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的虛雲和尚向自己的徒弟行跪拜禮?徒弟有何本事讓師傅彎腰?

2020-12-09 古月說八道

虛雲和尚是佛教界的一個傳奇,一生橫跨3個朝代,見證了中國的近代史。虛雲和尚在佛教界的地位舉足輕重,能讓虛雲大師膜拜的人物,屈指可數。

但凡事沒有絕對,在1924年,虛雲大師曾向自己的徒弟行跪拜禮,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虛雲大師

虛雲大師一生弟子無數,其中一個叫具行的弟子絕對是一個眾人中的特例。要說這具行,跟虛雲法師結緣也是充滿了傳奇。

具行法師是雲南人,光緒33年,老家鬧災荒,為了生存,具行一家背井離鄉,外出謀生。但是社會到處動亂,一家八口想要找個安穩的餬口,談何容易?聽聞雲南雞足山正在修寺廟,需要苦力,於是具行投奔寺廟,找了一份打雜的夥計。

具行在寺廟裡面話不多,任勞任怨,無論別人說他好或者是壞,他都裝聽不見,時間久了,別人都喊他「聾子」。在寺院裡面幹了三個月,具行將家人也接了過來,虛雲禪師見這一大家人生活困難,特意在後山給他們指了地搭了窩棚,全家人算是有了落腳之地。

在佛門聖地做事,時間久了,對於佛家事也耳目濡染。沒事的時候,具行就聽虛雲禪師給弟子們講經,時間久了,自己也能背誦不少,即使有些搞不懂的地方,虛雲禪師也會給他講解,實在不明白,老禪師告訴他,只要一心向善,一心向佛,終究會到極樂世界!

因為感恩,或者是對佛教有好感,在此居住一年之後,具行一家八口,都在此剃度皈依佛門,虛雲禪師親自為他剃度,賜名法號「具行」,那一年具行法師才21歲。

虛雲禪師與弟子

正式踏入佛門,具行的工作還是沒有變,在寺廟打掃衛生,種菜劈柴。對於師兄弟們的議論,他還是充耳不聞,這一次,人們都叫他「聾子和尚」。

1915年,具行到寺廟已經多年了。虛雲禪師見他悟性不錯,就是見識太少,如果繼續留在這裡,就太耽誤了,於是強行要求他下山歷練,尋訪名山道場。在依依不捨中,具行拜別了師傅,正式下山了。

具行沒有辱沒師命,下山之後,他拜訪名山古剎,修為上升了不是一個檔次。時光飛逝,不知不覺間,具行離開虛雲師傅已經5年之久。

1920年,聽聞師傅在籌備重建雲棲寺,正缺人手,在外雲遊的具行果斷回到了師傅身邊。虛雲老和尚見到他,心裡很是驚喜,嘴上卻問他:「要你去參學,怎麼回來了呢?」具行和尚說:「天下名山不外如是!」當問到回來做什麼時,具行回答,伺候師傅。

不過經過5年的歷練,具行已經不是當初的具行了。各種經書,他倒背如流,並且對其中的參悟,連虛雲大師都佩服。

虛雲法師與弟子合影

時光冉冉,轉眼具行已經出家20多年。有一天晚上,具行來到虛雲大師的房間,行禮完畢,悲傷的對師傅說,弟子要去了,向師傅辭行。弟子怕走後,師傅無人服侍。虛雲明白,具行這是來向自己告別來了,但沒想到是永別。虛雲大師回答他,自己大事要緊,師傅不必掛念。

入夜之後,監院法師查房點名,找不到具行和尚,大家遍尋不著。正當大家議論紛紛時,忽見眩目白光連閃幾次,直衝夜空,照得一片光明。住在寺外,尚未入睡正在乘涼的村民,也看到寺院有強烈的白光沖天而起,以為佛寺失火,趕緊奔跑進來。

眾僧與村民一起找到白光的來處,點上火把一看,卻見具行和尚端端正正、眼睛半合、面帶微笑、合十趺足、一動不動地坐在那,有人上前要去拉他,此時,虛雲禪師及時趕到,喝住眾人。

具行法師的周圍,有明顯的火燒痕跡。連他身下的草墊,都化為灰燼。虛雲法師雙手合十,轉身告訴眾人,具行已經坐化了,他已經以真火把自己給燒成灰了,稍一振動,就會化成一堆灰,大家不可動他。

虛雲老和尚見具行和尚以瑞相法身示世,便祝禱具行和尚多保持一天,讓記者攝影留證,以傳揚於世,度化眾生。

虛雲大師與弟子合影

第二天,虛雲大師請來了各界的社會名流,前來寺廟瞻仰具行法師的遺容。虛雲老和尚見具行和尚功德已圓滿,便當眾取下具行和尚手中的小磬,一面向具行和尚說 「可以放心西去」,一面輕敲小磬,敲到第三響,具行和尚全身振動,霎時傾倒化成灰燼。

之後這位德高望重的法師,雙手合十,竟然當眾向自己的弟子行跪拜禮。前來瞻仰的人們,也紛紛下跪祭拜,場面壯觀讓人動容。

師傅向自己的徒弟下跪,想來不可思議,但具行的修為,已經在虛雲禪師之上了,能以火坐化得道升天,虛雲禪師由衷為他高興。而虛雲禪師本人,在119歲時也修成正果,坐化之後得舍利子無數。

相關焦點

  • 這個和尚到底做了什麼,虛雲法師看了都在痛哭流涕
    清光緒三十三年,有一個其貌不揚的鄉拙青年,穿著一身襤褸的鄉下土裝,來到雞足山祝聖寺求見虛雲長老,住持祝聖和尚問他:「你是誰?為何來求見虛老?」  那青年說:「我今年二十歲,雲南鹽源人氏,從小就父母雙亡,孤苦無依,族人將我入贅曾氏,從此以曾為姓,寄籍賓川縣。
  • 現在網上居然有人說虛雲和尚沒有活到120歲,你怎麼看?
    現在網上居然有人說虛雲和尚沒有活到120歲,你怎麼看?悟空問答上有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懷疑虛雲?」我看了下面的回答和評論,真是有不少人附和著。於是我也談了一下自己的感受。我真是不敢相信!居然有人懷疑虛雲老和尚沒有活到120歲,我也是佩服這些人的無知無畏啊!
  • 虛雲大師:享年119歲,一生培養眾多弟子,這十位不得不提
    終於在古巖19歲時,不顧眾人反對前往福州鼓山湧泉寺拜師常開法師,成功皈依佛門,法號虛雲,後來跟隨妙蓮和尚受具足戒。光緒十八年,虛雲得妙蓮和尚真傳受其衣缽,成為臨濟宗四十三世。  在遍布天下的虛雲法師的座下弟子中,雖然皆有所感悟,可其中這十位卻不得不提,因為他們不僅在自己的參禪生涯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還一生兢兢業業、一心修煉,成為了佛教之中擁有重要地位的中流砥柱。
  • 103歲老和尚出家81年 10年抄「血經」20部(圖)
    愛將年齡減百,自稱3歲小和尚  早餐過後,記者坐在老和尚身邊開始交談。「老和尚我們為您賀壽啦,請問您的長壽秘訣是什麼呢?」本老打趣道:「我是個小和尚,現在兩歲,過幾天就三歲了。哪裡有什麼秘訣?就是一天到晚吃齋、用功、修行啦。」老和尚喜歡將自己的年齡減去100歲,對人自稱為3歲小和尚,笑容多有頑童氣息。
  • 高僧故事:具行和尚曠世傳奇 真火焚身震驚世人
    那鄉拙青年說:「我今年二十歲,是雲南鹽源人氏,從小就父母雙亡,孤苦無依,族人將我入贅曾氏,從此以曾為姓,寄籍賓川縣。如今因為家鄉鬧飢失收,無人僱用我種田,我家貧苦,又有兩個兒子,我養不活家小,無計可施,聞說虛雲老和尚在雞足山修建祝聖寺,僱用苦力泥水工人,我走投無路,只好來求虛雲老和尚收留我在此做工,賺取些少工錢養活家口。」
  • 民國和尚用真火焚身,圓滿成佛,科學家到現在都解釋不了
    二、一心向佛,舉家落髮。儘管他是文盲一個,但是慧根深種在他的心裡。他常常做完了手頭上的雜活兒後,就去佛像前聽虛雲老和尚講經,服膺老和尚的指點,並堅信只要一心念佛,定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念成願,他開始主動學習如何念佛經。受佛香禪音的影響,他和家人都決定脫離苦海,削髮為僧。成為僧人後,他的法號是「具行」,從此他就是具行和尚。
  • 射箭高手教會徒弟,徒弟卻想害死師傅,最終絕技失傳!
    古時候有一個射箭高手叫甘蠅,開弓放箭,箭無虛發,射獸獸倒,射鳥鳥下,那叫個百發百中。甘蠅將技藝傳給了弟子飛衛,飛衛得其真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師傅甘蠅的技藝有過之而無不及。飛衛也收了個徒弟叫紀昌,紀昌拜師過後,飛衛的教學方法很特別,他對紀昌說:「學習射箭的最關鍵的是練眼功,第一步是練習眼睛的定力,你要練到眼睛不受外界影響,看東西時眼睛能一眨不眨,才能開始第二步。你也沒有必要在我這兒練習,你回家自己練習去吧,練好後回來找我。」紀昌一路想怎麼練習眼的定力呢?嗯,有了。他回到家裡,他老婆正在織布,他想仰面躺在織布機一側,他老婆問:「怎麼了?
  • 雲南密碼(八)虛雲重修華亭寺 具行永守海會塔 真火自化的神秘高僧
    光緒三十三年,他二十歲,家鄉鬧饑荒,失業沒收入,養不活家人,聽說虛雲禪師在雲南雞足山修建祝聖寺,需要工人,因此他就到祝聖寺向老和尚求職,很幸運,得到收容錄用,從此他就住在寺後柴房做事。他不但幫助修建寺廟,也過上了餵馬、砍柴、澆菜的雜工生活。後來家人為討生計,一家老小男女老少的來到了雞足山投靠,寺廟不收女眷,虛雲禪師就讓他們在寺廟外自己搭窩棚居住。
  • 苦行聖地雞足山,虛雲老和尚曾到訪過3次,但有2次以失望離去
    他以12頭陀行貫穿始終,以苦修備受師傅佛陀讚賞以及僧團們的敬重。他一生都住阿蘭若,也就是茅棚裡或是樹下冢間。即使入定峭壁石縫中,都是身披糞掃衣,以苦行住持正法。雲南雞足山相比中國其它4大佛教聖山,它的佛法弘揚和佛教傳統文化的建設,都有著自己獨樹一幟的特點。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大迦葉尊者,一生倡導並身先力行的頭陀十二行的法脈家風。
  • 雲朵曾是刀郎師傅的徒弟,16歲前沒坐過公交車,拜師刀郎4上春晚
    雲朵在16歲之前沒坐過公交車,因為她捨不得一塊錢的公交費,她生活在貧困家庭,深知賺錢不容易。雲朵在工作之餘總是喜歡唱歌,有人發現她的歌唱得好聽,覺得她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就把她推薦給了刀郎的表哥。秦望東在音樂界很有聲望,他的代表作有《因為有了你》,《含羞的格桑花》等。這些歌都廣為流傳。其實秦望東不僅是刀郎的表哥,他還是刀郎的師傅,很多人非常熟悉刀郎,並不知道刀郎的師傅是誰,原來他表哥就是他師傅。秦望東聽了雲朵的歌,覺得這個女孩的嗓音不錯,有發展前途,於是就收雲朵為徒。
  • 夢參老和尚談虛雲老和尚:我問過他自己,我說老和尚你開悟沒有?
    夢參老和尚談虛雲老和尚:有些個老和尚辦了佛學院,那天我跟老法師說了,辦辦不想辦了。就是虛雲老和尚,他都跟我們小和尚講,好好讀吧,過這幾年,我就不辦了。大家知道什麼原因嗎?後來的人哪不知道前人為道、愛護學子的心,辦學是留眾啊供養大眾啊,他就是感覺著寒心啦。
  • 雲南一和尚「自燃」 攝影記者拍下詭異一幕
    因為耳患重疾,他很少與人講話,一般人都稱之為「聾子和尚」。 到民國四年,他越發的耳聾,也越發的沉默了,無論種菜或做工,無時都在心中念佛,誰喊他他也聽不見。虛雲那天喚他來說:「具行!你苦修了四年,境界已不錯了,但是見識太少,你現在應該下山出外參學去!」 具行於是下山雲遊。 民國九年,虛雲開始重建雲棲寺,具行突然回來了,拜倒在虛雲老和尚面前:「師父!我回來了!」
  • 虛雲老和尚一入定就是半個月
    虛雲老和尚自幼就有很深的佛緣,他在看到佛像、佛經、法器、僧人時就感到很親切。在十七歲時,就曾想獨自偷偷去南嶽衡山出家為僧,結果半路被找了回來。他父親怕他再有出家之念,就接連給他找了兩個老婆。可他與這兩個老婆同房不同床,堅持自己出家修行的初心不改。
  • 敕封佛慈洪法大師回山----虛雲老和尚畫傳集 宣化上人著述
    上宣下化老和尚著述Composed by the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敕封佛慈洪法大師回山Being conferred the title "Vast Dharma of the Buddha's Kindness
  • 虛雲大師座下十大弟子,每一個人後來都成了佛教的中流砥柱
    老陽按:說到近代禪宗,必須要說虛雲禪師,老和尚為佛教做了大量的貢獻,除此之外,他還培養了很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十位弟子,大家稱之為虛雲禪師的十大弟子,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虛雲禪師,漢族,1840年出生,籍湖南湘鄉人,生於泉州,俗姓蕭,名古巖,字德清,六十歲後改字幻遊,號虛雲,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脈」之禪宗大德。1959年示寂。
  • 民間故事:和尚與螞蟻
    宋朝,富陽縣有一座寺廟,這座廟原先香火很旺盛,後來發生了一件大事,廟中的方丈被官府抓走了,一些陳年舊事被翻了出來,方丈對自己以前犯過的錯,都承認了,很快就被打入了死牢,這消息傳出來後,廟中的和尚都逃走了,只留下了一個叫慧心的小和尚。
  • 虛雲老和尚在雲南
    李根源領兵入山,駐軍悉檀寺,毀金頂雞足大王像,毀佛殿,毀諸天殿,師以事急,親自下山會見李根源,但至軍門首,守軍不肯通報,師逕入,見李根源與前四川布政使趙藩同坐殿內,師至前致禮,李不顧,趙藩與師有舊,遂問師來此何幹,師將情由陳述。 時李公怒形厲聲問道:「佛教有何利益?」
  • 理髮的師傅
    開始就是給師傅打下手,洗頭!洗頭有兩個作用,第一,經常給客人洗頭,能知道他什麼頭型,頭上有沒有缺陷(有的會凹下去,扁的)。等上手時候,心裡會看著師傅這這類奇形怪狀頭型怎樣處理,特別是平頂頭,不知道頭型很麻煩!再就是磨練徒弟耐力,沒耐心的幾天半月就跑了,師傅自然也不會盡心盡力教。當然順帶減輕師傅工作量!
  • 這個和尚為了報恩,竟然把北鬥七星封印了要求皇帝大赦天下
    唐朝有一個和尚一行,即通常說的僧一行,傳說他博覽群書無所不知,尤其擅長數術之學,當時的學者都比不上他。僧一行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鄰居有個姓王的老婦人,人稱王姥,見他可憐就經常接濟他家,前前後後幫助了僧一行幾十萬錢。開元年間,唐玄宗召見一行,問他:「你有什麼本事?」一行回答:「沒有其他的能力,只是記憶好。」唐玄宗便命令侍從取宮女的名簿給一行。
  • 九華山仁德法師與虛雲老和尚的法緣
    知客師說:「你可有什麼證件?」仁德師才想起在終南山時,朗照法師臨行前寫給虛雲老和尚的信函,於是連忙從行囊中取出,雙手恭恭敬敬地遞了過去。知客師看了朗照法師的信函,態度大變,客氣地說:「原來你就是高旻寺的仁德法師,不久前我去高旻寺,還聽禪慧和尚講起過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