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離太陽有多遠?天文學家的回答讓人意外

2020-12-04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隨著科學革命的發展,科學家們意識到地球和其他行星繞著太陽運行。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和牛頓的貢獻使得對於行星軌道的研究達到了數學精度。而隨後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以及柯伊伯帶天體的發現,讓我們意識到太陽系行星的軌道是多種多樣的。

圖解 :柯伊伯帶天體—新視野號可能的研究目標。(藝術家的概念圖)

說到火星,它是離地球第二近的鄰居,經常被稱為是地球的雙胞胎兄弟。它與地球有著很多相似之處,然而最大的不同在於運轉軌道。火星不僅離太陽更遠,而且它的軌道更加橢圓,因而造成了溫度和天氣形態上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不同之處。

圖解:火星與地球 來源:百度

近日點和遠日點

火星繞太陽公轉的平均距離為228萬千米(141.67英裡),也就是1.524個天文單位(略大於日地距離的1.5倍)。然而,火星還擁有太陽系離心率第二大的橢圓軌道(0.0934),低於排名第一的水星(0.2563)。

這意味著火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隨著其處於近日點(最近點)和遠日點(最遠點)之間的位置而發生變化。簡言之,在一個火星年周期裡,火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處於近日點的206.7百萬千米(128.437百萬英裡)和遠日點的249.2百萬千米(154.8456百萬英裡)之間,也就是1.38個天文單位和1.666個天文單位之間。

圖解:火星的真實色彩影像,2007年2月由羅塞塔號拍攝

說到火星年,火星公轉的速度為24千米/秒,完成一個公轉周期的時間為687個地球日。這意味著,火星上的一年相當於地球上的1.88年。考慮到一個火星日為24小時39分35秒,將火星年調整為668.5991地球日(仍有差不多兩倍長)。

火星正處於一個離心率不斷增加的長期過程中段。大約19000年以前,離心率達到最小值0.079, 將會在24000年後再次達到峰值0.105(處於1.3621天文單位的近日點)。而且,大約135萬年前,公轉軌道接近圓形,將會在一百萬年後再次變為圓形。

傾斜角

與地球十分相似,火星也有一個顯著的傾斜角。事實上,與軌道平面25.19度的傾斜角度與地球本身的23.439度非常接近。這意味著火星和地球相似,從溫度方面來說也經歷著四季變化。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比地球冷很多,不過變化方式是大致相同的。

圖解:火星的離心軌道以及傾斜角造就了鮮明的季節變化。來源和版權:大英百科全書;

總之,火星的平均溫度是零下46攝氏度(零下51華氏度),最低溫度為零下143攝氏度(零下225.4華氏度),出現在冬天的兩極;最高溫度為35攝氏度(95華氏度),出現在夏季正午時分的赤道。這意味著一年中的某個時間火星其實比地球上某個地方要暖和。

軌道和季節變化

火星溫度和季節的變化也和行星軌道的變化有關。根本上說,火星的偏心軌道意味著當它遠離太陽時,運行速度慢很多,接近太陽時,運行速度更快(如克卜勒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所述)。

圖解:火星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

火星處於遠日點時,正是北半球的春季,這是火星上最長的季節,持續大約7個地球月。夏季是第二長的,持續6個地球月,秋季和冬季分別為5.3個月和4個月。南半球季節的長度略有細微不同。

當南半球處於夏季、北半球處於冬季時,火星靠近近日點;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是夏季時,火星靠近遠日點。因此,南半球的季節變化更極端,北半球的則相對溫和。南半球夏季的溫度可以達到30開爾文溫度(30攝氏度、54華氏度),比北半球相應時間的溫度更高。

圖解:火星奧德賽探測器在2000年四月拍攝到的火星南極冰蓋。來源: NASA/JPL/MSSS

火星上也會下雪。2008年,鳳凰號探測器在火星南北極地區探測到了水冰。這個結果在意料之中,不過科學家們並沒有想到雲下會下雪。雪和土壤化學實驗使得科學家們相信,著陸點之前更溼潤,溫度也更高。

接著,在2012年,火星軌道探測器獲取的數據顯示,火星南極地區發生了二氧化碳雪。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知道,乾冰是火星季節循環的恆常部分,並存在於南極冰蓋中。但這是首次探測到二氧化碳雪的現象,也是目前已知太陽系中唯一有這一現象天體。

圖解:南極仲夏的冰蓋(2000年)

而且最近由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科學實驗室、火星軌道任務(MOM)\、火星大氣與會發物演化(MAVEN)以及機遇號和好奇號火星車進行的研究均揭露了關於火星過往的一些驚人事實。

首先,土壤樣本和軌道監測已經得出結論,大約37億年前,火星表面上的水比現在的大西洋還多。同樣地,對行星表面和太空的大氣研究表明,火星當時的的大氣也更適合生物生存,只是慢慢地被太陽風抽離了。

圖解:科學家們通過測量目前火星水與半重水與與43億年前的比率,可以推算出誰的流失率。來源: 凱文 .吉爾

氣候模式

氣候的多變使得火星上會出現一些極端天氣,其中最顯著的是火星上有太陽系中最大的沙塵暴。這些沙塵暴最小的只在一小塊區域出現,最大的直徑可達到幾千公裡,覆蓋整個星球並且將它掩蓋得看不見。沙塵暴在火星最靠近太陽時出現,並且會使全球氣溫升高。

第一個關注到這一現象的研究任務是水手九號探測器,這也是1971年發射的火星第一顆人造衛星,它發回的照片裡顯示著一個沉浸在煙霧裡的世界。整個行星被一個巨大的沙城爆覆蓋,只能看到高達24千米的奧林匹斯火山穿出雲霄。這場風暴持續了一整個月,使得水手九號拍攝火星細節的任務也推遲了。

圖解:由太空所見的火星稀薄且充滿塵埃的紅色大氣層。左下方是阿爾及爾平原。

接著在2001年6月9日,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火星的希臘盆地發生了沙塵暴。七月,風暴偃旗息鼓,然而接著再次成為25年以來最大的沙塵暴。沙塵暴的規模達到就算是地球上的業餘天文愛好者用小型望遠鏡也能看到它。雲層使冰冷的火星大氣溫度上升到令人驚奇的30攝氏度。

這些沙塵暴在火星最接近太陽時最有可能發生,是溫度上升和空氣及土壤變化的結果。由於土壤變幹,更容易被溫度變高壓力變化而產生的氣流捲起。沙塵暴使溫度上升更快,從而給火星帶來溫室效應。

圖解:火星上的沙塵暴 來源:NASA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芊芊-universetoda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它們離太陽有多遠?科學家的回答讓人滿意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皆佔據了一個圍繞著太陽的軌道。它們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這意味著它們距離太陽的距離會根據它們在軌道上的位置所變化。當它們距離太陽最近時,這個點叫近日點,而當它們離太陽最遠時,這個點叫遠日點。
  •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它們離太陽有多遠?科學家的回答讓人滿意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皆佔據了一個圍繞著太陽的軌道。它們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這意味著它們距離太陽的距離會根據它們在軌道上的位置所變化。當它們距離太陽最近時,這個點叫近日點,而當它們離太陽最遠時,這個點叫遠日點。
  • 科普:太陽離地球有多遠?困擾人類2000年!
    公元前130年,喜帕恰斯發現地球軌道不均勻,夏至離太陽較遠,冬至離太陽較近。 他制定了星等,質疑亞里斯多德星星不生不滅的理論,並製造了西方第一份星表:依巴谷星表。他算出一年的長度為365又1/4日再減去1/300日;發現白道拱點和黃白交點的運動,求得月亮的距離為地球直徑的30又1/6倍;這個數值和目前天文學界測出的比值幾乎差不多,注意啊,公元前1世紀哦,大牛啊!
  • 木星離太陽有多遠?
    因為木星和太陽系的其他部分均沿環繞太陽的橢圓軌道運行;而其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和7.79億公裡相比,有時更近有時更遠。在木星軌道上有一點離太陽最近,天文學家稱這個點為近日點;此點距離太陽 7.41億公裡。而在木星軌道上離太陽最遠的地方被稱為遠日點,距太陽8.17億公裡。
  •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懂球號作者: 永無極限 08-28 10:33 【#地球距離火星有多遠#】光每秒鐘的傳播距離大約是30萬公裡,如果從一束光想從地球射到月球,需要花費1.25秒,而射到火星需要3分02秒。宇宙到底有多浩瀚,這個視頻看起來更直觀更震撼...
  • 太陽,它到底離地球有多遠?答案你不會想到
    這也許是一件讓人驚訝的事: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我們對太陽幾乎一無所知。我們不知道它由什麼組成,又如何形成,亦或它如何製造能量。我們不知道它有多大,我們也不知道它有多遠。繞行太陽的我們距它大約1億5千萬千米,事實上,由於我們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形,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在最近的地方,地球離太陽1億4千7百萬千米;而最遠的距離則會達到1億5千2百萬千米。太陽系中的距離太大,以至於天文學家使用這個距離作為測量標準,從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就此被稱為天文單位。
  • 太陽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各種方法,替你解答疑問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網友提問:天文學家們是怎樣測量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的呢?又是怎樣測量太陽的大小以及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速度呢?很顯然,只要知道其中一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就能推導出其他問題的答案,但是,第一個答案從何而來?
  • 水星離太陽有多遠?
    它面向太陽的一面非常熾熱,赤道區域溫度高達 427 ℃,其表面沒有空氣,因為如果有任何大氣的存在,都會被太陽風吹走。這並不奇怪,因為它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但是具體有多近呢?平均來說:略大於地球和太陽之間距離的三分之一。然而,它的軌道偏心率也是太陽系的行星中最大的。此外,它的軌道受到擾動,直到 20 世紀之前還未被完全理解。正因為如此,水星在其軌道周期中經歷了一些顯著的變化。
  • 地球離太陽有多遠?又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呢?
    疑問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探索宇宙的奧秘,都會有許多疑問,令人著迷,激發人的好奇心,比如,對非專業人士而言,港珠澳大橋是如何建的?在海裡橫跨55公裡的距離;如何測量每個國家的領土面積,不可能用尺子去量吧,等等,當然對專業人士而言,這些問題就顯得簡單,那麼你思考過,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如何測算出來的呢?
  • 太陽距離地球有多遠?人類又是如何測量的?
    繞行太陽的我們距它大約1億5千萬千米,事實上,由於我們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形,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在最近的地方,地球離太陽1億4千7百萬千米;而最遠的距離則會達到1億5千2百萬千米。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僅在最近幾百年才被確定。相關變量實在是太多了。如果天文學家知道它有多大,就可以知道它有多遠,反之亦然,然而這兩個數字都十分神秘。
  • 地球距離太陽有多遠?
    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的所有組成部分——行星,小行星,彗星等——都在不同的距離圍繞著太陽旋轉。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在橢圓軌道上距離太陽僅僅2.9千萬英裡(4.7千萬千米),而太陽系的「冰殼」奧爾特雲裡面的物質,被認為距離太陽9.3萬億英裡(15萬億千米)。
  • 地球距離太陽有多遠?
    地球最接近太陽的點叫近日點,通常發生在一月初,距離約為9.1千萬英裡(1.46億千米),略低於一個天文單位。地球離太陽最遠的點叫遠日點。通常發生在七月初,距離約為9.45千萬英裡(1.52億千米),略大於一個天文單位。
  • 為何離太陽近的是固態行星,而離太陽遠的卻是氣態行星?
    有一個大家應該知道的常識就是,如果有人問到太陽系密度最大的行星是什麼,一定要回答是地球。
  •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火星沒有地球那樣的磁場,所以無法抵擋太陽風。有科學家提出可以建造大量低溫超導體環,產生人工磁場,但這仍是一個紙面上的粗淺概念。約翰·列儂曾經說過:「如果你不能改變自己,你就改變世界;如果你不能改變世界,你就改變自己。」科學家們的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改變火星環境困難太大,或許可以把視線投回人類自身。
  • 由司馬紹辯太陽離地有多遠說起,趣談歷史上達人做法
    人們仰望邈遠的藍天時,總會情不自禁地想:「天有多高呢?」由於天高不可測,人們便想知道天空中的太陽離地有多遠。孔子不能回答「小兒辯日」問題,可是,有一個兒童卻敢於在大人的面前巧辯太陽離地有多遠。東晉明帝司馬紹,自小就聰明伶俐。三歲那年,有一次他正在父親晉元帝司馬睿議事的地方玩,剛好有一個長安的使者來了。
  • 神秘的小行星帶與我們的太陽相隔多遠?看看天文學家怎麼說
    在18世紀,對所有已知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的觀測使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它們軌道間的一種特定規律。最終,這引出了提丟斯-波得定理,使科學家們能夠預測行星間的空間量。根據這條定理,實際觀測的火星與木星之間的空間距離與定理的推斷不相符,對此現象的調查引出了一個重大的發現。
  • 地球離火星多遠?多長時間可以到達
    地球距火星有多遠?
  • 人類離太空生存的理想有多遠?我不清楚,也許火星知道
    因為火星上有空氣和水,是已知星體中比較接近地球的一個。科學家們正在加緊對火星的探索,利用火星快車號、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好奇號等探測器來挖掘屬於火星的真相。1.關於火星的早期探索早在美索不達米亞時期,古代的天文學家們就開始研究和探索火星的歷程。
  • 中國火星探測器發射絕版現場圖!人類離太空到底有多遠?
    生命有多長,未來有多遠?今天,2020年7月23日,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嘗試探測宇宙深空,這是一場漫長而艱巨的時代使命。從脫離地球,到造訪月球,再到探測火星,人類的腳步從未停止。我是誰?我在哪?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這些想法一直困擾著我們。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一個人類不得不面對也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我想時間終究會告訴我們答案。
  • 1光年有多遠?我們看到的太陽是八分鐘前的太陽
    一光年是天文學家如何測量空間距離。它的定義是一束光在一年內傳播的距離 - 六萬億英裡的距離。可以把它想像成英寸,英裡,公裡或者更大。如果你想跟上天文學的發展,那麼花一點時間來理解這個有趣的測量單位的交易是值得的。你有沒有去見過一些朋友,在途中,打電話告訴他們你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