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
2、保持最佳的生理狀態………………………
3、克服考前焦慮心理…………………………
4、聽音樂消除疲勞,放鬆心情………………
5、應對高考膳食有講究………………………
6、考前一兩周衝刺特別方案…………………
7、怎樣度過考前最後一兩天…………………
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
高考不僅檢驗考生的知識水平,同時也檢驗考生的心理素質。研究表明,考生的心理狀況直接關乎高考的成敗,從一定意義上講,在其它條件大體相當的情況下,高考成敗的關鍵取決於考生的心理狀態,正因如此,有專家指出:「四分考實力,六分考心理」。學生的心理狀態、心理準備對高考的正常發揮將產生直接而重要的影響。
專家認為,考前調整心態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強化必勝的信念
自信心是高考的隱形分數,堅定的必勝信念是高考成功的精神支柱。心理學研究證明,能力、水平相同的條件下,自信心高的人完成任務的成功率明顯高於自信心低的人。具有一定實力的考生如果能夠滿懷信心,對高考充滿著希望與期盼,並以積極的心態對待高考,那麼這樣的考生在高考中往往能夠取得成功。所以,保持對自己的充分信心,是考試成功的有利保障。
二、樹立正確的考試觀
高考是一場選拔考試,沒有充分的準備,不會帶來理想的成績。但是,有了充分的準備,也許會遇到或是公平因素或是心理因素或是意外因素的影響。
一次的失敗或成功都不是人生最後的、不可改變的定局。即便高考沒考好,也不代表一生希望的終結。我們的社會現在已經進入一個學制社會,這是一個終生教育的時代,我們現在受教育的渠道越來越多,成才的途徑更加寬泛。因此,面對高考,患得患失,只會徒增煩惱,不會帶來奇蹟,最重要的是,要積極、坦然面對高考,能夠保持平和的心態,走進考場,面對考卷。
三、打鐵還須自身硬
自信主要是來自對知識和心理的千錘百鍊,考生的信心應該建立在學習實力的基礎上。只有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充分調動考生的積極性,保證考試充分發揮。
增強自信的訓練方法,有專家給出了以下的幾種方法。
1、增強學習實力
高考前,查漏補缺,建立知識的體系和網絡,抓緊抓好課堂45分鐘,掌握高考的要求,來強化自己的學習實力,這都有助於強化高考的信心。
2、不打疲勞戰術
疲勞戰術會使人陷入心情煩躁的狀態,從而影響高考信心。考生要學會打效率戰,不打時間戰,有節奏有規律地起居與複習,有利於充沛精力,有利於增強信心。考生要強化優勢學科,從而增強自己的信心,並靠它拿高分;彌補弱勢學科,採取確實有效的措施小步子前進,一步一步來提高弱勢學科的實力,從而強化自己考試的信心。
3、高考目標適當
把高考目標定位過高,就會增加考試焦慮,降低信心;若把考試目標定位過低,影響潛能的發揮。
4、學會自我微笑
笑是人充滿信心的表現,是人快樂的表現,笑和自信的體驗是一致的,是和人的自信相互促進。考生經常微笑,內心就會自然滋長自信的體驗。
5、不要封建迷信
高考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它是由考生的心態和學習實力決定的。世界上不存在超自然的力量會控制考生的命運,迷信只能降低考生的信心。因此考生千萬不要去算命、拜佛、求神。
6、積極自我暗示
積極暗示能提高人的信心,消極暗示能降低人的信心。考生在高考前應儘量避免消極暗示的影響。考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運用積極暗示強化信心,例如,在考試前與考試中默念:「我一定能高考成功!」「我有實力」,「我能行」。
7、走路挺胸抬頭
人的姿勢與步伐是和人內心體驗有密切關係的。人在充滿信心時,挺胸抬頭,走起路來步伐堅定有力。考生經常挺胸抬頭,走路步伐有力,速度稍快,有助於增強信心。
保持最佳的生理狀態
考試成功與否,心理狀態固然重要,生理狀況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考前的除了要注重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外,還應把自己的生理狀態調至最佳。那麼,如何調節生理狀態呢?
一、考前一段時間,起居要保持原有習慣
有的同學本來平時生活得很有規律,可到臨考前總希望自己睡眠能更長一些,認為這樣會使自己的狀態更好一些。然而,由於生物鐘的影響,他們上床後並不能馬上入睡,第二天早晨起床後,常會感覺頭昏昏的,影響了考前的狀態。還有一些考生,本來平時睡眠很好,在臨考前卻非要加個午睡,導致晚上入睡時間較晚,造成臨考狀態不佳。
二、考前一段時間,絕對避免疲勞
臨考前的一周一定要避免疲勞。如果考生考前仍拼命讀書至深夜或因其它原因而導致體力過度消耗,進入考場時就會感覺精力不足,導致考場上反應遲鈍。因此,考前的學習、娛樂、活動等一定要適當,只有適當,才有利於腦力與體力的恢復,否則則會得不償失。
三、考前一段時間,防止暴飲暴食
一些家長在考前對考生進行所謂的「大補」,每天魚、肉、蛋,還要外加一些補腦衝劑,結果導致考生胃腸出現問題,給考生帶來不利影響。
考前飲食安排可食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食物:如柑橘、西紅柿、瘦肉類、乳類、魚類,少食脂肪類含量較高的食物,更應注意的是不要喝過多的咖啡和茶,以免影響休息。
四、考前一段時間,最好養成散步的習慣
每晚二十分鐘的散步可以緩解人的緊張情緒,提高人的睡眠質量。關於這一點,美國加洲心理學家羅伯特·泰爾教授曾做過多次研究,其研究結果表明,人在散步之後情緒飽滿,精力充沛,緊張減輕。泰爾建議,為了使散步更好地減輕精神壓力,在散步過程中可假想自己的腦袋由一個氫氣球託著,去掉腦中一切想法,自然的呼吸,使胳膊在身體兩側自如地甩動,這樣效果會更好。
克服考前焦慮心理
面對影響命運、前途的高考選拔,淡定者一定心理素質超常,焦慮者其實也是可以理解。許多心理、醫學、教育專家針對高考考生的焦慮心理,進行了許多研究,也總結了許多的克服焦慮心理的方法。
一、目標減壓
其實,所有的考生都對高考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即使是基礎差、付出少的考生也對高考會抱很高的預期值,所以,每次高考,總是有很多人感覺成績不理想,對成績不滿意。高考時,失敗、挫折往往會困擾大多數考生,直至高考結束、成績確鑿,許多考生的心理才會復歸平靜和理性。考生考前、考中的這種心態,必然會影響考生的複習和發揮。
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的憂慮、擔心與其成就願望值成正比,與為此願望付出的行動成反比,平和的心態對於應考十分重要。對於高考,所有考生,都應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學會寬慰自己,行事在人,成事在天。考生要學會降低高考預期,學會順其自然。
最合理的做法是,每個考生都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包括正確評價自己和正確認識自己的心理壓力。正確評價自己就是要確定合理的奮鬥目標。目標過高,超過自己實際能力,考試多次受挫,會造成焦慮;目標過低,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造成鬆懈。
特別是那些平時感覺不錯,但考試成績總不理想的學生,一定要分析造成考試不理想的願因,確定是自己知識掌握得不好,還是考試緊張,不要總把失誤歸為發揮得不好。
對於有些介於考上或考不上、介於考上重點或考上非重點的學生,為緩解心理壓力,不妨可設置一個略低的目標,這樣做有利於增加自信心,從容地面對考試。
二、營養減壓
維生素C就具有減輕心理壓力的作用,胡蘿蔔能提高記憶力,香蕉對人的大腦產生成功意識是不可缺少的,檸檬能使人精力充沛。少食、多餐也有助於減輕考生緊張與疲勞。
三、運動減壓
通過運動,考生可以勞逸結合、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一是進行有氧運動,如慢跑、打羽毛球、遊泳、跳舞等。二是進行低密度運動,如散步、清掃屋子等。三是針對不同的情緒狀態進行運動。當你感到疲乏時,抬起下顎作收縮下顎的活動,進行深呼吸並挺直腰杆。當你憤怒時,身體左右轉動,心中緩緩數數,並慢慢進行深呼吸。當你焦慮不安時,跳動身體,並左右轉動三分鐘左右。
四、冥想減壓
早晨或傍晚選擇一個較安靜的地方,避免外界幹擾,坐在椅子上,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個東西或一個字上,冥想20分鐘。也可運用香水冥想法。給自己噴上香水,採用盤坐式,閉上雙眼,集中精力,進入較深的意識狀態,幻想自己在一個百花齊放的花園裡,微風吹來,飄來各種花香,花園裡有一條蜿蜒的小溪,小溪裡開著各種各樣的美麗花朵。
五、音樂減壓
當考生感到緊張時,可以選用一定的音樂來作引導,例如,古典的《高山流水》和《陽春白雪》可以讓聽者完全融於清幽靜謐的大自然中,心理的壓力和煩惱就隨之消散了。
六、洗澡減壓
將身體完全浸泡在38-40攝氏度的溫水中,先讓手鬆弛,輕輕浮在水面上,想像這種鬆弛上升到肘部,並沿著手臂、肩膀和背部上升到頭部。
七、幽默減壓
考生可利用空閒時間閱讀一些幽默材料,看一些搞笑短片或者相聲表演,讓自己笑出聲來,最終達到減輕壓力的目的。
八、環境減壓
對於考生來說,在學校的學習氛圍已經是夠壓抑和緊張的了,高考前,心情焦慮時,可以找個環境優雅的地方坐坐、走走、談談、聽聽,以舒緩心情。
九、睡眠減壓
充足的睡眠是保證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寬舒與平衡的前提。針對考前睡眠時間少、身心過度疲勞,考生應進行多時段的睡眠。對腦力勞動過大過強的人來說,多時段的休息是調節過度緊張的有效方法,這已被愛因斯坦等許多科學家的切身經歷所證明。
聽音樂消除疲勞,放鬆心情
不必再緊張的做題,每天下午飯後應該到環境比較安靜、優美的地方散步一會兒;不必再重複簡單的定理、公式等,每天多看一些內容高雅的文章;不必再沉溺於擔心,應該放下心來聽一聽鋼琴、薩克斯等,聽一聽《回家》《水邊的阿狄麗娜》《藍色多瑙河》等。
消除疲勞的音樂:中國作品《春江花月夜》、維瓦爾大提琴協奏曲《四季》中的《春》、德彪西管弦樂組曲《大海》、亨德爾組曲《水上音樂》。
振奮精神的音樂:中國作品《黃河大合唱》或鋼琴協奏曲《黃河》、管弦樂曲《紅旗頌》、貝多芬《第五(命運)交響曲》、柴科夫斯基《第六(悲愴)交響曲》(第一樂章)。
充滿希望的音樂:中國作品《花好月圓》、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約翰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圓舞曲》;比才歌劇《卡門》。
更加快樂的音樂:中國作品《喜洋洋》、《步步高》;格裡格《培爾金特》組曲中的《潮》等。當然一些輕鬆、愉快或抒情的流行音樂,對放鬆考生心情也特別有用。
應對高考膳食有講究
首都醫科大學營養學副教授魏守剛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考前階段的營養要適量合理,考試期間尤其要注意飲食安排。
一、要保證身體需要的熱量
主要營養來源有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麵製品、馬鈴薯、甘薯等;優質蛋白質,如魚禽蛋奶等;脂肪類,如豬肉、牛油、花生油等
二、攝入充足的蔬菜水果
一般膳食裡,蔬菜每天保持300克―400克,水果每天保持100克―200克。
蔬菜水果中,綠色和橙黃色是最佳食物,可以多食用。
三、多注意吃鹼性食物
人體也有酸鹼度指標,一般來說,良好的體質呈弱鹼性體質。含鹼性的元素主要是鉀、鈣、鎂等,如水果類的香蕉、葡萄(葡萄乾)等;植物類的大豆及其製品等,堅果類食品有花生、核桃等。鹼性食物對大腦和身體有特殊的營養作用。
四、飲用水也有講究
一般要少量多次飲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去飲水。要喝燒開的自來水,少喝飲料。考試前幾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經常吃的食品,以免食譜改變後造成身體的不良反應。要少吃容易產氣、產酸的食物,如韭菜、地瓜、碳酸飲料等。
飲食要在進考場前1小時以前完成,不要過飽,食品不要太鹹或太甜,以免影響大腦思維。考試當天飲水不要限量,但以少量多次飲水為宜。可以帶水,適當解決口乾舌躁的生理需要。
考前一兩周衝刺特別方案
一、回顧以往試卷
盲目的多做卷子反而無益。卷子要做,最後的關鍵時刻,要做近兩三年來的高考試卷。也許有的同學以前就做過這些試卷,但是在你全面地掌握了高中課程之後,再去分析,感覺也許和原來完全不同。
在分析這些試卷時,要知道出題的原則,總體思路、標準答案以及老師在閱卷過程中,哪些問題是可以放寬的。試卷中有些難題,其實不是高考的要求。對於這些題目,你就是答不出,也問題不大。
對於需要記憶的知識,要著重背一背;一直背不出的問題,不要再管它;背的熟練的內容,沒有必要反覆複習。
二、拒絕心理暗示
考場上很容易出現「卡殼」現象,照理,應該立刻跳過去,但有些人就是被絆住了手腳。其實這和平時的答題習慣有關係。經常遇到這樣問題的考生,可以在一兩個星期內有意識的多做這方面的訓練,堅決扔掉「卡殼」的毛病,杜絕一遇難題就跳、做不出來的心理暗示,要用輕鬆心態迎接考試。
三、分析命題趨勢
現在出題的趨勢越來越多樣化,情境題、閱讀材料題等越來越多,對這類題目有些疑惑的學生,可以多重視一下。高考最重要的就是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最要克服的就是疲倦厭倦和急躁的心理。
四、科學作息時間
早上6點左右起床,認真學習4個小時,不要超過這個時間,中間每2個小時左右,要休息15到30分鐘。最好聽聽音樂,也可以在校園裡散步,但千萬不要做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到學習狀態。下午要小睡一會兒,時間以半個小時左右為宜,不要超過1個小時。下午學習的時間不宜過長,因為下午容易疲勞,如果時間過長,學習質量和效果都會受到一定影響,以2—3小時為宜。吃晚飯的這段時間,是最適合休息的時間,因為此時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可以散步,去超市購買簡單的生活用品;但千萬不要從事緊張的腦力勞動,打鬥、玩遊戲或看刺激的電視片都不行。晚飯後放鬆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之間,可以看看,翻翻以往的卷子,學習3個小時左右;期間,注意力要集中,保證學習質量。對於晚上學習效果特別好的學生,最晚也不要超過11點睡覺。
怎樣度過考前最後一兩天
一、合理設定生活節奏
考前最後一兩天,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和平時一樣」。萬萬不能在考試前搞出什麼新花樣,比如大玩、大睡、大喜、大悲什麼的。考前最後一天的平穩度過是保證水平發揮的重要條件。另外,為了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考試前一兩天不要參加較為激烈、體能消耗比較大的體育活動,同時,不要到離家或學校太遠的地方。還要進行適當而不是過多地放鬆和休息。
具體來說,要注意以下幾點。
1、萬萬不可再熬夜
人們常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但是,高考比較其他考試來說,是檢驗考生實力的考試。一晚的複習使考試成績大幅度提高的概率幾乎為零。即使在政治等一些需要記憶性知識的考試前,我們也不提倡考生熬夜複習,因為付出的代價太高,而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極小。
2、不要過早上床
要按照日常習慣提前一些(晚上10點半左右)睡覺,早上6點左右時起床就可以了。如果出現睡眠困難,可以在睡前少食一些有助於催眠的食物水果,如香蕉、蘋果、牛奶,也可以聽幾段舒緩、優美的音樂,但儘量不要服用鎮靜藥。
3、設法入睡
如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態,就準備一點鎮靜藥物放在枕邊,一旦不能入睡就按劑量服用。如果非常害怕鎮靜藥帶來的副作用,就在上床前約半小時,喝一杯熱牛奶,這對睡眠是非常有益的;也可以吃一根香蕉。為了保證睡眠質量,可以在睡覺前開會兒電扇、空調,但是要防止受涼,時間一定定好。除此之外,在睡覺前聽一些輕鬆抒情的音樂,也有一定的幫助入睡的作用。如果還緊張還可以採取按住肚臍眼兒下二寸處的丹田數數的辦法等。
4、適當的複習
就像在體育比賽之前要進行熱身運動一樣,複習一些基礎的知識要點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像平時一樣複習3-4小時,想一想簡單的問題,這樣可以使大腦處於一種較活躍、清醒的狀態,但量不宜大,時間不宜長。
在考前一天,看看自己以前的模擬試卷,看看自己到底在什麼地方容易出錯;把出錯的題揀幾道做一做;不用背單詞;可以看一些作文;也可以讀一些報紙雜誌、看看電視,在放鬆情緒的同時豐富知識,也許還能為第二天的作文開拓思路。
二、認真做好以下幾步
1、熟悉考場,適應環境
考生應仔細地觀察通往考場所在地的交通路線,選擇其中路程最短、幹擾最少、平時最熟悉的一條路。另外,最好準備一條備用路線,以免發生意外時不知道走哪條路為好。對考場所在地的學校、樓層、教室要熟悉,特別是自己所在的考場位置和自己的座次、編號一定要親自查看。另外,還要注意考場所在地的廁所位置。
2、準備好文具袋並妥善保管。離校或出門前務必將身份證、準考證(未到年齡的考生需帶戶口本)、2B鉛筆、優質橡皮、墊板等高考必備的用品放在文具袋裡,裝入行李包(準考證發下來後要認真閱讀相關規定)。去或考試期間,考生要隨身攜帶好文具袋,不能弄丟!
特別提醒:在文具袋的外面有個透明小卡片袋(標籤袋),請將你的基本情況---姓名、學校名稱、考點名稱、考場號和班主任聯繫方式寫明插入小卡片袋,以備緊急情況下聯繫使用。
3、別忘了帶上一把小雨傘。常言道:「飽帶乾糧,晴帶傘。」晴天能夠遮炎炎烈日,雨天能夠避風風雨雨。考生無論是被烈日暴曬還是被雨水所淋,對高考來講都不是一件好事。
4、還得準備足夠的費用。高考期間,有時難免需要購買有關用品,手邊有錢畢竟要方便一些,但不要隨意亂花。高考來回的路途也要注意,應對突發事件也需要錢。
6、各科帶一份考得最好的試卷。在5號和6號兩天翻翻、看看、想想,動手畫畫,既有助於保持狀態,又有助于堅定高考必勝的信念。建議考生不要大包小包帶那麼多書、資料和試卷之類,輕裝上陣,效果往往會更好。
最好自己親手準備或查點第二天要用的東西,一是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地想像考試的常規環節,逐步認可並愉快地接受現實;二是藉以了解自己要用的東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