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人們一提到菩薩,都會感覺到她們非常的慈悲。一般大乘佛教,供養的菩薩很多。就她們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來說,就只有這四位大菩薩。她們分別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四大菩薩中的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也稱為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音娘娘等等。無論在佛教中,還是在民間,影響都極大。觀音菩薩的名字有「觀世間音聲覺悟有情」的意思在裡面。只要有人遇到苦難,誠心念誦觀音菩薩的名號,觀音菩薩就會尋聲救苦,拔眾生於苦難之中。
大乘佛教中的經文中記載著許多的大菩薩早已成佛,其中觀音菩薩在無量阿僧祇劫前就已成就佛道,佛號就有「正法明如來」、「觀自在王如來」等等。在中國南方,特別是沿海一帶的地區,也有直接稱「觀音如來」。道教中則將觀音菩薩稱為「慈航真人」,有慈航普度的意思在裡面。
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二脅侍菩薩之一,手持玉淨瓶,頭戴報冠。因為她一心輔助阿彌陀佛,以尋聲救苦的方式救度世人,所以她的寶冠上有阿彌陀佛的佛像。同時,觀音菩薩的坐騎是金毛吼。
觀音菩薩的玉淨瓶中,裝著楊柳枝與甘露水。若是見到眾生悲苦難言時,觀音菩薩就會用楊柳枝,將玉淨瓶中的甘露水撒向人間。使眾生離苦得樂,心生善念。
在寺院的大雄寶殿中,觀音菩薩被供奉在釋迦牟尼佛的背後,正對著大雄寶殿的後門。在觀音菩薩的身側,有兩位童子,一位是善財,一位是龍女。
根據《華嚴經》中的記載,善財童子得文殊菩薩教誨,去各佛國參拜善知識。他一共參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識,其中觀音菩薩是他參拜的第二十七位善知識。最後為了協助觀音菩薩普度世人,所以,就留在觀音菩薩的身邊,當她的左脅侍。
而龍女過去是婆竭羅龍王的女兒,在參加華嚴會的時候,聽聞佛法而立身成佛。最後為了協助觀音菩薩普度世人,就留在觀音菩薩身邊,當她的右脅侍。
《觀世音普門品》中記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據記載,觀音菩薩有三十三種化身,不同的時候,因應不同的人顯示不同的相貌,方便度化眾生。如果一個人應以宰相得度,觀音菩薩就會示現宰相身令其得度;一個人應以小販相得度,觀音菩薩就會示現小販相令其得度等等。
在我國的南海普陀山,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傳說中有人慾將觀音菩薩像運往日本,結果船到了南海普陀山附近,突遇大風暴,船無法前行。最後只好停靠於附近的普陀山,於普陀山休息。等暴風停了又準備起航的時候,忽然又起大風暴,始終不得前行。只好將觀音菩薩像留下後,才平安而去。所以,這尊觀音像也被稱為「不肯去觀音」。
中國人很多都很喜歡觀音菩薩,除了念誦她的名號很簡單之外,她所留下的咒語,也具備非常大的威力。其中最為人們熟悉的就有《大悲咒》和《六字大明咒》。
隨著網絡的普及,音樂版的《大悲咒》被人們廣為傳頌,是眾多佛教音樂中,流傳得最廣的一種。而《六字大明咒》,則以簡單易行而著稱。
《六字大明咒》的念誦方法是:唵、嘛、呢、叭、咪、吽。
傳說中只要念誦這些咒語,就可以獲得觀音菩薩前來加持守護。
《西遊記》中,觀音菩薩應如來要求,前往大唐尋找取經的人。最後選中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人,引導他們前往西天拜佛求經。取到經後,傳到東土大唐廣泛普度世人。
一路上,唐僧師徒四人遇到眾多磨難,觀音菩薩都會有求必應前來救苦救難。可以說,觀音菩薩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早已成了救苦救難的大菩薩形象。
頂禮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本文由百家號/水往雲來原創並獨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