解到很多乘務員都愛好打籃球,便組織大家開展籃球友誼賽,增強同事間的溝通協作,同時又能鍛鍊身體素質。馬俊飛還特別關注每位乘務員的狀態,會主動了解大家的性格喜好,與乘務員們打成一片。駐站鄭州期間,馬俊飛會為過生日的乘務員組織生日會,會主動詢問乘務員們是否有什麼困難,設身處地為大家排憂解難。轉眼間,馬俊飛在鄭州外站堅守整整65天,他始終堅守著崗位,助力復產復工。

敬畏職責,堅守崗位

每當提起馬俊飛,大家都會想起他那招牌式的溫暖微笑,乘務員都說馬俊飛是一個「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應」的中隊長。有一次深夜,一位乘務員家中突發急事,無法執行次日航班,需要請假。馬俊飛得知後第一時間聯繫該乘務員,耐心詢問具體情況,安撫乘務員的情緒。即便馬俊飛第二天也有早班飛行計劃,但是仍然充滿耐心地先幫乘務員解決問題。馬俊飛總是會對乘務員們說:「大家有任何生活和工作上的問題困難,不論幾點都可以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我24小時都在。」這句話讓乘務員們感受到滿滿的感動和正能量。在他眼裡,乘務督導不僅僅是一名管理者,也需要在生活上各個方面去幫助每一位乘務員,只有這樣才能互相信任、共同進步。

生活中,馬俊飛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三口之家,可愛的女兒剛滿兩歲十個月,陪伴妻子、女兒是他最幸福的日常。提及家人,馬俊飛總覺得少了一份陪伴。萬家燈火團圓時,雖身不能至,但感同身受,馬俊飛認為:「『小家』和『大家』都是我的家,只有默默守候和付出,才更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馬俊飛的妻子冶曉菲是烏魯木齊市開發區建投集團的一名工作人員,疫情期間接區組織部工作指令,冶曉菲也選擇第一時間奔赴前線抗擊疫情。馬俊飛和冶曉菲兩人奔赴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崗位不同但目標一致。「我起飛了,照顧好自己」、「我下班了,注意防護」······夫妻兩人的微信留言簡短但充滿了濃濃的溫情和愛意。聚少成多是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常態,但馬俊飛和冶曉菲總是相互鼓勵、攜手前行。

即使工作再忙碌,馬俊飛都能夠毫無怨言:「我敬畏我的職責,作為一名乘務督導,我應該給大家起到帶頭作用;同時我也是一名黨員乘務員,堅守崗位是我的使命。」多年的堅持,足夠讓平凡變得「不平凡」,堅守崗位職責,永葆先鋒本色。馬俊飛展示了榜樣的力量,他將會用自己的正能量繼續鼓舞身邊的人,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相關焦點

  • 烏魯木齊航空安全管理工程師彭陽:堅守工作崗位,助力疫情防控
    (通訊員 王風霞)7月,新冠疫情在新疆出現反覆,自疫情發生以來,烏魯木齊航空全力部署,積極應對,將防疫抗疫工作作為重要任務。面對疫情,烏魯木齊航空全體員工眾志成城、積極作出貢獻,維修工程部安全管理工程師彭陽便是他們其中鮮活的一例。入職以來,彭陽先後獲得過公司安全生產月活動優秀個人、安全先進個人等表彰,組織參與的工作小組也獲得過公司優秀安全班組、先進班組等榮譽稱號。
  • 烏魯木齊航空黨員管玲:抗疫戰場上彰顯巾幗標兵本色
    (通訊員 聶盛斌)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烏魯木齊再次按下「暫停鍵」,為維持正常生產運行秩序、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烏魯木齊航空第一時間調整當前航線網絡布局,堅守於防疫抗疫最前線,通過科學指揮、協同會戰等舉措,轉場至蘭州、鄭州;同時,部分幹部員工堅守於烏魯木齊航空基地,為新疆屬地防疫抗疫貢獻力量。
  • 烏魯木齊航空地服部劉澤民:因為責任,所以堅守
    (通訊員 王歡樂) 劉澤民,烏魯木齊航空地面服務部車輛保障中心副經理,在7月中旬疫情發生時,他主動申請前往單位駐守,駐守時間長達50天,帶領車輛保障中心13名一線人員積極開展疫情防控、安全生產及復工復產相關工作,按時保質完成公司各項車輛保障任務,為抗疫情,保生產,助復工默默貢獻自己的力量。
  • 不負青春 勇往直前——烏魯木齊航空航空安保部劉皋汕
    劉皋汕是烏魯木齊航空一名優秀的航空安全員,也是一名資深的安保組長。他的妻子陳瑤是烏魯木齊航空的一名乘務長,他們是典型的「雙飛家庭」,像民航業內其他「雙飛家庭」一樣,聚少離多是常態,晝伏夜出也是常態,客艙就是他們另外一個「家」。
  • 烏魯木齊航空乘務員張琪:堅守責任,奮力前行
    (通訊員 阿力飛熱·艾尼瓦爾)作為公司年會和各類匯演上的主持人,張琪臺詞紮實、台風穩健,整體表現得落落大方、高雅昂揚,舉手投足間展現著烏魯木齊航空乘務員端莊得體的氣質風度,這個特別的西安女孩讓所有人印象深刻。張琪是烏魯木齊航空的一名乘務員,於2015年12月10日正式入職烏魯木齊航空,成為公司大家庭中的一員。因為熱愛,所以選擇。
  • 烏魯木齊航空乘務調度主管葉育民:心中有責,勇於擔當
    葉育民即來自於烏魯木齊航空客艙服務部乘務資源管理中心,工作職務為乘務調度主管。疫情防控期間,葉育民舍小家、顧大家,積極投身生產保障的第一線,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敬業精神勇挑重擔、恪盡職守,在平凡崗位上默默耕耘、日夜堅守,為烏魯木齊航空「戰疫情、保生產」貢獻了力量。
  • 烏魯木齊航空配餐調度員徐嘉良:敢於擔當,主動作為
    (通訊員 李子豪)烏魯木齊航空有這樣一個「與時間賽跑」的崗位,看似簡單卻關乎旅客和機組人員的出行體驗,他們需要為機上餐食做好前端保障工作,這個崗位即是——配餐調度席,每位配餐調度員匯聚成強大的調配力量,「核對每日航班動態、及時調整餐食和機供品」是他們的日常工作。徐嘉良於2019年1月入職烏魯木齊航空客艙服務部供應管理中心,職務是機供與配餐專員,同時也是公司配餐調度員之一。
  • 疫情當前,烏魯木齊航空地服人用實際行動踐行「三個敬畏」
    (通訊員 王歡樂) 7月17日,烏魯木齊這座城市再次因疫情反彈按下了暫停鍵,與此同時,有這樣的一群人,依然選擇堅守抗疫一線,他們是烏魯木齊航空地服人。馮正霖局長曾提出「民航在打贏打勝疫情防控的總體戰、阻擊戰中始終處於前沿陣地,民航人都是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逆行者,要以「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為內核,增強「三個敬畏」意識。」在這個關鍵時期,民航安全工作決不能鬆勁兒、也決不能忙中出亂。
  • 【同上一堂課·課後心聲】郝吉明:堅守教書育人不可放棄的職責和擔當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清華依然永葆自強奮進的姿態,努力實現更加有力的引領,這一發展目標鼓舞人心。」環境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在現場參會,並在第一時間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在聽到清華再次發出「質量永遠是教學的生命線」的鄭重承諾後,郝吉明倍感振奮:「立德樹人、服務國家始終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學校未來發展應和國家命運同步。
  • 海航旗下首都航空客艙資源管理團隊 立足崗位 堅守初心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進程中,海航旗下首都航空客艙資源管理中心始終堅守一線,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靈活調配乘務資源,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合規運行,切實做到從資源派遣角度最大化降低疫情風險,獲得首都航空「防疫先鋒」團隊稱號。
  • 青春登場 乘風破浪—烏魯木齊航空地服工作者剪影
    (通訊員 趙媛)正如這首激勵當代年輕人的詩歌中所說,烏魯木齊航空地面服務部有一群「浪花」,他們用年輕的激情和青春的夢想,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為旅客安全出行、航班順利起航,貢獻力量!他們中包含值機員、登機服務員、調度員、離港控制員、行查服務員等,覆蓋地面服務各個一線關鍵崗位,他們的平均年齡不足25歲,卻先後完成疫情期間航班及旅客保障0失誤、候機樓轉場、新設備調試、參加烏魯木齊機場集體值班等正常時期都較為艱巨的工作任務,是一支名副其實的活力先鋒隊。
  • 烏魯木齊航空飛行員宋立軍:以傳承致匠心,用熱愛創不凡
    2002年,宋立軍加入海南航空,正式成為一名民航飛行員。此前,他有3年的空軍飛行經歷和10年的通航飛行經歷,豐富的飛行經歷造就了宋立軍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品格。2014年,烏魯木齊航空正式成立,懷揣著建設新疆、服務新疆的熱情,宋立軍加入公司,並於2018年7月正式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
  • 烏魯木齊航空開展地服「爭創業務能手爭當安全標兵」知識競賽活動
    (通訊員 王歡樂)根據《關於全面深入開展烏魯木齊航空技能大練兵的通知》,為夯實「三基」建設,抓作風、樹先鋒、立標杆,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強專業、練技能、補短板,踐行「三個敬畏」深刻內涵,實現寓教於樂、樂學其中的效果,烏魯木齊航空地面服務部車輛保障中心於9月24日開展主題為「爭創業務能手,爭當安全標兵」地服駕駛員安全知識競賽活動。
  • 烏魯木齊航空「雙飛家庭」:因夢而飛,因飛而愛
    (通訊員 孫天陽)在烏魯木齊航空這個大家庭中,有著很多相親相愛、扶持前進的「雙飛家庭」。萬米高空上,他們是密切配合、共同進步的工作夥伴;地面小家裡,他們是恩愛依偎、甜蜜和諧的夫妻。王浦於2015年5月4日加入烏魯木齊航空,莎莎於2015年9月1日加入,他們在烏魯木齊航空相識、相愛,2020年5月27日兩人修成正果,結合而成甜蜜圓滿的「雙飛家庭」。回首過往,段段回憶縈繞在他們的腦海中;藍天是他們共同的夢,客艙便是他們的另一個「家」。
  • 烏魯木齊航空:多措並舉 堅持打贏藍天保衛戰
    為切實履行企業職責,持續改善空氣品質,自2018年起,烏魯木齊航空以APU替代專項工作為重要抓手,為民航綠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APU是飛機輔助動力裝置(AUXILIARY POWER UNIT)的簡稱,它的核心部分是一個使用航空燃油並排放廢氣的小型渦輪發動機,工作效率較低、耗油量大,會汙染環境、產生噪聲。GPU是地面電氣源設備,主要包括靜變電源和飛機地面專用空調。
  • 守護生命希望,烏魯木齊航空順利保障人體器官緊急運輸
    (通訊員 張榮)10月12日11:03,烏魯木齊航空客戶服務席接到一個特殊電話,旅客金先生將於當日乘坐UQ3565航班從蘭州攜帶人體器官前往杭州,希望烏魯木齊航空能夠給予協助,此時距離UQ3565航班起飛只有近3個小時。
  • 烏魯木齊航空順利召開基層幹部員工座談會
    (通訊員 楊智宇)9月22日至9月28日,為深入貫徹海航集團「員工是最寶貴的財富」企業理念,打造有溫度的僱主品牌形象,搭建企業和員工全方位的交流平臺和機制,烏魯木齊航空順利召開基層幹部員工座談會。員工座談會覆蓋公司11個部門,各部門通過部門例會、中心例會、班組例會、黨支部民主生活會、視頻會議等形式先後開展了17次員工座談會,共計8名公司領導、1236名員工參會。
  • 烏魯木齊航空飛行部開展《三基大講堂》線上直播研討會
    (通訊員 劉江)8月10日,烏魯木齊航空飛行部開展《三基大講堂》八月第一期「著陸技術培訓與鄭州機場運行風險分析研討會」,此次研討會同步在鄭州基地會場及企業微信平臺開展,飛行部總經理徐庭劍、總飛行師範潤龍、二隊長隊長李波、教員王耀章和當日無航班計劃的飛行員參會。
  • 烏魯木齊航空6日起開通烏魯木齊=鄭州=博鰲航線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8日消息(記者蘇桂除 通訊員謝承宗)1月6日,海航旗下烏魯木齊航空開通烏魯木齊=鄭州=博鰲航線。  據了解,烏魯木齊=鄭州=博鰲航線的班期為每日一班,往返航班號為UQ2567/68。去程航班將於7:55從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起飛,11:50到達鄭州新鄭國際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