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藥運輸車出車禍到底有多危險?會引爆炸藥嗎?

2020-12-01 騰訊網

央視報導6月16日16時左右,陝西榆林神木市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輛滿載炸藥的運輸車和一輛空載的卡車追尾,造成了炸藥運輸車側翻,裝載了超過9.3噸炸藥運輸車橫躺在了路面上!所幸的是炸藥運輸車沒有起火爆炸,現場專業人員及時將事故處理完畢後恢復通行。

炸藥運輸車出車禍到底有多危險?

大家看到這個新聞,不禁為兩位運輸車司機和被堵在高速路上的大量車流捏把汗,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炸藥運輸車就是一顆移動的超級炸彈啊,動輒數噸十幾噸炸藥在高速路上跑,實在是太危險了,難道就不能安排個專用線路運輸嗎?

炸藥在什麼情況下會爆炸?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來了解下炸藥的成分與爆炸原理,早期所謂的炸藥就是黑火藥,木炭、硫磺和硝石按一定比例配製即可,大家也能從鞭炮中取得這種「炸藥」,火藥脾氣暴躁,高溫或者撞擊都能引起爆炸!

但它的爆炸威力並不大,真正的炸藥我們要到後來的諾貝爾時代,不過讓大家始料未及的是各位熟悉的甘油炸藥並不是諾貝爾發明的,而是1847年由都靈大學的化學家索布雷洛合成,又稱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等,甘油炸藥太敏感了,震動、受熱和撞擊都能引爆!

1866年諾貝爾利用木屑(或是任何可以吸附液體的物質)、硝石和碳酸鈣混制而成後安全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引爆要求高了很多!最初諾貝爾用的硅藻土,因此也叫硅藻土炸藥,所以諾貝爾取得的是安全的硝酸甘油炸藥專利!

當然硝酸甘油也是預防和治療冠心病急性發作、心絞痛的主要藥物,這個我們就不提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下面繼續扯談炸藥,道路上運輸的大都是工業炸藥,我們下文以工業炸藥為主要討論對象,一般工業炸藥種類繁多,大致有為銨梯炸藥、硝甘炸藥(硝化甘油類炸藥)、銨油炸藥、含水炸藥(乳化炸藥、水膠炸藥和漿狀炸藥)和特種炸藥(含鋁炸藥、液體炸藥等)。

銨梯工業炸藥

銨梯炸藥是硝酸銨與TNT混合組成,含有7%~20%的單質炸藥梯恩梯作為敏化劑,因此它起爆敏感度比較高,爆破性能良好,比較適合無水場合的小直徑爆破,但一般情況下必須由雷管才能起爆。

這裡有一個炸藥的敏感度是指炸藥在外能的作用下發生爆炸的難易程度,特別敏感的炸藥非常危險,比如甘油炸藥,但特別不敏感的炸藥,使用又非常麻煩,比如引爆難度太高,敏感度包括爆燃點、撞擊敏感度、摩擦敏感度、起爆敏感度等等。

上文所說的敏化劑是TNT,也就是說主要是由TNT來提供起爆敏感度的,一般來說TNT對摩擦,振動十分不敏感,甚至受到槍擊也不會起爆,一般燃燒根本不會引起爆炸!硝銨炸藥最主要缺點是:嚴重的吸溼性和結塊性、敏化劑TNT 對人體的毒性和汙染及TNT 造成的成本較高等。

危險的爆炸物運輸

這些鈍感炸藥(不敏感的炸藥)運輸中其實不太可能被明火引爆,但並不表示其不危險!但還有一類真正極度敏感的爆炸物運輸,那就是用來引爆炸藥的雷管,這類爆炸品會因為撞擊、火燒而起爆!

早期的雷管大都使用雷酸汞作為起爆藥,它非常敏感,受輕微碰撞、摩擦或與燃燒體、加熱體互相接觸即會發生爆炸,但它製造過程中會產生有毒氣體,存放過程會腐蝕金屬,目前已經被疊氮化鉛、史蒂芬酸鉛等代替,並且引爆雷管的方式也由導火索改成更穩定可靠的電雷管!

電雷管

但無論哪種,雷管都是很容易被引爆的,因此雷管絕對不能和炸藥一起存放和運輸,澎湃新聞網報導,2019年12月17日報導18年4月份陝西省鎮安縣月河鎮菩薩殿村一危爆運輸車輛發生爆炸,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多人受傷的事故,調查組認定:

爆炸現場

配送車違規混裝炸藥和雷管,兩輛車違規倒裝炸藥作業過程中,靜電集聚或車輛漏電引起電雷管起爆,進而引發運輸車輛裝載的5.28噸乳化炸藥發生爆炸,作業人員違反操作規程、安全教育培訓不到位、安全管理和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是直接原因。

相關焦點

  • 實拍英軍士兵用手榴彈引爆炸藥庫
    英軍士兵用手榴彈引爆炸藥庫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經常看到英勇的戰士一槍擊爆手雷的神奇畫面,還有一個炸彈爆炸引發連環爆炸,整個彈藥庫或工廠堡壘被毀的鏡頭,那麼這些鏡頭到底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呢?還是先來看看視頻吧。
  • 炸藥是怎麼來的 看看真正炸藥的發展歷程
    更麻煩的是,火棉的儲存保養簡直傷腦筋,幹了會炸掉,溼了會炸不了,太坑爹了。經過多方調查,人們排除了罐子裡藏有不明爆炸物的因素,將問題鎖定在苦味酸罐子上,人們突然意識到,「黃顏料被錘擊引爆了」。下瀨火藥的苦味酸炮彈在戰爭中爆發出了驚人的威力,與當時灌沙子配重的實心炮彈不同,它接觸到軍艦便會爆炸,隨即綻放出巨大的火焰,很輕易就在軍艦上炸起大火,燃燒物質會如油般在甲板上翻滾,連鋼鐵都會熔穿。有毒的濃煙也會四處瀰漫,燻得全船咳嗽流涕嘔吐,眼睛都睜不開,北洋水師和俄國艦隊都遭了這個秧。
  • 「炸藥大王」諾貝爾
    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底有多難。隨時可能爆炸的炸藥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每分每秒都抵著諾貝爾的脖頸,威脅著他的生命。在一次實驗中,為了觀察炸藥的爆炸情況,諾貝爾一動不動地站在跟前,雙眼緊盯著燃燒的導火線。忽然,「轟」的一聲巨響,濃煙從實驗室向外迅速湧出。
  • 炸藥是怎麼來的?放開黑火藥吧,看看真正炸藥的發展史
    更麻煩的是,火棉的儲存保養簡直傷腦筋,幹了會炸掉,溼了會炸不了,太坑爹了。經過多方調查,人們排除了罐子裡藏有不明爆炸物的因素,將問題鎖定在苦味酸罐子上,人們突然意識到,「黃顏料被錘擊引爆了」。下瀨火藥的苦味酸炮彈在戰爭中爆發出了驚人的威力,與當時灌沙子配重的實心炮彈不同,它接觸到軍艦便會爆炸,隨即綻放出巨大的火焰,很輕易就在軍艦上炸起大火,燃燒物質會如油般在甲板上翻滾,連鋼鐵都會熔穿。有毒的濃煙也會四處瀰漫,燻得全船咳嗽流涕嘔吐,眼睛都睜不開,北洋水師和俄國艦隊都遭了這個秧。
  • 趣話諾貝爾獎——炸藥之王諾貝爾
    如果問起哪些槍好使、什麼武器最精準,相信有許多軍迷朋友會如數家珍。但是,不論是什麼武器,內裡的炸藥總是這些武器的動力源。今天筆者要談的,就是和這些炸藥有關的故事。到了十七世紀,歐洲大陸普遍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掌握了火藥技術的資產階級製造出先進的武器,打垮了歐洲君主的騎士軍團,結束了腐朽的封建時代,隨之在歐洲大陸掀起了技術、科技方面的變革,使歐洲走上富強的道路。也正是在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影響下,歐洲的科學不斷發展。化學誕生以後,不斷有新的成果出現,並不斷促進了技術的進步。同樣,人們對炸藥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和細緻。
  • 在爆炸中永生——炸藥之謎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陶健談,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在爆炸中永生——炸藥之謎。隨著一聲聲巨響,山谷被劈開,隧道被鑿通,樓房被引爆…在這其中炸藥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炸藥源於中國的火藥,但比火藥的威力大得多。它的發明者是阿爾弗萊德·諾貝爾。
  • 諾貝爾的炸藥研究之路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諾貝爾公司在14個國家建立了16家炸藥工廠。但是,即使讓使用者可以定時爆炸,石油形式的硝化甘油也非常危險,每一次致命的事故都會使公眾輿論反對諾貝爾的第一項發明。要理解為什麼炸藥如此具有革命性,你必須了解其前身的不穩定性。爆炸是一個奇妙的高度專業化的過程,它涉及兩個結構的合作。第一個是衝擊波,第二個是燃燒波。
  • 粉塵爆炸、火藥爆炸、炸藥爆炸有什麼不同?
    自從染料爆炸事件以後被軍方看中,作為炸藥使用,這就是著名的黃色炸藥。》炸藥和火藥是顯著不同的,炸藥的爆炸威力比火藥猛很多。而且能夠爆炸的炸藥有一種很奇怪的特性,它們有的時候只會燃燒不會爆炸,有的時候卻會發生猛烈的爆炸。對這種現象,著名的發明家、諾貝爾獎的創始人諾貝爾進行了長期的研究,終於發現了炸藥爆炸的秘密。
  • 為什麼麵粉這些粉塵也會爆炸?它和炸藥爆炸又有什麼區別?
    相信很多朋友都想不明白,這個都可以食用的麵粉怎麼也會爆炸,要不然放在吃瓜群眾存放在家裡的那口袋麵粉實在太危險了,是不是趕緊得將它丟出去?其實完全不是這概念,粉塵爆炸是有幾個要求的,可燃性顆粒,懸浮顆粒,濃度達到一定比例,另還有一個條件,即有氧場合,還需要一粒火星將其點燃,那麼在合適的條件下瞬間將會發生爆炸,而且它的爆炸破壞力甚至比同等質量的TNT要強大得多
  • 尋找威力更猛的炸藥
    我們目前已知的化學炸藥的主要成分不論是硝石(硝酸鉀)、硝化甘油還是TNT(三硝基甲苯)都有一個特點,即含有大量的氮元素。為什麼這些炸藥如此青睞氮呢?因為在所有分子中,唯有氮分子是由兩個氮原子通過三個化學鍵連接成的。我們知道,能量儲存在化學鍵裡,一般來說,化學鍵越多,儲存的能量也越多,當這些化學鍵斷裂時,就會釋放出可觀的能量。
  • TNT炸藥有了「接班人」
    憑藉高安全係數獲美軍首肯TNT炸藥有了「接班人」 本報特約撰稿 森堡 《 青年參考 》( 2013年04月10日   19 版)
  • 用TNT 度量這個爆炸的世界:「黃色炸藥」到底是什麼?
    「這個地震有xxxx噸黃色炸藥的力量」,「這起爆炸相當於xxxx公斤TNT的威力」,常常會看到電視、新聞會用這樣的方式形容「爆炸」,雖然感覺很恐怖,但絕大多數的人畢生很可能連爆炸都沒看過,更別說對多少炸藥會造成多少傷害有概念了~到底常常拿來形容爆炸威力的黃色炸藥TNT
  • 危險品運輸車按類型可以分為哪些類別?
    危險品運輸車種類有很多,因為屬於特種運輸,國家相關部門對它上路運輸都審核的相當嚴格,為了保證安全性,還對所運輸介質種類進行了分類,目前合法運輸的大致可以分為1-9類危化品:半掛危險廢物牽引車1類(爆破器材運輸車、煙花爆竹運輸車):運輸品名:黑火藥,壓縮黑火藥,硝胺炸藥,電引爆雷管,爆破炸藥,點燃導火索,專用煙火製品。
  • 它是化肥還是炸藥,為何不禁用?
    據多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二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發生了極其嚴重的爆炸事件,已經有78人在爆炸中死亡,超過4000人受傷,據估計死亡人數會繼續上升!黎巴嫩總理哈桑·迪亞卜已宣布5日為國家哀悼日,他的妻子和女兒也在爆炸中受傷!港口周圍大量建築物被毀壞,醫院已經人滿為患!
  • 美軍尋找TNT炸藥「接班人」
    一提起烈性炸藥,人們很容易想到TNT(學名2,4,6-三硝基甲苯,呈黃色晶體,故又稱「黃色炸藥」)。這種炸藥雖然威力強大,但缺點是不夠穩定,給運輸帶來麻煩。據美國《國防》月刊2月號報導,美國陸軍正委託國防生產商製造一種安全得多的新型炸藥,希望它能最終替代TNT。此前,這種炸藥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2010年軍事類最佳發明。
  • 詳解《拆彈專家2》裡那些炸藥的問題,核彈水下爆炸要恐怖多了
    使用的時候,按住手柄,拔掉拉環也就是安全銷,這時,因為按住了手柄,所以手雷還是不會被引爆的。一旦投出手雷,在彈簧的作用下,手柄脫落,撞針下落撞擊火帽,這才會點火引爆。 說簡單點,卵型手榴彈就是有兩道保險,第一道就是安全銷,拔掉安全銷之後,如果手柄不脫落,只要把安全銷插回原位,就又恢復了安全狀態。
  • 探訪諾貝爾家族的「炸藥工廠」
    我問多多:「你知道火藥和炸藥的區別是什麼嗎?」多多說:「火藥可以用來做炸藥,但炸藥不能用來做火藥。」現代炸藥的主要成分是硝化甘油,對現代炸藥的發明起到劃時代意義的人,就是諾貝爾。諾貝爾小故事1833年10月21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他父親熱愛科學,一心想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世界上沒有的東西。有一年,諾貝爾家失了火,弄得家中一貧如洗,他們只得漂洋過海到俄國謀生。
  • 臺媒:天津濱海爆炸威力相當於引爆21噸黃色炸藥
    參考消息網8月13日報導 臺媒稱,天津塘沽濱海新區貨櫃場爆炸意外,截至目前為止造成至少17死、400多人受傷。爆炸威力強大在30秒內引發2次規模2.9地震,就連附近大樓的大門都被震倒,大樓內的監視器畫面也瞬間失靈。
  • 把很強的炸藥放在一個足夠結實的鐵球裡,用引線點燃,那會怎樣?
    主要是膨脹和爆炸不僅僅是鐵球和炸藥的相互作用問題,也是個宇宙問題。因為,西方人和主流科學認為,宇宙也起源於大爆炸,而且現在仍然在膨脹中。宇宙也象鐵球一樣,是全封閉的嗎?鐵球內是點燃的炸藥和有氧空氣,宇宙爆炸膨脹可是包括所有物質的,如果鐵球膨脹或爆炸,可以通過遙控或點火引爆炸藥,當初宇宙膨脹和爆炸,是如何啟動的呢?
  • 公安機關:使用氯酸鉀炒制炸藥極度危險
    新華網北京7月12日電(記者 徐京躍陳菲)記者12日從公安部獲悉,今年以來,全國共發生含氯酸鉀的私炒炸藥自燃自爆事故9起,造成123人死亡、75人受傷。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使用氯酸鉀炒制炸藥極度危險,公安機關將對私炒炸藥問題突出的地區,進行公開檢查、逐戶走訪,一經發現依法從嚴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