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清,一尊的功德如觀世音菩薩,一尊就連三皇五帝皆是他後裔

2020-12-05 禪說國學

在道教的文化中,不僅道學博大精深,其中的神仙信仰也多元而龐雜,名目眾多。今天就來與大家分享此中的「先天真聖」,這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既指出現於天地未判之前的神明,又指天地初判之後的自然存在之神。話不多說,現在就為大家介紹道教先天真聖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01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又稱「玉清大帝」,全稱為「玉清聖境虛無自然元始天尊」。葛洪在《太玄真一本際經》中稱:「無宗無上,而獨能為萬物之始,故名『元始』。運道一切為極尊,而常處二清,出諸天上,故稱『天尊』。」

葛洪把元始天尊與中國遠古神話中開天闢地的英雄盤古合而為一。據說在極其久遠的時代,天地還沒有分開,更談不上什麼太陽、月亮,整個世界「狀如雞子,混沌玄黃」。

元始天尊就在這樣混沌玄黃的雞子狀中度過了四劫。又經過四劫,天地才分開,元始天尊就獨居在離地面36000裡的天界中心的玉京山上。

再經過三劫,世界上出現了一位太元玉女,號太元聖母,長得天姿國色。一次,元始天尊下界與玉女相遇,結為夫妻。先是生了一個長有13個腦袋的天皇,叫做「扶桑大帝東王公」,後來又生了一個「太真西王母」。

就這樣,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元始天尊的子女漸漸多了起來。大庭氏、伏羲氏、神農氏、祝融氏、五龍氏都是元始天尊的後裔,分別住在五嶽之上。

02靈寶天尊

靈寶天尊,又稱「上清大帝」、「太上道君」,為道教第二大尊神。其居於禹餘天,其氣元黃。靈寶天尊雖然在道教尊神中位居第二,但架子不小。靈寶天尊位登高仙,治玄都玉京,光是身邊侍奉他的金童玉女和護衛就有30萬人之多。

《歷代神仙通鑑》中說,他「凡遇有緣好學,不吝訓誨。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慾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皆到。」

照這種說法,靈寶天尊的功德很像是佛門中的觀世音菩薩。但其在民間的影響是無法與觀世音菩薩相比的甚至連他的名號也鮮為人知。

03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又稱「混元老君」、「太清大帝」、「降生天尊」,居於大赤天,其氣玄白。《老子聖母碑》中說:「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遊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判,窺濁清之未分。」

據《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道家學派的創始者,曾經擔任周王朝的守藏室史,後來見周朝衰微,便辭職西去。騎青牛經函谷關時,被關令尹喜所留,著《道德經》八十一章,後不知所終。故而有「青牛西去」、「紫氣東來」之典故。

關於老子的形象,《仙經》稱:「性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耽,字伯陽,身長九尺,黃色,鳥味,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以神龜為床,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云為衣,重盛之冠,鋒艇之劍,從黃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窮奇,後從三十六闢邪,雷電在上,晃晃煜煜。」

《魏書·釋老志》:「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這也說明了老子為太上老君所化生。

道教對老君的崇奉,於唐代進人鼎盛時期。唐代李家王朝尊崇道教,奉老子為先祖,立廟祭祀,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封之為「太上玄元皇帝」。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上尊號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閡玄元天皇大帝」,並令天下諸州普遍建立玄元皇帝廟。宋代時,真宗又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在三清殿神案上的位置,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居於元始天尊之右側,手搖太極神扇,俯視著世間的萬事萬物,象徵宇宙形成的第三大世紀。其聖誕為農曆二月十五日。

好了,《道教先天真聖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此,若是有不同以及還請在評論區留言!未來還會為大家分享更多精彩內容,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道教正統神仙簡介之三清
    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中的第一位神。《太玄真一本際經》解釋說:「無宗無上,而獨能為萬物之始,故名元始;運道一切為極尊,而常處三清,出諸天上,故稱天尊。」 一氣含三混沌初,太清立教自虛無。誰將周禮東傳孔,誰入函關化胡夷。八十一章明道德,百千萬億鎮玄都。 太上老君也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老子就是老君爺的第十八次世化身。度人無數,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老子,道家創始人,被尊為道教的教祖。
  • 道教祖師-三清祖師
    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  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餘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
  • 【道教常識】三清祖師介紹
    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晨道君靈寶天尊、萬教混元教主玄元皇帝道德天尊。《崆峒問答》曰"玉清、上清、太清。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義,三清代表大道生成規律。一氣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
  • 中國道教中所說的「三清六御」,你知道指的是哪三清,哪六御嗎?
    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提到的,而且他們都是來自於道教。不知是不是因為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所以道教神仙的普及程度比較高,而且其中很多可以稱得上是婦孺皆知,連我幼兒園的小侄子都能說得出來。那麼,你知道在道教中的所說的「三清六御」到底指的是哪三清,哪六御嗎?三清六御,算是道教中地位比較高的九位神仙,分別由三清和六御兩個組合組成。
  • 道教中的「三清四御」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玉清元始天尊」
    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宸道君靈寶天尊、萬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為道教神系中的第一尊神,他出現的時間約在晉代。
  • 道教三清道祖指哪三清?
    三清介紹人們常聽到三清聖境,那麼三清到底指哪三清呢?為了讓更多有緣人更好的理解,參悟,今天逐一為大家介紹。三清道祖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靈寶天尊』,統稱:「三清道祖」。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為道教用語。指神仙所居的玉清、上清、太清三個最高仙境。
  • 西遊記排名第二的菩薩是誰?他僅次觀音,不是文殊、普賢、地藏王
    在西遊記西天當中,其實神佛也是有等級制度的,他們並沒有天庭道教那麼複雜,動不動就幾十個級別,比如三清、四御、五方五老、六司、七元等等,後面可以一直排下去。而西天的神佛等級制度,相對天庭來講就比較簡單了,西天分為佛、菩薩、羅漢這三大類,這麼一看確實簡單了許多。
  • 認識道教神仙之三清祖師
  • 農曆九月十九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觀音,舊譯光世音、觀世音,略稱觀音;新譯觀世自在、觀自在。 觀世音者,觀世人稱彼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觀世音;觀世自在者,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 觀音有六觀音、七觀音乃至三十三觀音,但世人常說之觀音則指六觀音中之聖觀音。 《法華經》曰:「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
  • 令尊,尊姓,一尊酒,一尊佛,「尊」字到底什麼意思
    3.屬於敬辭,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事物:令尊、尊姓。4.量詞:一尊佛像。從字典分析,所謂「尊姓大名」是第3種意思。表示敬辭。然而一個量詞,怎麼變成了敬辭呢?《禮記·表記》:「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如此而後可以為民父母矣。」
  • 道祖一氣化三清:三清信仰的源流、衍變與圖像
    道教神系的形成與完善,是一個漸進的歷史,經歷了由分散雜亂到統一有序的過程。在談論道教神系的演變與發展時,人們往往會用一句「老子一氣化三清」來加以概括。道教神系的形成與完善,是一個漸進的歷史。從早期三官、老君的崇拜,到最終形成以三清為核心的神真體系,經歷了由分散雜亂到統一有序的過程。
  • 通天教主是不是《西遊記》中的「三清」之一
    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
  • 道教中祭拜的三清道祖指的都是誰?
    《道教義樞》卷二云:"但知洞真法天寶君住玉清境,洞玄法靈寶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寶君住太清境。三清,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謂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他們的居所。所謂一氣化三清,「三清」為先天之氣所化,出於一處,也歸於一處。
  • 道教神仙譜——三清祖師
    ★三清三清,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謂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是道教的最高尊神,居於三清之首。元始天尊稟自然之氣,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先。
  • 佛教:觀世音菩薩和普陀山
    在佛家文化中,觀世音也有譯成「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的,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積多伊溼伐羅」。觀音是「觀世音」的略稱。唐朝太宗李世民時,減去「世」字,故稱觀音。據《妙法蓮華經》中的「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菩薩,能現33種化身,救12種大難。遇難眾生只要念誦他的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觀世音主張「隨類化度」,他對一切人救苦救難,不分貴賤賢愚,所以他的美名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簡稱「大悲」。
  • 淺談觀世音菩薩(附:三十三觀音聖像)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在民間影響極高,極為深遠。在很多作品中,觀音的影響是超越玉皇大帝的,在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西遊記》中,觀世音大慈大悲法力無邊,但是玉皇大帝卻是坐在凌霄寶殿上被孫悟空趕到桌子底下的那一位,二者對比顯而易見。我們皆知觀音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卻又幾人真正了解這尊菩薩呢?
  • 道教:農曆二月十五日,恭賀道祖太上老君聖誕!
    道觀三清殿裡供奉著三尊神像,從左到右分別是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白髮皓首的慈祥莊嚴之形象,他手執陰陽扇,扇子上畫有日月象徵著萬物化生之「太初」時期;靈寶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側位,手持太極圖或玉如意;元始天尊,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丹丸,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
  • 面相莊嚴的三清道祖
    三清,道教用語。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
  • 三清道祖的傳說
    唐朝時代,道教再次興盛,道教典籍《老子想爾注》中又提到了一氣化三清的理論,認為三清道祖都是太上老君所化的,這個時候的道教主神在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之中反覆更改,各種道教的典籍裡說什麼都有,不盡相同。今天我們就把三清主神和太上老君分開來說。
  • 我所修持的經文——高王觀世音經
    有興趣的可以去網上搜一下,不過不建議大家修行,因為世傳版本很亂,不少都是傳承過程中出現錯誤,多字少字的版本,修持有害無益。說到太陽太陰經的來歷,歷來也是難倒不少宗教學者。一開始有人講這是反清復明的民間法教的經文,太陽菩薩就是崇禎大帝爺。但是後來有考證發現明朝中期的白蓮教分支教派已經出現了這兩部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