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大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深表震驚,賀建奎已停薪留職

2021-01-08 澎湃新聞

賀建奎 南方都市報 圖

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稱「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一事持續發酵。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賀建奎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於2018年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該研究存在的科學倫理隱憂已遭到外界的一致譴責與質疑。

11月26日晚間,南方科技大學官網就此事發布聲明稱,有媒體報導賀建奎副教授對人體胚胎進行了基因編輯研究,校方「深表震驚」。南方科技大學還稱,在關注到相關報導後,學校第一時間聯繫賀建奎了解情況,賀建奎所在生物系隨即召開學術委員會,對此研究行為進行討論。根據校方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此項研究工作為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

對於賀建奎本人宣稱的研究成果,校方在聲明中表態道:對於賀建奎副教授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研究,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我校將立即聘請權威專家成立獨立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待調查之後公布相關信息。」

南方科技大學聲明原文

南方科技大學官網

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聲明稱,賀建奎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離職期為2018年2月—2021年1月。但根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得的一份來自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的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顯示,該項目為賀建奎在該醫院申請的CCR5基因編輯科研項目,項目時間從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也就是說,項目時間與賀建奎本人在校供職時間存在重疊,項目啟動約一年之後,賀建奎開始停薪留職。

根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的註冊信息,《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項目的申請註冊人為覃金洲,研究負責人為賀建奎,申請人所在單位為南方科技大學。

當天晚間,有逾百名科學家聯名發聲,堅決反對、強烈譴責人體胚胎基因編輯。聯名信稱,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來形容。「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準確性及其帶來的脫靶效應科學界內部爭議很大,在得到大家嚴格進一步檢驗之前直接進行人胚胎改造並試圖產生嬰兒的任何嘗試都存在巨大風險。而科學上此項技術早就可以做,沒有任何創新及科學價值,但是全球的生物醫學科學家們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為脫靶的不確定性、其他巨大風險以及更重要的倫理及其長遠而深刻的社會影響。」

截至目前,這項由賀建奎率先口頭髮表的成果目前尚未以論文形式正式發表,也未由領域內其他專家審核。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11月26日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對沒有科學論文正式發表的消息, 是不應該胡亂宣傳,更無法點評的。」但就健康胚胎進行CCR5編輯,陳志偉認為,「這是不理智的,不倫理的。」

長期從事基因編輯研究的浙江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教授謝安勇對澎湃新聞表示,「第一感覺是難以相信,不是技術上行不通,只是許多副作用難以排除,只能為這兩個嬰兒的未來祝願。」

至於其提到的副作用,謝安勇簡單總結:敲除的這個CCR5基因難道在人生長發育思想行為其他功能方面無用嗎?脫靶怎麼辦? 目前的脫靶檢測足夠嗎? 即使不脫靶,能排除掉涉及該斷點其他修復事件嗎?

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這事件已經遠遠超出了技術問題的範疇,後果將是不可預測的嚴重。」

澎湃新聞記者同時郵件採訪了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與會專家、愛丁堡大學Mason醫學研究所主任、跨學科生物倫理學教授Sarah Chan博士。Sarah Chan在給澎湃新聞發來的個人聲明中稱,「在評估這個新聞時,我們應該首先記住,這個聲明還沒有得到經過同行評議的出版物和獨立科學評議的科學驗證。然而,不管這些報告的真實性最終是否得到證實,以似乎故意的、意在引起最大爭議和震撼的方式提出這樣的主張是不負責任和不道德的。」

Sarah Chan認為,撇開更廣泛的科學和社會後果不談,這項研究本身就存在嚴重的倫理問題。迄今為止發表的每一份科學聲明都強調,在基因組編輯準備用於人類胚胎的臨床應用之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人類基因組編輯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新興技術。雖然它具有巨大的利益潛力,但它的發展必須通過所有有關各方之間全球性討論的過程來認真管理。」

在海外社交網站YouTuBe上,澎湃新聞記者發現了一段由「The He Lab」於11月25日上傳的一段4分43秒的視頻。該視頻詳細用中英雙語字幕介紹了賀建奎的這項研究。

賀建奎本人出鏡演講稱:「有兩個可愛的小女孩幾周前誕生了,他們的名字叫露露和娜娜,現在他們和媽媽葛女士和爸爸馬先生一起平安出院回家。」

賀建奎在視頻中稱,葛女士通過常規試管嬰兒技術開始懷孕,但有一點不同的是,在將丈夫的精子注入卵子後,賀建奎團隊還注射了一點點蛋白質和指引信號,去做基因手術。在露露和娜娜還是單細胞的時候,去關閉愛滋病毒感染的大門。「簡單說就是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她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安全和健康。」

賀建奎在視頻中還說,當馬先生看到他女兒的時候,他說,「我先下半輩子有了牽掛,也有了期盼,要為太太和女兒好好生活。」 賀建奎說,馬先生並不想要定製寶寶,只想要讓孩子能預防疾病,並且平平靜靜茁壯成長。

賀建奎也在視頻中坦言,「我知道我的工作會有些爭議,但我相信這些家庭需要這個技術。為了他們,我願意接受指責。」

相關焦點

  • 實地探訪南方科大:基因編輯涉事副教授已停薪留職
    來源:證券時報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橫空出世」引發的輿論風波迅速發酵。11月26日,一則消息引發各界廣泛關注: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兩位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自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的團隊之手。
  • 基因編輯嬰兒,南方科大究竟扮演了啥角色
    ■ 觀察家圍繞著賀建奎,相關當事方扮演了什麼角色,相關部門對這些都必須查個清楚。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所引發的爭議依然在持續。對於這一試驗,南方科大一直在極力撇清關係,稱賀建奎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試驗發生在校外,南方科大並不知情。而南方科大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賀建奎嚴重違背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譴責。最新消息說,賀建奎辦公室已被校方查封。南方科大真的與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無關嗎?從目前已有的信息看,恐怕沒那麼簡單。
  • 首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這正是霍金擔心的!
    該測序儀被稱為「目前全球準確率最高,且唯一用於臨床應用的第三代基因測序儀,其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亞洲第一,世界領先』。」南方科大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深表震驚,賀建奎已停薪留職據南方科技大學官網公告,今日(26日),有媒體報導賀建奎副教授(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離職期為2018年2月—2021年1月)對人體胚胎進行了基因編輯研究,我校深表震驚。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球!可能改變整個人類基因庫
    ,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昨晚,賀建奎本人通過視頻,對此事進行回應。其稱,他們通過全基因組測序評估了基因手術的效果。結果顯示,手術正如預想的那樣安全進行。除了防止HIV感染的基因外,沒有其他基因被修改——她們和其他孩子一樣安全和健康。 ▲賀建奎談「基因編輯嬰兒」爭議:歷史將會證明倫理站在我們這一邊。
  • 深圳羅湖人民醫院否認涉「基因編輯嬰兒」 但與賀建奎有合作
    【財新網】(記者 邸寧 黃姝倫 實習記者 毛可馨)「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發各界關注和專業人士的指責。按照人民網披露的信息,經過基因編輯的一對雙胞胎嬰兒已經出生。多家機構紛紛與項目牽頭人賀建奎撇清關係。
  • 基因編輯嬰兒炸圈 人類究竟在怕什麼?
    11月26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的前一天,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憑藉一項通過基因編輯使得一對雙胞胎嬰兒具備先天抵抗愛滋病能力的試驗讓自己成功站在了全世界輿論的中心。賀教授是如何通過審查的,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
  • 「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百名科學家聯名譴責,各方緊急發聲
    原標題:「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國!百名科學家聯名譴責,各方緊急發聲11月26日,人民網的一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稿件一石激起千層浪。該文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基因編輯嬰兒」震驚全國!百名科學家聯名譴責,各方緊急發聲
    該文稱,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事件不斷發酵,當天,上百名中國學者聯合署名發表聲明譴責;南方科大則表示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同時,深圳醫學倫理委已啟動對此事的倫理問題調查,國家衛健委要求依法依規處理,及時公開結果。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哪裡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不過,「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宣布後引來多方質疑,質疑的內容集中於該項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必要性和安全性。
  • 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引發軒然大波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偉斌)11月26日,據人民網報導,我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基因編輯嬰兒」讓世界譁然,這位科學家的底線在哪裡?
    11月26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的前一天,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爆網絡,驚動全球。這兩天,「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目前,所有涉事方均已澄清和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的主要負責人)關係。事件經過:2018年11月26日,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姐妹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基因編輯原來是這麼回事,一張圖看懂了
    基因編輯原來是這麼回事,一張圖看懂了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官方啟動倫理調查
    據人民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報導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 外媒:或影響整個基因庫
    報導指出,此事發生在本周於香港召開一次全球專家會議前,預計賀建奎將在會上發言。但他的主張尚未得到獨立的核實,而且也沒有發表在同行評審期刊上——批評這位科學家的人士抓住了這一點。報導稱,這項研究受到中國科學家和機構的強烈批評。賀建奎任職的大學說,他從今年2月開始就已停薪留職,他的研究「嚴重違背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
  • 賀建奎現身基因編輯嬰兒:結果是不小心公布的,露露娜娜已出生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已經到第三天了,不斷的持續發酵。因「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受到關注、並將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會議上公布試驗數據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第一天並未現身。今天大家都在等待賀建奎的回應。
  • 驅動中國昨夜今晨: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始末
    昨天,據人民網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事實上,賀建奎團隊在這次嬰兒基因編輯所採用的的技術名為「CRISPR/Cas9」,屬於基因編輯技術,亦可俗稱「基因剪刀」,這項技術是目前研究最深入、應用最成熟的「基因工具」,整體原理上藉助了基因的運轉機制,來對基因特定的片段進行編輯,其最大的突破在於編輯的環境條件很低,只需要在實驗室中進行即可。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項目申請人賀建奎名下有多家...
    11月26日,人民網一則關於「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引發了廣泛討論。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的副教授賀建奎宣布,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而這也是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據介紹,這對雙胞胎嬰兒通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將一個基因修改,在她們出生之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賀建奎現身,國家衛健委與科技部回應此事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昨晚聯合在科技部官網上對「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有關信息作出回應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學技術部高度關注11月28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有關「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信息,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
  • 詳解賀建奎發言:願用下半輩子負責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娜娜的未來
    在演講中,賀建奎表示,雖然基因測序發現了一個潛在的脫靶風險,但是距離其他的基因都很遠,「之前我們發現過這個問題,也告訴過嬰兒的父母」。2.校方對研究是否知情?賀建奎表示,由於實驗的保密性不強,所以相關數據被洩露。但是其同時稱,整個團隊做出了努力,對整個研究結果的一系列總結。
  • 清流|基因編輯嬰兒項目資金來源不明 保險公司稱未投保
    出品|網易清流工作室作者|劉培編輯|趙妍持續發酵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正走向一個十分詭異的境地。繼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的副教授賀建奎公布一項自己實驗成果——通過基因編輯使得一對雙胞胎兒獲得先天抵抗愛滋病毒之後,該事件引發了全民關於倫理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