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九月十九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2021-01-14 手機鳳凰網

普陀山大乘禪院圓通寶殿水月觀音(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李保華)

2014年10月12日,農曆九月十九,今天是觀音菩薩出家日。

觀音,舊譯光世音、觀世音,略稱觀音;新譯觀世自在、觀自在。

觀世音者,觀世人稱彼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觀世音;觀世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

觀音有六觀音、七觀音乃至三十三觀音,但世人常說之觀音則指六觀音中之聖觀音。

《法華經》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

觀音菩薩又是西方三聖之一,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脅侍。

《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詳說觀音菩薩於娑婆世界利益眾生之事,謂受苦眾生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令得解脫,若有所求亦皆令得,又能示現佛身、比丘身、優婆塞身等攝化眾生。

新譯《華嚴經》卷六十八載,觀音菩薩住在南海補陀落山。《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和《觀世音受記經》則以觀音菩薩為阿彌陀佛之脅侍,常住西方極樂世界輔施教化,即以西方淨土為觀音菩薩之住處。

觀音菩薩應化無方,故其相狀頗多,以二臂正觀音為其本形,餘者皆為菩薩示現神變自在化身,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囉首,有二臂、四臂乃至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萬四千清淨寶目,其化相則有準提、青頸、香王、十一面、如意輪、千手千眼、不空罥索等。

《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舉出四面大悲觀音、除八難仙觀音、播拏目佉觀音、大梵身相觀音、根本蓮華頂觀音、廣大明王央俱舍觀音等,《摩訶止觀》有六觀音,《諸尊真言句義抄》揭示十五觀音,又有二十五觀音、三十三觀音。

觀音信仰始自印度、西域,後傳至中國內地、西藏、南海及日本等地,有關觀世音之記載很多。

西藏信仰觀音尤盛,且其真言即六字大明咒,至今尚廣泛流傳於藏地。

自西晉竺法護《正法華經》譯出之後,中國內地也大興觀音之信仰。

北魏以後,造觀音像之風益盛,今大同、龍門石窟存有觀音像遺品甚多。隋唐以後,諸種觀音像被造立,如敦煌千佛洞之菩薩像,觀音菩薩即居大半。

漢傳佛教認為,觀音菩薩生日為陰曆二月十九日,出家日為九月十九日,成道日為六月十九日,我國信眾即在上述日期舉行相應法會。

相關焦點

  •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
    在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彌勒佛與觀世音菩薩乃是大眾最為熟悉的佛菩薩,其不管是學佛信佛者還是不學佛不信佛者,皆知觀音菩薩與彌勒佛。因此還有流傳出這麼一句話俗語「男戴觀音,女戴佛。」由此可見,觀音菩薩,與彌勒佛是有多麼的受人敬仰。
  • 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千處祈求千處應,見者增福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
  •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音菩薩出家日!願眾生同沾法喜、共沐佛恩!
    農曆九月十九,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出家日。關於這個出家日期的由來,已經無法考證,我們也不用太過計較,這只是起一個表法的作用而已。在此殊勝節日期間,願眾生同沾法喜,共沐佛恩。觀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簡稱,在我們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 佛教:觀世音菩薩和普陀山
    在佛家文化中,觀世音也有譯成「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的,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積多伊溼伐羅」。觀音是「觀世音」的略稱。唐朝太宗李世民時,減去「世」字,故稱觀音。據《妙法蓮華經》中的「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菩薩,能現33種化身,救12種大難。遇難眾生只要念誦他的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觀世音主張「隨類化度」,他對一切人救苦救難,不分貴賤賢愚,所以他的美名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簡稱「大悲」。
  • 農曆九月十九 東莞芙蓉寺舉行觀音祈福法會
    於九月十九皈依佛門的75位佛弟子(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張曉麗)10月19日,農曆九月十九,欣逢觀音菩薩出家日,為祈願世界和平、人民離諸災厄、福壽康寧、吉祥如意,東莞芙蓉寺隆重舉辦觀音祈福法會。受第今年21號颱風「莎莉嘉」的影響,從昨天到今天,東莞地區大雨到暴雨不斷,甘露遍灑。今天,依然有兩三百人前來東莞芙蓉寺,來參加觀世音菩薩出家日祈福法會。
  • 今日農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薩出家日!
    今天11月16號,農曆十月二十日,是佛教裡文殊菩薩的出家紀念日。文殊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另外三位大菩薩分別是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的大智慧並不僅指世間那種學富五車的知識和小聰明,更是指通達一切佛法和世間真理,證悟真如自性的無上大智慧。「具大慈心妙吉祥,三世覺母智難量;右持利劍煩惱斷,左執青蓮德相彰;孔雀神獅供乘馭,毒龍猛獸伏清涼;童形五髻知權現,本是如來歡喜藏」。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一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兩脅侍,世稱「華嚴三聖」,亦或「釋迦三尊」。
  • 宣化上人:觀世音菩薩到底是男身還是女身?
    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宣化上人慈悲開示:觀世音菩薩和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有大因緣,在中國有句俗話說:「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為什麼有這句俗話呢?就因為觀世音菩薩和阿彌陀佛他們這種慈悲,深入到一般人的心裡去了,所以人人都知道有觀世音菩薩,人人都知道有阿彌陀佛。(觀就是觀察,世是世間,音是音聲;觀世音就是觀察世間所有的音聲。)
  • 宣化上人開示:危難緊急時候念觀世音菩薩有大效果
    這時要念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是救苦救難的菩薩,是有求必應的菩薩,我不念觀世音菩薩,我的生命危險到萬分,沒有希望了。這時,你必定最誠心的念,感應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拯救全機人的生命。打七時要這樣的想,來念觀世音菩薩。再想,我所乘的火車,現在出軌道,在千鈞一髮之際,如果我不念觀世音菩薩,全列車的旅客,都要死亡。
  • 《楞嚴經素解》:觀世音菩薩,上合慈力,下合悲心
    1.同一慈悲【原文】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
  • 2020年12月藏漢殊勝日提醒|藏曆圓根燈節月末日食,農曆文殊出家彌陀聖誕
    公曆2020年12月漢藏佛教殊勝日提醒:藏曆十月持眾月(公曆11月16日至12月14日)12月3日(藏曆十月十八)觀世音菩薩節日(點擊閱讀觀世音菩薩和六字大明咒功德)12月4日(藏曆十月二十)漢傳文殊菩薩出家日,農曆十月二十。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四大佛教菩薩道場 蜚聲中外的宗教勝地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分別是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的道場。四大名山隨印度佛教的傳入,自中國漢朝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得到政府的歷史性保護,確定作為文化文物重點管理單位,並對寺院進行了修葺,現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
  • 平時念觀世音菩薩,那臨終助念應該念什麼?
    那麼一個人平時老是念觀世音菩薩,他臨終的時候給他念什麼?可以念觀音菩薩嘛!念觀音菩薩也照樣能往生,因為觀音菩薩與阿彌陀佛是一體的。從理上,我們和觀音菩薩和阿彌陀佛是一體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從相上,觀音菩薩就是現在西方極樂世界。難道你念阿彌陀佛來接你的時候,觀音菩薩不來嗎?
  • 淺談觀世音菩薩(附:三十三觀音聖像)
    觀音最為普遍敬畏,但也是這位是最為被本土化改變的最多,最為失真,幾乎已經失去觀世音菩薩本來的形象模樣。觀音菩薩,又被成為「光世音」「觀自在」,「觀音」勉強算是簡稱,自唐代就有,原因顯而易見,去了「世」字,也是為了避諱李世民。我們現在大多稱呼為觀世音菩薩,或者觀音菩薩。為什麼要稱之為「觀世音」呢?這名字又有什麼寓意?
  • 道教三清,一尊的功德如觀世音菩薩,一尊就連三皇五帝皆是他後裔
    照這種說法,靈寶天尊的功德很像是佛門中的觀世音菩薩。但其在民間的影響是無法與觀世音菩薩相比的甚至連他的名號也鮮為人知。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判,窺濁清之未分。」據《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道家學派的創始者,曾經擔任周王朝的守藏室史,後來見周朝衰微,便辭職西去。騎青牛經函谷關時,被關令尹喜所留,著《道德經》八十一章,後不知所終。故而有「青牛西去」、「紫氣東來」之典故。
  • 佛教紀念日:農曆九月二十 弘一大師誕辰紀念日
    弘一法師(圖片來源:資料圖) 2012年11月3日,農曆九月二十,為弘一大師誕辰紀念日。弘一大師,生於1880,圓寂於1942年,為民國中興南山律學之名僧。浙江平湖人,俗姓李,名廣侯,號叔同。遂出家於杭州大慈寺,投禮了悟法師為師。未久即於杭州靈隱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號弘一。嘗慨嘆僧界之所以往往為世所詬病者,以不守戒律之故,乃發願畢生精研戒法。初學有部之律,後則專弘南山律宗。操行至苦,恆跣足芒鞋,孑然一擔,雲遊各處,講經弘法,以在閩南時為最久。民國十六年,去函杭州主政諸君,止息「滅佛」之議。民國二十五年,閉關於鼓浪嶼日光巖,並向海外請藏經萬餘卷。
  • 佛教:青頸觀世音,於苦惱死厄,能為做依怙,無訟冤屈,逢兇化吉
    大慈大悲因為救苦救難而備受民間推崇,於是自佛教從西方傳入世界之後,觀音便有了三十三應身像之說,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佛教:青頸觀世音,於苦惱死厄,能為做依怙。在佛教的歷史傳承之中,「青頸觀音」的由來是源自古印度婆羅門教的〝溼婆神〞。溼婆神在印度神話裡,是宇宙間創造一切力量的化身。
  • 農曆正月十五 玄奘法師譯成《顯揚聖教論》紀念日
    顯揚聖教論(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印媛) 2013年2月24日,農曆正月十五,是玄奘法師譯成《顯揚聖教論》紀念日。《顯揚聖教論》為無著菩薩所造,是顯揚《瑜伽師地論》要義最重要的論著,古稱瑜伽論十支之一,也是唯識宗十一論之一。據《開元釋教錄》記載,唐太宗貞觀二十年正月十五日,玄奘法師於弘福寺譯成此論。《顯揚聖教論》,無著菩薩造,玄奘法師譯本共二十卷。《顯揚聖教論》是顯揚《瑜伽師地論》要義最重要的論著,古稱「瑜伽論十支」之一,也是唯識宗十一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