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優政策 強化服務 提升水平 高新區打造獨具特色的「人才磁力場」

2020-12-0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做優政策 強化服務 提升水平 高新區打造獨具特色的「人才磁力場」

  昨天,記者從秀洲國家高新區獲悉,在日前人社部公布的「2020年度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入選對象名單上,高新區表現亮眼,兩個創業項目榜上有名,獲獎數與獲獎額度列全省第一。

  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由人社部制定,旨在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大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人才計劃。入選項目具有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等特點,國家在項目創辦初始啟動階段予以重點支持,以加快其科技成果轉化,實現企業快速發展。

  「此次這份人社部名單上,全省共有5個項目入圍,我們佔據兩席,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也生動展現了高新區在人才項目引進和培育上的卓有成效。」高新區科技與人才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高新區以打造「創新高地、人才特區、生態新城」為整體目標,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以優化人才發展生態為重點,以重大人才工程、平臺、政策為抓手,做優引才優惠政策、強化人才服務管理、提升人才服務水平,設立了總規模10億元的領軍人才及「秀湖雙百」計劃引才專項資金,形成獨具特色的「人才磁力場」。

  今年5月,高新區發布「秀湖雙百」計劃2.0版,吹響了招攬人才「新號角」。2.0版計劃包括十一條人才新政,在優化原有條款外,疊加了市區人才新政條款,提升了引才力度,提高了可操作性,為集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提供了更有利的政策保障。

  據了解,此次入選人社部國家級榜單的兩個創業項目也列入「秀湖雙百」計劃中。浙江浩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2017年通過孵化移植方式引進的人才項目,2018年入選第4批「秀湖雙百」計劃人才創業項目及嘉興市「創新嘉興·精英引領計劃」C類項目。

  「該創業項目基於業界最為先進的硬體可信計算技術,研發創新性的企業數據安全產品,用於解決網絡安全領域的敏感數據洩露、『內鬼』防禦等痛點難點問題,目前已研製出企業帳號洩露風險檢測主機和區塊鏈數字籤名保護主機兩款產品,並與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等權威安全機構建立合作關係。」該負責人介紹說。此次公司取得重點項目推薦,也是國家支持計劃的最高獎項。

  嘉興優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高新區生物醫藥國千園內自主培育的創新企業,2018年入選第5批「秀湖雙百」計劃人才創業項目,2019年入選嘉興市「創新嘉興·精英引領計劃」A類項目。公司聚焦生物醫藥領域最新的靶向蛋白降解技術,著力打造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靶向酶降解平臺TED/ACTED。

  在人才項目喜國家級殊榮的同時,高新區人才引育也是「花紅果碩」。據統計,今年1至10月,高新區引進頂尖高端人才項目60餘個,其中引進國家級高端人才領銜的項目10個,「秀水泱泱·智匯秀洲」引才品牌效應進一步增強,今年初以來新引進碩士及以上人才近300人。

  「秀湖雙百」計劃2.0版的「磁場效應」也在釋放。據了解,今年初以來,高新區已開展兩批「秀湖雙百」計劃評審,34個項目入選,包括紫外LED封裝技術和應用、個性化精準醫療伴隨診斷產品等一批優質人才創業項目陸續紮根落地。

(文章來源:嘉興日報)

(責任編輯:DF386)

相關焦點

  • 高新區(濱江)海創基地:打造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集聚地
    為什麼將地理位置如此優越的地方作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對此,高新區(濱江)有自己的考量:一流的辦公環境給一流的人才來入駐,同時要將其打造成海外高層次人才在杭州創新創業的首選地和集聚地。  最近,高新區(濱江)還準備採取園中園的模式,在海創基地內設立「5050計劃」加速器、海邦創業園、海邦創新工場,形成「孵化器」+「加速器」的一條龍的服務模式。
  • 廈門火炬高新區:瞄準新材料 提升「烯」引力
    18日,我省第二屆石墨烯產學研對接會在廈門舉行,為人才、資本、技術與石墨烯企業搭建起合作橋梁。  會上,廈門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廈門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專業孵化器正式揭牌。作為我省石墨烯產業的第一聚集地,廈門火炬高新區集聚了我省一半以上進入產業化階段的石墨烯應用企業。
  • 重慶高新區:聚集創新資源 激活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今年以來,重慶高新區緊緊圍繞「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總體定位,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高水平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聚焦科學主題「鑄魂」,面向未來發展「築城」,聯動全域創新「賦能」,建平臺、興產業、聚人才、優環境、提品質,在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中打頭陣、做先鋒、挑大梁,奮力打造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努力成為重慶市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和創新驅動新引擎
  • 武漢東湖高新區 構建高質量創新生態系統的思路與對策
    李河清 舒施妙 楊翠麗 陳秋爽  在武漢東湖高新區邁向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研究其創新生態系統,對於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水平,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主要圍繞武漢東湖高新區創新生態體系建設現狀,及其與天津高新區的創新生態系統的比較和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出推進東湖高新區創新生態系統建設與發展的建議。
  • 成都高新區:企業梯度培育 產業節節拔高
    成都高新區對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精準施策,提供政策扶持、金融支撐、人才賦能、專業服務等全方位服務和支持。從種子期雛鷹企業到龍頭企業,成都高新區的產業培育政策一直在完善。如今,政策升級更要直面企業發展之困。
  • 發現新「齊跡」|淄博高新區:MEMS產業孵化器 助力打造千億級產業平臺
    6英寸矽基MEMS研發製造平臺」等10多個創新創業平臺,為入園企業及高層次人才提供設計、研發、孵化、產業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服務,聚力打造MEMS晶片、集成電路晶片、智能傳感器、儀器儀表等優勢產業鏈和產業聚集區。
  • 臨沂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全面提升工作成效 打造項目服務新模式
    走進全新升級過的高新區政務服務大廳 乾淨的桌椅,舒適的環境,「貼心政務」模式,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智慧服務平臺為抓手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提升企業、群眾的幸福感、認同感和獲得感。,開發了直通快辦審批監管系統,實現了審批更加便捷,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
  • 基層動態 | 裕華法院強化訴源治理提升司法服務水平 構建「豐...
    基層動態 | 裕華法院強化訴源治理提升司法服務水平 構建「豐」字形糾紛解決平臺 2020-12-01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輪驅動」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有力凸顯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按照江蘇省委組織部建立健全「五堅持五提升」人才工作體系部署、徐州市委組織部加快建設淮海經濟區人才高地的要求,鼓樓區委組織部聚焦鼓樓中心城市高品質主城區建設的實際,以發掘和培養本土人才隊伍為重點,以做大做強本土人才「基本盤」為目的,創新實施「鼓樓英才」人才隊伍建設培養計劃。
  • 「集智高新區 北鬥系中原」讓北鬥之光閃耀鄭州高新區
    從去年的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八屆年會暨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到「集智高新區北鬥系中原」系列主題活動,為何以北鬥為主題的盛會頻頻落戶高新區?這與高新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高新區圍繞以傳感器為重點的物聯網、精密測量為重點的北鬥應用、網絡安全為重點的電子信息、超硬材料為重點的新材料,推動產業成規模、上水平」要求密切相關。
  • 企業聚集度居中西部第一 成都高新區吸引企業落戶的秘訣在哪裡?
    早在2006年,SAP就在成都高新區成立了SAP成都研究院,這也是SAP在中國成立的第二個研究院,涵蓋銷售、售前、合作夥伴服務、客戶支持等部門,服務本地企業700餘家。2016年,全球首家SAP數字創新空間(SAP Hybris)落戶成都高新區。
  • 中國科學院專家濰坊行暨 「院士大講堂」活動在高新區舉行
    >孫剛在致辭時說,濰坊高新區作為全市重點打造的中央創新區,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始終堅持創新驅動,主攻高新技術產業,引領經濟社會蓬勃發展。中科創新園落地濰坊以來,在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深入挖掘濰坊企業技術需求,積極引進院所優質產業化項目和高層次專家來濰發展,為濰坊市提供了技術對接、成果轉化、投融資等眾多服務,成果顯著。濰坊市將持續加強政策集成,用好用活科技創新平臺,撬動更多資源支持科技研發和創新創業,努力為各類人才和企業家提供最好的舞臺。
  • 江蘇泰興:強化「雙招雙引」 打造「智力引擎」
    近年來,泰興以「五堅持五提升」人才工作體系為引領,堅持「人才強市」「人才強企」戰略,全面推行「雙招雙引」,圍繞特色產業加快集聚各類領軍人才,著力打造「智力引擎」,發揮人才對產業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推動「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互融」,構建「人才促發展、發展興人才」的生動局面。
  • 專家:用培養人才、下沉資源等手段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推動中醫藥發展
    培養人才 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人才是限制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瓶頸之一。」劉華一認為,現在很多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家庭醫生籤約及轄區人口健康查體等工作上,在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上下的功夫還不夠,導致基層留不住人才。當前,如何制訂吸引基層中醫藥人才的政策的問題亟待解決。
  • 漢威科技領銜,鄭州高新區打造千億級中國智能傳感谷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11月13日,記者在第十五屆全國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學術會議(STC學術會議)上獲悉,鄭州高新區打造中國智能傳感谷在會議開幕式上,鄭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新亭說:「圍繞「中原科創谷」的建設,鄭州高新區謀劃了十大抓手級工程,特別是中國智能傳感器谷的建設,是核心主題。以漢威電子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為核心布局傳感器產業的先導區,未來在天健湖周邊打造3—5平方公裡的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組團。
  • 衡陽縣六中正式劃歸衡陽國家高新區管轄
    11月16日,衡陽市舉行衡陽縣六中整體移交協議籤訂儀式,此舉標誌著衡陽縣六中正式投入高新區的「懷抱」。受市委書記鄧群策,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健的委託,市委副書記廖健見證籤約並講話。衡陽縣六中原名湖南省新民中學,始建於1921年,1958年改名為衡陽縣第六中學。
  • 高質量發展助力航天強國建設 航天產業融合交流會在高新區舉辦
    8月28日,航天科研管理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濱海高新區渤龍湖科技園渤龍山莊召開,會議以「後疫情時代的航天科技與智能」為主題。會議期間,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的參會代表與濱海高新區有關部門舉行了航天產業融合交流會。
  • 科技日報: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交出高分答卷
    其中,奕斯偉高端板級封裝系統集成電路基地等項目的落地,填補了高新區在集成電路產業無龍頭企業的空白,進一步強化產業鏈。作為該區產業培育「生命線工程」之一,今年9月,成都高新區發布今年首批梯度培育企業名單,共計485家(次)企業上榜。同時,《關於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等系列政策相繼出臺,正繼續營造科技創新良好生態環境。數據顯示,近3年來,成都高新區新增科技型創新創業企業超過2.9萬家。
  • 文登「十三五」社會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圓滿完成「十三五」各項目標任務,社會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全面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十三五」期間,累計發放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3070萬元,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1272萬元。城鎮新增就業每年都保持在6000人以上,登記失業率一直保持在全省較低水平。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過 3.26萬人。全區技能人才總量穩步增長、結構不斷改善,目前技能人才總量達6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萬人。
  • 推進總結再提升 垃圾分類首善行 高新區舉辦《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
    2020年12月30日上午,由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服務中心、西安高新區城市管理局共同主辦的「同創共享引領示範垃圾分類智啟新程——西安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020年總結暨《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貫徹實施推進會」雲直播活動在高新區管委會舉辦。  三年施治分類大計,首善高新勠力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