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大悲因為救苦救難而備受民間推崇,於是自佛教從西方傳入世界之後,觀音便有了三十三應身像之說,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佛教:青頸觀世音,於苦惱死厄,能為做依怙。
在佛教的歷史傳承之中,「青頸觀音」的由來是源自古印度婆羅門教的〝溼婆神〞。溼婆神在印度神話裡,是宇宙間創造一切力量的化身。印度教尊奉為「大天神」的重量級神祇之一。
據說,溼婆再度重生之時,另具有「舞神」的形象。祂曾經用曼妙的舞蹈,收服數千位敵視祂的異教徒。有關溼婆神的神話,載有:「諸神攪動乳海欲求甘露,當時溼婆神在海中發現毒壺,唯恐壺水會毒害眾生故,溼婆神發大悲心,主動將此毒液喝下,拯救世人,因而頸項變為青色。」
有了如此的傳說,又被佛教引用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而成為「青頸觀音」。因此青頸觀音被認為有除去厄難之力量。因此,此菩薩,便以溼婆的脖子青黑色而得名。後來,隨著時代的演變,此菩薩,便為佛教所吸收,成為「青頸觀音」。
〝青頸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十四尊,-〝化身相〞有說是〝婆羅門身〞,亦有說是〝佛身〞的示現。青頸觀音-漢譯為抳羅健詑、儞羅建、羅建制,乃觀世音所變化現示之明王也。
青頸觀音法相有很多種造型,在佛顯教有坐於斷崖上,右膝立起,右手置於膝上,左手扶著巖壁,旁置一有柳枝之瓶。據佛經記載:「左手執蓮華,右手揚掌,如阿彌陀佛的施無畏印,結跏趺坐。
亦有佛經中稱其法相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為杖、蓮花、輪、螺四種,身色為紅白,頸為青色,表煩惱即菩提之義。此尊之三昧耶形為蓮花,或輪寶。傳為觀音降魔解救眾生,為不使毒藥傳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頸呈現青色。
此青頸觀自在菩薩畫像為三面,當前正面作慈悲熙怡,右面作師子面,桌面作豬面首戴寶冠。冠中有化無量壽佛。又有四臂,右第一手執杖、第二手執蓮、左第一手執輪、左第二手執螺。以虎皮為裙,以黑虎皮披於左膊角。
相傳觀音降魔解救眾生,為不使毒藥傳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頸呈現青色。青頸觀音舍已為人的奉獻精神,進入了佛教之後,甚受崇拜。後來被民間稱為是護佑「無訟冤屈,逢兇化吉」的菩薩。
青頸觀音又稱青頸觀自在菩薩。主離一切怖畏厄難。若有眾生念此觀音,則遠離怖畏厄難,得解脫諸苦。以此尊為本尊,為祈願除病、滅罪、延命等,而修之密法,稱「青頸觀音法」。
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做依怙。
佛教認為,每個人生在這個婆娑世界,身心隨時都有憂苦煩惱事。「死」是生命的終結,「厄」是指天災人禍,在這憂苦的人海中,能救我們脫離苦惱死厄,能讓我們做依怙的,就是觀世音菩薩了!
觀世音菩薩與娑婆眾生有很深的因緣,隨處化現引度,利益有緣眾生。觀世音菩薩是過去佛,名號「正法明如來」。
因慈悲心愍念眾生樂著苦受不覺,倒駕慈航,變現種種身形度化眾生。如遇眾生需要以「佛身」方可引度成佛者,就化現佛身為其開示說法,修大道心,證菩提果。我們要感恩、禮敬觀世音菩薩,常念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佛─有殊勝的能力超越常人,具三十二相、八十微妙種好、十種智力、四無所畏。佛身─身心清淨、處事圓滿。佛陀知道三世一切諸法常與無常等。
佛自己覺悟,將所修之法,啟發於眾生自性,說法令其有緣眾生開悟,遠離慾念,尋求解脫。釋迦牟尼佛以宣揚「苦、空、無我、緣起、解脫」等教法,使人類轉迷開悟,心性清淨。佛是覺悟真理,修行最高成就的聖者,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而「自利、利他」。
好了,佛教:青頸觀世音,於苦惱死厄,能為做依怙就為大家介紹到此,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不管生活在何種年代,了解自己從來都是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課,切莫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便萎靡不振,更不應該「坐井說天闊」,應該懷著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那麼世界必將會以最美好的風景來迎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