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引發軒然大波

2020-12-02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偉斌)11月26日,據人民網報導,我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人民網在文中稱,她們成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裡實現歷史性突破。

  然而正是這個看似振奮人心的消息,卻引來了醫學界和輿論的震動與質疑。

  截至昨晚記者發稿時,此事更加撲朔迷離。人民網最早的新聞已查不到。涉事學者不接電話。涉事的醫院說孩子不是在他們的醫院出生的,學校稱不知情,而深圳衛計委已介入調查。據最新消息,國家衛健委已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事情的真相有待釐清,但基因編輯所引發的爭議仍在繼續……

  消息稱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出生

  據了解,這次編輯峰會於2018年11月27日至29日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英國倫敦皇家學會和香港科學院在香港聯合舉辦。

  記者在賀建奎公開發布的一條視頻信息中看到,他親口宣布就在幾周前,一對叫「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經出生,目前她們狀態很好,並且她們的父母也對這個結果非常認可。

  同時,賀建奎表示,此次基因編輯手術比起常規試管嬰兒多一個步驟,即在受精卵時期,把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用5微米、約頭髮二十分之一細的針注射到還處於單細胞的受精卵裡。而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 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

  賀建奎表示,在生育治療過程中,他改動了七對夫婦孩子的胚胎。其中一位孕婦順利生產。

  賀建奎還展示此次基因手術嬰兒臍帶血的檢測結果,證明基因手術成功,並未發現脫靶現象。他表示,結果仍然需要時間觀察與檢驗。

  另據報導,中山大學一研究團隊發布了國內首份針對普通公眾和HIV 攜帶者關於基因編輯認知的比較報告,超六成受訪者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運用持積極態度。

  消息引發學界質疑和反對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消息的曝光,頓時引發了學界和輿論的雙重質疑甚至強烈反對。

  《科技日報》專門發文四問基因編輯嬰兒:1.CCR5這個靶點是不是已經公認的會感染HIV?敲除這個靶點有沒有其他潛在威脅?是否會導致其他疾病?2.如何能夠證明這對雙胞胎嬰兒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因為也不可能現在就讓嬰兒接觸愛滋病傳染,這是有悖倫理道德的。如果這對雙胞胎一生都沒有經歷過可能感染愛滋病的環境或行為,又如何證明她們天然抵抗愛滋病?3.對試管嬰兒進行基因編輯是否有悖倫理道德,經過什麼部門審批?一個民營醫院就能做這樣的實驗嗎? 4.此前我國有沒有過基因編輯手段用於人體的實驗?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仇子龍表示,基因編輯用在人身上,特別是基因編輯受精卵,應該是全世界科學家非常慎重對待的一個舉措。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全球健康及傳染病研究中心與愛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認為對健康胚胎進行CCR5編輯是不理智的,不道德的。

  26日傍晚,國內領先的科學新媒體網站《知識分子》在微博發布「科學家聯合聲明」,對此項研究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很快,由122位科學家共同籤署了該聲明。

  深圳市衛計委已介入調查

  昨天,記者也多次致電賀建奎本人,但他一直沒有接聽或回復。昨天下午,負責賀建奎媒體聯絡的陳遠林表示,目前賀建奎不接受採訪,但過幾天會統一回應。至於孩子及家長的信息,則不會透露。

  而因此事被捲入漩渦,並被指是「莆田系」醫院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對外表示,孩子不是在該醫院出生,也不是在醫院做的實驗。對於網上傳出的蓋有深圳和美醫院印章的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院方表示「仍在調查中」。記者看到,這份申請書有7人籤名。但當天下午就已有一名籤名者表示自己並未籤字,甚至對此事並不知情。

  就在26日晚些時候,南方科技大學發布聲明稱,賀建奎目前已停薪留職,此項項目是在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並不知情。同時,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

  幾乎同時,深圳衛計委發布消息稱,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於11月26日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對媒體報導的該研究項目的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核實,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公眾公布。

  賀建奎是誰

  據公開信息顯示,賀建奎目前供職於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但已停薪留職;28歲從史丹福大學學成歸國;他的實驗室涉及基因組編輯、免疫和單細胞等多個領域。同時,他還擔任基因測序公司「瀚海基因」和腫瘤早期篩查公司「因合生物」的董事長。通過「天眼查」查詢,記者看到他還擔任多家公司的法人代表。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嬰兒,引發軒然大波……
    11月26日,一篇名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報導,引發軒然大波。
  • 雙胞胎僅有一名基因編輯成功,基因編輯風險幾何?
    (原標題:雙胞胎僅有一名基因編輯成功,基因編輯風險幾何?) 簡介:這項基因編輯針對的是一對雙胞胎,但只有一名達到了預期效果。世界首例轉基因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震驚了整個科學圈。
  • 在中國轟動全世界的編輯基因教授賀建奎被抓,判刑3年。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HIV。這一消息迅速激起軒然大波,震動了中國和世界。
  • 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在中國誕生 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賀建奎實驗室 供圖  人民網深圳11月26日電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中國誕生一對依靠基因編輯可以天然抵抗愛滋雙胞胎
    人民網深圳11月26日電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因諾獎爆火的「基因編輯」技術,還不值得我們大吹特吹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法國和美國的兩名科學家,以表彰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獎項揭曉,基因編輯技術被熱炒,有關「長生不老」的話題引發廣泛討論。然而,基因編輯技術真的有這麼大魔力嗎?我們的吹捧是否過頭了?
  • 鬼才導演把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改編成了科幻...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毒HIV。這一消息迅速激起軒然大波,震動了中國和世界,大多數人都在質疑是誰給了賀建奎修改生命的權利?
  • 未來科技局 - 被基因編輯的雙胞胎極可能已經獲得「最強大腦」
    2018年轟動世界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最近有了新的消息。消息與賀建奎無關,2月份的《Cell》上刊登的一份最新的研究表明:被賀建奎使用 CRISPR 工具敲除的 CCR5 基因不僅僅會讓這對雙胞胎免於愛滋病毒感染,還能讓她們的大腦變強!
  • 人類首次基因編輯雙胞胎誕生 帶來的是希望還是恐懼?
    昨天,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女孩近日在中國健康誕生。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消息一經公布引起巨大震動。疑似對該試驗進行醫學倫理審查的醫院稱申請書籤名可能是偽造,深圳市衛生計生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表示該項試驗進行前並未向該部門報備。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別讓「超級人類」擔憂成真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消息一出,引發輿論軒然大波。隨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針對此事作出回復,立即要求廣東省衛生健康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人類需要「基因改造的嬰兒」麼?
    科幻題材影視劇中基因技術定製和改造人類的案例竟然成真了。 11月26日,人民網報導,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 「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 外媒:或影響整個基因庫
    (原標題:「基因編輯嬰兒」激起千層浪 海外媒體:或影響整個基因庫)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導海外媒體稱,北京下令對一名中國科學家宣稱實施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展開調查。此事將是突破性的醫學首創,但招致各方猛烈抨擊。
  • 從基因編輯嬰兒談CRISPR-Cas9和CCR5
    作者:1°C2018年11月26日,朋友圈刷屏「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報導稱「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CCR5)經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這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賀建奎因非法行醫罪被判三年
    每經記者:劉玲 每經編輯:魏官紅圖片來源:攝圖網時隔一年,引發軒然大波的「基因編輯嬰兒」案迎來重大進展。據新華社消息,12月30日,「基因編輯嬰兒」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等人構成「非法行醫罪」「基因編輯嬰兒」案可以追溯到2018年11月26日,彼時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的賀建奎宣布兩名經CRISPR技術編輯基因的雙胞胎女嬰降生,她們出生後便可以天然抵抗愛滋病病毒HIV。消息一經傳播,便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
  • 基因編輯讓新生兒免疫愛滋?專家:曾引發致癌爭議
    26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報導稱,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這則「看上去很美」的消息迅速引發質疑,質疑焦點主要在基因編輯技術所引發的倫理問題。
  • 雙胞胎學霸連優秀的姿勢都一樣,基因如此強大?
    雙胞胎無限接近,基因如此強大?  近日,關於雙胞胎學霸的報導著實讓很多父母酸了一把。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  同樣,在廣西柳州一對雙胞胎兄弟祝爾康、祝爾樂,以相同的687分,雙雙被清華大學錄取,順利進入該校未央書院,大專業方向均為「
  • 賀建奎手稿曝光:從「基因編輯嬰兒」到「完美人類」還有多遠?
    「基因編輯嬰兒」的餘波仍在繼續。 去年11月底,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一時間引發軒然大波。 一年後的今天,《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披露了賀建奎投給國際頂尖期刊《自然》和《JAMA》的部分論文手稿,揭露了當時的一些研究細節,其中不乏令人震驚的信息。
  • 雙胞胎真的一模一樣嗎?基因可能差別很大!
    作者 | 辰辰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近期,最新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的基因並不總是完全相同,從胚胎發育的早期階段就開始存在基因差異。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通過研究同卵雙胞胎來探究先天和後天對生長發育的影響。
  • 「基因編輯嬰兒」案,判了!生下的雙胞胎女嬰該怎麼生存?
    我們來回憶一下整個事件:2018年11月26日,微博頭條新聞發布了【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由科學家賀建奎主導的「基因編輯嬰兒項目」,在至少7對夫婦的受精卵上修改了一個名叫CCR5的基因,使其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並且其中一對夫婦的雙胞胎嬰兒已在中國誕生,取名露露和娜娜。
  • 從「基因編輯嬰兒」到「完美人類」還有多遠?
    「基因編輯嬰兒」的餘波仍在繼續。 去年11月底,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一時間引發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