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藥大王「諾貝爾」

2021-02-20 民爆第一資訊

有人說,諾貝爾的人生像極了他畢生研究的炸藥爆炸過程——無數微小的催化劑顆粒一次次衝向原料,它們時刻準備著,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完成使命。

在很多人眼中,諾貝爾是一個「科學瘋子」。研製炸藥的過程如同與「死神」共舞。但能夠在熱愛的科研領域實現人生價值,諾貝爾覺得自己足夠「幸運」。

小時候,諾貝爾特別欣賞軍人身上那種剛毅與勇敢的特質,渴望馳騁沙場,成為英雄。但因體弱多病,他始終未能實現自己的軍旅夢。後來,諾貝爾將目光轉向科研戰場。與真實戰場相比,他所從事的科研工作更是硝煙瀰漫、鮮血淋漓。

1864年夏秋之交的一天,寂靜的斯德哥爾摩市郊突然響起一連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滾滾濃煙衝上雲霄,巨大的火光將廠房瞬間吞噬。這間廠房正是諾貝爾的實驗室,事故的原因是在開展硝化甘油實驗時發生了爆炸。後來,人們從瓦礫堆中找出5具屍體,其中1位是他正在大學讀書的弟弟,另外4位是和他朝夕相處的助手。突如其來的噩耗,使諾貝爾陷入深深的自責。

親人和朋友的不幸離世,並沒有讓諾貝爾一蹶不振,反而激發了他的鬥志。當時,炸藥爆炸威力巨大,讓人們心生恐懼,幾乎所有人都反對諾貝爾繼續開展實驗,瑞典政府甚至禁止他重建實驗室。無奈之下,諾貝爾租了一艘大船,在遠離市區的馬拉侖湖上建造了「第二個實驗室」。

天有不測風雲。這一次,厄運又降臨在諾貝爾身上。由於硝化甘油的不穩定性,運輸過程中的碰撞又一次引起爆炸。當時,炸藥爆炸事故的消息接二連三地從世界各地傳來——火車、輪船、庫房輪番「開花」,引起了世人的極度恐慌,有的人甚至稱諾貝爾是「販賣死亡的商人」。從那以後,各國紛紛嚴禁生產、銷售和運輸硝化甘油。

為了控制炸藥的「暴脾氣」,諾貝爾決定改進生產工藝,研製一種性能安全可靠的新型炸藥。

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底有多難。隨時可能爆炸的炸藥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每分每秒都抵著諾貝爾的脖頸,威脅著他的生命。在一次實驗中,為了觀察炸藥的爆炸情況,諾貝爾一動不動地站在跟前,雙眼緊盯著燃燒的導火線。忽然,「轟」的一聲巨響,濃煙從實驗室向外迅速湧出。過了一會兒,諾貝爾從地上掙扎著爬了起來,凌亂的衣服上布滿血跡,他卻高舉雙手呼喊:「成功了!成功了!」那一刻,諾貝爾根本顧不上自己的安危,他心裡裝著的只有「每次實驗後的數據」。

「科研道路上的每一絲獲得都如同在廢墟中等待萌芽。」經歷上百次實驗失敗後,諾貝爾最終取得成功。他發現,硝化甘油可以被乾燥的硅藻土所吸附,這種混合物能夠安全運輸。這樣,被後人稱為「黃色炸藥」的新型炸藥成功誕生了,諾貝爾因此榮獲瑞典科學最高榮譽萊阿斯蒂特金質勳章。那一年,他35歲。

相關焦點

  • 「炸藥大王」諾貝爾
    諾貝爾一生獲得發明專利有355項,其中僅炸藥類的發明專利就達129項,被譽為「炸藥大王」。他在去世時,個人財產達3000多萬克朗,但他沒有將財產全部留給親人,而是寫下一份遺囑,將財產設立為獎勵基金,也就是今天的諾貝爾獎。
  • 諾貝爾的炸藥研究之路
    炸藥已成為重要的工業工具,用於開採從銀到鹽的一切東西,但爆破石油是揮發性的,意外爆炸並不罕見。這是一個致命的問題,但在舊金山市中心爆炸一年後,諾貝爾找到了解決辦法。通過將石油與穩定劑混合,他創造了世界上最安全、最可控的炸藥。這是一項引起爭議的發明,多年後,一家法國報紙「稱讚」諾貝爾「找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殺死更多人的方法」。
  • 探訪諾貝爾家族的「炸藥工廠」
    後來得知,這地方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諾貝爾(Alfred Nobel,沒錯,諾貝爾獎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家族當年的炸藥工廠所在地!一個冬日的下午,偷的浮生半日閒,我們臨時起意,坐地鐵從北到南穿越大半個城市,去探訪諾貝爾的「發家之地」——「冬灣」。
  • 炸藥不是諾貝爾發明的——諾貝爾獎的趣事
    二、發明炸藥的諾貝爾:一家人都與炸藥有關既然介紹了諾貝爾獎,怎麼能不介紹一下催生出該獎的「諾貝爾」本人呢。可惜當時家庭經濟拮据,在生活困苦的情況下,8名兄弟姊妹只剩下諾貝爾及3位兄弟存活。諾貝爾從小就展現了他的聰明,除了瑞典語,他還會法語,俄語,英語,德語和義大利語等多國語言。提到諾貝爾,自然會想到「Dynamite」(中譯名為「黃色炸藥」或「矽藻土炸藥」),但是其實不只諾貝爾一人,他們一家可以說都與「炸藥」脫不了關係。
  • 趣話諾貝爾獎——炸藥之王諾貝爾
    但是,不論是什麼武器,內裡的炸藥總是這些武器的動力源。今天筆者要談的,就是和這些炸藥有關的故事。但是,炸藥的發展並沒有停止,直到1864年這一年,一種靠雷管引爆的更猛烈的炸藥問世了,這種炸藥就是硝化甘油。而把雷管和硝化甘油連接的人,正是我們本期談論的主角——諾貝爾。
  • 《生理科學史話》諾貝爾和諾貝爾獎系列之三 諾貝爾和他發明的炸藥
    諾貝爾發明的「明星」炸藥主要包括:「諾貝爾專利炸藥」 (1863年)→ 硝化甘油炸藥(1864年)→ 雷管(1865年)→ 達那炸藥(1866年)→ 爆炸膠(1875年)→ 混合無煙炸藥 或 「諾貝爾炸藥」,亦稱 C.89(1887年)→ 改進型無煙火藥(1896年)一、發明的第一個炸藥-「諾貝爾專利炸藥」1863 年,在
  • 炸藥發明之父—諾貝爾,為何能改變人類歷史進程?
    ,然而,在諾貝爾出生前,這位工程師一個操作不慎,竟然把自己的家給一把火燒了,這下可好,原本還稱尚可的經濟狀況一夕之間變成低收入戶,就這樣,諾貝爾沒那個命享受到衣食無虞的生活,但即使如此,他的父親依然在諾貝爾小時候就告訴他樂觀的重要,培養他面對困難的奮鬥精神,而諾貝爾的母親安得麗塔也是一位開朗而聰慧的女人,在丈夫為了事業四處奔波時,一肩扛起了照顧諾貝爾的責任,無微不至呵護他長大,讓諾貝爾即使家徒四壁,
  • 119年,每年發獎幾千萬,諾貝爾的遺產為什麼到現在還沒花完?
    發明大王諾貝爾年輕時在他父親的兵工廠工作。出於好奇,他進行化學和炸藥實驗。1864年,一場致命的爆炸殺死了他的弟弟。諾貝爾深受影響,開發了一種更安全的炸藥:炸藥。瑞典化學家諾貝爾可以說是一個發明大王,很多人只知道他是炸藥的創始者,卻不知道他還有355項專利,他用專利獲得的財富設立了諾貝爾獎,該獎因授予全世界最偉大的成就而聞名。諾貝爾生平諾貝爾於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是伊曼努爾和卡洛琳·諾貝爾八個孩子中的第四個。
  • 諾貝爾的故事:諾貝爾獎的創建者
    諾貝爾的故事 (1833-1896) 1864年的一段時間,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附近的馬拉湖上,有一隻船一直停在那兒.附近的居民對這艘船充滿了恐懼,誰也不敢靠近它,因為炸藥大王諾貝爾在船上進行製造炸藥的實驗.
  • 炸藥是怎麼來的 看看真正炸藥的發展歷程
    那我們就從諾貝爾開頭吧。諾貝爾最開始發明的是液體硝化甘油炸藥棒和甘油工業製備技術,這是在義大利化學家阿斯卡尼奧.索布萊洛1847年的硝化甘油發明上完成的;據說索布萊洛發現自己無意間製造出了一種炸藥後異常的悔恨,當即對著上帝祈禱,以求寬恕自己的彌天罪過。
  • 19世紀天才發明家的故居——諾貝爾故居
    諾貝爾故居是一座乳白色的二層樓房,樓房前的綠草坪和四周的白樺林交相輝映,環境清幽。1894年阿爾費雷德·諾貝爾結束了海外飄泊生涯回到祖國定居,在這裡度過了他生命最後兩年中的大部分時光。由於當年在斯德哥爾摩出生的舊居如今已經矗立起高樓大廈,白樺山莊就成了今天惟一保存完整的諾貝爾故居,諾貝爾故居坐落在瑞典中部卡爾斯庫加市的白樺山莊,離斯德哥爾摩200多公裡。自1975年建立起紀念館以來,這裡已成為一遊覽勝地和諾貝爾學術活動的中心。每年一度在這裡舉行諾貝爾學術討論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學家濟濟一堂,共同探討科學領域新課題和諾貝爾「造福於人類」的學術思想。
  • 炸藥是怎麼來的?放開黑火藥吧,看看真正炸藥的發展史
    那我們就從諾貝爾開頭吧。諾貝爾最開始發明的是液體硝化甘油炸藥棒和甘油工業製備技術,這是在義大利化學家阿斯卡尼奧.索布萊洛1847年的硝化甘油發明上完成的;據說索布萊洛發現自己無意間製造出了一種炸藥後異常的悔恨,當即對著上帝祈禱,以求寬恕自己的彌天罪過。
  • 硝酸甘油:是炸藥,也是救命藥!
    但是,硝酸甘油這種油狀透明液體,會因震動而爆炸,諾貝爾利用它發明出硝酸甘油炸藥(Dynamite)。真可謂「救人殺人一線之隔」啊。那麼,它的發明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從前幾次來看,不必多說,這種物質在外力作用下,比如強烈的攪拌振蕩,或是撞擊就會立即發生爆炸(這種物質後來被發明大王諾貝爾買斷發明權,專門用於製作炸藥)。那麼,它還有別的特性嗎?一天,索布雷羅正在翻看一本科學雜誌,一篇論文深深地吸引了他。這篇論文講述了一氧化氮的作用。
  • 在爆炸中永生——炸藥之謎
    老諾貝爾是一位獻身科學技術的發明家。當他在瑞典苦心經營的小工廠毀於火災之後,他就遠離祖國和妻兒,到俄國尋求生路。在俄國,老諾貝爾慘澹經營,從事機械發明和研製炸藥。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俄國方面的賞識,但俄國皇室的政治動蕩,又使他好景不常,事業難以為繼。年過半百的老諾貝爾回國後,開始重整旗鼓,和他的三個兒子一起研製炸藥。父親不屈不撓的性格被阿爾弗萊德所繼承。
  • 炸藥運輸車出車禍到底有多危險?會引爆炸藥嗎?
    央視報導6月16日16時左右,陝西榆林神木市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輛滿載炸藥的運輸車和一輛空載的卡車追尾,造成了炸藥運輸車側翻,裝載了超過9.3噸炸藥運輸車橫躺在了路面上!所幸的是炸藥運輸車沒有起火爆炸,現場專業人員及時將事故處理完畢後恢復通行。
  • 諾貝爾獎被稱為「炸藥獎」,它有著怎樣的過去?
    諾貝爾去世後,將財富的大部分拿出來設立諾貝爾獎,足有920萬美元,由此可見,諾貝爾也是個富豪。諾貝爾取得這麼高的財富,雖然和他355項發明專利有關,但多數離不開對炸藥的研究,畢竟諾貝爾在炸藥方面的研究是最多的,這也是黑粉詬病他的原因所在,也是諾貝爾獎被稱為炸藥獎的原因。但說起諾貝爾對炸藥的研究,尤其是諾貝爾本人的生活,也是一段血淚史。
  • 諾貝爾獎已經發了125年,至今還沒有花完,諾貝爾留下了多少錢?
    一開始,他們是一個擁有8個孩子的大家庭,諾貝爾是家中三哥哥。可惜父母婚後家庭生活艱困,最終只有諾貝爾及另外3位兄弟存活下來。小諾貝爾天資聰穎,卻也只能進入小學進行短暫的學習,不久就和他的哥哥一樣,輟學到父親的工廠裡幫忙。在那裡,小諾貝爾對炸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三人分1000萬?119年為啥獎金越發越多
    由此,2020年「諾獎周」正式開跑,「諾貝爾獎」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將於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諾貝爾的遺產最初只有約3100萬瑞典克朗,但從1901年頒布「諾貝爾獎」開始,獎金不但沒有發完反而越發越多,這是為什麼呢?小編馬上解析!
  • 硝化甘油 炸藥 諾貝爾獎 心絞痛
    硝化甘油,一種黃色的油狀透明液體,該液體因震動而爆炸被稱為炸藥,同時也是心絞痛患者的救命良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也因它擁有了足夠的財富,他利用這些錢並創立了諾貝爾獎。 1847年,義大利化學家A.索伯雷首次合成硝化甘油。
  • 諾貝爾為什麼要成立基金會?看諾貝爾獎歷史上第一部中國題材小說
    1897年,世界傑出的瑞典籍化學家、物理學家諾貝爾在1895年立下的遺書被公布。諾貝爾在遺書中說:將遺產中的32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5種獎金: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與和平獎金,用以獎勵促進人類科學與社會發展的科學家和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