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terviken(中文意思是"冬灣")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南島以西,我們第一次聽到這個地名,是因為多多爸爸的一位同事住在那兒。後來得知,這地方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諾貝爾(Alfred Nobel,沒錯,諾貝爾獎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家族當年的炸藥工廠所在地!
一個冬日的下午,偷的浮生半日閒,我們臨時起意,坐地鐵從北到南穿越大半個城市,去探訪諾貝爾的「發家之地」——「冬灣」。
1860年代,Vinterviken地區還是個荒涼之地。1865年,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收購了這裡的一個農場,建造了第一家硝化甘油炸藥實驗室。兩年後,他發明了炸藥,並於1920年在這裡生產。這是其中一個爆破坑遺址:
在這還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爆破試驗遺蹟:
我問多多:「你知道火藥和炸藥的區別是什麼嗎?」
多多說:「火藥可以用來做炸藥,但炸藥不能用來做火藥。」A可以變成B,但B不能變成A?
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早期的火藥主要由硝酸鉀、木炭和硫磺混合做成,並且一直使用到19世紀末期。現代炸藥的主要成分是硝化甘油,對現代炸藥的發明起到劃時代意義的人,就是諾貝爾。
諾貝爾小故事
1833年10月21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他父親熱愛科學,一心想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世界上沒有的東西。有一年,諾貝爾家失了火,弄得家中一貧如洗,他們只得漂洋過海到俄國謀生。父親開了一家日用五金商店,還設了一個裝滿機械和各種化學藥品的小實驗室,在經商之餘從事科學實驗。
小諾貝爾經常看到工人為了開鑿鐵路在荒山野嶺手拿鐵鎬砸石頭,既費勁又費時。父親發明了一種炸藥,不費勁地把大山劈開了。他對這種神奇的炸藥著了迷,喜歡陪父親呆在實驗室裡。他記熟了各種化學物品的名稱,常向父親提出各種不懂的問題,父親總是耐心地給他講解,還指導他做小實驗。
諾貝爾 17 歲的時候,父親決定讓他去週遊世界,開開眼界。他興奮地問父親:「我這次旅行的任務是什麼?」父親嚴肅地說:「你隻身離家,遠渡重洋,是為了學習各國新的科學和技術。明白嗎?」諾貝爾點點頭,他遵照父親的旨意,先後到了德國、義大利和法國,又去英國參加了世界博覽會,最後橫渡大西洋,到美國的機械工廠當了一名學徒工。
諾貝爾在法國巴黎跟隨化學家佩婁茲學習期間,遇到了年輕的義大利化學家、硝化甘油的發明者——索布雷羅,這引發了他對硝化甘油的強烈興趣。硝化甘油遇熱、壓、震動都極易爆炸,難以控制,所以在當時被認為無實用價值。19歲那年,諾貝爾回到了父親在聖·彼得堡創辦的企業,次年又隨父親回到斯德哥爾摩,開始研究如何安全生產、使用硝化甘油。
1864年的一次爆炸事故中,諾貝爾痛失弟弟和幾名助手,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轉移到郊外湖中的一艘駁船上繼續試驗。一次試驗中,一隻裝有硝化甘油瓶破碎,流出的硝化甘油被瓶底下用來減少震動的惰性粉末硅藻土吸收。諾貝爾意外地發現,硝化甘油與硅藻土混合物不僅使炸藥威力不減,而且生產、使用和搬運更加安全,並且適合於填充到鑽孔中進行工程爆破。後來,他用木槳代替了硅藻土,製成了新的烈性炸藥稱為達納炸藥(dynamite)。
他還利用雷酸汞發明了雷管,解決了引爆問題。達納炸藥對於開礦築路、開鑿隧道、興修運河等都帶來極大的便利,很快遠銷歐美諸國。諾貝爾先後在20多個國家90多處開設工廠、實驗室,積聚了大量財富。
1887年,諾貝爾用硝化甘油代替乙醚和乙醇,也製成了類似的無煙火藥。他還將將硝酸銨加入達納炸藥,代替部分硝化甘油,製成更加安全而廉價的 「特種達納炸藥」,又稱 「特強黃色火藥」。諾貝爾的眾多發明,使他無愧於 「現代炸藥之父」的讚譽。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與世長辭。他留下遺囑,將他可兌換的財產用於設立基金會,用基金產生的利息每年獎勵給前一年在物理學、化學、醫學和生理學、文學和和平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設立了瑞典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通稱「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由國王舉行授獎儀式。(來源: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諾貝爾當年選擇在這兒做爆破試驗,是經過精心考慮的。周圍是群山,可以保護鄰近地區免受意外爆炸的影響,但仍靠近斯德哥爾摩,毗鄰水域,具有建造碼頭運輸物資的潛力。
現在的「冬灣」已經不是當年的荒蕪之地了,它在斯德哥爾摩的位置類似北京的西南三環,周圍已住了很多居民。
為了避免當年實驗的殘餘化學物質汙染土壤和水分,那些爆破坑正在被改造處理。
當年的炸藥工廠,如今已不再有機器轟鳴,一棟紅磚砌成的三層高的廠房被改造為藝術畫廊和咖啡廳,其餘場地變成了公園綠地。
這是一個安靜的藝術休閒區,非常適合在陽光燦爛的下午,跟家人朋友一起坐下來喝個咖啡曬曬太陽。
喝完咖啡沿著海邊(準確地說是梅拉倫湖畔)溜達,爬到小山頂,面朝大海,感受「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看著太陽漸漸落山,想起明天就是周一啦,趕緊移步幾百米,進入地鐵「傳送門」,從城南瞬間穿梭到城北。
(斯德哥爾摩的地殼大部分是非常堅固的巖石,能夠在70米深的地下開鑿出貫穿整個城市的地鐵線路,也是拜諾貝爾發明的雷管和炸藥所賜啊!)
---
相關推薦
Hej!瑞典生活——秋
Hej!瑞典生活——冰淇淋車來啦
Hej!瑞典生活——鄰居家的貓
Hej!瑞典生活——垃圾分類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