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展示新技術:App 對屏幕的傾斜角度做出響應

2020-12-06 IT之家

IT之家10月19日消息 我們都已經習慣了使用加速度計的 App 或功能,例如屏幕自動旋轉,從縱向變為橫向。而微軟今天展示了一種新技術,效果是讓 App 根據屏幕的傾斜角(或筆記本電腦的鉸鏈固定角)做出相應的反應。

據外媒 MSPowerUser 報導,這項演示主要是在微軟自己的 Surface Studio 上完成的,微軟為其提供了一個可連續調節的穩定工作平臺。

每種擺放姿勢(無論是高,低還是居中的角度)對於某些特定的工作都是有幫助的,但對於其他行為則不是很理想。

此外,這種適當的角度還取決於 App 和工作,因此微軟演示了在不同角度下閱讀與寫作(注釋),公共與個人,共享人員空間與任務空間之間的一系列特定於場景下 App 的轉換,以及輸入和反饋等。

▲ 圖源 MSPowerUser,下同

例如,在 "地圖" 應用中,傾斜屏幕會從使視圖自然而然地往下移動,而在畫圖應用中,則是對應畫筆和滑鼠的工作模式。

IT之家了解到,微軟並未公布該技術更多內容,包括推出時間等。

相關焦點

  • 傾斜角度傳感器,傾斜角度傳感器作用
    那接下來就和電動邦小編一起圍觀傾斜角度傳感器吧。傾斜角度傳感器——工作原理傾角傳感器運用的是牛頓第二定律作為工作原理,根據定律,我們知道當傾角傳感器靜止的時候 ,由於物體的側面還有垂直方向是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只有重力的作用,也就是說作用在它身上的就只有重力加速度了。
  • 真·黑科技:原來微軟是這樣把 Hololens 的全息交互畫面拍攝出來的...
    根據微軟官網的描述,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人們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在 2D 屏幕上看到 Hololens 用戶眼中的一切。experience)開發的、專門用於支持 Spectator View 的 app;一位佩戴著 Hololens 眼鏡使用該 app 的用戶;一臺能夠拍攝第三人稱視角的 Spectator View 成套器械;一臺桌面 PC,要求能夠運行上述 app,並能夠將全息圖(Hologram)轉化成旁觀者視角的視頻。
  • 喊話「低頭族」:抬起頭來看屏幕
    三星Space顯示器:靈活推拉,輕鬆辦公效率高在今年年初三星推出的Space顯示器以獨特的外觀造型和鉗夾式底座成為顯示器界的網紅,不僅外形簡約大氣,可調節的支架與超薄邊框顯示器的背面渾然一體,使Space輕鬆實現傾斜或推拉。
  • 以app為切入口 人工智慧正悄悄浸入花木行業
    中國園林網8月3日消息:2017年7月8日,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描繪了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藍圖。
  • 手機屏幕錄像APP哪個好?6款手機屏幕錄像APP推薦
    蘋果在最新的IOS11上新增了屏幕錄像的功能,不過目前很多手機都沒帶這項功能,包括IOS11以下的iPhone,那麼如果需要錄像怎麼辦呢?目前市場上有很多針對屏幕錄像的APP,今天小編向大家推薦幾款好用的屏幕錄像APP軟體。
  • 機關算盡:黑客通過手機傾斜角度能猜出密碼
    有研究表明,黑客可以通過用戶輸入手機密碼時傾斜手機的角度猜出用戶密碼。目前,網站在使用地理位置信息、攝像頭和麥克風等功能時,都會要求用戶授權,因為這些信息被視為敏感信息,但手機傾斜角度、手機屏幕大小這種數據一般不被認為是敏感信息,所以會被分享給所有發送共享請求的網站和應用。但研究課題組成員表示,手機用戶也不必太過擔心黑客會用這種技術侵入其設備,因為這種攻擊所使用的方法存在很大技術屏障,足以限制其被用於日常生活。
  • 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成為測繪師「翅膀」
    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應用廣泛  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不僅能夠真實地反應地物情況,而且可通過先進的定位技術,嵌入精確的地理信息、拾取更豐富的影像信息、給予用戶更好的體驗。  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應用十分廣泛,如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災害應急與處理、國土監察、資源開發、新農村和小城鎮建設、城中村拆遷數據留存,政府方面的稅收評估、公共安全、執法行動、規劃發展、消防;公共事業方面的災害評估、環保、企業方面的保險、房地產;以及公眾方面的位置服務、網際網路應用、旅遊等。
  • 更加誘人 微軟總部體驗Surface Pro 3(全文)_微軟 Surface 3_平板...
    微軟可以通過內部結構調整將有無風扇設計的影響做到最小,Surface Pro 3運行時的噪音控制,散熱和續航都處理的非常好,但是微軟做不到是縮減有無風扇處理器間的性能差別,我們和消費者都不想做出妥協,就是這麼簡單。
  • MRTK V2 演示視頻中展示了微軟HoloLens 2神奇的手動交互
    上周末,微軟首席用戶體驗設計師Dong Yoon Park錄製了一段HoloLens 2視頻,並在YouTube MRTK頻道上分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HoloLens 2有多麼的強大。Park的視頻並沒有在工作中展示該設備及其軟體的商業化演示,而是給了我們一個令人耳目 一新的第一人稱視角,通過微軟的開源混合現實工具包(MRTK)手動交互組件來了解該系統 的真正性能。視頻的一部分展示了我今年早些時候描述的邊界框交互。
  • 大多數固定傾斜太陽能光伏系統傾斜角度在20~30度
    大多數公用事業規模的固定傾斜太陽能光伏系統傾斜角度在20~30度以地平線為基準,76%的公用事業規模固定傾斜光伏系統的傾斜角度處於20度到30度之間。固定傾斜光伏系統產生的電量取決於光伏板相對於太陽的方向。當太陽光線垂直於面板時,太陽能PV系統的面板可以更有效地收集太陽輻射。固定傾斜光伏系統使用兩個獨立的角度來確定它們相對於太陽的方向:方位角和傾斜度。
  • 分析Google、微軟、蘋果設計規範的異同點
    Google的設計師們通過整合Google現有的技術和能力,再加上對跨設備界面與交互思考,結合卡片式設計,終於設計出在不同設備上界面和體驗都相對統一的產品。而這種跨界的設計經驗,經過兩年的努力,復用在一致飽受割裂、碎片化困擾的Android平臺上。
  • 《微軟飛行模擬》新截圖展示 體積雲太美
    本文轉自【3DMGame】;《微軟飛行模擬》一批新的截圖流出,與此同時,油管玩家John Papadopoulos分享了一段最新的視頻,展示了次世代畫面。透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到《微軟飛行模擬》有著非常驚人的體積雲和光照系統。
  • 微軟小冰確認「單飛」,沈向洋重回微軟系掌舵小冰業務
    微軟表示,將保持對新公司的投資權益,並授權新公司使用及繼續研發完整的小冰技術。微軟稱此舉旨在加快小冰產品線的本土創新步伐,促進小冰商業生態環境的完善。另據媒體報導,微軟小冰拆分中也會引入外部戰略投資、風險投資等。
  • 三星展示屏幕發聲技術:或用於Galaxy S10
    昨天,vivo NEX正式發布,利用升降式攝像頭的方案解決了全面屏手機前置攝像頭佔據屏幕空間的問題,而聽筒則採用屏幕發聲技術替代。據韓國媒體ETNews報導,在今年五月舉辦的信息顯示學會會議上,三星展示了手機屏幕發聲技術。
  • E-Ink展示下一代電子墨水屏幕
    來自國外媒體的報導,E-Ink營銷副總裁Sriram Peruvemba近日在倫敦出席一次營銷會議時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並展示了下一代電子墨水屏幕。從該展示可以看到,新的電子墨水屏幕相比現有的產品,在對比度方面有大幅提升,刷新率也將有所提高。
  • 一加2020手機屏幕重磅特性公布 最快120Hz屏幕響應速度
    一加CEO劉作虎今天早上在微博表示,一加已經完成了120Hz屏幕的研發。1月13日下午一加2020屏幕技術溝通會在深圳B.PARK綻放花園召開。在這次活動上,一加手機公布了2020年新機的重磅屏幕特性。  一加2020年新機的重磅屏幕特性包括流暢、準確、舒適三個方面。
  • 微軟研發新電場傳感器 讓你隔空也能玩手機
    ,允許用戶在沒有觸碰屏幕的情況下操控手機,目前微軟已經給它下了諸多定義:低成本、透明、3D、交互等等。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2295.htm  微軟研發新電場傳感器
  • 視覺體驗不忽悠 揪出筆記本屏幕的奧秘
    下面筆者就為大家簡介一下該通過那些參數來判斷一款屏幕的優劣。    首先根據工作原理顯示屏大體可以分為LCD液晶屏以及OLED顯示屏,而筆記本電腦上搭配的基本都是LCD液晶屏。根據TFT技術分類可分為高溫多晶矽(HTPS)、低溫多晶矽(LTPS)、非晶矽(a-Si)以及IGZO。另一個部分根據液晶排列方式或者說成像技術可分為TN、IPS、VA、PLS等。
  • 顯示技術不斷進化 大屏電視會越來越接近一塊屏幕的概念
    今年的新主機,都會配備新的傳輸標準,而這就需要電視廠商的配合,HDMI2.1能實現更多數據的吞吐,從而實現更好的畫質和更高的幀率。 HDMI2.1也讓另一項技術得以在電視上實現,那就是可變刷新率(VRR)。 英偉達也在CES上推出了支持360Hz刷新率的顯示器標準,響應時間也相應地縮短到了2.8ms,華碩的玩家國度已經有相關產品推出。
  • 地球為什麼會是傾斜的?傾斜角度是如何產生?看完長見識
    但是世界就是這麼奇妙,我們生存的地球竟然是傾斜的。科普一下,我們的地球在自轉的同時其實也在公轉,並且自轉軸和公轉軸還不是垂直的關係,兩者之間的夾角竟然有66.5°;自轉軌道與公轉軌道也不重合,也有些23.5°的夾角。雖然這個傾斜的角度讓地球有了四季的變化,但是這個傾斜角是如何產生的呢?還是地球原本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