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探訪南方科大:基因編輯涉事副教授已停薪留職

2021-01-13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橫空出世」引發的輿論風波迅速發酵。

11月26日,一則消息引發各界廣泛關注: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兩位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自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的團隊之手。在這篇新聞後,還附上了一張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表,表格抬頭寫著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

這則消息猶如一顆深水炸彈,引發公眾熱議,各關聯方紛紛表態,撇清與賀建奎及其團隊的關係。

截至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稿,南方科技大學發表聲明,此項研究工作為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並不知情;122位科學家共同籤署聯合聲明,對此項研究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深圳衛計委發布消息稱,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未按要求進行相關備案。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於11月26日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

國家衛健委也回應稱,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而處於輿論中心位置的賀建奎同時擔任基因測序公司「瀚海基因」和腫瘤早期篩查公司「因合生物」的董事長。天眼查顯示,賀建奎共擔任6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11月26日晚間,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向賀建奎發送採訪郵件,郵件顯示為自動回覆:我11月26日~29日去香港參加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由於網絡限制,我將無法及時回復您的消息。記者多次致電賀建奎,均未接通。

記者實探:

最近不在學校辦公

公開資料顯示,賀建奎還是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6日下午3點40分左右,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致電該公司,對方回應稱,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項目與該公司無關,建議向賀建奎本人及該項目團隊了解情況。

下午4點半左右,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來到南方科技大學第一科研樓,找到了賀建奎副教授的辦公室。該辦公室已經上鎖,門口還貼著瀚海基因(賀建奎系瀚海基因的法定代表人)一項技術的「臨床測序系統在Nature子刊重點報導」的宣傳海報。該辦公室旁邊就是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實驗室。實驗室工作人員表示,賀建奎最近不在辦公室,他也很少在這裡做實驗,「他在外面應該有自己的實驗室」。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隨後又來到南方科技大學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宣傳部領導正開會研究此事。

下午4點50分左右,有不願具名的業內專家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獨家透露,校方表示該研究與南科大無關,該研究不在南科大,賀建奎目前停薪留職中。

下午6點左右,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發布聲明,表示在關注到相關報導後,學校第一時間聯繫賀建奎副教授了解情況,賀建奎副教授所在生物系隨即召開學術委員會,對此研究行為進行討論。根據目前了解到的情況,南方科技大學形成如下意見:

一、此項研究工作為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

二、對於賀建奎副教授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研究,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

三、南方科技大學嚴格要求科學研究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尊重和遵守國際學術倫理、學術規範。學校將立即聘請權威專家成立獨立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待調查之後公布相關信息。

就在下午6點左右,南方科技大學宣傳部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以官方聲明為準,暫無更多消息發布。

南科大官網顯示,賀建奎將參加11月27日至29日舉辦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根據會議議程,賀建奎將發表兩場演講。

賀建奎投資布局廣泛

市場方面來看,基因話題引燃了相關概念股,Wind基因檢測指數概念當天上漲1.07%,相關板塊在午盤拉漲。冠昊生物以5.56%漲幅領先,其次是新開源和中源協和,龍頭股華大基因午盤反彈翻紅,報漲於58.65元/股。

對於該事件回應以及上市公司是否參與人類基因編輯事項,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了華大基因,公司方面表示對於非華大的相關事宜,均不予回應。

貝瑞基因方面有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還沒有走到這一步」,首先倫理上就不允許,其次現在技術水平上沒有達到,後果也無法預料。貝瑞基因介紹,公司所做的基因檢測與基因編輯分屬兩個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相關技術發布人賀建奎在投資領域布局廣泛。企查查顯示,賀建奎在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瀚海基因)、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南柒君道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市瀚海創業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深圳因合醫學檢驗實驗室擔任法定代表人,對外投資了瀚海基因在內7家公司。

其中,賀建奎在瀚海基因擔任董事長。資料顯示,瀚海基因由南方科技大學孵化,獲正威國際集團和啟迪創投旗下基金的投資。今年4月份媒體報導已經完成了2.18億的A輪融資,由同晟資本領投,希夷資產等五家機構參與跟投,自主研發第三代基因測序儀GenoCare,並已經建成測序試劑耗材的GMP廠房。本輪融資後,公司將建立測序儀的量產線,並聯合三甲醫院、科研院所進行測序儀的外部測試,準備申報CFDA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穿透瀚海基因股權關係顯示,天壕環境通過福州紫荊海峽科技合夥企業(以下簡稱福州海峽)間接投資入股了瀚海基因。11月26日午盤,天壕環境直線衝擊漲停。

當天,天壕環境董秘辦工作人員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公司在2016年開始投資入股了福州海峽,實繳了約900萬元,後者進一步投資瀚海基因,上市公司主營還是做公共事業、環保行業。

接近華大基因方面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個人持懷疑態度,這技術在動物實驗階段都不穩定,一下子就用在人的身上,太誇張了,畢竟在轉基因植物都還沒個共識,業內的人也很好奇是如何做到的。另外,裡面涉及的倫理審批也不靠譜。

業界聲音:

合法性令人擔憂

北京市律師協會刑事訴訟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劉玲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這兩個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給法律、倫理、道德等出了一個大難題。

「科學技術是一頭魔獸,不加控制必然危害人類,必須用法律、倫理嚴格管控。」劉玲表示,從法律倫理上來講,假如基因編輯實驗失敗,又如何處理錯誤基因的嬰兒?嬰兒長大如果要繁衍後代,其自身特殊基因可能影響後代人類基因,那麼,他們結婚生育等民事權利是應當保障還是限制?

劉玲認為,對於基因研究實驗,關係人類未來,我們應當完善相關法律,嚴格控制科學研究、實驗,對科研人員進行科研活動要進行嚴格的審批制度,對於違規科研人員,應當予以制裁。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張新年則質疑該項目程序涉嫌違法。張新年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的機構負責批准和許可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在基因測編輯領域立法還存在一定空白,相關概念沒有明確,比如基因編輯後的胚胎是否屬於人體,是否可以發展至胎兒降生等。

清華大學全球健康及傳染病研究中心與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對媒體表示:對健康胚胎進行CCR5編輯是不理智的,不倫理的;CCR5編輯不能保證100%不出錯之前,是不可以用於人的;HIV感染的父親,和健康的母親,100%可以生個健康和可愛的孩子,根本無需進行CCR5編輯。

此外,本次試驗對象是一對雙胞胎,其中一個嬰兒並未編輯成功,也是令人擔憂的另一因素。

第三,從技術上來說,此次試驗並沒有新的貢獻,新聞噱頭大於技術貢獻。近年來被發現用於編輯基因的技術CRISPR-cas9,多用於治療成人的致命疾病。但編輯精子、卵子或胚胎是不同的,這種變化可以繼承。在美國,臨床應用是不被允許的。

相關焦點

  • 南方科大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深表震驚,賀建奎已停薪留職
    賀建奎 南方都市報 圖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稱「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一事持續發酵。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賀建奎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於2018年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該研究存在的科學倫理隱憂已遭到外界的一致譴責與質疑。
  • 基因編輯嬰兒,南方科大究竟扮演了啥角色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所引發的爭議依然在持續。對於這一試驗,南方科大一直在極力撇清關係,稱賀建奎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試驗發生在校外,南方科大並不知情。而南方科大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賀建奎嚴重違背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譴責。最新消息說,賀建奎辦公室已被校方查封。南方科大真的與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無關嗎?
  • 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引發軒然大波
    人民網在文中稱,她們成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裡實現歷史性突破。  然而正是這個看似振奮人心的消息,卻引來了醫學界和輿論的震動與質疑。  截至昨晚記者發稿時,此事更加撲朔迷離。人民網最早的新聞已查不到。涉事學者不接電話。涉事的醫院說孩子不是在他們的醫院出生的,學校稱不知情,而深圳衛計委已介入調查。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球!可能改變整個人類基因庫
    ✦深圳和美醫院: 實驗不是在醫院做的,孩子不是在和美出生的 ✦南方科技大學: 賀建奎已停薪留職「 這次事件在技術上並不是特別難實現,目前基因編輯技術已用於動植物基因編輯。 」陳旻表示,但用於人時,在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倫理監管十分嚴格,法律也明令禁止,處罰嚴厲。而我國近年雖然也出臺了很多倫理規範,如在衛生部門2016年頒布的《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中,明確了涉及人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的實施辦法。
  • 深圳羅湖人民醫院否認涉「基因編輯嬰兒」 但與賀建奎有合作
    【財新網】(記者 邸寧 黃姝倫 實習記者 毛可馨)「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發各界關注和專業人士的指責。按照人民網披露的信息,經過基因編輯的一對雙胞胎嬰兒已經出生。多家機構紛紛與項目牽頭人賀建奎撇清關係。
  • 首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這正是霍金擔心的!
    賀建奎助理稱只是「科學家的自主探索」賀建奎的公開身份是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南科大官網顯示,其2010年獲得美國萊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2011-2012, 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其研究方向為基因測序技術、免疫基因組學、個體化醫療、生物信息學和系統生物學。賀建奎的助理對記者稱,這項研究是「科學家(賀建奎)的自主探索」。
  • 「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百名科學家聯名譴責,各方緊急發聲
    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事件不斷發酵,當天,上百名中國學者聯合署名發表聲明譴責;南方科大則表示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同時,深圳醫學倫理委已啟動對此事的倫理問題調查,國家衛健委要求依法依規處理,及時公開結果。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哪裡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不過,「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宣布後引來多方質疑,質疑的內容集中於該項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必要性和安全性。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國!百名科學家聯名譴責,各方緊急發聲
    事件不斷發酵,當天,上百名中國學者聯合署名發表聲明譴責;南方科大則表示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同時,深圳醫學倫理委已啟動對此事的倫理問題調查,國家衛健委要求依法依規處理,及時公開結果。南方科大: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賀建奎已停薪留職11月26日晚間,南方科技大學官網就此事發布聲明稱,有媒體報導賀建奎副教授對人體胚胎進行了基因編輯研究,校方「深表震驚」。
  • 「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 外媒:或影響整個基因庫
    (原標題:「基因編輯嬰兒」激起千層浪 海外媒體:或影響整個基因庫)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海外媒體稱,北京下令對一名中國科學家宣稱實施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展開調查。此事將是突破性的醫學首創,但招致各方猛烈抨擊。
  • 基因編輯嬰兒炸圈 人類究竟在怕什麼?
    11月26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的前一天,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憑藉一項通過基因編輯使得一對雙胞胎嬰兒具備先天抵抗愛滋病能力的試驗讓自己成功站在了全世界輿論的中心。賀教授是如何通過審查的,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
  • 「基因編輯嬰兒」讓世界譁然,這位科學家的底線在哪裡?
    11月26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的前一天,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爆網絡,驚動全球。這兩天,「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目前,所有涉事方均已澄清和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的主要負責人)關係。事件經過: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姐妹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基因編輯原來是這麼回事,一張圖看懂了
    基因編輯原來是這麼回事,一張圖看懂了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官方啟動倫理調查
    據人民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報導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基因編輯嬰兒」涉嫌嚴重違背醫學倫理、學術倫理
    26日,有媒體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引發公眾對該項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結果公布,兩部門深夜表態
    科技部稱,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初步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是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 「基因編輯嬰兒」案件宣判:研究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國內明令禁止基因編輯人類。2018年南方科大原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使用基因編輯技術「誕生」3名號稱先天免疫愛滋的嬰兒,引發全球譁然,日前法院宣判了這一案件,三名研究人員被追究刑責。  2018年11月26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南方科大副教授賀建奎領導的團隊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
  • 廣東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調查組稱賀建奎私自組織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新京報訊 (記者許雯)昨日,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發布消息稱,現已初步查明,該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 「基因編輯嬰兒免疫愛滋」案件宣判 三研究人員被追究刑事責任
    基因編輯是當前生物、醫學界的熱門技術,限於倫理因素,目前的測試都是在動物上進行的,國內命令禁止基因編輯人類。2018年南方科大原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使用基因編輯技術「誕生」3名號稱先天免疫愛滋的嬰兒,引發全球譁然,日前法院宣判了這一案件,三名研究人員被追究刑責。
  • 廣東初步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新華社報導,記者從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獲悉,現已初步查明,該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