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
2月29日,吳音(化名)再次走進了獻血屋,進行第二次血漿捐獻。這是本月,吳音第二次捐獻,也是全國首位再次捐獻血漿者。
作為江夏區中醫醫院一名護士,從疫情開始,加上年前小高峰,工作異常繁忙,吳音早早加入了戰鬥。然而不幸的是,吳音在工作中被感染。得知被感染,吳音心裡咯噔一下:完了,中招了!
從護士到病人的轉變,吳音剛開始還很不適應。從最先在家隔離到住院治療,好在病情有所好轉。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住院期間,吳音每天看著病人數量增加,她感覺:心在滴血,我恨我怎麼不快點好,這樣我也可以去前線救人。
」我的身體恢復得還可以,我可以做點什麼?「。後來,吳音通過醫院介紹了解到中國生物在探索採集康復者的血漿用於救治其他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聽到這一消息,吳音很驚喜,毫不猶豫地就決定要捐獻自己的血漿。
在吳音看來:我們醫務人員面對未知的病毒都勇敢地衝在一線,更何況了解到獻血漿能救人,我們更應該義不容辭。
以下是她的自述:
2019年的12月,跟往年一樣,所有人都在為迎接2020年做準備,都在緊鑼密鼓的迎接春節,馬路上車流不息,為本就熱鬧武漢添加了幾分擁堵,但是每個人都很開心。人們都不知道有一種可恨的病毒正在走進我們的生活。
我是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腎內科一名護士,新開的病房加上年關,臨床上的工作因為年前的小高峰,異常繁忙。接收新病人,拿藥,發藥,年終總結等忙得不可開交。那時,華南海鮮市場發現不明原因發熱肺炎患者的消息見諸報端,我們的臨床工作隨之加強了防護。
因著臨近春節,醫院物資上比較緊張,並且當時的肺炎還不明原因,我們科室給每位醫務人員配發了一個N95口罩(資源緊張,一人只有一個,有時候還得兩天換一個)。
危險總是悄悄的來臨。1月19日,我們開了科會,主任再三強調加強防護,每個在床病人要不定時測體溫,跟病人交談時保持一米距離。護理操作時儘可能側著身子。但因為同樓層還有透析病人行動不便,我也會把她們扶到候診室。工作還是照常繼續,只是加強了防護。
直到三天後,我突發肌肉酸痛、低熱、乏力。當時,因近日來值夜班和作為醫護人員的警覺,加上家裡上有老下有小,我還是抽空去做了個肺部CT。
我非常清晰地記得,當時做完CT後,CT室老師的表情。他們一致地非常嚴肅地告訴我不要動,「你感染了」,聽到這句話,我心裡咯噔一下,完了,中招了。我直接拿著CT片到醫院的指定科室問主任。此時的科室排起了長龍,一番折騰後,葉主任告訴我,從CT上看符合新型肺炎的表現,他說在這特殊時期不可能有那麼多巧合,先隔離治療。
後來我到發熱門診開藥,從發熱門診出來後,我一萬個不相信,覺得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沒辦法還是先隔離。班是上不了了,向科室各領導匯報,交待完手上的事情,我就回家一個人在房間不出來。吃喝都是老公送到門口,用酒精消毒全身後再開門拿食物。
不知道是病情讓我不舒服還是因為害怕,我的食慾不好了,全身無力。老公擔心我,不時在房門口問我怎麼樣,提醒我測體溫。晚上的症狀比白天要重了,我開始發熱,咳嗽,全身肌肉酸痛,頭暈腦脹的。我感覺不對,第二天整理了幾件衣服,戴好口罩就到醫院辦理了住院,隨後住進了感染科的隔離病房。我懸著的心也可以落地了。從護士到病人的轉變,剛開始我還很不適應。
治療上醫院是非常支持的,第二天就安排了核酸檢測。同時也給我用上了抗病毒的藥,還發了中藥湯劑,中西結合。第二天核酸結果出來了——「陽性」,治療上加了一瓶免疫球蛋白。住了差不多一個星期,我頭暈腦脹,好在沒有發熱。滿以為可以很快出院,但複查核酸呈陽性。我心裡又涼了一截,覺得這個病毒好厲害。
治療期間,呼吸科的章主任跟鄭主任每天來查房,給我打氣,囑咐我每天用藥、規律作息、注意洗手衛生。病房每天有人早晚消毒兩次,熊院長百忙之中幾次在深夜來病房看我們,給我們打氣要我們安心養病。我也感謝同事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每天換著花樣送飯菜,保證營養又保證好吃。終於熬過了第二周, 再次複查,CT結果顯示肺部炎症緩解,隨後兩次的核酸複查也都是陰性。終於,我出院了,但是還得繼續隔離兩周。
我住院期間一直在關注疫情的情況,通過醫院介紹了解到,中國生物在探索採集康復者的血漿,用於救治其他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聽到這一消息,我很驚喜,毫不猶豫地決定捐獻自己的血漿。出院當天(2月10日)在醫院的幫助下,我成功捐獻了第一次血漿。雖然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但過去我從未參加過獻血漿的相關活動,對獻血漿的有關知識了解不多。在當前的關鍵時刻,我們醫務人員面對未知的病毒都勇敢地衝在一線,更何況了解到獻血漿能救人,我們更應該義不容辭。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每天看著病人數量的增加,我的心在滴血。我恨我怎麼不快點好,這樣我也可以去前線救人,我可以做點什麼?我的身體恢復得還可以,這時我又聽到血漿急缺的消息,毫不猶豫地聯繫了獻血屋,獻血屋的吳總就安排車子接我。2月29日我進行了第二次血漿捐獻。
我回家特意查了些獻血漿方面的知識,正常的情況下,我們健康人每隔14天就可以獻一次血漿,也就是說,一年獻20餘次是不會對我們健康有什麼影響的,因為血漿90%的成份是水份;即使不獻血漿,也會隨著身體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外,就沒有很好地發揮血漿應有的價值;再者血漿是人體可以再生的資源,可用於生產血液製品。所以我想對大家說:請不要擔心獻血漿會影響您的健康,在我們能幫助別人的時候,就應該勇敢地伸出胳膊,捐獻血漿。
社會各界為了救治我們這些新冠患者花費了大量的人財物力,甚至有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真心地希望我們這些治癒者,能主動的獻出自己的血漿,救治更多的新冠肺炎患者。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醫務人員為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2020年1月25日,字節跳動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2億元,發起設立「醫務人道救助基金」,面向抗擊疫情的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人道救助。2月20日,字節跳動宣布追加捐贈5000萬元,基金總額提高至2.5億元。2月27日,為了讓每位奮戰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都獲得保障,「醫務人道救助基金」新增捐款1.41億元。目前,捐贈金額增至4.05億元。吳音是第四十五批收到基金資助的醫護人員之一。
(文中吳音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