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和人類的聯繫最初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有兩種不同的理論

2020-12-05 騰訊網

很久以前,在我們毛茸茸的四條腿好朋友學會在草坪上叼網球或在沙發上看足球賽之前,它們的祖先和我們是純粹的競爭關係(有時甚至暴力)。

那麼這種關係是如何改變的呢?狗是如何從我們的死對頭變成我們的親密夥伴的呢?

2018年的電影《阿爾法》用好萊塢的方式回答了這個問題,故事發生在2萬年前的歐洲,那是一個寒冷而危險的地方,電影的主人公和一隻狼成為了朋友,建立了一種不太可能的夥伴關係。

這很浪漫,但只是電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人類和狗最初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不過,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我們最古老的家庭關係的真正起源。

圖為:電影阿爾法海報

狗是何時何地被馴化的?

哈巴狗和捲毛狗可能看起來不像,但如果我們追溯它們的血統的話,所有的狗都是幾萬年前狼的後裔。

灰狼和狗是大約15000到40000年前從一種已經滅絕的狼種分化而來的,在這一點上有普遍的科學共識。

但是,關於這種長期以來令人恐懼的動物是在哪裡首次成為我們最親密的家庭夥伴,存在著很多爭議。

可能是中國南部,也可能蒙古,或者是歐洲,遺傳研究已經確定了各個地方。

狗是如何成為人類最好的朋友的?

也許更有趣的是狗是如何被馴化的問題。這真的是一個孤獨的獵人和狼成為朋友的結果嗎?

一種類似的理論認為,早期人類以某種方式捕獲了小狼崽,把它們當作寵物,然後逐漸馴養它們。

這可能發生在大約一萬年前農業興起時。最古老的被認為是家養狗的化石,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14000年前,但一些有爭議的化石的年齡可能是家養狗的兩倍多,或者至少它們不再完全是狼的祖先。

但另外一種理論得到了更多科學家的支持。「最友好動物的生存」表明,狼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狩獵採集的人群中馴化自己的。

狗一種大型食肉動物,如果有人與野狼共處一段時間,它就會成為食物的競爭對手。我們不太可能以某種方式馴服它們。更大的可能就是它們自己馴化了自己。

隨著時間的推移,狗身上出現的身體變化,包括斑駁的皮毛、捲曲的尾巴和耷拉的耳朵,遵循著一種被稱為「自身馴化」的過程。

當一個物種中最友好的動物以某種方式獲得優勢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友好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這些物理變化,這些變化在短短幾代人的時間裡就開始顯現為這種選擇的可見副產品。

大多數狼會對人類感到恐懼和具有攻擊性,這是大多數狼的行為方式。但有些可能會更友好,這可能使他們獲得人類狩獵採集的食物。

這些狼可能比其他狼更有優勢,對友善的強烈選擇壓力產生了很多副產品,比如我們在狗身上看到的生理差異。

自從成為我們最好的朋友以來,狗有什麼變化呢?

雖然狗和人類夥伴關係的起源仍然未知,但越來越明顯的是,在我們共同生活的漫長歲月裡,兩個物種都發生了變化。

通過與我們建立聯繫,並學會與人類合作,狗作為一個物種在種群合作方面可能變得更差。它們的群居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似乎減少了,甚至在野狗中也遠沒有狼那麼普遍。

但是,狗可能以其他有趣的方式進行補償。他們已經學會用人類來解決問題。

當遇到一個不可能解決的問題(例如,一個不能打開的謎盒或一個停止工作的牽引工具),狼會嘗試很多不同的方法和錯誤策略來解決它們遇到的問題。但狗就會做出不同的舉動,它們會回頭向人類同伴尋求幫助。

這表明,狗可能已經喪失了一些身體上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社交策略,這些策略依賴於家養狗與人類獨特的合作。

這種關係已經變得非常緊密,甚至我們的大腦都是同步的。一項研究表明,狗狗劫持了人類大腦的母性聯繫系統。

當人類和狗狗深情地凝視彼此的眼睛時,我們的大腦都會分泌催產素,這是一種與母性關係和信任有關的激素。

包括媽媽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或者配偶之間的關係,都有催產素的特徵。

但人類和狗之間的關係是唯一一個在兩個不同物種之間觀察到催產素起作用的例子。

最後

我們可能永遠也不知道最初的狗和人類是如何聯合起來的,但是狗無疑在這麼多年來以無數的方式幫助了我們。

相關焦點

  • 重整化群:從微觀到宏觀,不同尺度的現象如何聯繫起來?
    ,而重整化的過程則將小尺度與大尺度聯繫起來。但是應用場論遭遇到了一個問題:只有使用一種被稱為「重整化」的方法,將無窮的量小心隱藏起來,研究人員才能避開虛假預測。這個過程行之有效,但即使是那些發展這一理論的人也懷疑,它可能是建立在一套複雜數學技巧上的「紙牌屋」。
  • 重整化群:從微觀到宏觀,不同尺度的現象如何聯繫起來?
    原創 Charlie Wood 集智俱樂部導語從基本粒子到原子、光波、水波,自然似乎傾向於將自己分裂成不同尺度的獨立世界,而重整化的過程則將小尺度與大尺度聯繫起來。有物理學家認為,重整化可以說是過去50年理論物理學中最重要的進展。
  • 大腦是如何將不同的事件聯繫起來形成記憶的?
    通過揭示關聯學習背後的基礎機制,該發現為更好地理解焦慮、創傷和應激相關的疾病,如驚恐和創傷後應激障礙奠定了基礎,其中看似中性的事件也可以引起負面的反應。「我們知道海馬體在我們的大腦進行學習時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將兩個相隔10到30秒的事件聯繫起來。」
  • 宇宙熱爆炸和冷爆炸理論的兩種劃分
    「冷爆炸理論」給宇宙大爆炸理論增加了新的變數,簡單說來,宇宙大爆炸理論和量子泡沫理論都合理地解釋了天文學家在二十世紀的早期和二十世紀的晚期發現的宇宙膨脹和加速膨脹現象。如果將宇宙大爆炸和量子泡沫理論對立起來,那麼兩種理論的其中一種是正確的,或者宇宙大爆炸推動了宇宙的膨脹,或者量子泡沫的膨脹將宇宙星系相互推遠。
  • 狗的年齡和人的年齡換算!如何判斷狗狗的年齡?
    養過狗狗的人都知道,狗狗的壽命都很短,大概就十幾年。在飼養狗狗的過程中就會和狗狗建立深厚的感情,相信很多送別狗狗的人都是非常的傷心的。現實中狗狗年齡與人類年齡是怎麼換算的呢?現在就由小編帶著你去了解狗狗與人的年齡是怎麼計算的吧!
  • 建立「大統一理論」有多少意義價值呢?
    「渦旋」不是名詞應該作為動詞來用,是形容兩種方向旋轉的狀態,左渦旋右渦旋這兩種狀態,其實這兩種狀態在我們所接觸的知識當中道教和佛教都提到了,道教解釋在八卦圖中,兩種渦旋重疊的圖案就是宇宙動態圖形。而在佛教經文中華嚴經的前半部分描述的最多,經文中的關鍵字眼是右繞三匝,旋陀羅尼等等。
  • 狗狗為什麼會是人類的好朋友?看看狗狗與人類的不同就清楚了!
    狗狗,作為人類最親密的夥伴之一,對主人可謂是忠心耿耿,自古就有忠誠的美名。狗不嫌家貧,始終跟隨主人,保護主人的利益,甚至在關鍵時刻能與主人同生死共患難。1、體溫;狗的體溫比人類的要高,正常狗的體溫在38-39攝氏度之間。
  • 不同品種的狗狗可以配種嗎?
    哈士奇、柯基、柴犬、博美、金毛、邊牧、拉布拉多等等狗狗,都是我們現在隨處可見的。有時候,鏟屎官會帶著自己的狗狗和其他鏟屎官一起組織活動,狗狗們也能夠彼此在一起玩耍,同品種狗狗之間的活動、不同品種狗狗之間的活動都有。
  • 你家狗狗的年齡相當於人類的幾歲?
    人們曾經認為,要想知道狗狗的年齡大致等於人類的幾歲,就用狗狗的年齡乘以7。但是,這種方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從理論上講,狗的壽命約為10年,人的壽命約為70歲,所以需要分開分析。
  • 狗狗與生命科學
    而俄國科學家巴甫洛夫則依靠狗狗揭示了消化的生理機制,建立了條件反射學說。前者為巴甫洛夫贏得了1904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後者成為現代行為與認知科學的裡程碑。  人和動物通過攝食獲得能量和營養,那麼食物在體內是如何被分解轉化的呢?
  • 狗狗具有撫慰心靈的能力,天真可靠的它們,是如何治療自閉兒童的
    人們常說,狗狗有撫慰心靈的能力,這種說法是對的,因為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狗狗被人類訓練成為治療犬,通過自己毛茸茸的身體,以及純潔的心靈,通過這些人類所沒有的特質,來撫慰人們的心靈。它們雖然不會說話,但是比人類更能觸碰到別人的心靈。
  • 科學養寵指南 | 狗狗與人的交往之教會狗狗喜歡和尊敬人類(上)
    這一期我們來講講第四階段訓練——狗狗與人的交往中的教會狗狗狗喜歡和尊敬人類。狗狗來到家裡的第一個月是必須與生人隔離的,不過為了補償這個社交真空期,主人可以在狗狗的安全範圍內讓它見到儘可能多的人。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所以一定要確保狗狗和人們的初次見面是愉快歡樂的,可以讓每個客人都親手餵給狗狗一些狗糧。
  • 如何真正把自己的知識體系建立起來?
    所以同樣領域,不同的個人因為年齡、目標和追求不同,其知識體系的廣度和深度要求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一個高中的學生,對於歷史知識的掌握依賴於考試大綱,對於一個朝代大致只需要知道發展歷史、關鍵性事件、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進化及其意義即可。但這樣的知識體系對於一個研究者顯然不夠,甚至連入門都不算。
  • 霍金的信息悖論有解了?新的理論把普朗克金屬和黑洞聯繫起來
    「碰撞之間的這段時間間隔稱為『弛豫時間』或『電子壽命』,在大多數常見金屬中,這段時間通常足夠長,足以讓微觀觀察者將電子定義為不同的、可移動的物體,而德魯德圖的效果非常好。」 雖然柯克提出的理論被發現適用於幾種金屬,有其他金屬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尤其是那些在高溫超導體加熱時產生高於其超導轉變溫度或當超導應用磁場抑制。
  • 量子理論的發展與建立
    原子結構,這原先互不相干的兩門學科,被玻爾看到了它們的內在聯繫.光譜學中大量的實  驗數據和經驗公式,為原子結構提供了十分有用的信息.玻爾抓住光譜學的線索,使他的原  子理論發展到一個決定性階段.  3.1德布羅意物質波  作為量子力學的前奏,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有著特殊的重要性.  早在1905年,愛因斯坦在他提出的光量子假說中,就隱含了波動性和粒子性是光的兩種表現  形式的思想,並預言會出現將波動說與微粒說統一起來的新理論.20年代初,正當現代物理學  面臨重大突破之際,具有求美眼光的德布羅意不失時機的脫穎而出了.
  • 我們和別的物種有什麼不同?
    根據最近科學統計,地球上的物種大約有870萬種,龐大的物種種類構建成了生生不息的地球,在這870萬物種裡面,人類是最為特殊的一種。我們與其他物種有什麼不同?01好奇心好奇心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至關重要。真正可以將人類與其他物種劃分開來的時代,應該是人類誕生了好奇心那一刻,那一刻,人類對未知不再僅僅是恐懼,在驚恐的眼神深處從此有了一種名為好奇的光芒。好奇心的誕生,使得人類對未知世界充滿了好奇,對未知世界有了探索下去的勇氣。
  • 狗狗對人的情感是如何生成的
    狗狗是人類最忠貞的朋友,狗狗在經過上萬年的訓練,跟人類的關係密不可分,人類給予狗狗食物住所,狗狗配合人類狩獵,替人類工作。那麼人類是通過什麼緣由來馴服狗狗呢,只因在狗狗的社會裡,是以母係為尊,狗狗自小對母親充滿了親情,在原始組群裡以母係為領袖,人類給予關懷狗狗自然把人類看做母親,由其第一任主人,所以往往狗狗對第一任主人感情最深,所以收養狗狗是從小收養最好,也就是在狗狗三個月前收養,當然這只限於正常狀況下,個別狗狗可能因其社會關係混亂,所以也就出現了狗狗喜歡跟隨家裡的鵝、雞、或者貓咪,這種情況下是狗狗把它們當做了領袖。
  • 人類為什麼讓不同品種的動物交配,這違背動物天性嗎?
    網絡上有一個段子叫做:「這能是人做的事?」,大致意思就是有些事情人類做的太過分,比如:讓品種不同過的動物雜交。我們知道,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種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而且不同的物種擇偶標準大不相同,以至於不同的物種很少會交配,但人類卻強行讓它們交配,繁殖後代。
  • 狗狗的排洩系統與人類文明
    狗狗的排洩系統與人類文明餘之生平,最討厭狗,蓋因年少時曾遭受它的進攻。而我的孩子喜歡狗,出於公共道德,也為了避免勾起我童年的陰影,無奈之下只好豢養了一匹不甚兇猛的小泰迪犬。接下來我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每日三次或四次帶它散步,令其排洩。我本不善於也不喜歡觀察事物,之所以把狗狗的排洩系統和人類文明這個大話題聯繫起來,只因為看它拉屎撒尿的次數一多,免不了略有思考而已。首先我敢肯定的是,它的括約肌比人類更強大,因而它的撒尿系統比人類的更容易控制。
  • 狗狗們的耳朵有多少種類型?狗狗耳朵的不同狀態,是在表達什麼
    從狗狗耳朵的朝向和細微的動作中,我們可以了解狗狗的心情。耳朵的呈現出來的信息也屬於肢體語言之一,是我們了解狗狗的重要途徑之一。接下來,我們為大家分享一些狗耳朵的種類,以及通過耳朵解讀狗狗心情的方法。關於狗耳朵的種類狗的耳朵大致分為指向上方的「立耳」、立耳前端呈折斷型的「半立耳」、指向下方和側面下垂的「垂耳」。根據耳朵前端和折法等微妙形狀的不同,還可以繼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