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三代祖師: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蓮華生大士

2021-01-09 重樓逾陀

第一代祖師:釋迦牟尼佛

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太子,見眾生苦,感悟出家,證大菩提,人稱「佛陀」(覺者)。弘法四十九年,至七十九歲時,涅盤於拘屍那國之娑羅雙樹間。此世界之佛教各宗各派所有佛法,皆由釋尊傳出,遂共尊為佛教教主。

一切諸佛,皆發願於淨土成佛,以淨土眾生純善,易受化度故。唯獨釋迦世尊,發願於穢土成佛,度惡性剛強難化眾生。其悲心之深切,實是不可思議,於一切諸佛中最尊最勝。乃緣於其過去因地,尚未發菩提心時,遇古佛,號釋迦牟尼,其國土、族姓、弟子等,皆一如現今之釋迦牟尼佛。釋尊於彼古佛之前,初發菩提心,願未來成佛,一切如彼古佛無異。以因地發心如是,故今果地如是。

然若究實而論,以上所言,乃為示現。實則釋尊早於無量劫前久已成佛,但以悲心深重,為度眾生故,不斷示現人間成佛,已有八千餘次。現在我們能見聞佛法,如教修持,乃至未來解脫生死、得證菩提,實皆釋尊之恩德

第二代祖師: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義為妙吉祥,亦作妙德。乃過去南方平等世界龍尊上王如來,倒駕慈航;現在於北方常喜世界成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住世教化;復化現菩薩身,作七佛之師,亦為諸佛長子,表諸佛智慧之德,亦表菩薩信力之門;未來於南方無垢世界成佛,號普現如來。

釋迦牟尼佛於印度示現成佛時,文殊師利菩薩亦隨其示現,生於印度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生時屋宅化如蓮華,由右脅示生,後至釋尊處出家,隨侍釋尊,輔其教化,為諸菩薩之首。釋尊涅盤之後,傳承釋尊心印,弘揚中觀法門。復挈阿難尊者,與諸大菩薩眾,於鐵圍山外,結集大乘經典。大乘教法之流傳,實全系乎菩薩。

第三代祖師:蓮華生大士

蓮師贊 上師垂跡鄔金國  於海蓮中應運生 稀有難逢求必遂  蓮華名稱十方聞 空行佛母恆圍   我現至誠而祈請 大力加持速降臨  決定賜我勝成就

蓮華生大士傳略

蓮華生大士,是合阿彌陀佛之身、千手觀音之口、釋迦牟尼佛和一切諸佛之心而成之金剛應化身。於釋迦牟尼佛涅盤後八年,示生於印度鄔金國達拉郭夏海上之大蓮華中,由國王因渣部帝迎歸,禪以王位。後遜位出家,從阿難尊者受戒,復遍學印度所有密法,即身獲證無上成就,以虹光身恆久住世,在印度弘化一千八百餘年。

後經藏王赤松德贊之請,弘傳密法,是為將密法入藏之始祖。旋藏王薨,嗣君年幼,大士乃攝政十五年。嗣君既長,藏土緣盡,乃與弟子共埋無數伏藏,以利未來眾生。復為解除瞻部人民之羅剎厄難,乃於貢塘山頂,乘天馬而至西南羅剎國,度脫羅剎王之神識匯歸法界,而借其身,以羅剎王之身份,調伏羅剎眾,轉羅剎國為鄔金剎土。

大士雖身在羅剎國,但夏曆每月十日,必來東土,視諸弟子。故弟子於此日修蓮師之法,或獻薈供,或做祈請,功德殊勝,感應特強,一切所求,無不如願成就。

蓮華生大士--- 開山祖師為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身口意叄秘之金剛應化身。 為度惡性闡提魔外,令生正信; 及為六道有情,現六道金剛, 令名得解脫故出現於世。 至誠持誦供奉佩戴印贈, 平安吉祥所求如意,命終往生大士淨土。

相關焦點

  •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文殊師利菩薩,大智慧的象徵!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能開發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幫助小孩學業有成、官人福祿雙增、商人增財增福。文殊菩薩是如來佛祖怙恃之一,又稱法王子。如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記載,過去久遠劫有龍種上尊如來(龍尊王佛),於南方平等世界成無上正等覺,壽四百四十萬歲而入涅盤,彼佛即今之文殊師利法王子。
  • 五臺山:一片被文殊師利菩薩加持故事"清涼佛國″淨土
    佛教中說,般若生諸佛,故他是「三世諸佛之母」、「七佛之師」。佛教中說:文殊是為「擁護」釋迦牟尼出世,主動入世化生人間,協助釋迦牟尼弘揚佛法的。他是世尊的上首大菩薩,大乘空宗的奠基人,又是密教的祖師之一。華嚴宗初祖杜順和尚就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佛祖統紀》卷二十九《諸宗立教志第十三》:「有弟子謁五臺,抵山麓見老人,語曰:『文殊今往終南山,杜順和上是也。』
  • 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
    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與普賢菩薩同為佛之脅侍,並稱「華嚴三聖」,是佛智慧的象徵。在佛畫像中,文殊菩薩其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青獅,表智能威猛。
  • 【華曲佛音】文殊菩薩心咒(文殊菩薩智慧咒):常誦開啟智慧大門
    但其實他早在久遠劫已成佛,號為龍種上如來,並被稱為七佛之師。  文殊菩薩在釋迦牟尼佛示現人間時也示現誕生於舍衛國的婆羅門家,傳說他誕生時有十大異象:天降甘露、地湧七珍、倉變金粟、庭生蓮花、光明滿室、雞生鳳子、馬產祥麟、牛生白犢、豬誕龍豚、六牙象現。後來就到釋迦牟尼佛處學道。
  • 大乘佛教智慧的象徵——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是大乘佛教中的重要人物,被認為是智慧的象徵。他具有人們渴望達到而又達不到的人格品質,是人諸多能力的理想化。一、文殊菩薩名稱由來文殊是梵文音譯的簡稱,其音譯全稱為文殊師利、曼殊師利等。文殊菩薩在不同的派別中,有著不同的稱呼,比如在淨土宗中被稱作普現如來佛,在《新華嚴經》中的法號為「不動智」,而在密宗中被稱為吉祥金剛、般若金剛。作為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菩薩,他在平等世界成佛,被稱作龍種上佛,由於龍有著特殊的象徵性,因此常用來指位居高位者。因此龍種上佛也被稱為天子佛,文殊菩薩對內是佛、菩薩,在教外是天子、帝王,地位十分顯赫。
  • 恭迎文殊菩薩聖誕——為什麼學業有成要祈求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為「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法王子」。文殊菩薩為七佛之師,一切菩薩之母,身紫金色,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智慧猛利,能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獅子,象徵其威猛。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無上圓滿智慧的象徵,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
  • 文殊菩薩是一切眾生在佛道中的父母,大慈大悲!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在大乘佛教的典籍中,文殊是與釋迦牟尼同時代的人。他生於古印度舍衛國,系多羅聚落婆羅門種姓,父親名叫梵德,是一位著名的大長者。
  • 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為何他又成了釋迦牟尼佛的學生?
    文殊菩薩,大家都很熟悉,起碼在電視劇《西遊記》裡看到過。文殊菩薩是簡稱,全名是文殊師利菩薩,也叫曼殊室利菩薩,都是梵文的音譯,是四大菩薩之一,在佛教裡代表智慧,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五臺山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 「過去七佛」除了釋迦牟尼佛,另外六個是誰?
    又稱原始七佛,佛經記載娑婆世界過去曾有七佛,而釋迦牟尼是最後一位,俗名悉達多,在他之前還有先出世的六佛: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前三佛為過去莊嚴劫千佛的三佛,後四佛為現在賢劫千佛的四佛。
  • 「梵林普巴杵」來源與文殊菩薩有關,頭部三佛像寓意你知道嗎?
    文殊菩薩將一切天文、地理、陰陽、五行、星命、佔相等所有的學問,都全部教授與蓮華生。蓮華生大士圓滿地體悟一切文殊菩薩的所有教學之後,從化現的大梵天王的四個臉上,示現了四部的教學。蓮花生大士親用百年「蓮師普巴杵」舍利大寶是寧瑪巴法主勝者噶陀總寺收藏千年傳承歷史,是西藏雪域莊嚴法寶之王。藏傳佛教金剛乘密法的開山祖師蓮花生大師在西藏雪域裡,親自用過一百一十一年的這件見即解脫法寶-(天鐵普巴杵),在此世界顯密教法信眾有此殊勝因緣得見此見即解脫法寶,如親面見蓮花生大師,得不可思議的殊勝加持。
  • 農曆四月初四諸佛之母文殊菩薩誕紀念日
    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一起被稱為「華嚴三聖」,也就是《華嚴經》裡所提到的華藏世界的三位聖者。《華嚴經》中有記「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因此,山西省五臺縣境內的五臺山(又名清涼山),就被認為是文殊菩薩道場。
  • 敦煌石窟千年壁畫 文殊菩薩三次現身五臺之謎
    趙聲良研究員在其編著的《敦煌石窟藝術莫高窟六十一窟》中的統計表如下:《五臺山圖》中三次化現由上面的圖標中我們知道,在46條靈瑞異相中,文殊菩薩現身在《五臺山圖》中只有三次出現:①、文殊菩薩講法靈瑞異相中中第110條標題為: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乘金色獅子駕現祥雲□□空虛談數雲音響同獅子吼。
  • 文殊菩薩的地位多高?連如來都承認,自己成佛全靠他
    文殊菩薩是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在佛教的典籍之中,他象徵著智慧,同時他也是釋迦牟尼的一個倚仗。據《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所記載,文殊菩薩本來是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的兒子,而在古印度時期,當時有很多的國家,有一個國家叫做舍衛。
  • 佛教裡的七位菩薩
    文殊菩薩,佛教菩薩名,梵文Maňjurī的音譯,略稱「文殊」,意為「妙德」「妙吉祥」等,新譯「曼殊室利」。文殊師利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以論述「般若性空」和「般若方便」的理論著稱。普賢菩薩,勸人廣修十大行願,此即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等十項。普賢菩薩以此十願為眾生成就如來功德的主要法門。相傳普賢菩薩的說法道場在四川峨眉山。觀世音菩薩,佛教認為觀世音菩薩為大慈大悲的菩薩,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故名。
  • 如何才能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
    考試之前,不少考生們禮拜文殊菩薩,是因為文殊菩薩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代表了大智慧。依照佛教典籍所載,文殊菩薩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經引導無數的修行者證得佛果。在《放缽經》中,佛陀也說: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薩的恩德!過去無數諸佛,也都是文殊師利弟子,未來當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薩威神力所致。
  • 地藏菩薩什麼時候能夠成佛?為何現在還是菩薩呢?
    佛陀還在開篇第一品告訴文殊菩薩,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的微塵數那麼多的劫,地藏菩薩早早的就證了十地菩薩果位了,甚至比剛才的那個比喻的微塵數的劫還要多。況且現在的地藏菩薩已經是聲聞、闢支佛。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千倍多於上喻。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闢支佛地。文殊師利.此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
  • 文殊、普賢菩薩沉香作品鑑賞!
    菩薩是古代印度語的譯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發大心願的人。菩薩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而高於羅漢。普賢菩薩,是一位具足無量行願、普現於一切佛剎土的大乘聖者。
  • 能量強大的文殊菩薩心咒
    導讀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聰明智慧。亦能消除語業、破愚痴,得諸佛菩薩之般若智慧。
  • 文殊菩薩,妙吉祥,美妙、莊嚴的大菩薩
    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是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可愛;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是非常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在道教中稱文殊廣法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