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民用炸藥」並不「民」,一般這東西正確的稱呼是「工業炸藥」,即「用於非軍事用途的炸藥」。所以它在本質上與軍用炸藥沒什麼區別,一樣的強調爆炸威力與性能。
不過在大體的區分上,像黑索今、梯恩梯、太安、奧克託今這些都會被歸類到高能炸藥中去,而民用的銨油、硝銨、乳化炸藥之類往往只是添加高能炸藥成分,單論絕對的爆炸威力還是不如軍用炸藥。
如果是TNT炸藥的話,可以參考手榴彈的裝藥。一柄二戰的M24木柄手榴彈,殺傷半徑10米。也就是說,170克TNT加上破片可以攻擊20米的範圍。德軍通過集束將7個這樣的彈體捆綁在一起,TNT的數量為1190g,正好一公斤多。可以摧毀一些輕型坦克或坦克履帶,一般碉堡和坦克裝甲是不怕這種爆破的。
單純的民用TNT與軍用TNT沒太大區別,只是以後軍用喜歡用梯萘或者梯黑等等混合配方,民用也很少再單純的使用三硝基甲苯了。
現代軍用的高能炸藥成分很清楚,但配方都是秘密。工業炸藥則一般都是過去的老品種。比如硝化甘油炸藥、銨梯炸藥、銨油炸藥、乳化炸藥等等,某些為了特殊的工程用途,可能比軍用炸藥反倒還要特別,比如含水炸藥等。
像美軍戰後發展的M19防坦克雷,採用了塑料雷殼,裝藥9.53kg,採用的炸藥類型是「B炸藥」,這是一種黑索金炸藥。炸人的話,M19可以把人炸成漫天飛舞的碎片,但炸坦克只能炸斷履帶,或者炸穿裝甲車的底盤。
早期的黑火藥其實也能算是民用炸藥,後來諾貝爾發明的硅藻土硝化甘油膠質炸藥和硝化纖維炸藥,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TNT,其實都是半工業半軍事的利用,軍民品沒有任何差異。不僅炸彈炮彈使用,礦山、建築、工程也全都在用。不過今天硝化甘油炸藥在民間市場被銨油炸藥取代的很快,現代主要使用銨油炸藥、硝銨炸藥、乳化炸藥三大類,達到了50-70%的應用。
銨油炸藥雖然是硝銨的加工物,卻需要硝銨炸藥作為起爆物。硝銨炸藥為了使雷管起爆順暢,也會加入差不多20%的三硝基甲苯(TNT)成分以提高起爆性能。有些硝銨炸藥加的是RDX(黑索金)或者PETN(太安)成分,還會添加鋁鎂粉末,做成超高爆速的猛炸藥。反之,人們有時還會去掉一些高能炸藥比例,轉而添加硅藻土、砂石,讓炸藥降低爆速和威力,用於對爆炸進行人為控制,所以威力是比TNT大還是小,純粹在於人的需求。
軍用炸藥畢竟是作為「武器」構成設計的,像反裝甲的空心聚能裝藥、反人員的預製破片殺爆榴彈等等,威力隨設計而顯現,所以討論單純的爆炸威力意義不是很大。
民用的也是一樣的道理,有經驗的工程師破壞一棟老居民樓只需要200多公斤的TNT,而200公斤的航彈砸下來卻未見能把樓炸塌;廣場上堆積的8公斤TNT只能靠超壓和衝擊波傷人,但一顆155榴彈炮卻能炸的死傷枕籍。這都是設計與應用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