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密碼(八)虛雲重修華亭寺 具行永守海會塔 真火自化的神秘高僧

2020-12-06 堯談

近百年來,這個真實不虛的傳奇一直被流傳,直到今天你在任何搜尋引擎上打出「釋具行」三個字,就可以看到,這個在雲南最大的一座禪宗十方叢林——華亭寺裡發生的佛教傳奇。

華亭寺山門

那是1924年的一個晚上,快要竣工的昆明西山華亭寺內海會塔前,先是巨大火光似乎要燃燒起整個寺院,當人們紛紛尋找光源時,又一道白光直衝天際,當僧眾和修建寺廟的民工尋到海會塔前時,才發現那一個瘦弱木訥的具行和尚盤腿坐在塔前,這時,虛雲長老出現大家面前,告知大家他也在禪房念經助具行法師用三味真火修得正果,如今的具行法師雖然外表和常人無異,其實已經自焚為灰燼。隨後讓大家保護好法師法身,第二天請政要、士紳、記者一起來見證佛法無邊。眾人又驚又喜,邊口唱佛號邊回憶起這位木訥的幾乎像聾啞人般的具行法師來。

虛雲長老

清末民初,高僧並起,虛雲、印光、弘一、太虛被稱為民國四大高僧,均為法門龍象。我們這裡要說的就是虛雲禪師和他的弟子具行法師的傳奇。虛雲禪師作為近代禪門泰鬥,其主要佛教界所做出的貢獻除了上述恢復重興寺院功德之外,更重要的是為後世禪宗復興而選擇培養儲備了大量的護法居士和弘法高僧,著名的就有一誠、傳印、本煥、宣化、海燈、具行等。這裡說的具行法師最為獨特。

華亭寺

具行法師是雲南鹽源人,俗名阿便,從小父母雙亡,後來入贅賓川縣一曾姓人家,婚後還生了兩個兒子。光緒三十三年,他二十歲,家鄉鬧饑荒,失業沒收入,養不活家人,聽說虛雲禪師在雲南雞足山修建祝聖寺,需要工人,因此他就到祝聖寺向老和尚求職,很幸運,得到收容錄用,從此他就住在寺後柴房做事。他不但幫助修建寺廟,也過上了餵馬、砍柴、澆菜的雜工生活。後來家人為討生計,一家老小男女老少的來到了雞足山投靠,寺廟不收女眷,虛雲禪師就讓他們在寺廟外自己搭窩棚居住。具行邊做活計邊聽虛雲禪師講經,他大字不識,卻牢記虛雲禪師講過的修法心要——一心念佛。1909年具行法師二十一歲時皈依虛雲禪師座下,被賜名:日辯。

華亭寺

高深的佛法具行法師聽不懂,但是他卻可以時時刻刻精進念佛。挑土念佛,澆水念佛,做什麼事情都在念佛,禪堂修行時還一念一拜,除請教虛雲禪師念佛之外,不和外人有任何交流,被寺中眾人稱為「聾子」。1915年,虛雲禪師見具行一心精進念佛,可惜見識太少,怕他長守身邊,落入痴執,就讓他下山遊歷名山大川增長見識,具行不舍而去。1920年,雲南督軍唐繼堯請虛雲禪師到昆明西山重修華亭寺,虛雲禪師允諾前往。具行法師知道後,心想師父正缺人手,就趕到了昆明西山腳下。虛雲見到他,心裡很是驚喜,嘴上卻問他:「要你去參學,怎麼回來了呢?」具行和尚說:「天下名山不外如是!」老和尚又問:「回來打算做什麼事呢?」具行和尚說:「只會服侍師父,做些笨重勞役罷了。」此後的具行依然和在雞足山一樣,又幹起老本行,挖土念佛、搬石念佛、築牆蓋屋念佛、種菜種田念佛、割稻打穀念佛、挑糞澆水念佛、燒飯煮菜念佛,替師父與同參補衣一樣念佛,當然他不識字卻也學會了念《金剛經》、《藥師經》等,只是也還和從前一樣除虛雲禪師外不和別人交往。

法門龍象的虛雲長老

修到寺後海會塔時,具行已經四十歲了,一天,他忽然問虛雲禪師說::「師父!將來海會塔蓋成,我來守塔好嗎?」虛雲望著具行,不立即回答,他知道這句話是讖語,他知道具行就快要化去!虛雲心中一酸,悲欣交集起來,勉強點頭說:「好罷!但是萬事隨緣,不可強求」,具行高興的答應了。

第二年春天,虛雲禪師知道具行法師佛緣已到,特許具行法師擔任這一年春戒的尊證!為僧眾開示,具行說:「我半路出家,一字不識,但知念一句阿彌陀佛而已!」虛雲禪師點頭感嘆:「但知念一句阿彌陀佛,只要都像他這樣精勤不懈,一句也就足以成就!倘若自恃聰明,心念紛歧,縱念萬卷經,又有何用?想不到,具行進境如此神速,他比誰都先證正果了!」就在這天晚上具行法師求見虛雲長老,忍不住悲傷地拜伏在地。他說:「師父!弟子要去了!特來叩辭!弟子去後,誰來侍候師父?」虛雲老和尚說:「好孩子,該怎麼辦,你就去辦罷!不要誤了你的大事!我在這裡念經助你。」具行再三拜別後自己走到了寺後海會塔旁盤腿坐下誦起經來,忽然周身光亮四起……。

自化後的具行法師法相

第二天,雲南省唐都督繼堯帶領著記者,和昆明社會各界賢達人士還有昆明佛教徒等前來西山腳下華亭寺瞻仰。大家仔細端詳具行法師,只見他披著袈裟,左手執磬,右手持木魚,向著西方趺坐,面色如生,只是沒有呼吸的起伏而已,分明是個活生生的具行和尚,不過,木魚柄、磬柄、僧鞋,還有坐處的稻杆、蒲團都已變成灰燼。唐繼堯奇怪的問虛雲長老說,「若說具行是取稻草自焚,卻又怎會把全身燒成了灰也不倒下?又怎會仍然保持原來形貌呢?袈裟又怎不成灰呢?分明這不是凡火燒成的了!」虛雲說:「具行法師是由心內發出三昧真火把自身焚化的,才有此瑞相奇蹟!」大家紛紛感嘆不可思議,當然也有人懷疑這怎麼可能是真的?

佛法無邊

虛雲長老拿出小磬,念到:「具行啊!具行!密行功圓,一磬留音!為師一敲磬,你可以放心西去罷!」虛雲輕敲殘磬,清脆的磬聲三響才過,突然地具行的全身震動,化作灰燼而傾倒了!虛雲跪下合掌而拜,唐繼堯與觀眾數千也都跪下叩拜!此後雲南佛教更是興盛起來……。

後來虛雲長老為具行法師寫詩紀念。

悼具行禪人自化身生西記詩二首(虛雲禪師)

枯腸欲斷只呼天,痛惜禪人殞少年。

數載名山參謁遍,歸來念佛荷鋤邊。

助興梵剎同艱苦,密行功圓上品蓮。

燃臂藥王真供養,孔悲顏歿尚悽然。

活到於今心更寒,惟師超逸不相干,

人當末劫多緣累,君至臨終一火完。

世念難忘蔬菜熟,西歸且尚夕陽邊,

傷心老淚揮無盡,一磬留音示妙緣。

喜歡請關注點讚,實時更新中……。

相關焦點

  • 高僧故事:具行和尚曠世傳奇 真火焚身震驚世人
    但在民國時期也有一位高僧,雖然目不識丁,但他一心念佛,苦行精修,最後預知時日,自發三昧真火,焚化軀體。這件奇事轟動雲南,當時媒體也曾報導,並有照片為證。這位高僧就是具行和尚,虛雲禪師門下弟子。虛雲禪師在具行和尚自焚後,曾寫下兩首詩紀念。當時還有人寫下《具行大師行業自化記》(收入《虛雲法師自述年譜》),至今仍在雲南雞足山上。下面這篇故事,就是依據碑文以及相關記載演繹而成。
  • 雲南一和尚「自燃」 攝影記者拍下詭異一幕
    具行法師出家以後,日則種菜苦行,夜則禮佛、拜經、坐禪、念觀世音菩薩。1924年雲棲傳戒,虛雲老和尚請具行法師為尊證。戒期將畢,法師變賣衣服設齋供眾,隨後告假回到下院,自取禾稈數把,身披袈裟趺坐,左手執引磬,右手敲木魚,面向西方念佛,現神通出「火光三昧」自化,雖成灰炭,仍能保持身貌巍然不動。
  • 這個和尚到底做了什麼,虛雲法師看了都在痛哭流涕
    虛雲觀察具行,覺得異常欣慰;他知道這個青年人的進境已經十倍百倍於任何僧人了!修蓋海會塔之時,虛雲在看工,具行在挑擔石塊和砌牆,見到虛雲老和尚,他突然開口說話了,像個小孩子般天真地說:「師父!將來海會塔蓋成,我來守塔好嗎?」虛雲望著具行,不立即回答,他知道這句話是讖語!他知道具行就快要化去了!「好麼?」
  • 【煙雨華亭】一碑兩文記述元明清三代事——華亭寺碑刻賞析
    早期與佛教有關的是畫像刻石,昆明最早刻有佛像的石碑當推《王仁求碑》,立於武周聖曆元年(公元698年),這是昆明僅存的唐碑,也是雲南發現最早的刻有確切紀年的碑刻佛像。南詔大理國500年間,雲南尚幢尚塔不尚碑,像《王仁求碑》這樣的實物是一孤例。
  • 84歲的虛雲和尚向自己的徒弟行跪拜禮?徒弟有何本事讓師傅彎腰?
    要說這具行,跟虛雲法師結緣也是充滿了傳奇。具行法師是雲南人,光緒33年,老家鬧災荒,為了生存,具行一家背井離鄉,外出謀生。但是社會到處動亂,一家八口想要找個安穩的餬口,談何容易?聽聞雲南雞足山正在修寺廟,需要苦力,於是具行投奔寺廟,找了一份打雜的夥計。
  • 虛雲老和尚在雲南
    登陸參觀基隆靈泉寺,又至日本參觀東京各地勝跡,三月回國抵滬,隨即與寄禪和尚人等,進京請願,會庚子年隨鑾護駕諸王公大臣,共襄策是,得各護法幫助甚多,諸事順利,遂獲上諭,準免寺產捐稅。 同時又得皇恩敕賜,「雲南雞足山缽盂峰迎祥寺,加贈名護國祝聖寺,欽賜龍藏,鑾駕全副,欽命方丈,御賜紫衣缽具,欽賜玉印,錫杖如意,封賜住持虛雲,佛慈洪法大師之號,奉旨回山傳戒,護國佑民。
  • 民國和尚用真火焚身,圓滿成佛,科學家到現在都解釋不了
    虛雲和尚幾年後,因為雞鳴山重建雲棲寺,遠遊在外的具行和尚聽聞消息,就趕回寺裡為虛雲老和尚分憂。回來後的他,仍然是他,是那個沉默不語,勤奮做事的具行和尚,白天做活,晚上念經,回到師傅身邊,盡心服侍。具行和尚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清楚自己就要「走」了,心有不舍。這天晚上,具行和尚按照慣例,給老和尚叩安並囑託後事,不禁悲從中來,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去後,誰來侍候師父?
  • 虛雲大師座下十大弟子,每一個人後來都成了佛教的中流砥柱
    虛雲禪師一生一衲、一杖、一笠、一鐘行遍天下,由自度而度人。於一九五九年農曆九月十二日圓寂,世壽一百一十九歲,戒臘一百年。虛雲禪師作為近代禪門泰鬥,其主要佛教界所做出的貢獻除了上述恢復重興寺院功德之外,更重要的是為後世禪宗復興而選擇培養儲備了大量的護法居士和弘法高僧。(一)具行禪師  具行禪師,名日辯,雲南大理人。
  • 高僧之死:用涅槃喚醒人類警惕無常
    高僧間的互輓辭:千古佛門不隨俗流的高風 高僧大德們互致輓詞,是千古佛門不隨俗流而更替的高風,其間所寄託的,是佛門所寄託的最高生命價值觀,意謂:這樣,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在太虛大師涅槃之際,守培法師停下了在浩若煙海的佛法海洋中與太虛大師的鴻篇雄辯,書寫了感人至深的《挽太虛法師》詩,其文云: 泣向蒼天問太虛,如龍似虎孰藏諸?
  • 得道高僧圓寂火化,為何會留下大量「舍利子」?科學也無法解釋
    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含義,現在大家通常用它專指得道高僧遺骨火化後留下來的珠狀結晶體。奇就奇在,舍利子的形態不固定,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瑪瑙,有的像水晶。大名鼎鼎的「虛雲禪師」,1959年在江西的真如寺圓寂,得數百顆五色舍利子。類似例子還有很多,民間對舍利子也十分敬奉,但在很多佛門中人看來,舍利子只是一種身體凝結出來的物質元素。
  • 近100年來,中國有哪些得道高僧?這6位大師影響深遠
    作者:謝建國虛雲法師:世壽120歲虛雲法師,堪稱近現代最具傳奇色彩的高僧。1840年生,1959年圓寂,世壽120歲(學者胡適對此有爭議)。弘一大師:世壽62歲如果說虛雲是「禪門僧」,太虛是「學者僧」,那麼弘一大師就是「藝術僧」!由於弘一大師在美術、音樂、戲劇、書法都有突出成就,還培養了著名的漫畫家、作家豐子愷,所以他在讀者中的影響力巨大,甚至超越禪門泰鬥虛雲。
  • 中國最牛高僧,活到120歲,遺言只有一個字,至今無人能懂
    而在眾多佛教信徒中,有一位高僧的出現,更是驚豔到了眾人,他除了對佛教的理解非常徹底,還活了一個世界之久,在120歲的時候才去往「西方極樂世界」,這個高僧便是大名鼎鼎的虛雲禪師。虛雲禪師的出生就非常傳奇,父母親在40歲的時候才老來得子,並且在虛雲禪師出生的之前,父母就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裡是一位得道仙人,身著青袍,白髮縹緲,頭頂著觀音,身下騎著老虎,跳到了父母的床上,這可把老兩口嚇醒了。待到夢醒之後,虛雲禪師的母親便懷上了虛雲禪師,第二年便生下了虛雲禪師,這不可謂不傳奇。
  • 敕封佛慈洪法大師回山----虛雲老和尚畫傳集 宣化上人著述
    上宣下化老和尚著述Composed by the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敕封佛慈洪法大師回山Being conferred the title "Vast Dharma of the Buddha's Kindness
  • 虛雲大師:享年119歲,一生培養眾多弟子,這十位不得不提
    終於在古巖19歲時,不顧眾人反對前往福州鼓山湧泉寺拜師常開法師,成功皈依佛門,法號虛雲,後來跟隨妙蓮和尚受具足戒。光緒十八年,虛雲得妙蓮和尚真傳受其衣缽,成為臨濟宗四十三世。  具行禪師本是雲南鹽源的一個孤兒,在親戚的幫助下有幸長大成人並且娶妻生子。但是一年恰逢農事饑荒,具行禪師帶著一家老小十分絕望。
  • 雲居山舉行虛雲老和尚圓寂55周年紀念法會
    來自海內外高僧大德、諸山長老、虛公佛門子孫、雲居山四眾弟子數千人出席了紀念法會。 五十五年前的這一天,中國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示寂。五十五年後的今天,虛雲老和尚的後代子孫,學人子弟,齊聚在真如禪寺,緬懷虛雲老和尚的豐功偉績。並以此激勵後人,學習虛雲老和尚愛國愛教的思想,正信正行的情操,處世不驚的胸懷,艱苦樸素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德,繼承和發揚虛雲老和尚的精神,把中國佛教的事情辦好。
  • 他是我國第一高僧,活到120歲,圓寂前留下一字,至今無人參透
    眾所周知,佛教起源於印度,自漢朝時期得以傳入我國,雖然佛教不是本土宗教,但自傳入之時,就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並且就連統治者也大力扶持。正因如此,佛教文化才得以在中國迅速發展開來,時至今日,佛教在我國,早已擁有了大批的虔誠信徒,足以見其生命力之強大。
  • 高僧鑑真與海南人的千古奇緣
    行不多時,即見東南有山,卻繼而消失。緊接著,狂風大作,「風急波峻,水黑如墨」。海上漂流17天,始見陸岸,使人打聽,方知此岸為食人島,幸遇途經的四個商人引路,又航行三日,終於抵達振州(今三亞之崖城),大抵在寧遠河口的大疍港靠岸。鑑真在大疍港上岸後,得到了極大的禮遇。
  • 一棵在雲南由高僧祭拜,一棵在福建受保護
    一棵在雲南由高僧祭拜,另一棵在福建受保護的。在雲南香格裡拉大峽谷的巴樂格宗一處高山景區中,生長著一棵菩提樹,這棵菩提樹存在的時間依舊超過千年了,但仍然碧綠青翠,此菩提樹最奇異的地方就是在樹幹中長出了一隻形似「人手」的枝幹,這隻手在向著峭壁生長攀巖,仿佛就如同在求生一般,被後人得知之後便稱之為「佛手」,給這棵菩提樹又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