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致海冰融化 北極熊在本世紀末將消失

2020-11-27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近年來,人們對全球變暖的危害越來越重視。科學家們9月7日預測,到2050年,世界上將有2/3的北極熊死亡,因為它們賴以生存的北極的海冰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而逐漸消融。此外,格陵蘭冰蓋消融加快還將在當地引發地震。

世紀中葉北極熊至少減少2/3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政府負責地球科學研究與實況調查的主要機構「美國地質調查」(USGS)9月7日預測,北極熊在下半個世紀將消失,因為全球變暖導致它們的生存區域逐漸減少。USGS的報告中說:「如果海冰繼續減少,到21世紀中期,世界上現存的北極熊將損失約2/3。」

科學家們說,北極熊依靠海冰生活,海豹是它們的主要食物,而它們通常是在冰上捕食海豹,很少在岸上或水中捕食。他們還指出,由於北極海冰減少的總量可能被低估,因此他們對北極熊數量減少的預測還算是比較保守的。據悉,一隻北極熊的壽命通常為大約30年。

冰蓋消融加快將引發地震

據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們近日稱,格陵蘭冰蓋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融化,當幾立方公裡的冰破裂時將可能引發地震。

報導稱,伊路利薩特的冰川現在正以比10年前快3倍的速度流入大海。這些融化的水湧入冰川底部,產生一個500米深的湖,這個湖將引起冰川「漂浮上岸」。科學家們指出,冰川的加速消融造成海平面上升,這將是災難性的。

芬蘭科學家韋利·卡利奧說,當幾百年來形成的堅硬的冰破裂時將引發地震,雖然震級不高(1至3級),但是以前在格陵蘭西北部從來沒發生過地震。(李卉 編輯:肖亭)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的影響有多大?北極熊或在本世紀末消失!
    全球變暖的影響有多大?北極熊或在本世紀末消失! 央視網消息:據著名期刊《自然》雜誌近日發布的研究顯示,到本世紀末,北極熊可能會瀕臨滅絕。研究指出,全球變暖導致海冰不斷融化,北極熊捕獵時間持續縮短,覓食困難,最終將不足以支撐它們度過禁食期。
  • 北極熊瀕臨滅絕?本世紀末北極熊將無處生存!
    近日,根據科學家們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如果人類不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全球變暖的速度不減,像北極熊這種標誌性的大多數物種,到本世紀末可能會難以生存,瀕臨滅絕。但由於全球變暖,每年冰蓋融化的時間越來越早,也越來越多,極大地限制了北極熊的捕食空間和夏季上陸地前囤積脂肪的時間。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本世紀末滅絕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
  • 全球變暖或將導致北極熊於本世紀末滅絕!
    全球變暖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許多人還未真正意識到它所帶來的危害,近日最新消息顯示,北極熊可能因此在本世紀末滅絕!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權威研究的結果。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暖,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
  • 北極熊「無路可走」!全球變暖致北極海冰驟減,氣候變化敲響警鐘
    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對野生北極熊的數量構成了不可逆轉的威脅,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的影響使北極海冰降至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冰的急劇減少減少了極地野生動物的自然棲息地,並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北極的衛星掃描顯示,北極的最低氣溫在9月18日跌至最低點,海冰將在秋冬季節回歸,春夏季節融化,但從現在到10月之間的風可能會進一步影響該地區。我們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無所作為,到本世紀中葉,北極熊的數量將會下降。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同時北極熊也被列為「易危到瀕危」級別物種,全球變暖是導致該物種減少的主要原因,因為全球溫度的升高導致北極的浮冰逐漸融化,而北極熊的家園也因此遭到了破壞。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如果整個國際社會還不採取行動的話,北極熊很有可能會在2100年全部滅絕。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北極海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中國氣象報記者 李慧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30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海冰的消失讓北極深色的水域越來越多,太陽輻射更容易被海水吸收而不是被冰雪反射回太空,導致北極變暖的不斷加劇,這是一種被稱為「北極放大」的反饋過程。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甚至有科學家預測30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  海冰的消失讓北極深色的水域越來越多,太陽輻射更容易被海水吸收而不是被冰雪反射回太空,導致北極變暖的不斷加劇,這是一種被稱為「北極放大」的反饋過程。海冰模式利用歷史海冰、大氣和海洋數據建立統計模型,用來預測海冰密集度、海冰厚度等的空間分布。  CMIP5模式顯示未來全球變暖背景下,北極9月海冰會不斷融化,本世紀中葉前,北極可能會出現無冰狀態,空間範圍不斷向格陵蘭島收縮。
  • 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若不重視人類將滅絕
    近幾年,全球變暖的話題備受關注,全球各個國家也一直在採取措施應對,然而目前所做的還遠遠不夠。有報導稱,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據BBC報導,《自然》雜誌(Nature)7月20日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的生存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這一物種或將於2100年滅絕。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
  • 最新研究:全球變暖或致北極熊在2100年滅絕
    研究指出,北極熊依靠北冰洋上的海冰覓食,而隨著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北極熊被迫前往海岸地區尋找食物、哺育幼崽,這或將導致北極熊的數量大幅下降。最早到2040年,許多北極熊可能會面臨繁衍問題,致使一些地區的北極熊開始滅絕。而若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現狀,到2100年幾乎所有北極熊都將滅絕。
  • 氣候變暖或致帝企鵝本世紀末滅絕
    x-oss-process=style/w10一隻成年的帝企鵝在為幼企鵝餵食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如果不及時採取行動遏制氣候變暖的趨勢,現存企鵝家族中體形最大的成員——帝企鵝將在本世紀末滅絕。預計到2100年,南極洲的帝企鵝數量將減少86%,屆時帝企鵝的數量將不太可能回升,該物種將走向滅絕。
  • 世紀末北極熊將滅絕?還有蚊子、登革熱肆虐……拯救地球,我們還有...
    △研究人員通過跟蹤1979年至2016年的北極熊部分種群的數量變化,將直接影響北極熊生存的食物攝入情況與因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冰融化對北極熊捕食、繁殖的影響相互關聯,最終得出了關於北極熊將在本世紀末滅絕的預測(圖片來源:《自然氣候變化》)本世紀末 北極熊即將滅絕
  • 北極熊將會在本世紀末消失,人類能留給大自然的不應該只有毀滅
    先做個小科普,北極熊是一種哺乳動物,浮冰並不是北極熊唯一的棲息地,北極熊也會到陸地上棲息和繁衍後代,但它們在陸地上捕獵十分笨拙,北極熊的主要獵物是海豹,浮冰是它們狩獵海豹的最佳場所,浮冰數量減少,北極熊需要花更多的力氣進行跋涉和捕獵,因此,當浮冰減少後,捕獲海豹所帶給北極熊的能量極有可能滿足不了捕獵和跋涉過程的能量消耗
  • 最新研究警告:北極熊或將在本世紀末滅絕,北極可能夏季無冰
    近年來,受全球變暖影響,站在北極食物鏈頂端的北極熊已成為瀕危物種代表,骨瘦如柴的北極熊拼命尋找食物的畫面也讓不少人為之動容。《自然氣候變化》雜誌20日發布的研究又帶來另一個可怕預警:如果人類不能阻止全球變暖,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 15年內北極海冰或將消失,北極熊面臨滅絕,其它生物不會好過
    在近期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研究員團隊表示,未來15年的時間裡,北極海冰很可能會消失。造成北極海冰出現危機的原因,就是溫室效應引發的全球變暖。北極由於地處高緯度地區,本身它的變暖速度就是中低緯度地區的2-3倍,這意味著,北極地區的氣溫上升更為驚人,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北極還一度出現了38攝氏度的高溫。
  • 現存的北極熊已面臨危機 本世紀末野生北極熊可能會全面消失
    全球變暖北極熊面臨的危機中,影響最大、最立即的是全球變暖。由於全球變暖發生速度極快,讓依賴北極海冰生存的北極熊,無法因應。北極熊需要海冰來捕食海豹、賴以生存,全球變暖嚴重地導致北極冰層大量地、快速地消失在過去25年來,夏季的海冰已多融化了超過50萬平方英裡,相當於130萬平方米,全面性威脅到整個北極圈生物生存。
  • [圖文]全球變暖使北極熊產生生存危機
    過去三年中,人們被悲觀情緒籠罩,認為由於全球變暖,北極熊或許難逃厄運。目前全球北極熊的數量約為22000頭,根據2007年進行的一項預測認為到本世紀中葉,由於北冰洋海冰的損失,北極熊數量將減少2/3。並且,在當我們採取的挽救措施奏效之前,北極熊便將已經由於北冰洋海區的過度升溫而徹底從地球上消失。這一研究結果直接導致北極熊在2008年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名錄。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北極海冰真的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嗎?北極海冰減少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本世紀中葉北極或將無冰   氣候變化最明顯的跡象之一,就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海冰密集度超過15%的區域正在急劇縮小。9月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最少的月份,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北極9月份海冰在以每10年12.9%的速度減少。
  • 北極海冰減少,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對未來北極海冰的預測,國際上主流觀點認為本世紀中葉前,北極可能會出現無冰狀態,即海冰覆蓋範圍小於100萬平方公裡,但是如果不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北極無冰狀態出現的時間將會提前。」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宋米榮博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北極的變暖速度是全球變暖速度的2—3倍,北極的海冰正在不斷減少。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汙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相關研究成果於8月3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氣候變化》。近期,有關北極海冰減少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加拿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米爾恩冰架坍塌,格陵蘭島冰蓋加速融化且將不復存在,甚至有科學家預測15年內北極海冰將消失。北極海冰真的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