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政策信息(2020年第12期)

2021-01-21 澎湃新聞

一、科技人才政策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確定,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為明年要抓好重點任務之一。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要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提出要加快國內人才培養,使更多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要完善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機制。要規範科技倫理,樹立良好學風和作風,引導科研人員專心致志、紮實進取。(來源:新華網)

◆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國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加強國防科學技術人才培養,鼓勵和吸引優秀人才進入國防科研生產領域,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來源:中國人大網)

◆12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建設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通知》。《通知》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在社會服務領域運用「網際網路平臺+創業單元」新模式促進創新,有效支撐科研人員、大學生、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以及其他各類社會群體開展創新創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每年帶動形成一定規模的創業就業。(來源:中央人民政府網)

◆12月15日,教育部發布《關於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要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七項要求。提出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引用率和影響因子等指標與資源分配、物質獎勵、績效工資等簡單掛鈎。(來源:教育部網站)

◆12月18日,教育部發布《關於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意見》聚焦「唯帽子」問題,引導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人才稱號,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意見》提出,正確理解人才稱號內涵,正確看待人才與人才稱號的關係,正確認識人才稱號獲得者的使命責任,推進人才計劃改革,強化人才稱號獲得者崗位管理,規範人才招聘和引進工作,大力培養支持各類人才,改進評估、評價和評審方法,堅持正確的收入分配導向,淨化人才稱號使用外部環境,加強人才稱號使用監督,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等十二個方面的要求。(來源:教育部網站)

◆12月29日,科技部發布《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加大各省市人才支持政策的協調力度,實行人才評價標準互認制度,完善人才交流、合作和共享機制。推動高校、科研機構選派擁有科研成果、創新能力強的科研人員擔任「科技專員」,深入企業開展技術轉移和科普服務。打造全球高端科技人才集聚、交流與合作平臺,加大國際人才招引政策支持力度,共享海外引才渠道,加強「二次引進」,推動國際人才認定互認、服務監管部門信息互換。(來源:科技部網站)

◆12月30日,科技部發布《科學技術活動評審工作中請託行為處理規定(試行)》。《規定》為規範科學技術活動評審工作中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行為,維護公平公正的評審環境和風清氣正的創新生態,明確了請託行為的五種情況,建立評審誠信承諾制度,對評審組織者、承擔者、評審專家、評審工作人員提出相關要求,對實施請託行為的主體、涉及請託行為的專家和評審人員提出相應的處分要求。(來源:科技部網站)

二、地方科技人才工作

◆12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自治區委組織部、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聯合發布《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提出,提高科技特派員保障經費額度,實行「限額包幹」,加大獎勵力度,明確科技特派員優先享受先行人才激勵政策,增設「科技富民」項目,結餘可由科技特派員自主支配。(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網站)

◆12月11日,湖南省科技廳、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引導轉制類科研院所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符合條件的可實施員工持股;公益類科研院所可以實行高層次科技人才年薪制、協議工資制和項目工資制,薪酬計入當年單位工資總額,不納入工資總額基數;建立創新盡職免責機制等。(來源: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網站)

◆12月14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發布《江蘇省外國專家工作室管理辦法(試行)》。該《辦法》明確,江蘇省外國專家工作室是依託江蘇省企事業單位建立,由高層次外國專家領銜開展工作的科技創新平臺。對優秀省外專工作室給予獎勵補助,引進人才納入省「雙創計劃」支持。(來源: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網站)

◆12月16日,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聯合發布《貫徹落實落實方案》。《方案》提出持續深化已部署的專項行動,組織開展新的專項行動,回應科研人員新期盼,包括成果轉化盡責擔當行動、科研人員保障激勵行動、新型研發機構服務行動、政策宣傳行動。(來源: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網站)

◆12月1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深化科技改革攻堅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對引進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給予獎勵、人才稱號和計劃支持,開展應用型人才分類評價改革,為持永久居留證的外籍人才創辦企業提供國民待遇,獲國家和省科技獎勵人員享受院士醫療待遇等。(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

三、科技人才管理與服務

◆12月4-5日,科技創新CEO特訓營(第五期)結業答辯會及結業典禮在北京舉行。55名學員就公司技術產品、商業模式、融資和運營管理等方面取得的進展和突破,以及學習收穫和體會進行了答辯報告。科技部人才中心主任李普出席結業典禮並講話。

◆12月8日,科技部人事司會同人才中心在部機關舉辦「專業技術人員大講堂」。科技部人才中心牛萍副研究員就「我國高層次科技創業人才成長特徵與培育實踐」做專題講座。科技部機關和事業單位100餘人參加了此次「大講堂」活動。

◆12月15日,科技部人才中心在北京舉辦「2020年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研討交流活動」。活動旨在充分發揮好科技人才服務區域創新發展的作用,總結交流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建設經驗。來自全國各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的代表和部分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代表100餘人參加了活動。

◆12月16-18日,科技部人事司會同人才中心在北京舉辦「2020年科技部系統人事幹部培訓班」。培訓班旨在落實專項整治和巡視整改要求,加強幹部管理和監督考核。科技部機關、直屬事業單位和科技日報社人事幹部及人事司部分幹部50餘人參加學習。

(來源:科技部人才中心)

原標題:《科技人才政策信息(2020年第12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專題:科技評價—實踐與展望丨【中國科學院院刊】2020年第12期發布
    2020年第12期 評論 長期從事宏觀經濟政策模擬研究、產業與科技政策研究以及數字經濟與數位化轉型戰略研究。先後承擔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高端智庫、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等課題研究任務。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合著 6 部。
  • 支撐當下 規劃未來—2020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科技政策
    書中指出,隨著新冠肺炎的蔓延,今後社會形態很可能會發生巨變,需要「基於深刻的洞察力」推進科技振興;需要加速實現當前第5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提出的「Society 5.0」超智能社會。此外,文部科學省下屬科學技術與學術政策研究所強調未來將「重新思考以及重振人性,實現柔性社會」。
  • 專題前言 2020年第4期 | 公共信息資源開放政策研究
    2009年,美國政府籤署《開放透明政府備忘錄》(Transparency and Open Government),並隨之建立data.gov網站,由此拉開了全球政府數據開放的帷幕。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和信息資源價值的日益顯現,政府數據開放已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點和各國信息化發展的必然選擇,越來越多的政府實施數據開放,政府數據開放成為大趨勢。
  • 資訊 |「2020年青年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人才獎」評選結果公告
    中國測繪學會「2020年青年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人才獎」評選結果公告第 4 號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和《中國測繪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中國測繪學會進行了2020年青年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人才獎評選工作。
  • 東莞市城市更新政策觀察(第十期)暨2020年核心政策回顧
    鑑於此,華勤城市更新研究院與建緯(東莞)律師事務所聯手推出《東莞市城市更新政策觀察》,本期將對廣東省、東莞市在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15日期間發布的部分重磅政策進行解讀以及歸納整理在該期間廣東省、東莞市以及各鎮街發布的核心政策一覽表,旨在為東莞市城市更新的參與者和關注者提供政策參考,以期促進東莞市城市更新政策宣貫和信息共享
  • 智惠行動——2020年第15期數字經濟大講堂暨第五期「數字工匠...
    智惠行動——2020年第15期數字經濟大講堂暨第五期「數字工匠」實務能力提升工程研修班完美收官 2020-12-14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科技局舉辦2020年全市科技統計培訓和科技政策宣講活動
    為切實提高科技統計質量,更好地服務企業做好研發費用統計工作,幫助企業充分了解和享受科技優惠政策,12月24日-31日,市科技局舉辦2020年全市科技統計培訓和科技政策宣講活動,各市(區)科技主管部門業務負責人、企業相關業務人員參加了會議。
  • 8848.86米珠峰新高度 |《中國測繪》2020年第12期精彩搶先看
    可快速關注我們2020年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珠峰新高度的公布,展現了中國人不斷攀登、勇於突破的精神,也彰顯了中國科技的進步和大國風範。
  • 2020年第一期吉錦來啦!| 吉錦第46期
    臺中教育大學始建於1899年,前身為臺中師範學院,於2005年更名為臺中教育大學。學校校訓「忠毅勤樸」,以「實務導向型人才培育推動基地」「教育科學研究基地」「教育產業暨科技技術發展基地」為發展主軸,致力於發展教育、藝術、管理、信息、數理、人文等領域,在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方面頗具特色。
  • 2020年第3期「光學三維成像與傳感」 特約專欄
    《紅外與雷射工程》「光學三維成像與傳感」特約專欄於2020年3期正式上線啦!此次專欄由陳錢、趙慧潔、左超三位老師精心策劃,涵蓋光學三維成像與傳感相關領域熱點研究方向。廣大讀者請隨小編一道,來了解下國內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吧!
  • 紅河州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第2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
    紅河州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第2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 文章來源:紅河州市場監督管理局
  • 2021產業經濟新聞事件點評(2020年12月29日~2021年1月4日,第180期)
    1南京城建集團:旗下一裝配式建築產業園開工2020年12月29日,由南京市城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南京城建集團」)聯合中鐵十四局集團房橋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建設的裝配式建築構件生產基地——南京城建房橋裝配式建築產業園,在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馬鞍街道馬集工業園內開工。據悉,該項目總投資4.2億元,項目一期將於2021年5月份投產,2022年全面建成。
  • 聚焦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收官
    南都訊 記者董曉妍 通訊員楊柳青 9月23-24日,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CFQCIS 2020)在穗成功舉辦。本屆論壇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同步開展,現場約200位代表參加。
  • 吸引力顯著提升,人才匯聚加速度——盤點2020濟南人才成績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 通訊員 耿慶坤一座城市對人才的胸懷有多寬,這座城市未來的發展空間就有多廣。《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0》顯示,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中,濟南從2019年的全國第14位提升到第8位,位居全省第一。當前,濟南進入加快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全市人才資源總量突破200萬。人才如熱帶雨林般生長,為濟南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 粵A車牌從2020年第1期開始實行階梯搖號
    2019年12月30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發布《關於通過階梯搖號方式配置個人中小客車增量指標的通告》,明確個人中小客車搖號指標於2020年第1期起通過階梯搖號方式配置,「久搖不中」將有更多中籤概率。《通告》有效期至2023年6月30日。
  • 國際會計職業動態(2020年第12期)
    該修訂自2021年12月31日起生效,允許相關方提前採用。上述修訂強調職業會計師對公眾利益的使命和責任,以激勵其更好地展現自身的社會職責、職業精神和行為規範,並促使職業會計師在不同的崗位和領域滿足公眾的期望。
  • 顧浩等:基於螢光法的溶解氧傳感器研製及試驗(2020年第2期)
    年第2期轉載請聯繫編輯部授權通訊作者簡介本期支持單位京藍雲智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農信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中農信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浙江臻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薦閱讀>·專題導讀——農業傳感器與物聯網(2020年第2期)·2020年第2卷第2期目錄·王培龍和唐智勇:農產品質量安全納米傳感應用研究分析與展望(2020年第2期)·楊星等:太陽能殺蟲燈物聯網故障診斷特徵分析及潛在挑戰(2020年第2期)·汪進鴻和韓宇星
  • 做優政策 強化服務 提升水平 高新區打造獨具特色的「人才磁力場」
    原標題:做優政策 強化服務 提升水平 高新區打造獨具特色的「人才磁力場」   昨天,記者從秀洲國家高新區獲悉,在日前人社部公布的「2020年度中國留學人員回國
  • 《納米研究》2020年第12期目錄
    3445–3451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目錄Previous Contents:《納米研究》2020年第11期目錄《納米研究》2020年第10期目錄《納米研究》2020年第9期目錄《納米研究》2020年第8期目錄
  • 政策乾貨!最新最全的科技創新政策都在這裡!
    《寧波市科技創新主要政策便覽(2020年版)》上線啦!編制初衷為使廣大企業、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能更全面地了解掌握我市科技創新與人才政策,用足用好各項助企惠企政策紅利,提高科技創新政策獲得感,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對疫情後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近日,由市科技局組織編印的《寧波市科技創新主要政策便覽(2020年版)》電子書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