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多能性幹細胞培育出小鼠入選《時代周刊》09年度十大醫學突破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

小小

  一般小鼠的出生幾乎不值一提,但是圖片中這個叫「小小」的毛茸茸的小傢伙的出生,卻是一個重大的科學進展,並於12月8日入選了《時代周刊》公布的2009年十大醫學突破。

  「小小」是中國科學家於2008年11月利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育出的小鼠,此研究成果於今年7月在線發表於Nature。iPS細胞是通過轉入四種基因將來源於成年動物的體細胞(通常是皮膚細胞)重編程後得到的具有胚胎幹細胞狀態的細胞。這些細胞在培養後能夠發育為小鼠,在此研究之前,只有利用胚胎幹細胞能夠獲得這一成果。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曾凡一研究員領導的研究組合作完成的工作表明,利用iPS細胞能夠得到成活的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從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證明了iPS細胞與胚胎幹細胞具有相似的多能性。科學家表示,這一研究成果表明iPS幹細胞或許同胚胎幹細胞一樣可以作為治療各種疾病的潛在來源。

  此項成果在全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全世界3000多家媒體在第一時間報導了該項研究成果,Nature、Science、Scientific American、ABC News等作了評論。澳大利亞幹細胞中心Andrew Laslett教授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稱「這是第一次,毫不含糊的證明了iPS細胞系具有真正的多能性」;Times評論這一研究「標誌著幹細胞研究的一個重要的進步」。Nature報導稱,中國科學家「為克隆成年哺乳動物開闢了一條全新道路」,並指出「該方法比傳統克隆方法更高效、更安全,會引起人們對治療性克隆的興趣」。克隆羊「多莉」的老家,羅斯林研究所發育生物學部主任、國際學術期刊《轉基因研究》主編Bruce Whitelaw認為,iPS技術是一場革命,而「小小」宣布了這場革命的勝利。這是因為「小小」的誕生證明了iPS細胞確實具有多能性。「以往大多數研究都是小步進展,而『小小』是一次飛躍」;他認為在克隆的道路上,「『小小』接過了『多利』點燃的火炬」。

  此項成果在獲得了國內外同行的肯定的同時,也獲得了中國科技部的認可,認為「這項工作為進一步研究iPS技術在幹細胞、發育生物學和再生醫學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技術平臺,將iPS細胞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也為中國在這一國際熱點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附:

  《時代周刊》2009年十大醫學突破:

  1. 乳房X光造影檢查新規定

  2. 愛滋病疫苗

  3. 美國解除幹細胞研究限制

  4. H1N1疫苗

  5. 誘導多能性幹細胞培育出小鼠

  6. 前列腺癌篩查

  7. 孤獨症新研究

  8. 骨質疏鬆症新藥

  9. 確認早老性痴呆新基因

  10. 成年人體內的「褐色脂肪」

相關焦點

  • 周琪:讓中國成為幹細胞研究的引領者丨愛國情 奮鬥者
    他心繫祖國,將克隆出的多個動物打上了中國印記,培育出胚胎幹細胞克隆小鼠「哈爾濱」、世界上第一隻體細胞克隆大鼠、體細胞克隆牛「周讓娜」、中期體細胞克隆牛「奧運2008」。儘管在動物克隆領域取得豐碩成果,但周琪敏銳地意識到幹細胞的巨大潛力,他決定回國帶動幹細胞行業發展。
  • 「人工血液」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軍事醫學科學院野戰輸血研究所
  • 科學網—「人工血液」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軍事醫學科學院野戰輸血研究所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   本報訊 日前,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誌共同主辦,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在杭州揭曉。
  • 不老之泉探秘之六「維生素C與誘導多能性胚胎幹細胞——一個科學...
    2.維生素C在誘導多能性幹細胞培養中的作用——一個有趣的科研實例·維生素C的新作用在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2010年1月8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實驗室在《細胞幹細胞》雜誌發表文章,發現維生素C可大幅度提高人和小鼠的誘導多能性幹細胞誘導效率。
  • 誘導多能幹細胞臨床應用趨勢
    誘導多能幹細胞臨床應用趨勢 2020-09-12 0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發現小鼠幹細胞多能性關鍵基因決定簇
    在國家863計劃等科技計劃的支持下,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並明確證實決定小鼠(哺乳動物)幹細胞多能性的關鍵基因決定簇。
  • 無血清單層細胞誘導法培養豬誘導多能性幹細胞定向分化為血管內皮細胞
    背景:誘導多能性幹細胞是一種新型的幹細胞來源,具有多向分化潛能。豬作為人類心血管及代謝性疾病研究的良好模型,對其多能性細胞向血管內皮細胞定向分化體系的建立,將為創建心血管疾病模型提供保障。目的:建立一種無血清單層誘導分化方法,使豬誘導多能性幹細胞定向分化為CD31陽性血管內皮細胞,並對獲得的內皮細胞進行鑑定。
  • 中科院多項成果入選2017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1月24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17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和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人Piwi基因突變致男性不育」、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m6A甲基化修飾調控脊椎動物造血幹細胞命運決定」、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水稻廣譜持久抗病與產量平衡的遺傳與表觀調控機制」、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癢覺信息傳遞的神經環路機制」等成果分別入選。
  • 廣州生物院揭示小鼠多能幹細胞始發態向原始態轉變過程的分子機制
    研究表明,小鼠的多能性幹細胞在信號維持和功能上存在兩種不同的狀態,分別是始發態(primed)的上胚層幹細胞(Epiblast stem cells, EpiSCs)和原始態(naive)的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
  • 利用人類骨髓幹細胞培育嬰兒還有多久?
    時至今日,幹細胞生殖科學又到了什麼樣的研究階段?  2007年,一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項驚人的發現:他們利用從人類骨髓中提取的幹細胞培育出了「類精子細胞」。然而,短短兩年後,這項研究由於被控抄襲而被撤回。13年過去了,從幹細胞中培育出功能正常的人類精子依然是一個難以捉摸的問題。
  • 利用人類骨髓幹細胞培育嬰兒還有多久?
    時至今日,幹細胞生殖科學又到了什麼樣的研究階段?2007年,一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項驚人的發現:他們利用從人類骨髓中提取的幹細胞培育出了「類精子細胞」。然而,短短兩年後,這項研究由於被控抄襲而被撤回。13年過去了,從幹細胞中培育出功能正常的人類精子依然是一個難以捉摸的問題。20到30年來,科學家一直試圖從幹細胞中培育出功能正常的人類配子,包括卵子和精子。
  • 20年間,胚胎幹細胞的「革命之路」 | Nature長文
    1試探性的開端1981年,科學家成功從小鼠胚胎中提取出幹細胞,並實現體外培養。很快,他們見識到幹細胞的潛能:無限複製、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可以衍生出超200種不同類型的細胞。雖然經歷了2005年黃禹錫「利用體細胞克隆出與患者基因相吻合的11種特製型胚胎幹細胞」造假事件的影響,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幹細胞研究團隊最終在2013年證實了從克隆胚胎中提取出幹細胞的可行性。
  • 《科學》年度十大突破:黑洞照片奪冠,AI多人撲克入選
    雲鵬 智東西看點:谷歌量子霸權和Pluribus AI掌握多人撲克此次均位於2019十大科技突破之列。智東西12月20日消息,《科學》雜誌近日公布了2019年科技領域十大突破,摘得桂冠的是黑洞圖像的首次繪製。
  • 自噬調節幹細胞多能性,再生醫學有望取得新突破
    胚胎幹細胞是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離出來的一類細胞,它具有體外培養無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無論在體外還是體內環境,胚胎幹細胞都能被誘導分化為機體幾乎所有的細胞類型,如滋養層細胞、神經細胞、神經膠質細胞、造血細胞、心肌細胞等。是幹細胞家族中一個真正的「全能型」選手!
  • 我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利用iPS細胞培育出健康小鼠
    利用iPS細胞通過四倍體囊胚注射得到存活並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iPS細胞全稱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是由體細胞誘導而成的幹細胞2006年7月,日本科學家首次宣布發現了將小鼠皮膚細胞轉化為多能幹細胞的方法,2007年11月,美國和日本科學家將人類細胞誘導為iPS細胞,被《科學》雜誌評為2008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之首。iPS細胞在生物和醫學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成為實施再生醫學和細胞治療的重要細胞來源。iPS的研究突飛猛進,但是iPS細胞是否真正擁有胚胎幹細胞一樣的全能性? 是否能夠真正媲美胚胎幹細胞呢?
  • 河南幹細胞_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發展目標_鄭大中科博生
    研究幹細胞多能性、定向分化、重編程的分子機制,探索重大疾病的幹細胞治療途徑,重點突破幹細胞乾性的獲得、維持和轉化調控的機制。2. 揭示微環境與幹細胞的相互作用規律。3. 研製以大動物和非人靈長類為特色的用於幹細胞臨床前研究的重要疾病模型及相關評估方案。
  • Cell:北大學者利用一種化學混合物讓多能性幹細胞具備全能性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2.0052017年4月7日/生物谷BIOON/---當科學家們談論實驗室幹細胞是全能性還是多能性時,他們的意思是這些幹細胞如胚胎那樣有潛力產生體內的任何組織。
  • 「人工血液」項目入選年度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新聞—科學網
    日前,由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中國醫藥生物技術》雜誌共同主辦,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活動在杭州召開
  • 小鼠新型全能幹細胞問世 由最初期胚胎育成
    由最初期胚胎育成  小鼠新型全能幹細胞問世  英國研究團隊在近日《自然》雜誌上撰文指出,他們藉助一種全新方法,利用小鼠發育最初期的4—8個細胞胚胎,培育出了一種全能幹細胞系——擴展潛能幹細胞(EPSCs