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的文化中,不僅道學博大精深,其中的神仙信仰也多元而龐雜,名目眾多。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此中的「先天真聖」,這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既指出現於天地未判之前的神明,又指天地初判之後的自然存在之神。話不多說,現在就為大家介紹道教先天真聖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01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又稱「玉清大帝」,全稱為「玉清聖境虛無自然元始天尊」。葛洪在《太玄真一本際經》中稱:「無宗無上,而獨能為萬物之始,故名『元始』。運道一切為極尊,而常處二清,出諸天上,故稱『天尊』。」
葛洪把元始天尊與中國遠古神話中開天闢地的英雄盤古合而為一。據說在極其久遠的時代,天地還沒有分開,更談不上什麼太陽、月亮,整個世界「狀如雞子,混沌玄黃」。
元始天尊就在這樣混沌玄黃的雞子狀中度過了四劫。又經過四劫,天地才分開,元始天尊就獨居在離地面36000裡的天界中心的玉京山上。
再經過三劫,世界上出現了一位太元玉女,號太元聖母,長得天姿國色。一次,元始天尊下界與玉女相遇,結為夫妻。先是生了一個長有13個腦袋的天皇,叫做「扶桑大帝東王公」,後來又生了一個「太真西王母」。
就這樣,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元始天尊的子女漸漸多了起來。大庭氏、伏羲氏、神農氏、祝融氏、五龍氏都是元始天尊的後裔,分別住在五嶽之上。
02靈寶天尊
靈寶天尊,又稱「上清大帝」、「太上道君」,為道教第二大尊神。其居於禹餘天,其氣元黃。靈寶天尊雖然在道教尊神中位居第二,但架子不小。靈寶天尊位登高仙,治玄都玉京,光是身邊侍奉他的金童玉女和護衛就有30萬人之多。
《歷代神仙通鑑》中說,他「凡遇有緣好學,不吝訓誨。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慾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皆到。」
照這種說法,靈寶天尊的功德很像是佛門中的觀世音菩薩。但其在民間的影響是無法與觀世音菩薩相比的甚至連他的名號也鮮為人知。
03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又稱「混元老君」、「太清大帝」、「降生天尊」,居於大赤天,其氣玄白。《老子聖母碑》中說:「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判,窺濁清之未分。」
據《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道家學派的創始者,曾經擔任周王朝的守藏室史,後來見周朝衰微,便辭職西去。騎青牛經函谷關時,被關令尹喜所留,著《道德經》八十一章,後不知所終。故而有「青牛西去」、「紫氣東來」之典故。
關於老子的形象,《仙經》稱:「性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耽,字伯陽,身長九尺,黃色,鳥味,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以神龜為床,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云為衣,重盛之冠,鋒艇之劍,從黃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窮奇,後從三十六闢邪,雷電在上,晃晃煜煜。」
《魏書·釋老志》:「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這也說明了老子為太上老君所化生。
道教對老君的崇奉,於唐代進人鼎盛時期。唐代李家王朝尊崇道教,奉老子為先祖,立廟祭祀,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封之為「太上玄元皇帝」。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上尊號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閡玄元天皇大帝」,並令天下諸州普遍建立玄元皇帝廟。宋代時,真宗又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在三清殿神案上的位置,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居於元始天尊之右側,手搖太極神扇,俯視著世間的萬事萬物,象徵宇宙形成的第三大世紀。其聖誕為農曆二月十五日。
好了,《道教先天真聖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此,若是有不同以及還請在評論區留言!未來還會為大家分享更多精彩內容,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