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大師座下十大弟子,每一個人後來都成了佛教的中流砥柱

2020-12-05 老陽私塾

老陽按:說到近代禪宗,必須要說虛雲禪師,老和尚為佛教做了大量的貢獻,除此之外,他還培養了很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十位弟子,大家稱之為虛雲禪師的十大弟子,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

虛雲禪師,漢族,1840年出生,籍湖南湘鄉人,生於泉州,俗姓蕭,名古巖,字德清,六十歲後改字幻遊,號虛雲,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脈」之禪宗大德。1959年示寂。

十九歲出家,二十歲依福州鼓山湧泉寺妙蓮老和尚受具足戒;四十歲發心朝五臺山,以報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華寺起香,三步一拜備受饑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願;終於到達五臺山,親見文殊菩薩金顏。後在滇中闡教近二十年;九十五歲返曹溪,重建南華,中興雲門。歷任福建湧泉、廣東南華、雲門大覺諸大寺院住持。1953年發起成立中國佛教協會,被選舉為名譽會長。時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虛雲禪師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鐘行遍天下,由自度而度人。於一九五九年農曆九月十二日圓寂,世壽一百一十九歲,戒臘一百年。虛雲禪師作為近代禪門泰鬥,其主要佛教界所做出的貢獻除了上述恢復重興寺院功德之外,更重要的是為後世禪宗復興而選擇培養儲備了大量的護法居士和弘法高僧。

(一)具行禪師

  具行禪師,名日辯,雲南大理人。幼失依怙,入贅曾氏。虛老至雞足山,師全家八人皆在寺務工,漸生信仰。宣統元年(1909),師領其妻、子、侄、弟、嫂、嶽母等全家八人同禮虛老剃度受戒。自是,日則種菜苦行,夜則禮佛、拜經、坐禪、念觀世音菩薩。1920年,虛老正式移錫昆明西山雲棲寺,師亦往助,住下院勝因寺,依舊負責種菜。1924年雲棲傳戒,虛老請師為尊證。戒期將畢,師變賣衣服設齋供眾,隨後告假至下院,自取禾稈數把,披袈裟趺坐,左手執引磬,右手敲木魚,面向西方念佛,現神通出「火光三昧」自化。雖成灰炭,仍能保持身貌,巍然不動。虛老有《追悼具行禪人自化身生西記詩》二首,其一為:

  枯腸欲斷只呼天,痛惜禪人殞少年。數載名山參謁遍,歸來念佛荷鋤邊。

  助興梵剎同艱苦,密行功圓上品蓮。燃臂藥王真供養,孔悲顏歿尚悽然。

  虛老晚年於雲居山開示時,再次提起此事:

  (具行)雖然不識字,但很用功,《早晚課誦》、《普門品》等,不數年全能背誦。終日種菜不休息,夜裡拜佛拜經,不貪睡眠。常替人縫衣服,縫一針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針針不空過。後朝四大名山,閱八年,再回雲南。是時我正在興建雲棲寺,他還是苦行,常住大小事都肯幹……臨命終時……他將幾把禾稈,於雲南省雲棲下院勝因寺自行化去。及被人發現,他已往生了,其身上衣袍鉤環,雖皆成灰,還如平常一樣沒有掉落,端坐火灰中,仍然手執木魚、引磬……他每天忙個不休息,並沒有忘記修行,所以生死去來,這樣自由。動用中修行

,比靜中修行,還易得力。 虛老開示,向來以古德尊宿為例,很少提到自己的弟子,且在追悼詩中,以孔悼顏來比喻自己心中的悲痛,可見虛老對具行禪師是何等的讚賞和厚愛,也明確了虛老對「動用中修行,比靜中修行,還易得力」的禪宗思想的大力提倡。

(二)觀本法師

  觀本法師(1868~1945年)廣東中山人,俗姓張。法號明一。早歲專致於儒學,光緒年間中舉人,講求維新,東渡日本。中年時,深研佛典,舍家宅為功德林。年六十三,其母去世,遂出家,赴鼓山依虛雲和尚受具足戒。曾為鼓山增補各祖師傳記。世壽七十八,僧臘十六。著有香光閣集二十卷。

一九一四年,觀本奉粵漢鐵路局委派,在上海設辦事處,駐滬辦事。在此期間,於上海玉佛寺,皈依於冶開長老座下,法名觀本。次年返回廣東,後來舉家遷居澳門,在澳門建立佛化家庭,勸導母親及眷屬學佛,他的妹妹受他影響,後來出家為尼。一九一六年,觀本再到上海,轉赴常州天寧寺參謁冶開長老,在長老座下受持五戒。繼而回到中山縣,為地方人士推舉為香山恭都學校校長,任教之餘,學佛讀經不稍懈。一九一九年,專程赴南京寶華山,依浩淨老和尚座下受菩薩戒。回粵後辭去教職,專修淨業。

以後數年間,他的嗣母吳太夫人棄養,繼室李夫人病歿,家庭迭遭變故,使他修道之心益切,乃將自己在澳門的住宅,改為無量壽功德林,做為女眾共修的道場,並照章向澳門政府立案,永為慈善性的女眾修院,禮請得上海靈山寺的朝林老和尚出任住持。以後數年,觀本歷遊南洋群島,朝禮仰光大金塔。由南洋回國後,在香港創設念佛社,與社友同修淨土法門。一九三〇年,他的生母李太夫人棄養,至此觀本決心出家。是時冶開長老業已示寂,乃由澳門無量壽功德林的朝林老和尚代冶開長老操刀為之剃度。觀本至此現沙彌相,是時年已六十三歲。

一九三三年癸酉二月,觀本於福州鼓山湧泉寺,依虛雲老和尚受具足戒。虛雲老和尚素知觀本道業精進。圓戒後即派他為湧泉寺監院。觀本到湧泉受戒時,他的堂叔張仲球居士(亦是冶開長老的皈依弟子,法名觀圓),為他賦詩送行,詩云:

火宅拋離拜湧泉,六旬受戒入僧年;原生妙入無生國,功德翻成報德天。

兩代傳燈空似續,再來慧地屬機緣;河清譜軼今光大,禪學儒林著手編。

此詩中註解之處頗多,文長不錄,惟五、六兩句要加以說明。觀本有子,法名妙持,於一九二〇年,依微軍老和尚參禪得悟,隨著老和尚到杭州,在常寂光寺剃度。一九二一年辛酉歲三月初十日,微軍老和尚示寂。微老的徒眾不論出家在家,鹹欲推妙持主持寺務。妙持以生死事大,乃密約同參妙慧師離杭返廣東,在清遠峽心寺上院修苦行。數月之後,遽於一九二一年舊曆九月初五日,在峽山寺下院示寂。初六日荼毗時,煙作白色,無絲毫臭味,據老宿說,此等現象,非有功德及業障已消者,無此境界。妙持早先在澳門荷蘭園舊宅出世,離胎時坐蓮而出,想是有夙根的人。故「兩代傳燈空似續,再來慧地屬機緣」句,係指此而言。

(三)靈源和尚

  靈源和尚,浙江臨海縣人。師幼年多病,三歲時頭頸長毒瘤,服百藥仍無效。家母信佛,為焚香禮佛而虔禱,並日誦觀音聖號,遂感菩薩攝護,瘤漸乾癟,不藥而愈,師由是隨家人篤信佛法。1932年,師投鼓山禮虛老出家,九月十九日虛老親為剃度,序於寬印佛慧禪師座下,為徒孫輩,法名宏妙,字靈源。自是常住鼓山受具戒,習律儀,參禪法,學經綸,並參學諸方。1946年春,虛老於曹溪南華開壇傳戒,師赴戒期隨學。戒期畢,虛老返回雲門興建該寺,師隨往雲門,開山挑土,無役不與。是年,南華寺方丈復仁和尚退居,修圓和尚代理數月又辭,虛老命師接任。時神州不靖,事極艱繁,師不欲勉為,攝受丈席數月即謙辭,赴香港常住於大嶼山寶蓮寺。

1953年秋,師應南懷瑾居士及基隆佛教講堂普觀法師之請赴臺弘化。師感於基隆為國際商港,卻無一座十方叢林,乃於基隆相得一水環山抱之地,開基興建十方大覺寺,歷十年辛勞,終成基隆新興佛剎,其後安居的僧眾亦漸至數十人。為紹隆佛種,師於1964年、1968年兩次於寺開壇傳授三壇大戒,共為518名戒子具

戒。

  師親嗣虛老,禪教俱通,毗尼清淨,行履嚴謹,惜福儉樸,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世法脈傳人。蒞臺弘化後,幾乎足不出寺,一心率眾用功參禪,閒暇之餘則畫佛菩薩聖像自娛。著有《梵網經集義句解》、《靈源夢話》、《山居雜語》、《淨業綱要》、《心經集注》,以及《佛菩薩聖像畫集》等。師於1988年7月17日在四眾弟子的念佛聲中安詳舍報,世壽87歲,戒臘55夏。師在臺弟子眾多,目前較廣為人知的有中臺山開山長老惟覺禪師,法鼓山開山長老(惟柔)聖嚴禪師,繼任十方大覺寺方丈的見性法師。他們繼承了虛老的法脈,在紹隆佛陀的教法上有著重大的貢獻。

(四)本煥和尚

  本煥和尚,1907年9月21日生於湖北新洲。1930年禮本縣報恩寺傳聖法師剃度,同年四月禮武昌寶通寺持松和尚座下受戒。是年7月,前往揚州高旻寺依止來果禪師參禪,旋為侍者,五年後請為維那。1937年,朝禮五臺山入住廣濟茅棚,刺血為墨,抄寫《楞嚴經》、《地藏經》、《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等經書二十餘卷。1942年7月起閉關三年,三年中白天閱藏累計四千餘卷,晚上放《瑜伽焰口》

一千餘臺。

1948年,師南下廣東參禮虛老為師。1949年,師蒙虛老傳法,為臨濟宗第四十四世法脈傳人。當年四月初八,虛老委師為南華方丈並親為送座。由於時局動蕩中,師不負虛老栽培與委託,領眾農禪,努力撐持祖庭,並於1949年、1950年、1953年、1956年組織開壇,敦請虛老回山傳戒。1980年,師以古稀之年應請為丹霞山別傳寺方丈,主持重建道場,開禪堂聚眾燻修,禪風之勁,為諸方禪和子稱道。1986年,師竟虛老未竟之願,至廣州主持收復重建光孝寺。旋開山深圳弘法寺,主持重建湖北報恩寺、四祖寺、南雄蓮開寺、大雄寺等名剎。師在奮力重建禪宗道場的同時,致力護教安僧,紹隆佛種,多次主持或參與傳戒,並多次應邀赴海外弘法傳禪,著有《禪堂開示》一書。師率門人悲心救苦,在抗擊非典和汶川賑災等國家危難時貢獻卓著,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政府的表彰。現在,師雖年逾百齡,法體仍健,任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主席,為紹隆佛法而操勞。

(五)佛源和尚

  佛源和尚,湖南桃江莫氏子。18歲投益陽棲霞寺智輝上人剃度,法名心淨,號真空。方七日,《楞嚴咒》已能背誦。1951年春,為求決大事,師南行至廣東雲門禮拜虛老為師。虛老見而奇之,賜號佛源,留為侍者,得以晨昏聞法。同年八月初三,虛老於雲門丈室六祖真身前傳師雲門宗法,賜名妙心,為雲門宗第十三世法脈傳人,傳法偈云:

  妙心勝德不可量,愷志雄能振宗綱。佛慈梵暢摩訶衍,源遠流長法海康。

1952年,「雲門事變」中,師為保護虛老及寺僧,毅然燃指供佛發願,秉受虛老慈命,不惜身命,赴京求助。在李濟深副主席、周恩來總理過問下,厄難得解。同年7月,周恩來總理、李濟深副主席四次電催虛老進京,師隨侍前往,悉心照料虛老起居,記錄法語開示,協助虛老發起成立中國佛教協會,主持和平法會、禪七。

  虛老離開雲門寺後,雲門群龍無首。而雲門諸師以時世維艱,需大慧福德方可勝任,皆不肯承命領眾。虛老無奈,乃示監院印開,將合寺諸師名置筒中,在韋馱菩薩前上供祈禱後拈鬮,連出三次者即為雲門方丈。遂得師名,眾皆歡喜。師臨危受命,於一九五三年六月初三韋馱菩薩誕日,晉為雲門方丈。《虛雲老和尚年譜·法匯》記述:

  (虛老)將雲門事,付其徒佛源。佛源,湘籍,性沉毅,能任事,克紹箕業,以師之心為心,重建祖殿,完成海會塔未竟之功,使雲門於動蕩中復歸安定。連任至今。三災過後,佛日重光,雲門法運,其復興歟!然而諸行無常。1958年反右事起,師蒙冤入獄。1961年雖獲釋,仍受勞動監管於南華寺達18年。「文革」中,六祖、憨山、丹田三位祖師真身幾被毀,師不顧性命,冒死護藏祖師真身。

1979年,師獲昭雪,旋進京,受聘於中國佛學院教授戒律。雖飽經滄桑,師未嘗忘記虛老之囑,韋天之託。1982年,師毅辭京城教席,重返雲門,復鳴祖師鍾板於山阿。其時雲門僅餘老僧三人,危房數幢,經像法器

蕩然無存。師既歸,日夜籌度,重建殿堂,農禪並舉,率寺僧耕種水田數十畝,果樹千餘棵,修竹萬竿;復辦禪堂,每日坐香六支,冬季則五七專精參究;創辦雲門佛學院,培養解行並進的宗門接班人。德感龍天護佑,四眾仰皈,常住雲門依師燻修的僧尼恆盈五百眾。經師半個多世紀堅韌不拔的努力,雲門祖庭終於重

現復興。

  在駐錫雲門祖庭的同時,師尚應請攝受曹溪南華寺、湖南南嶽祝聖寺、益陽白鹿寺、德山乾明寺等名剎方丈。於斯道場,師皆以臨深履薄的精神,清肅於內,莊嚴於外,禮賢下士,組織農禪、開壇傳戒、興辦法會紹興佛法。並委助門人興復雞足山虛雲寺、梅州千佛塔寺等祖師道場。師為紹隆佛法嘔心瀝血,一生剃度、授戒、傳法、課徒、授皈依者數十萬,為海眾景仰的當代佛門尊宿。然而,臨終末後一著,師預知化機圓滿,赴禪堂向大眾告駕,仍自謙數十年來沒有照顧好大家,對不起大家,對不起祖師,向大家禮拜磕頭求懺悔,殷囑大眾努力修行,光揚佛法。而後,在門人的念佛聲中安詳舍報於雲門祖庭。門人珍師之教,收集師之法語、開示、詩聯、書法,編印成《佛源老和尚法匯》、《佛源老和尚墨寶選錄》流通。

六)淨慧和尚

  淨慧和尚,湖北新洲籍。年十五,至武昌三佛寺剃度。1951年,慕名至廣東雲門禮拜虛老為師受戒。虛老並未立即答應師受戒之事,而予他一把鋤頭、六斤花生種子去開墾一畝荒地。經過一段時間考察,虛老方允師在雲門受比丘戒。後又蒙虛老慈悲,留為侍者,言傳身教,並與法兄佛源和尚等同嗣雲門宗法,虛老賜名妙宗,為雲門宗第十三世法脈傳人,表信偈云:

  妙宗開化佛悲懷,道濟蒼生法界寬。淨戒嚴持崇勝德,慧命相傳般若燈。

  後又承虛老臨濟宗法,名本宗,為臨濟宗第四十四世法脈傳人,表信偈云:

  當年二祖為心宗,求法忘軀立雪中。子志若能繼先德,芳名千載自流通

1956年,中國佛學院成立,由虛老勉勵報考,師成為該院第一屆學僧,並任班長。1962年,師將收集到的虛老遺珍,編成《虛雲老和尚法匯續編》。

「文革」結束後,師回到北京,任中國佛教協會會刊《法音》主編。隨後同時擔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創《禪》刊,任主編;創河北禪學研究所,任所長;創河北佛學院,任院長;歷任趙州柏林寺、北京房山雲居寺、湖北玉泉寺、四祖寺等名剎方丈,主持重建邢臺玉泉寺、湖北老祖寺、蘆花庵等道場。每年舉辦生活禪夏令營,率領廣大青年學禪,深有影響。倡導成立河北省佛教慈善功德會,慈善濟困之外,還設立多處宏德家園為眾多孤苦學齡兒童提供了完備的生活和讀書條件。

  師「宗紹雲門,法傳臨濟」,為人謙卑,團結、組織協調、教化能力很強,所住持的道場既能保持旺盛的禪林古風,又能將弘法事業開展得轟轟烈烈,並於佛教有智慧的宏觀戰略思維,對教規教務開展多進嘉言,為海眾所尊仰。

(七)聖一和尚

 聖一法師(1922-2010),字玄機,廣東陳氏子,新會天湖均和裡人,父諱炳容,母林氏月滿。(壬戌年)1922年11月13日生於江門市李家莊,2010年8月3日凌晨02:46時在逾百位四眾弟子念佛聲中安詳舍報。享年89歲。聖老19歲出家,22歲受具足戒,戒臘67載。36歲在雲居山接虛老法,為禪宗溈仰宗第九世。

(八)宣化和尚

  宣化和尚,吉林雙城縣人。母為優婆夷,少年即隨母親禮佛學經。22歲至吉林三緣寺剃度。1947年,師南下廣東親近虛老,隨侍不久即得印可,有偈記云:

「雲公見我雲如是,我見雲公證如是。雲公與我皆如是,普願眾生亦如是。」隨之,師受虛老請為曹溪南華戒律學院監學。1949年,虛老於南華傳戒,師受請為第四尊證。是年夏,師移居香港。1956年四月,師獲虛老傳嗣為溈仰宗第九世法脈傳人,法名宣化,字度輪,其表信偈云:

  宣溈妙義振家聲,化承靈嶽法道隆。度以四六傳心印,輪旋無休濟苦倫。

1962年,師離港赴美國定居弘法。不久,在加州成立法界佛教總會,出版英文月刊《金剛菩提海》。1970年,在舊金山啟建金山禪寺。後建地藏寺,為尼眾道場。1973年,創立國際譯經院,將佛教典籍翻譯成英、法、西班牙語等多種文字,流通各國。1976年,在舊金山市創建萬佛城,設立法界佛教大學。1987年,邀請中國佛教僧伽法務團赴美舉辦水陸法會。1989年,邀請佛源和尚、一誠和尚、傳印和尚等12位中國高僧前往美國,主持萬佛城首屆傳授三壇大戒法會,為來自美、英、法、柬埔寨諸國的數百名戒子受戒。

  師一生弘法利生,據不完全統計,先後在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和中國的香港、臺灣等地創立佛教道場27所,翻譯、印刷佛教典籍數百萬冊。宣講經典三十多會,留下弘法語錄、開示數十種,座下培養出包括美國、加拿大等國籍的青年僧才數千人,為佛法在西方國家的弘傳做出了較大貢獻,也成為虛老赴北美洲弘法的弟子中成就最大的一位。

(九)傳印和尚

  傳印和尚,吉林遼源籍,乃吉林遼源彌陀寺名尼能述法師親弟。受姐早年出家影響,1947年師發心在家鄉寺院剃度出家。1954年,師恭詣雲居山投拜於虛老座下。次年冬依虛老座下受戒後,親侍虛老左右,筆錄法語開示,深沐法恩。1957年,於雲居茅棚得嗣虛老心印,為溈仰宗第九世法脈傳人,法名宣傳,表信

偈云:

  月印心地本無生,川影毋勞真幻徵。宣透現成個消息,傳持法界普光明。

1956年,中國佛學院成立,師被選送就讀。「文革」期間,師結茅棚蟄居於雲居山,持戒潛修不輟。1981年,師受中國佛教協會公派,留學於日本京都佛教大學。1983年期滿回國,執教於中國佛學院。師現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江西廬山東林寺方丈等職。然而師心隱淡,少涉塵世,頗有大隱於市之德範,一心潛修,授經育僧,尤其於戒律與淨土的研究和行持深為得力,深受四眾尊仰。著有《四分律戒本講義》、《中國佛教與日本淨土宗》。

(十)一誠和尚

    一誠法師(1926年—2017年),俗姓周,名雲生,湖南望城人,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

1949年6月出家。1956年冬由虛雲老和尚親任得戒和尚,受具足戒。1957年,在虛雲法師的主持下,得溈仰、臨濟法脈。1985年,榮膺真如禪寺方丈,重興祖庭。

一誠長老歷任江西省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等。一誠法師愛國愛教,以弘法利眾為己任,實踐著苦行頭陀之志向,海內外聲譽極高,深受教內外尊重。

2017年12月21日凌晨1時36分,一誠長老在江西九江雲居山真如禪寺安詳示寂,世壽91歲,僧臘68年,戒臘61夏。

相關焦點

  • 虛雲大師:享年119歲,一生培養眾多弟子,這十位不得不提
    不論是狂風暴雨的摧殘、還是饑寒交迫的侷促,都不曾讓這位男子停下腳步,仿佛在他心裡,有著一種比生命還要重要的信仰,指引著他無所畏懼的向前走去。  原來,他本是佛門中人,只因希望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便不畏艱險,心無旁騖地朝佛教聖地五臺山叩拜而去。而他,便是我們中華民族禪宗歷史上具有極大修行成果的禪宗法師——虛雲大師。
  • 84歲的虛雲和尚向自己的徒弟行跪拜禮?徒弟有何本事讓師傅彎腰?
    虛雲和尚是佛教界的一個傳奇,一生橫跨3個朝代,見證了中國的近代史。虛雲和尚在佛教界的地位舉足輕重,能讓虛雲大師膜拜的人物,屈指可數。但凡事沒有絕對,在1924年,虛雲大師曾向自己的徒弟行跪拜禮,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佛教通史 010-大千世界和十大弟子
    所以說,佛陀和彌勒都在這一層裡,它是欲界裡比較重要的一天。關於佛教的整體地圖是這樣的:《起世經》經裡說「眾生共業感得國土」——就是說所有的人共同修行的業得到一個國土,這個國土什麼樣呢?「一日月照天地稱之為四天世界」——這個世界就像四個柱子支撐的。如果一個日月照著,由四根柱子支撐,就叫:四天世界或者四柱天世界。
  • 這6位大師影響深遠
    培養了大量佛教頂級人才,門下著名弟子包括:本煥、宣化、海燈法師、佛源等,其弟子一誠、傳印先後擔任中國佛教界最高領袖。星雲大師:現92歲星雲大師生於1927年,至今仍健在,是當代知名度和影響力極為卓著的高僧。星雲是禪宗重要門派臨濟宗的第48代傳人,早在半個世紀前,大師在臺灣創建佛光山,並出任第1-2任住持。
  • 這個和尚到底做了什麼,虛雲法師看了都在痛哭流涕
    老陽按:今天和朋友們講一個佛教的故事,信的人可以當作佛教故事,不信的人也可以當作小說來看,總之,大家覺得看的開心了就好,沒有必要非得說信仰,老陽相信一切隨緣。清光緒三十三年,有一個其貌不揚的鄉拙青年,穿著一身襤褸的鄉下土裝,來到雞足山祝聖寺求見虛雲長老,住持祝聖和尚問他:「你是誰?
  • 雲南密碼(八)虛雲重修華亭寺 具行永守海會塔 真火自化的神秘高僧
    具行邊做活計邊聽虛雲禪師講經,他大字不識,卻牢記虛雲禪師講過的修法心要——一心念佛。1909年具行法師二十一歲時皈依虛雲禪師座下,被賜名:日辯。挑土念佛,澆水念佛,做什麼事情都在念佛,禪堂修行時還一念一拜,除請教虛雲禪師念佛之外,不和外人有任何交流,被寺中眾人稱為「聾子」。1915年,虛雲禪師見具行一心精進念佛,可惜見識太少,怕他長守身邊,落入痴執,就讓他下山遊歷名山大川增長見識,具行不舍而去。1920年,雲南督軍唐繼堯請虛雲禪師到昆明西山重修華亭寺,虛雲禪師允諾前往。具行法師知道後,心想師父正缺人手,就趕到了昆明西山腳下。
  • 敕封佛慈洪法大師回山----虛雲老和尚畫傳集 宣化上人著述
    上宣下化老和尚著述Composed by the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敕封佛慈洪法大師回山Being conferred the title "Vast Dharma of the Buddha's Kindness
  • 釋迦摩尼佛最得意的弟子,一個比一個厲害,還有一個至今未死!
    老陽按:釋迦摩尼佛為2000多年的佛,他下面一個佛是彌勒佛,釋加牟尼佛除了自己修行成佛之外,還有十大弟子,其中迦葉弟子,至今還沒有死,在雲南雞足山打坐呢!究竟是哪十大弟子,今天老陽就和你說說。他7歲時隨母見佛,15歲時從舍利弗出家,是佛教僧團中最早出現的沙彌。羅睺羅剛出家時十分頑皮,喜歡打妄語,經過佛陀嚴格調教後,善根萌發,痛悔前非,從此嚴持淨戒,依教修道。凡是佛教戒律中規定僧侶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他都嚴格守持,從不放逸違犯。因此在佛弟子中獲得「密行第一」的稱號。他除守戒嚴密外,還具有忍辱的美德。
  • 惟賢長老:佛教對中國素食傳統的深遠影響
    印度、中國佛教歷代宗派的祖師,都是淡泊自甘、粗衣蔬食的茹素者。三國時的曹操受佛教影響,據說自奉節儉,常常茹素,此舉不能不對他的從屬臣下及後世帶來影響。南北朝時虔誠奉佛的梁武帝依《涅槃經·四相品》等經文,制僧尼居士斷酒肉,宗廟薦饈用蔬果,並頒發斷酒肉文,詳敘食肉的過失。如文中云:「經言:若食肉者斷大慈種,何為斷大慈種?
  • 釋迦摩尼座下「七大弟子」,他們因何出家?
    釋迦摩尼座下「七大弟子」,他們因何出家?佛教作為我國比較盛行的一種宗教,接受它的人還是非常多的。比較了解佛教的都知道,釋迦摩尼的座下有七個弟子,這七個弟子是釋迦摩尼最開始的第一。而這七個弟子也並不是一開始就對皈依在釋迦摩尼的座下的,今天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講述一下這七個弟子他們為何出家皈依佛門。舍利弗和目犍連,他們兩個是志同道合的人,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在一起創辦了一個學團,也擁有了自己的很多弟子。但是在有一次,舍利弗偶遇了阿舍婆誓,他們兩個談論起了佛教,舍利弗突然覺得佛教真的是一種很偉大的思想,所以和阿舍婆誓約定一起去拜訪佛陀。
  • 星雲大師:人在紅塵,心在山林
    行走弘揚「人間佛教」  星雲大師在《人間佛教的建立》前言中寫道:「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佛國、佛土應在眾生身上求,離開了眾生,就沒有佛,所謂『人成即佛成』。」因此,他提出「人間佛教」,重視生活、家庭、社會,把佛教帶到家庭,與社會接觸,把它落實到人的生活裡來。
  • 禪門泰鬥虛雲老和尚眾多弟子們唯一修成金剛不壞之身的彌光法師
    近代一百二十歲高僧虛雲大師座下唯一修成金剛不壞之身的彌光法師彌光法師是二十一世紀中國大陸成就金剛不壞之身的兩位高僧大德之一,也是近代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座下唯一一位成就金剛不壞之身的大師。彌光老和尚的一生是精進修持的一生,他精修禪定功夫,並且堅持修苦行頭陀,常年都要閉關,而且,老和尚有一個特點就是一年就只洗一次澡,清理一次頭髮。彌光老和尚道心堅定,不屈不撓,而且對學佛修行之路堅定不移。就在那個特殊時期高壓的環境狀態,彌光老和尚也從來沒有退失過一次道心,而且為了保護這身僧裝,即使放牛放了十三年他也拒絕脫下僧服還俗。可見彌光老和尚對佛法的信心堅如金剛。
  • 吳承恩的作品「出了錯」,釋迦牟尼十大弟子裡沒有一個叫金蟬子的
    吳承恩的作品「出了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裡頭沒有一個叫金蟬子的唐僧的前世叫作金蟬子,這一點在《西遊記》裡先後有三次提到。不日有一個故人從此經過,卻莫怠慢了他,可將我人參果打兩個與他吃,權表舊日之情。」二童道:「師父的故人是誰?望說與弟子,好接待。」大仙道:「他是東土大唐駕下的聖僧,道號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和尚。」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為謀。我等是太乙玄門,怎麼與那和尚做甚相識!」大仙道:「你哪裡得知。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聖老如來佛祖第二個徒弟。
  • 星雲大師:佛教和政治不對立 應給佛教更多空間
    但現在,他卻有九個博士學位,他創立國際佛光學會,辦了四所大學,在全世界有三百座寺院,數百萬信眾。他倡導的「人間佛教」曾力挽臺灣佛教衰微之勢。禪修班一位學員說,「大師的長處是每到一處都因地制宜地弘法。」2011年5月22日上午,星雲大師在大覺寺接受了《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專訪。
  • 佛教人物系列之六:釋迦牟尼佛大弟子舍利弗
    舍利弗,源自梵語音譯,又叫「舍利子」,出生於王舍衛城附近一個婆羅門教家庭。父親是婆羅門教的大學者。舍利弗自幼受家庭教育的影響,精通婆羅門教。成年後與他的道友目犍連志同道合,一起在鄉裡傳道受業,各自擁有數千門徒。
  •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弘法的時候,身邊常隨的弟子有1250人之多,在這眾多的弟子當中,最有名的有十位,修行最好,並且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專長,受到佛陀的讚揚和其他僧眾的尊重,成為佛陀滅度後繼承和弘揚佛法的主要力量,今天末學就和大家聊聊這十位大弟子。
  • 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你認識幾個?其中兩個弟子最出名!
    在我這個十幾年前出的一本叫《彌陀經講記》的這本書當中,諸大弟子這一部分是忽略沒有講得,當時的考慮是因為,這些諸大弟子的因緣,在一般的資料當中都能檢索到,都能去找到,大家可以去了解,所以當時就沒有講。但是這次在講解《彌陀經》的過程當中,為什麼要再次拿出來跟大家做分享,一個是因為我們在網上學習的很多朋友們是初次接觸到佛教,對佛教裡的一些公案、佛教裡面的一些人物還不是特別了解,我想從佛教裡這些人物的故事當中,希望大家體驗到、體會到多姿多彩的佛教,所以我們把佛陀的十大弟子拿出來跟大家做一些交代,做一些呈現。
  • 佛教人物系列之十二:釋迦牟尼佛七弟子迦旎延
    原來這座古碑上的文字主要講的是斷煩惱、證菩提的道理。迦旎延出家後,除了精勤修道,還積極地投身於佛教的弘法事業中。由於他擅長議論,很多外道都懾服在他的辯論之下,也有不少人在他的善巧開示下步入佛道。《賢愚經》中載有這樣一個故事,叫「迦旎延教老母賣貧」:阿盤提國有一位貧苦無依的老婦女,因家境貧困,走到河邊放聲痛哭,欲尋短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