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人才政策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確定,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為明年要抓好重點任務之一。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要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提出要加快國內人才培養,使更多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要完善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機制。要規範科技倫理,樹立良好學風和作風,引導科研人員專心致志、紮實進取。(來源:新華網)
◆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國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加強國防科學技術人才培養,鼓勵和吸引優秀人才進入國防科研生產領域,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來源:中國人大網)
◆12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建設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通知》。《通知》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在社會服務領域運用「網際網路平臺+創業單元」新模式促進創新,有效支撐科研人員、大學生、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以及其他各類社會群體開展創新創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每年帶動形成一定規模的創業就業。(來源:中央人民政府網)
◆12月15日,教育部發布《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要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七項要求。提出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引用率和影響因子等指標與資源分配、物質獎勵、績效工資等簡單掛鈎。(來源:教育部網站)
◆12月18日,教育部發布《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意見》聚焦「唯帽子」問題,引導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人才稱號,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意見》提出,正確理解人才稱號內涵,正確看待人才與人才稱號的關係,正確認識人才稱號獲得者的使命責任,推進人才計劃改革,強化人才稱號獲得者崗位管理,規範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大力培養支持各類人才,改進評估、評價和評審方法,堅持正確的收入分配導向,淨化人才稱號使用外部環境,加強人才稱號使用監督,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等十二個方面的要求。(來源:教育部網站)
◆12月29日,科技部發布《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加大各省市人才支持政策的協調力度,實行人才評價標準互認制度,完善人才交流、合作和共享機制。推動高校、科研機構選派擁有科研成果、創新能力強的科研人員擔任「科技專員」,深入企業開展技術轉移和科普服務。打造全球高端科技人才集聚、交流與合作平臺,加大國際人才招引政策支持力度,共享海外引才渠道,加強「二次引進」,推動國際人才認定互認、服務監管部門信息互換。(來源:科技部網站)
◆12月30日,科技部發布《科學技術活動評審工作中請託行為處理規定(試行)》。《規定》為規範科學技術活動評審工作中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行為,維護公平公正的評審環境和風清氣正的創新生態,明確了請託行為的五種情況,建立評審誠信承諾制度,對評審組織者、承擔者、評審專家、評審工作人員提出相關要求,對實施請託行為的主體、涉及請託行為的專家和評審人員提出相應的處分要求。(來源:科技部網站)
二、地方科技人才工作
◆12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自治區委組織部、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聯合發布《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提出,提高科技特派員保障經費額度,實行「限額包幹」,加大獎勵力度,明確科技特派員優先享受先行人才激勵政策,增設「科技富民」項目,結餘可由科技特派員自主支配。(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網站)
◆12月11日,湖南省科技廳、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引導轉制類科研院所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符合條件的可實施員工持股;公益類科研院所可以實行高層次科技人才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和項目工資制,薪酬計入當年單位工資總額,不納入工資總額基數;建立創新盡職免責機制等。(來源: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網站)
◆12月14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發布《江蘇省外國專家工作室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明確,江蘇省外國專家工作室是依託江蘇省企事業單位建立,由高層次外國專家領銜開展工作的科技創新平臺。對優秀省外專工作室給予獎勵補助,引進人才納入省「雙創計劃」支持。(來源: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網站)
◆12月16日,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聯合發布《貫徹落實落實方案》。《方案》提出持續深化已部署的專項行動,組織開展新的專項行動,回應科研人員新期盼,包括成果轉化盡責擔當行動、科研人員保障激勵行動、新型研發機構服務行動、政策宣傳行動。(來源: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網站)
◆12月1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深化科技改革攻堅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對引進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給予獎勵、人才稱號和計劃支持,開展應用型人才分類評價改革,為持永久居留證的外籍人才創辦企業提供國民待遇,獲國家和省科技獎勵人員享受院士醫療待遇等。(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
三、科技人才管理與服務
◆12月4-5日,科技創新CEO特訓營(第五期)結業答辯會及結業典禮在北京舉行。55名學員就公司技術產品、商業模式、融資和運營管理等方面取得的進展和突破,以及學習收穫和體會進行了答辯報告。科技部人才中心主任李普出席結業典禮並講話。
◆12月8日,科技部人事司會同人才中心在部機關舉辦「專業技術人員大講堂」。科技部人才中心牛萍副研究員就「我國高層次科技創業人才成長特徵與培育實踐」做專題講座。科技部機關和事業單位100餘人參加了此次「大講堂」活動。
◆12月15日,科技部人才中心在北京舉辦「2020年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研討交流活動」。活動旨在充分發揮好科技人才服務區域創新發展的作用,總結交流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建設經驗。來自全國各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的代表和部分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代表100餘人參加了活動。
◆12月16-18日,科技部人事司會同人才中心在北京舉辦「2020年科技部系統人事幹部培訓班」。培訓班旨在落實專項整治和巡視整改要求,加強幹部管理和監督考核。科技部機關、直屬事業單位和科技日報社人事幹部及人事司部分幹部50餘人參加學習。
(來源:科技部人才中心)
原標題:《科技人才政策信息(2020年第12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