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一周,考生要如何調節生物鐘、調整好自己的精神狀態?
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國的高考推遲了一個月進行。時至今日,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對於高三的學生來說,該複習都複習了,就等著「真刀實槍」的走入高考的考場去「一較高下」。按照一般的說法,高三的學生到了這個時候,基本上是「定型」了,但是,同學們可不能鬆懈下來,只要還沒有到高考真正考完的時候,我們都有進一步優化的可能,都有可能去對高考結果產生積極地影響。
當然,這裡所說的不能鬆懈下來,並不是要同學們還像前段時間那樣,拼盡全力複習備考,而是說我們在考前,還有些細節上的問題可以進一步優化。今天,我們來談論一下,在高考前一周的時間,如何去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讓自己以「滿血」的狀態走進高考的考場,去面對這一次大考。
大家知道,現如今的高中生,彼此之間的競爭是異常激烈的,同學們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時間,通常會以擠壓休息時間的方式,來獲取比別人「更多」的學習時間。然而,這樣的結果,導致了大多數同學們的睡眠時間嚴重不足,有些同學整天都處於一種半清醒狀態,嚴重影響了學習效率。
高考在即,同學們在這一周的時間裡,切記不可再開夜車學習,而是要充分利用這一周的時間,去調整自己的生物鐘,使自己在高考考試的時間段裡,處於一種精神飽滿的狀態。如何進行生物鐘的調節和精神狀態的調整,要做到以下兩點。
1,保證充足、有規律的睡眠時間。
一般情況下,只有休息好了,人們才可能處於精神飽滿的狀態。通常保證一天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就可以了,睡眠時間過多反而會適得其反。現在,大多數學校,會讓學生在家自由複習,同學們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來保證充足的睡眠。即使是沒有放假在家複習的學生,我們也要想辦法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另外,不僅睡眠時間要充足,而且還要有規律。比如,在考前的這一周時間裡,同學們可以從晚上十點半開始睡覺,到第二天早上的六點半起床,每天這樣堅持,形成規律性。當然,前兩天可能會不習慣,只要堅持下來,兩三天的時間以後,就會習慣了。
2,調整考試時間段內的精神狀態。
所謂的考試時間段,指的是高考考試時間,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這兩個時間段正是高考的考試時間。在高考前的這一周時間,同學們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在此時間段內保持最佳精神狀態,如果出現瞌睡等現象,同學們可以適當地做一點較為輕鬆的鍛鍊,來維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生物鐘的調節需要一定的時間,與不同同學的體質、生物鐘紊亂程度有關。大部分情況下,堅持規律的休息, 3-5天左右的時間後,人的生物鐘會調節的很好。當我們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走進高考的考場時,相信會把我們高中期間的所學,儘可能地充分發揮出來,達到我們各自滿意的效果。如果大家希望讀到更多關於教育類的文章,敬請關注,進入主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