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旎延,是佛陀時代西印度阿槃提國人。
他自幼受舅父阿斯陀的影響,精通吠陀聖典、佔星術及各種印度古文字,特別是在印度古文字方面有很高的造詣。
據傳當時的印度國內有一座古碑,上面的文字無人能識。國王貼出榜文詔示全國:有能識者,予以重賞,迦旎延揭榜應徵,很快把古碑上的文字翻譯出來了。雖然翻譯了碑文,但碑文的內容卻令他費解。遵照舅父的指點,他到竹林精舍請教釋迦牟尼佛,佛陀為他詳細地講解了碑文的內容。原來這座古碑上的文字主要講的是斷煩惱、證菩提的道理。
迦旎延出家後,除了精勤修道,還積極地投身於佛教的弘法事業中。由於他擅長議論,很多外道都懾服在他的辯論之下,也有不少人在他的善巧開示下步入佛道。
《賢愚經》中載有這樣一個故事,叫「迦旎延教老母賣貧」:阿盤提國有一位貧苦無依的老婦女,因家境貧困,走到河邊放聲痛哭,欲尋短見。迦旎延見狀,急忙上前安慰。迦旎延得知那婦女是因貧窮所致,便善巧方便教她「賣貧」的方法。賣貧的方法是行布施。老婦依此而行布施,終於升到忉利天宮。
關於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迦旎延就介紹到這裡,感恩您的閱讀與分享,祝您吉祥如意、法喜充滿。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妙心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