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模」塗揚舉:「智」想「慧」幹填補行業空白

2021-01-09 金臺資訊

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四川省勞動模範,這些殊榮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塗揚舉,現任國家能源集團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渡河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圖為塗揚舉(右二)在金川水電項目現場辦公

從大學畢業投入電力行業,在西藏、廣西、貴州、新疆、四川等偏遠及艱苦地區從事水電建設和運營管理三十載,懷著一顆水電報國心,先後參與了天生橋、大崗山、猴子巖等國家重點大型水電項目建設,並組織研究完成深厚覆蓋層上高礫石土心牆壩、深窄峽谷特高面板壩築壩技術和超強震區特高拱壩抗震關鍵技術等重大課題,由其執筆形成的首份智慧企業建設理論體系,填補了國內外在智慧企業理論研究方面的空白。

「這輩子與水電結下了不解之緣。」塗揚舉常說。2014年擔任大渡河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以來,他創新性提出水電項目前期「四個打破、四個突出」的工作思路,成功在枕頭壩二級、沙坪一級電站項目實施企地共建新模式,8個水電項目前期設計優化取得重大突破。

在雙江口項目建設中引入戰略投資者,破解了雙江口和大渡河流域上段電站開發的困局。在他的帶領下,大渡河公司近年來新投水電裝機519.4萬千瓦,截至目前在運電站裝機1173.5萬千瓦,佔四川統調水電總裝機容量的四分之一。

此外,在他的主導下,大渡河公司在智慧企業建設過程中,實現了傳統水電企業數位化轉型,首次在大型國有企業進行探索與實踐,形成了由指揮決策中心、專業數據中心、基層業務單元組成的智慧企業管理模型,有力推動了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據介紹,大渡河公司在智慧電廠成套智能系統建設過程中,創建了電廠設備健康狀態診斷預測預警模型,研發了流域大壩和庫岸地災安全預警技術,首創高精度水情預測預報及智能化電力調控技術,開發運用了智慧工程大壩無人碾壓技術,實現了千萬裝機水電項目智能自主運行,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了大型流域調度由單機直調向多電站「一鍵調」的轉變,一年減少約3萬次負荷調節的工作量,沙坪二級電站智慧工程項目產生綜合效益4500餘萬元。

同時,建立了中國工業設備管理平臺,為各電廠提供狀態診斷與趨勢分析等增值服務,建立了風險分級預警模型,多次成功預警流域重大地質災害風險。近年來,通過定量降水預報、洪水資源化利用、智能調度決策支持、經濟調度控制等先進研究成果的應用,累計增發電量超過40億千瓦時,產生經濟效益逾10億元。

針對大渡河地處深山狹谷、點多面廣戰線長、地質災害問題突出等安全風險,塗揚舉創新提出安全分級管控思路,建成流域安全風險智能管控體系,使得大渡河公司實現連續安全生產超5000天,連續兩年被評為四川省電力企業安全監管同業對標綜合標杆企業。(國家能源集團供稿)

相關焦點

  • 佛教:何謂「無分別智」與「後得智」?
    其後,陸續有佛學班的同學問我「無分別」的問題。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佛教叫人滅除分別心,如果什麼都無分別,如何可把日常的事處理得清楚、恰當?其實,同學都誤會了。無分別智是聖者契入真理的智慧,又名根本智。它的作用是超越主觀、客觀相對的二邊、舍除因為執著二邊而起的分別,直接證見因緣生的諸法的平等性。
  • 慧開法師︱「植物人」意識之流不曾停止
    就是因為我們凡夫身處於「靈性生命的永續」與「肉體生命的有限」這一種弔詭的情境當中,所以我們的生命就以「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生死交替」的方式呈現,因而產生了「一期接著一期」的生死輪轉現象,佛法稱之為「分段生死」。
  • 埃洛克防務發布「守望者」、「觀測者」
    「守望者」與「觀測者」以簡單易上手的操作體驗,適用不同的應用場景。「守望者」定點巡航系統——「守望者」側重於基礎設施巡檢、應急指揮、城市規劃、生態治理、工程監督、礦區運維等大範圍固定場所的自動化、高頻次的多元數據獲取。通過一次性的飛行線路與作業時間部署,即可無人值守執行任務。
  • 「自我介紹一下,IM 智己」
    CES 2021 期間,去年誕生的智己汽車發布了純電動汽車品牌——IM 智己。IM 是品牌 Slogan「Intelligence in Motion」的簡寫。同時發布的還有「智能純電轎車」與「智能純電 SUV」概念車,轎車量產版今年底上市,明年交付;SUV 也是 2022 年交付。
  • 【馬不停蹄】「爪皇」與「爪黃」
    「爪皇」為名。不過,一代馬皇的名字,原來源於一時的手民之誤…聽說1995年周南首次當上馬主,本想借用《三國演義》曹操的坐騎「爪黃飛電」為名,豈料秘書一時手民之誤,把名字寫成「爪皇飛電」,自此周氏名下馬匹的名字順勢以「爪皇」開首,包括「爪皇烈風」、「爪皇奔雷」、「爪皇凌雨」等等。後來,同樣愛馬、曾協助父親相入「爪皇凌雨」的周永健把另一匹馬命名為「爪黃飛電」。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從南北朝開始,就出現「儒教」的說法,與當時逐漸在民間流傳的佛教和道教,合稱為「三教」,有跟佛教和道教分庭抗禮的意味。「儒教」又被稱為「聖教」,而孔子也從「至聖先師」變成了「聖教主」。其實,這只是某些人想用另一種方式來將孔子神聖化,把他的言論和教誨奉為聖典的舉動,很難獲得真正儒家學者的認同。
  • 創投日報|「明略科技」完成3億美元E輪融資,「豐行智圖」完成過億...
    (查看更多請點這裡)企業服務項目報導:從高端人才尋訪到靈活用工,「嘉馳國際」要做技術驅動的人服平臺36氪近期接觸的嘉馳國際是一家綜合的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公司成立於2005年,以獵頭業務起家。目前,公司在全國擁有近千名員工。2019年,公司併購上海排名靠前的靈活用工機構,今天企業,進一步擴張新的業務板塊。
  • 「降維攻擊」,網際網路創新的「三體」法則
    在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最早出現了「降維攻擊」一詞,因其概念與網際網路行業的某些商業競爭實踐異曲同工,所以也時常被大家拿來形容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顛覆型創新。
  • 當所有人都關注「車頭」時,這家公司卻想把「車廂」智能化
    從 SaaS 起家的 G7,正在一步步構建屬於自己的「護城河」。解釋起來也很簡單,傳統掛車不具備智能的能力,而幹線物流又是全國到處跑,車隊無法掌握關於掛車的所有信息,這是行業的絕對痛點。但是,在技術升級的基礎之上,G7 最大的變化其實在於引入了「車隊」的概念。
  • 想做「燈塔」的Quibi,不想做「燈塔」的中國玩家
    這個「燈塔」到底是什麼?竟然自大到要開創「第三代電影敘事革命」?中國玩家又是否能抓住這個機遇?別急著提問,我們先來談談 Quibi 。Katzenberg 透露,「燈塔」系列每一分鐘的製作成本高達 12.5 萬美元,一季「燈塔」的成本大約是 750 萬美元。而首發主打劇《survive》12 集,預估成本超千萬美元。而「燈塔」的製作團隊也堪稱夢幻天團。Quibi 創始人 Katzenberg 作為夢工廠創始人,迪士尼影業往任總裁,可以給「燈塔」帶來好萊塢最頂尖的資源。
  • 「專題」狂歡的「城市客廳」:紫川河
    隨著傳統工業的衰落和人口的流失,北九州市在1988年提出了以「全球科技城市」為主題的城市更新計劃,開始大力整治河流汙染和開展河流綠化。此後的「我的城市和我的河流」工程,以及後續的商業開發,讓紫川煥然一新,從市民避而不談的汙水溝,一躍成為市民歡聚的「城市會客廳」。
  • 揭秘《球狀閃電》中的「黑森威懾」與「降維攻擊」
    比如,「球狀閃電」本身,這個概念用在了第一位面壁人泰勒的計劃中——用球狀閃電攻擊人類艦隊,從而創造出一支量子幽靈艦隊。而在《球狀閃電》的高潮部分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黑森威懾」和「降維攻擊」的影子。中方研製出了能夠摧毀電子晶片的宏聚變武器,林雲的強行實驗摧毀了全國三分之一的電子晶片,這也意味著三分之一的國土失去了國防。這似乎是給原本戰局不利的中方雪上加霜,但是當真相對外界披露時,全世界都被驚呆,尤其是發達國家幾乎被嚇到脫水。這是為何?因為中方只要再引爆少量的這類宏聚變武器,就能摧毀全世界的電子晶片,這也就意味著把地球這塊大硬碟格式化,全世界瞬間被拉回到農業時代。
  • 「力場」創世周報
    「力場」的周報不同於之前的EOS周報,我會以更加個性化,更加輕鬆的方式,和你們一起分享在「力場」成長的過程中,我遇到的奇人,看到的異事,以及從中間獲得的經驗和認知。我是「力場」的一部分,「力場」也會是我的一部分,我們在變化的數據中成長,在累積的時間裡獲得新的存在意義,周報,就是這一切的區塊記憶。
  • 不只是智能投研,「超對稱技術」想成為所有B端用戶的「外腦」
    自2015年開始,量化基金在中國進入爆發式增長,行業的難點集中體現在:不同基金的數量模型中的因子過於同質化。對於每一隻基金來說,要想在投資組合裡尋找到更多的超額收益 - alpha,就要找到新的因子,或者擁有更強的處理因子的能力。
  • 「明信片」的臺語怎麼說?
    說書小女孩覺得現代人或許多半會以「明信片」三字直翻,但其實明信片的臺語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光批」(kng-phue)。正如同現在我們對於不需要特別包裝的商品,用「裸裝」的「裸」來形容。「光批」的「光」是指無遮掩,而「批」則是信件、書信之意,顧名思義就是指外露的信件,也就是明信片的外貌。
  • 擬創業板掛牌上市,「數聚智連」完成洪泰基金領投的近億元Pre-IPO...
    36氪獲悉,「數聚智連」於今日宣布完成近億元Pre-IPO輪融資,啟動上市輔導。本輪融資由洪泰基金領投,險峰旗雲跟投,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新項目的孵化,加速企業發展。同時,「數聚智連」已同瑞信方正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並於近日在北京證監局備案,擬創業板掛牌上市。
  • 「社畜」青年為什麼需要「沙雕」文化?
    數據來源:雲合數據近幾年,「沙雕」深受年輕網友的喜愛,不少網友還以「沙雕網友」自稱。「沙雕」的貶義色彩逐漸淡化,好玩、搞笑成為其內涵新解,如今更成為劇集市場的常客。今天,劇研社就從風靡市場的「沙雕劇」開始,和大家聊聊「沙雕文化」。
  • 劉興亮丨2017直播「已死」,2020帶貨「重生」
    」薇婭直播賣火箭,售價「只要」4000萬;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董明珠成「帶貨女王」,直播銷售超7億;劉濤、陳赫、李小璐等明星扎堆入局直播掀起帶貨新玩法……在疫情防控的宅經濟「催熟」下,直播帶貨迅速在各行各業得到應用,無論年齡、背景、性別和區域,這期間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不同場景下被普及了直播,這已經成為一股席捲全民的新力量。
  • 變態「三角戀」?世界知識、大腦和計算是AGI的新「三駕馬車」
    【新智元導讀】「冰鎮椅子」和「彩虹蕉」見過沒?反正神經網絡要淚奔了。近年來,吃數據的人工智慧狹隘性日益凸顯,而來自舊金山的科學家們,認為智能來源於歸納偏差,他們試圖通過已知的世界屬性、大腦的物理結構和算法來構建一種新的世界模型。看到下面這個場景,你會想到啥?
  • 「超級高鐵」到底是不是一個「超級騙局」?
    「超級高鐵」到底是什麼?「超級高鐵」的概念來自於伊隆·馬斯克。Laboratory)的家鄉該幹的事兒?他們跑到拉斯維加斯北邊的內華達沙漠,開始了超級高鐵推進系統的首次戶外測試:好消息是,測試成功了,這個 3 米長的實驗「滑車」,以 640 km/h 的速度飛馳;不過很可惜,「滑車」在軌道上只運行了 2 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